國富論讀書筆記13篇

國富論讀書筆記13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富論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1

  在20xx年東南大學圖書館人文社會科學類圖書借閱量經濟學類著作的排名上,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穩穩排在第一,而充斥了這個排行榜的書幾乎清一色的全是各個學科的輔導書,在這個應試教育橫行的年代,亞當斯密大人在300多年前為市場經濟留下的財富直到今天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亞當99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於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國富論》的編者馬克斯99勒納評論說:"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著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能力,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為圖書館架藏而寫的,它對經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形成了我們今天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亞當·斯密於1759年和1776年分別出版了《道德情操論》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兩部聞名於世的著作。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詳細闡述了人的行為的優缺點、責任心、同情心、高尚道德,建立了以人的利他心為出發點的道德價值體系;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中構建了一個以人的利己心為出發點的經濟學價值體系。後來,德國的斯卡爾欽茨基在《斯密的道德哲學及作為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一文中指出了“斯密難題”,即《道德情操論》中的利他與《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中的利己很難在商品經濟領域中實現統一。這樣,關於“斯密難題”的爭論至今眾說紛紜,觀點不盡相同。

  雖然這本書被說成是經濟學的著作,但經濟永遠是和政治密不可分的。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正處於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時刻,作者提出的方法如果能夠得以實現,也許今日世界的版圖會大不相同,而英國政府恰恰選擇了目光短淺的作法,致使美國獨立。亞當斯密認為:英國作為一個國家,完全沒有必要把國都侷限於英格蘭本土,而應該對帝國版圖內一切地區平等看待,哪裡交的稅多,哪裡的議員數量就應該多,最後整個國家的首都都可以遷到交稅最多的地區,如果這一理想實現,恐怕現在的美國就會是一個大的英國。

  另外,關於殖民地管理,也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瞭解到了西方政府的立場。據亞當所述,東印度公司這樣的殖民地公司與政府的關係並非象我們所想象那樣。實際上,這樣的公司是欺上瞞下,一方面騙取政府信任,獲得鉅額貸款及貿易獨佔權,另一方面又在印度欺壓當地人民,結果是:英國政府一點都沒有從這樣的殖民政策中得到任何好處,而印度人民更是損失慘重。那麼,錢財到哪裡去了?都被東印度公司的人貪腐化浪費掉了。簡單地說,就是整個世界並沒有從這樣的殖民政策中得到利益最大化,並且這樣的政策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也就是說使世界變得貧窮。所以,戰後的反殖民運動有其天然合理性,縱使對英國這樣的老牌殖民主義國家來說,反殖民運動不但不是一件壞事,而且是一件好事。

  再有,就是關於中國的表述,當時,正是中國的所謂康乾盛世,確切地說,是乾隆朝最富裕時期,而亞當並沒有來過中國,卻已能從兩國的經濟政策當中看到中國的“虛胖”,他說中國總體雖然似乎很富,但是論及單個國民的工作生存條件以及個體收入,已經遠遠比不上英國,而且這樣的政策必定會壓抑個體的積極進取精神,而英國的政策是當時最好的政策,每個國民都在政策中看到對未來的希望,所以遲早有一天,中國一定會被英國打敗,中國一點都不可怕。果然不出所料,幾十年之後,1840年的害人的物品戰爭,英國就給了中國以教訓,直至此後的幾十年,是一連串的戰敗與恥辱。這就是歷史的宿命。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2

  亞當·斯密《國富論》一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個不同側面詳細而嚴謹地論證瞭如何增加國民財富和促進經濟的發展繁榮。用了以分析微觀經濟為基礎的宏觀分析方法,綜合了人性論、法律與政治理論及經濟思想理論的分析視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濟學理論體系。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馬克斯·勒納評論說:“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著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國富論》前承《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建立的經濟理論體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論》的論述為前提的。

  從《國富論》出版的年代來看,該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概念。亞當·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亞當·斯密(分工理論)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就全書而言,《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市場調節,即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比如,對於部分商品,供不應求導致其價格上升,價格上升使生產者利潤增加,高利潤吸引其他生產者進入該領域,更多的生產商也會生產出更多的商品。生產增加會緩和之前的供應短缺,並且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會使商品價格下降到較低的水平。在這一過程中,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透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受著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並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並不因為事非出於本意,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國富論》,第四卷第二章)

  而在我看來,《國富論》一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分工思想。《國富論》開篇就是研究分工,後文對於分工也多有闡述,可以說,分工思想是該部著作的基石。以下主要談談分工思想。主要分為:勞動分工促進生產力增長,分工使合作有效率,勞動分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分工與利己心的結合是交換產生的根源。

  《國富論》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亞當·斯密把人的自利心與公利心做了和諧的統一,讓我們知道了自利與公利並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有利於整體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自然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引導著人們做出有利於社會與個人的最佳選擇,沒有任何政府與個人會代替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必會帶來混亂。這隻“看不見的手”是什麼呢?斯密雖然沒有直接表達,但是全書已經告訴我們,那隻“看不見的手”正是人類的利己之心。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3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四篇第七章中分三節論述了殖民地的相關內容,表達了其反對殖民統治的立場,當然,幾乎每個人都會反對歐洲各國長期的殖民統治,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但殖民統治對於殖民地的影響,我們不應該總是持批判反對的觀點,認為殖民統治給殖民地帶來的只是消極的、不好的影響,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是沒有正視歷史的偏見,鑑於此,我在此要重點論述殖民統治給殖民地帶來的積極影響,下面我講具體談談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其一,建立殖民地的動機。隨著生產的發展,物質產品的豐富,人口日益增多,而歐洲大部分國家的國土面積較小,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生存發展的需求,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歐洲一些國家開始尋求對外發展和擴張,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一些國家就開始了瘋狂的對外擴張過程,一方面轉移國內過程的人口,另一方面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和財富。這是建立殖民地的動機。

  其二,殖民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歐洲國家在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都比殖民地先進,歐洲國家在進行殖民統治的同時也帶來了歐洲發達的經濟、文化、政治,使得殖民地國家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特別是殖民地國家引入歐洲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後,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殖民地的經濟狀況總的來說是得到很大的改善和發展,這對於以後經濟全球化以及技術、文化、各種資訊的全球流動提供了便利,有利於縮小東西方國家的差距。

  其三,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原因。因為殖民地國家一般土地廣闊、人口稀少、資源豐富,但由於生產技術、政治制度等比較落後,歐洲國家在對殖民地進行人口轉移的同時也帶來了歐洲國家先進的生產技術、政治制度等,極大地促進殖民地國家經濟的發展繁榮,這是殖民地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當然,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原因具體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我在此對殖民地做此番論述主要目的是幫助同學們懂得在看待歷史上發生的每一現象、事件時應從正反兩方面綜合看待,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來分析,這樣才能做出比較客觀的分析或評論。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4

  《國富論》——《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亞當﹒斯密,在經濟學界有近乎神的地位。

  按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說法,至少300年內,人們都將在市場經濟中生活,不會有人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推翻牛頓力學那樣推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不僅是一位經濟理論學家,他也為這種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與準確的數字,確實做到了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的治學態度,而這種治學態度正是大多數中國經濟學家所缺少的態度。所以,熊彼得說亞當﹒斯密注重實際,將各種不同的數字與因素一併考慮,對以後作為抽象的理論奠立了基礎。

  亞當。斯密《國富論》一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個不同側面詳細而嚴謹地論證瞭如何增加國民財富和促進經濟的發展繁榮。他採用了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亞當。斯密運用新興古典經濟學關於勞動分工的理論,分析了勞動分工的決定因素,並進一步結合新興古典分工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分析了不同經濟實力的欠發達區域在不同的階段如何選擇最優分工網路,並藉此分析了我國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緩慢的內在原因。

  國人對《國富論》並不陌生,但多將它看作有二百多年曆史的經濟學說而束之高閣,除了高校經管類學生被導師要求閱讀之外,普羅大眾看過這本書的估計不多。

  《國富論》全書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史、經濟學說史和財政學,可以說既是一部經濟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經濟學的一部奠基之作。雖然它體系龐大,內容廣泛,但首尾一貫,結構嚴密。全書始終圍繞的一個主題,就是如何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

  財富的源泉是什麼?斯密在序言中開門見山地說:“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勞動是財富之父”,那麼,要增加財富,就得提高勞動效率,或者是增加勞動數量。

  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很詳細的論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管理的時效性或者生產裝置的創新方面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讀罷此書,我最深的感受,是亞當·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實基礎之上的嚴密論證,開創了經濟學科的理性思辨傳統。真不愧是經濟學科的“奠基”之作。國內經濟學家,哪怕是一些權威學者(諸如張維迎、樊綱之流),都應該好好的首先繼承這個傳統,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觀點。當然,國內也有一批斯密忠實的學生,仍然在世的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秦暉、人大農發學院院長溫鐵軍,天則經濟研究所創辦人矛於軾,以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劉吉等,他們腳踏實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5

  《國富論》剛一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好厚的書。開啟一看,看不懂呀,怎麼都是中國字,那麼的難懂。靜下心來,一頁一頁的翻看。想起了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查詢資料,寫筆記,分析,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寫出自己學到的,想到的,如何讓自己寫的文章能讓別人讀懂。慢慢的看了一章,兩章......一個一個的例證,一段一段的分析。眼前打開了一扇大門,一扇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推開的門-——經濟學。

  第一卷論勞動生產力改善的原因,並論勞動產出自然而然在各社會階級間的分配次序。第一章論分工;第二章論促成分工的原理;第三章分工受限於市場範圍;第四章論金錢的起源和應用;第五章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商品的勞動價格與金錢價格);第六章論商品價格的構成部分;第七章論商品的自然與市場價格;第八章論勞動工資;第九章論資本利潤;第十章論勞動與資本在不同行業的工資與利潤;第十一章論地租。第一卷讀完。對照著亞當.斯密提供的表格。看到了論文的嚴謹認真。資本主義的形成,如何從農業的自給自足到資本的積累運用。資本是如何形成的。一個一個的問題,一一給你答案。

  第二卷論物品積累的性質、累計與運用。第一章論物品積累的種類;第二章論貨幣作為社會全部積蓄中的一個特殊種類和論國家資本的維持費用;第三章論資本累積,兼論生產性與非生產性勞動;第四章論貸出取息的積累;第五章論資本的各種用途。這卷說了各種不同的積累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資本。資本形成後如何的運作。資本運作方式的不同,勞動數量,土地,勞動產出量等等,不同的因素會造成了不同的影響。

  第三卷論不同國家財富增加的過程。第一章論國家財富增加的自然過程;第二章論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古代國家農業發展的阻礙;第三章論羅馬帝國崩潰後城市的興起及其進步;第四章論城鎮商業活動如何促進鄉村改良。此卷說明了不同國家,不同的方法,如何使國家財富增加,羅馬滅亡後如何恢復經濟。商業改變了鄉村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第四卷論政治經濟學的思想體系。第一章論重商業主義;第二章論限制從外國進口國內能夠生產的產品;第三章論特別限制貿易差額於我不利的國家商品進口;第四章論退稅;第五章論獎勵金;第六章論通商條約;第七章論殖民地;第八章關於重商主義之結論;第九章論重農主義,或論那些主張土地的產出是各國收入或財富的唯一來源的政治經濟思想體系。如何在實際例證中總結出成熟的理論,形成一門學科是大家所為。我輩只有敬佩之情可以言表。

  第五卷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第一章論君主或國家的經費;第二章論社會一般或公共收入的來源;第三章論公共債務。維持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穩固要支付各種費用,公共收入,公共債務。無論使用何種手段,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轉能夠牽扯到一個國家種種,有了這些標準,理論。“看不見的手”是否能讓國家如願的運轉那?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6

  在國富論中,第四章起名為論政治經濟學體系,可通讀全章,看到更多的是亞當斯密對重商主義、限制進口、出口退稅、獎勵金、通商條約、殖民地等涉及國際貿易的內容,可能在亞當斯密的概念中,凡涉及國家干預經濟的內容就屬於政治經濟學。

  由於我所理解的政治經濟學更多的是強調國家與市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國家維持社會穩定及國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各種管理制度,所以在理解上,無法同意亞當斯密將自己所寫的第四章納入政治經濟學理論中,在我看來,重商主義、限制進口等更準確而言應該歸屬於國際貿易的內容。

  這裡有一個名詞解釋一下:

  “重商主義——18世紀在歐洲受歡迎的經濟管理體現,它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一國的國力基於透過貿易順差——既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所能獲得的財富,這是16、17世紀西歐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一種經濟理論或者說經濟體系,反映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和政策體系。”(引號內容來源於國富論236頁)。

  這個理論目前依然有許多經濟學家引用,包括中國國內目前奉行的國際貿易政策。從具體表現上看就是,為了維持貿易順差,一國政府會傾向於透過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稅(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獎勵金(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等手段,在國際貿易體系中,提高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實現出口大於進口的目的,達到吸收貿易逆差國的資本流入本國,藉以提高本國的資源條件,從而增加本國的國民總收入,以實現經濟的增長。

  亞當斯密由於是堅定的市場經濟倡導者,其一直提倡小政府理念,所以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第四章幾乎每頁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意思——重商主義提出的絕大多數的維護貿易順差的手段,都在某種程度扭曲了市場在資源調配中的決定性作用,從長期看都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國家應該減少監管,應該放手由市場自發調節進出口。也許是由於時代背景,也可能由於其他原因,亞當斯密並沒有完成對重商主義的批判,只是在字裡行間表達了與重商主義觀念不一致的思想和理論。

  回到現實,回到本文所述的國際貿易體系,在我看來,國際貿易的最大作用和好處主要是兩個,其一讓市場擴大,其二促進了社會分工並使得生產效率提升。市場擴大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國,各種細分市場的商品,尤其是家電類產品(手機、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其主要生產地都是中國,如果沒有國際貿易,中國已經形成的生產體系就會出現生產過剩。所以對於目前的中國而言,因為國內的生產體系已經形成,我們已經建立並形成了自己的工業體系,短期內實現改變不是太現實的事情,所以相比於世界上的任何國家,中國都更需要國際貿易的自由但又有序的發展。但是否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追求貿易順差呢?我的觀念是,貿易順差來源於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由於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我國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也有限度,貿易順差用最簡單的言語表述就是,我們透過勞動及資源投入,生產出來了商品,但本國消費不完,那麼就出口到外國,而外國給予的是本國無法流通的紙幣,其實這種貿易順差實現的外匯儲備,類似一種債券。也就是逆差國用債券,購買了順差國的各種商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短期看順差有利,但長期看,貿易順差就如同幾個世紀前的殖民地一般,順差國就是逆差國的殖民地。

  更簡單的說,我反對維護貿易逆差,從社會分工的角度,出口等於進口是對一國人民最公平和合理的勞動獎勵。

  除了順差逆差外,關稅、出口退稅等都可以單獨成文書寫,本文不做累述。

  希望看完本文,你對重商主義有所瞭解,對國際貿易有初步認識,最好能理解貿易順差的意義和缺陷。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7

  《國富論》,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亞當·斯密是英國政治經濟學古典學派的創立者。該書初版於1776年,與美國的《獨立宣言》同年發表。

  亞當·斯密被奉為“經濟學之父”。而《國富論》在其成文之後的200多年時間裡,先後贏得了無數榮譽:“西方經濟學的‘聖經”、“經濟學的百科全書”、“影響世界歷史的10本書之一”等。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認為“從最終效果來看,這也許是迄今最重要的書”,“這本書對人類幸福做出的貢獻,超過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貢獻的總和”。

  更為眾多經濟學家所“迷惑”的是,亞當·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這本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們今天經濟活動和經濟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結構嚴謹,無懈可擊。

  在《國富論》裡,亞當·斯密在否定重農主義和批判重商主義的基礎上,說明了分工和貿易如何增加國民財富,並界定了君主或國家的職責和收入來源。全書分為5篇,作者在《導論及全書設計》中說,“本書前四篇的目的,在於說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並說明供應各時代各國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麼性質。第五篇即最後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具體而言,第一篇討論的是勞動生產力改良的原因,以及產品在不同階層之間自然分配的順序。第二篇討論的是資產的分類、性質、儲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羅馬帝王衰落之後,歐洲農業發展所受的制約及其農村的衰落,和商業城市興起的實際,探討了財富增長的不同路徑。第四篇則在此基礎上,從當時最受推崇的重商主義開始,論述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兩種政治經濟體系的後果。第五篇則討論君主或國家的開支方向和收入來源。

  亞當·斯密在論述所有問題時,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這個前提總是被他或隱或顯的提及:在經濟生活中,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經濟的出發點是利己心(這應該就是現代經濟學中“理性經濟人”的來源)。斯密在全書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觀點:

  1、“看不見的手”的作用。

  每一個行為的動機,主要在於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而且利己性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種自然現象。個人自私可以有助於整個社會福利。

  2、勞動率增長的關鍵在於分工協作。

  斯密在書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針業為例子,來說明分工所帶來的生產率的巨大改進。分工以及勞動的劃分促進了專業化作業。而對專業化作業的追求,導致了工廠制度的誕生。

  3、勞動價值論。

  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頁)論述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名義價值(應該就對應於馬克思經濟學觀的價值和價格)時,提出了勞動價值理論。作者開篇就說道,一個人是貧是富,就看他能在什麼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但自分工完全確立以來,各人所需要的物品,僅有極小部分仰給於自己勞動,最大部分卻須仰給於他人勞動。所以,他是貧是富,要看他能夠支配多少勞動,換言之,要看他能夠購買多少勞動。一個人佔有某貨物,但不願自己消費,而願用以交換他物,對他說來,這貨物的價值,等於使他能購買或能支配的勞動量。因此,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斯密同時否定了舊重農主義所謂土地是價值的重要來源的論點。

  4、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經濟學體系”中,討論了兩種經濟制度(重商制度和重農制度)的原理和弊端。並提出了自己的主張:自由放任。作者極力論述了無論根據重商主義還是其他原則,對幾乎所有商品的進口實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認為,“為阻止進口或減少進口而設立的關稅,則顯然是既破壞貿易自由也有損於關稅收入的。”(第339頁)。他極力倡導自由貿易。他還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要像個人與個人之間那樣實行分工。他認為國家不應對商業(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的充分發展和繁榮。

  5、政治經濟學的目的。

  斯密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在於協調社會中人與人的利益,並避免犧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經濟學的目標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來”(第309頁)。

  6、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責任。

  斯密主張限制國家干預經濟。國家的職責應該是維護國家安全、環境的和平安全、個人公平競爭,並避免各種壟斷。換言之,國家應充當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政府的開支。

  政府的開支體現著政府的責任,政府的開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維護國家尊嚴。在論述“建立和維持不能為個人帶來利潤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時,斯密還特別詳述了“為社會商業提供便利”和“促進人民教育”的開支。

  8、國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來自賦稅。

  斯密否定了舊重商主義所謂國家應該儲存大量金幣的做法,也否定了國家靠經營專屬於自己的公共資本或土地以獲取收入的做法。他認為那樣“看似對人民個人無損,但其實是對全社會造成了損害。”他主張為社會全體利益考慮,“不如拍賣王室領地,分配給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則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來替代。換言之,“人民必須從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繳給君主或國家,以彌補公共收入。”

  9、賦稅四原則:

  公平、穩定、徵收便利、遵守經濟原則,避免妨礙人民經營和給人民增加更多負擔。

  讀罷此書,我最深的感受,是亞當·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實基礎之上的嚴密論證,開創了經濟學科的理性思辨傳統。真不愧是經濟學科的“奠基”之作。國內經濟學家,哪怕是一些權威學者(諸如張維迎、樊綱之流),都應該好好的首先繼承這個傳統,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觀點。

  當然,國內也有一批斯密忠實的學生,仍然在世的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秦暉、人大農發學院院長溫鐵軍,天則經濟研究所創辦人矛於軾,以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劉吉等,他們腳踏實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8

  在經濟危機波及全球的當下,人們不斷的在迷茫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經過一次又一次迷失,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人們終於想起了從傳統經濟大著《國富論》中尋找真相的答案。可見國富論對現代經濟建設的指導意義非同一般,對引導人們走出經濟危機大有裨益,這也正是經典的永恆魅力。

  《國富論》一書分為;論勞動分工及分配,論財富的性質、積累和使用,論各國財富的增長方式,論重商主義與重農主義,論國家財政這五大部分。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第一章:論勞動分工及分配。

  在第一章中,亞當斯密不斷的從提高勞動生產力高著手,再經過深入研究後他認為勞動分工能使生產力成倍提高,並首次提出了勞動分工這一重要概念,同時,勞動分工也促使勞動生產專業化,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被打破,勞動產品的交換迫在眉睫,而交換需要的媒介——貨幣也呼之欲出。產品的最終歸宿為勞動資本、勞動利潤和土地地租三項。

  勞動分工是的同樣數量的人,但生產的商品大大增加,這要歸於三個原因:異地,每個人只從事一種工作,能夠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在書中作者亞當斯密都不斷強調。第二:節約了從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的時間。第三:發明了一些機器,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那麼造成分工的原因是什麼,那是因為在人類正在族群中是禁止盜竊和搶劫,所以某個人想要獲得某種物品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自己勞動獲得,另一種是透過交換獲得,在族群內,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善於製造弓箭的人發現自己專心製造弓箭比自己打獵更有利,同樣的,善於造房的發現比專心造房比種田有力,於是分工產生了,交換引起了分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到交換能力即市場範圍的制約,因為市場太小,勞動者無法用他們自己消費不完的剩餘勞動產品來隨意換得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產品。

  在後面的內容中,作者又闡明瞭分工能促成這種作業量提升的原因。依作者所言,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工人技巧的改良;第二:由於從一種工作到另一種工作,對通常會損失掉的時間的節約;第三:適當機器的利用,可以大大地便利和節省勞動。

  其實這部分內容又可歸於“分工的意義”之中去。分工的情況下,自然界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規律便會開始發生作用——分工使得生產力提高,且易於掌握操作的技巧,反過來這種經驗的積累又是推動再發展的力量。是進一步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們雖明白分工之意義,然而真正要使得分工得以充分的實現,卻並非易事,因為這需要社會的合意。

  第一章:分工

  分工是勞動生產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不管怎麼樣,只要採取了分工,在任何一門手藝裡,它都會給生產力帶來成比例的增長。

  一般來說,在工業越發達的國家,分工進行的越位徹底。

  其實整個社會就是由各種各樣的分工組合成的集合體。

  分工提高生產力的原因:

  每個人專司以致,提高了熟練程度。

  節省了從一道工序轉換到另外一道工序的時間。

  專注導致機器的發明。製造業

  分工的結果:

  分工使得各個行業的.生產力成倍的增長,每個工人除了滿足自己需要意外還有大量的產品可以供自由交換,於是一種普遍的富足擴散和瀰漫到社會所有的不同階層。

  哪怕一件最簡單的衣服,他的生產過程都是由無數的分工形成的。

  第二章:分工的根源

  分工是人類天性中的一種傾向的必然結果。這種傾向就是要求物物交換,相互交易。

  這種傾向只有人類才有。

  這種天性也許是人類的原始本性,也可能是理性和語言的必然結果。

  由於我們相互是透過契約、以物易物和購買的方式來獲取大部分我們需要的相互幫助和照料,正是這種意向導致了最初的分工。

  比如,因為當每個人都專注於一項工作可以提高生產力,而每個人多餘的產量又能透過和別人多餘的產量交換來保證得到其他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於是這就鼓勵了每個人投身於某一特定的職業,形成分工。

  在一個文明社會里,一個人時時都需要為數眾多的其他的人合作與支援。而如果把這種支援寄託於他人的憐憫和仁慈,那就只是徒勞。我們應該透過激起他的私心而博得他的歡心,向他表明滿足我們的要求其實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

  技巧就是,絕不要向他們談論我們的需要,而是談論他們的利益。其實這是同一件事。

  分工發揮了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使得具有不同天賦的人們可以相互的取長補短,共享資源,這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第三章:分工受市場大小的限制

  分工的前提是必須有一個能交換的市場,所以分工的程度必然總是受到交換能力大小的限制,即受到市場大小的限制。

  當市場很小的時候,沒有人會全身心的投入一種產品的生產,因為他不具備把生產剩餘的產物去隨意交換他所需產物的能力。

  而運輸是決定市場大小的一個關鍵性力量,強大的運輸能力可以讓更廣範圍內的人更自由的進行交換。運輸透過決定市場的大小來決定分工的程度,進而決定生產的能力。

  而在古代,水運是最方便的運輸方法,所以那些開化的最早的國家都是位於沿海或者沿江。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9

  物品積累的性質

  物品的預先積累是分工的一個先決條件,如果沒有相應的食品衣物提前被積累,就養不活醫生戰士。分工越細,需要預先積累的物品就越多,包括各工種需要的裝置原材料等。

  可將物品積蓄分為3類:流動資本,固定資本,消費品。

  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都是資本,資本指可以獲得收益的物品。其他不可獲得收益的算消費品。流動資本可大致理解為貿易品與貨幣;固定資本可大致理解為生產性物品,比如生產用的廠房、裝置、土地等。注意,同樣是食物,在商販那裡算流動資本,在顧客那裡算消費品。消費品又可分為非耐用品和耐用品,前者比如食物,衣物,戲劇等,後者比如住房,珠寶,傢俱等。

  通常,固定資本獲利離不開流動資本的參入,好比生產離不開原材料,而且流動資本常常會沉澱為固定資本,好比裝置也是貿易採購而來。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最終目的和結果,都是消費品的增加。所以,人民的貧富,表面因素是可供消費品的多寡,內在因素是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多寡。

  流動資本中的貨幣

  斯密將流動資本分為貨幣,食物,原材料和製成品。他認為這當中,貨幣的性質有些類似於固定資本。第一是,鑄造貨幣(當時主要是貴金屬貨幣)及貨幣磨損都需要費用,好比維持裝置運轉需要費用一樣。第二是,貨幣的作用是幫助流通,並不能完全代表所有財富,一國的流通貨幣總價值常常遠小於該國的財富,因為貨幣可以週轉。第三是,維持貨幣系統的費用若能節省,而又不影響系統運作,那這些費用就實質增加了財富,好比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節省裝置維持費用可增加利潤一樣。

  正是從上面這些推理,斯密認為採用維持費用較低的紙幣好過維持費用高昂的貴金屬貨幣。當時的英國,尚沒有中央銀行和法定紙幣,流動的紙幣可近似看做是各傢俬人銀行發行的票據。

  一傢俬人銀行,如果承諾隨時兌換其票據並按承諾實施,則人們出於其具有的商業信用,會願意流通其票據。銀行通常不會真的儲存票據等額的金銀貨幣(通常儲備不會超過五分之一,中國目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13%),因為總有大部分票據處於流通狀態。那節省下來的金銀貨幣維持費用便可用來進行其他生產性活動。

  如果銀行濫發紙鈔,會造成兩個後果:第一是超過市面流通所需的部分,因在國內市場已無獲利機會,持有人會自動兌換成金銀流向國外獲利,這會造成該銀行的金銀儲備流失,多發的紙鈔又回到了銀行,還損失了金銀的維持費用,得不償失;第二是,如果市場發現某銀行的紙鈔超過了其能隨時償付的程度,其價值就會打折扣,或者轉而採用其他信用更好的銀行紙鈔,也是得不償失。

  銀行只要保證自己的紙鈔,不超過沒有銀行的情況下,人們隨時保留在手頭上用於流通的金銀貨幣的總數,就不會影響經濟執行,社會節省了金銀維持費用,商人可透過合理信貸將這筆本來閒置的金銀幣用於生產。銀行透過採用對各商家進行信用評估等手段,保證其貸款(貸的款就是銀行發行的票據)質量。某些激進的企業會鑽銀行的空子,斯密舉了“對開匯票”的例子,兩家公司透過相互開匯票,去銀行貼現獲取資金,再開新的匯票還舊賬,將這些套取的紙鈔用於投機,這明顯不屬於發行紙鈔的本意,而且投機獲利超過資金成本的機會非常之少,風險極大,如果不加以監管,會造成銀行的破產。

  對於紙鈔取代金銀貨幣,斯密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金銀貨幣好比公路,有助於商品流通,但會佔用農田和工廠的土地,紙幣好比空中的公路,也有助於流通,但不會佔用土地,但由於在空中,更不穩定,需要更高明的管理技術。

  資本積累的性質

  由於商品的價格由工資、利潤、地租組成,故一國的年產出必然以這三種形式分配給國民。這裡的工資、利潤和地租都指已扣除了投入成本的淨所得。很顯然,機器要繼續運轉,必須有源源不斷的原材料,維修費用和勞力,這部分不算淨所得。每年的產出中總有一部分需要繼續投入到這種必須的消耗中,這種消耗最終會流入“生產性勞動”中(有點類似成本的概念)。扣除了這部分的工資,利潤和地租就可以自由選擇,是進行擴大生產進入“生產性勞動”(這裡的概念與上一個略有不同,上一個類似成本,這個類似再投資),還是進入純消耗品的“非生產性勞動”,比如買衣物,看戲。

  富國的產出中進入“生產性勞動”的資本比例較高(類似於生產所需投入的成本較高),而窮國的生產更多是靠天吃飯,投入很少。儘管富國的“生產性勞動”資本投入比例高,但因為富國產出的絕對值較大,其淨所得的比例雖然小於窮國(好比窮國的地主,靠天吃飯,需要的再投入少,賺的大部分都是淨所得),但其絕對值大大超過窮國。

  斯密認為,產出中投入“非生產性勞動”的比例過多,不利於該國人民維持勤勞的品格,助長了懶散,也不利於國家財富的積累。一是因為“非生產性勞動”的可積累性差,比如戲劇在表演的那一刻,價值就消散了,而機器可以再生產,創造更多價值。二是“非生產性勞動”過度依賴大資本家或達官貴人的施捨。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很少有一國的國民集體揮霍無度,個別人的揮霍或錯誤投資不會造成整體性的財富減少,倒是政府等公職人員的“非生產性勞動”,如果管理不得當,會損失一國財富,比如輕易發動戰爭,國內發生革命等。同樣是“非生產性勞動”,耐久性的消費又優於瞬時的消費,比如房產,珠寶,傢俱等好過衣物,食物和戲劇。

  還有一部分資本間接用於“生產性勞動”,那就是借出收息(很少有人借錢純粹為了消費)。對這部分資本,只要規定一個合適法定最高利率即可,這個利率要略高於市場正常的借貸利率。定的過低,非但不會阻止人們借錢,還會增加借貸成本,因為增加了違法被查的風險溢價。定的過高,助長了某些激進企業家進行高風險借貸。

  資本的各種用途

  資本指可獲益的物品,資本的投入有四個方向:投入到初級品的生產(類似於農業畜牧業的第一產業);投入到製造加工品生產中(第二產業);投入到貨物貿易中;投入到貨物零售中。前兩種是後兩種存在的基礎。

  零售商除了為批發商提供了利潤外,只驅動了自己這個唯一的生產性勞動者。批發商除了為第一第二產業製造商提供利潤外,還驅動了運輸業和自己這兩類生產性勞動者。製造業除了為第一產業提供利潤外,還驅動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其獲得工資。斯密認為,資本投入農業,驅動的生產性勞動最多,因為需要的勞力多,而且回報多,比如扣除成本的地租可達產出的四分之一以上,製造業很少有這樣的回報率。

  就資本的流通範圍來說,農業和零售業通常是本地化的,流通範圍較窄。製造業的工廠和勞工大多也是本地化,但原材料和產品不一定如此。當一國的資本不足以同時投向上述4個方向時,斯密以北美殖民地為例,認為投向農業,對本國的勞動性生產貢獻最大,其次是製造業。

  就貨物貿易來說,同樣的資本,由於週轉速度的差異,國內貿易驅動的生產性勞動,高過外國消費品貿易,又高過純粹的海外貿易。比如國內貿易,一年資金可週轉四次,海外貿易只能三年週轉一次,有一半的週轉在海外完成,那相同的資本,驅動的勞動相差二十四倍。

  但即使如此,斯密並不主張政策傾向某種貿易,因為海外貿易的存在,表明國內某產物超過了國內市場的需求,如果不進行海外貿易,這部分勞動將消逝。即使完全販運國外貨物,販運本身也是一種勞動。一國出現大量海外貿易,有時也側面反映該國國內的產出極為豐富。

  雖然農業能驅動更多的勞力,回報率也更高,但當時歐洲的事實是,很多人靠製造業或貨物貿易發了財,卻很少有人靠農業發財。斯密將在第三和第四卷中解答原因。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10

  英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於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國富論》的編者馬克斯·勒納評論說:"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著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能力,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他像後來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裡的與世隔絕的學者,他彷彿全身裝著天線,能收到並吸收所能接觸到的一切資訊。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表現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為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為圖書館收藏而寫的,它對經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形成了我們今天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國人對《國富論》並不陌生,但多將它看作有二百多年曆史的經濟學說而束之高閣,除了高校經管類學生被導師要求閱讀之外,普羅大眾看過這本書的估計不多。

  《國富論》全書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史、經濟學說史和財政學,可以說既是一部經濟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經濟學的一部奠基之作。雖然它體系龐大,內容廣泛,但首尾一貫,結構嚴密。全書始終圍繞的一個主題,就是如何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

  財富的源泉是什麼?斯密在序言中開門見山地說:“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勞動是財富之父”,那麼,要增加財富,就得提高勞動效率,或者是增加勞動數量。

  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很詳細的論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管理的時效性或者生產裝置的創新方面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他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針的製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讓一個人從頭做到尾,一天恐怕連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協作,每人負責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卻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來如此神力?其實,道理很簡單分工可以使勞動專業化,可以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不僅如此,分工還有一個妙處,就是它能為發明和改進機械提供契機。最初的蒸汽機比較笨,活塞的升降,需要一個兒童來開啟和關閉汽鍋。有一次,有一個按活塞的小孩,因為幹得久了,就“懶”中生智,把開閉汽鍋的舌門把手,用一條繩索系在機器的另一端,讓舌門隨機器的運動而自動開閉。這個笑話,成了蒸汽機改良史上的一大趣談。再觀現代工廠的生產不就用事實證明了分工理論的重要性。汽車生產廠商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先生因為改變傳統的汽車生產車間生產模式為流水線生產,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而在競爭中擊敗對手而佔據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而流水線作業不正是分工理論在生活中的應用嗎?

  斯密認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說,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為私有,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後來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可以從它那裡找到思想源頭。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秘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棋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稜兩可的答案。後來的經濟學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種解釋對他們的胃口,便採納哪一種。甚至連那些勢不兩立的學派,也能同時從斯密那兒,找到本派發端的痕跡。

  《國富論》篇章眾多,除了上面濃墨重彩的價值理論外,斯密還談到了貨幣、分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社會再生產以及自由貿易等學說。這些都有深遠的影響,但其中對世人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18世紀,西歐的孟德維爾寫過一則寓言,講述的是一群蜜蜂由盛及衰的故事。開始,蜜蜂自私自利,愛慕虛榮,追逐榮華富貴,這時,整個社會欣欣向榮,人人安居樂業。但是,當蜜蜂變得善良節儉,放棄了奢侈揮霍的生活時,經濟卻反而一片蕭條,民生凋敝。最後有敵來犯時,無力抵擋,只好逃之夭夭。這則寓言,在當時被視作妖言惑眾的異端邪說。但一位義大利哲學家卻說得好:“誰要想發現真理,最好是成為異端。”在斯密的《國富論》中,孟德維爾的“異端邪說”,貫穿始終,成為構造其理論大廈的一根支柱。斯密娓娓道來: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是利己主義,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受“利己心”支配,社會利益往往被拋在腦後。但是,不期而然的是,這種行為的結果,不但利己,而且比一個人殫精竭慮、刻意追求公眾利益時,更有利於社會。斯密把這種機制,稱作“看不見的手”。因此,斯密主張完全的自由競爭,認為與其讓政府幹預經濟,還不如聽任市場調節來得有效。政府的職能,只是保家衛國,抵禦外侮;建立嚴明的司法機構;適當興辦公共工程和公眾事業,其他,則儘可無為而治之。斯密一生性情平淡,可他對任何來自制度上的壟斷,都深惡痛絕。他極力主張清除關稅壁壘,實行貿易自由,撤消行會制度和專賣公司。

  “在將近一百年後,斯密依然是經濟思想史上的巨人。”《大英百科全書》如是說。的確,《國富論》從面世到現在,已經兩百多年了,但是,歲月未能將它塵封,它的光亮依然一如從前,熠熠生輝。比如,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西方國家陷入“滯脹”,凱恩斯主義者對此一籌莫展。不少經濟學家就轉而求助於斯密的經濟學,夢想回到自由競爭的“黃金時代”,希望在“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重整旗鼓,再創輝煌。今天的經濟學理論大廈,經過二百多年的精心構建,已經巍峨聳立,金碧輝煌,但如果沒有斯密的《國富論》奠基,那也不過是一座美麗的空中樓閣。作為“經濟學之父”,斯密對政治經濟學的影響之大,是怎麼評價都不為過的。甚至有人做過這樣的評論:“兩百年來經濟學家所作的工作,都不過是在為斯密的理論打打補丁,抹抹油而已”。作文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11

  如果要從本章中抽出主幹,我想是:“分工現象”以及“分工的意義”的結合體。此二者構成本章的主要內容,是清晰可辨的,然而並無法將二者截然分開。

  一開頭,亞當˙斯密就說:“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處指導勞動或應用勞動時所用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結果。”我想,這是本章的核心思想。作者展開分工的優勢,以便其後章節的論斷。

  接下來,作者開始例舉分工現象,首先是對“不重要的製造業”和“更重要的製造業”這二者所體現出來的分工現象的區分。他質疑“一般的設想”,即“分工是最完全地實行在某些極不重要的製造業上”。但並未糾結於此問題,並沒有提供證據來證明這一命題是錯的。而是給了我們一個視角,也即:“從這些不重要的製造業中,我們可以對這種分工現象一覽無遺。”因為此類製造業工人少,各個不同部門的人往往集中在同一施工所。

  再接下來,作者舉了個更具體的例子,即“針製造業”。這是一種極微小的製造業,可在操作上,工序上卻並不簡單。正如作者所言:“一個工人,如果沒有受過這種職業的訓練,是不知怎樣使用這種職業上使用的機器的。”再如:“計抽線者一人,直者一人,截者一人……”這些已為我們展開了製造業上分工的場景。此即為“分工現象”而這部分文字裡所著重要體現的應當是分工之意義。文字中有這樣一段話:“這十個工人(分工情況下),每日可以成針四萬八千枚以上,一人一日,可以成針四萬八千枚的十分之一,那就可以說是每人每日成針四千八百枚。如果他們分別獨立地工作,其中任何人都不熟習一種特殊的業務,那麼他們不論是誰,漫說一日二十枚,就連一枚也會制不成。”

  我想,這其中體現出“規模生產”的意思。如此的分工,只有在大規模生產之時才不至於浪費成本。進一步的我們或許可以說:“在社會契約達成的情況下,人們進行分工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如同作者接下來所言:“在每一個進步的社會內,農民往往就只是農民,製造業者往往就只是製造業者。”著這種分工愈加明顯和成熟,也便意味著這個社會更具生產財富的能力。

  想來這也就是作者希望闡明的觀點,即分工的重要意義,即分工對於財富創造的積極推動力。

  依我看來,這也確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傾向了。

  在後面的內容中,作者又闡明瞭分工之所以促成這種作業量提升的原因。依作者所言,當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工人技巧的改良;第二:由於從一種工作到另一種工作,對通常會損失掉的時間的節約;第三:適當機器的利用,可以大大地便利和節省勞動。

  其實這部分內容又可歸於“分工的意義”之中去。分工的情況下,自然界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規律便會開始發生作用——分工使得生產力提高,且易於掌握操作的技巧,反過來這種經驗的積累又是推動再發展的力量。是進一步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結論:應促進社會合理、充分分工,進行社會化生產。

  我們雖明白分工之意義,然而真正要使得分工得以充分的實現,卻並非易事,因為這需要社會的合意。或者說需要一種社會的默契。然而,這又建立在資訊充分被接受的前提之下,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想讓分工更為合理有效只怕不可能。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12

  開啟《國富論》的時候,我的心中是一片茫然,看著那麼多密密麻麻的字,總感覺讀起來會使我變得暈頭轉向。

  不管怎麼樣,我還是讀了下來,也深有感觸。亞當斯密是18世紀的經濟學家,因此在看他的國富論時當然要從他的時代出發。無論他說的是對還是從誰的角度出發,對於今天的我看來,瞭解到當時的很多經濟因素和狀況,使我看待今天的經濟時聯想到國民經濟的發展歷史。應當說亞當斯密是偉大的,他提出的勞動創造價值理論和社會分工,使我們直觀的理解社會經濟的發展史。就這一點我們不能用批判的眼光看亞當斯密。應當說每一個觀點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識之上,亞當斯密的觀點也不例外。然而讓我想到了今天的有些學者,不是為了提出觀點而是為了整理觀點而努力,一點點成果沒有經過考證便自認為水平高就急不可待的發表。我佩服亞當斯密的精神。亞當斯密一生中為什麼只有這一個成果,並不是亞當斯密寫完這本書之後就沒有精力了,而是他的治學態度非常嚴肅,當亞當斯密處於彌留之際時讓別人將除《國富倫》其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毀掉,為了不讓半生不熟的觀點公佈於世。

  整篇文章通讀下來,使我不由得對作者獨特的見解和高深的學問敬佩不已,正是因為有了許多像斯密這樣的偉人,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傳承和發揚下去呢?

  在此書中,亞當·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亞當·斯密(分工理論)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例如,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透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牽著去實現一種他根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他們促進社會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們真正想要實現的還要好。”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後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鬥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臺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著牛羊群的出現,產生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他說,"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後,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後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後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慾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在《國富論》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預見到了馬爾薩斯人口過剩的觀點。

  所以我覺得《國富論》是每個學經濟的人必讀的經典書籍,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得到收穫。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13

  這本書買來一年多了,斷斷續續的看,至前幾天次才看完主要部分。實在慚愧,既沒有一氣呵成的毅力,也沒有成段自由的時間。可是,這本書給我還是很有收穫,卻不僅僅在於是對經濟學理解。

  朱光潛在《談讀書》裡說,要學某門學問,這門學科的經典就不得不讀,譬如學經濟就得看斯密《國富論》,如今我看完這本書的主體部分,發現這真是不太恰當,關於《國富論》,我至少能夠提出這麼幾點:

  1。斯密的經濟理論是基於一種幾乎完全開放的自由經濟體制,而當今世界完全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制幾乎沒有,中國更是如此,大型國企佔了重要領域的大部分。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相當之大。在此不談論這兩種體制孰優孰劣,可是斯密的理論與現實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社會體制。

  2。社會形態不一樣。斯密的時代大約是18世紀,當時歐洲以農為主,工業革命正在起步,製造業剛剛興起,而各種科技產業幾乎沒有,當時社會階層大約是地主階級,工人農民(勞務)階級,資產階級,以及貴族官僚階級(我感覺斯密屬於這個階級),而此刻地主階級已經沒有了,而工薪階級卻很多存在,社會形態已不一致了。

  3。背景的不一樣,導致理解較為費力。斯密常常以英國地區,城市,還有英國古老的貨幣單位為例,由於缺乏對此的感性認識,往往難以理解深刻。4。由於本書成書較早,許多書中經過精細論述而提出的結論早已被之後的歷史所證偽,有些而此刻已成為常識,比如關於貨幣性質,作者仍然很多論述,顯得冗雜而煩亂。或許《國富論》在

  世界經濟歷史上意義確實難有後者,可是本書作為兩百多年後的之後者學習,顯然已不太適合,以往經典未必此刻適宜。

  當然經過本書還是瞭解到了許多的經濟學知識,異常是經濟學的那種推理,我想這應當是最有價值的一部分。比如論述勞動生產力提高的原因,比如論述勞動產物的階級分配,比如資產的劃分。

  基本看完這本書,對於以後選什麼樣的書,對於經典,對於權威的推薦,我感覺更能理性的去選擇了,經典未必適合,權威未必正確。或許一本書某人覺得讀了醍醐灌頂,另一個人讀了卻毫無感覺,讀什麼書,為何而讀?自我才是主體。別人的感受能夠交流,卻不能複製。

  但我還是依然深信,書裡包含了別人數十年的經驗,或者包含了前人數十年的艱苦探索所得理論技術,如此方便易得,不拿豈不太可惜。所以我堅信著讀書的力量,堅信努力的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