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書計劃9篇

【精選】讀書計劃9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計劃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計劃 篇1

  正如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祁智老師說的,讀書的價值就是種樹的價值。不僅僅是一個人獲益,是更多的人獲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生僅僅靠手中教材攝取知識那是遠遠不夠的,那只是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要讓學生與經典為友,與好書同行,與大師對話,時刻讓書籍滌盪學生的情感,豐滿學生的生命,增添生命的底色,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定好人生的準確座標。為了更好地開展讀書節活動,現根據本班實際制定此課外讀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現有學生62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24人。經過五年多的小學學習生活,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和閱讀積累,他們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比較強,能夠閱讀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內涵的文章;而且因為年齡的關係,他們渴望透過書籍瞭解外部世界和自己內心變化的願望也很強烈。與此相對應的,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礎。班上現呈現出較多孩子在課餘時間手捧課外書的喜人情景。

  二、指導思想:

  為了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班級文化氛圍,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課外書為同學們開啟一扇扇窗知識的大門,豐富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活躍他們的思維,陶冶他們的情操,真正使他們體驗到:好書伴我快樂成長!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四月繼續開展以“書香伴我行”為主題的快樂讀書活動。

  三、讀書目標:

  1.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從小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讀書中體驗到讀書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2.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促進課內與課外閱讀的結合。

  3.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底蘊。

  4.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四、讀書主題:讓書香溢滿我們的教室。

  五、讀書名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六、讀書活動安排與構想:

  1. 教師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堅持在四月閱讀至少四本書籍,堅持每天早上及中午飯後做到和學生一起看書,堅持每週五指導集體讀書活動,確保讀書的質與量。

  2.每位學生制定個人的讀書計劃,充分合理地利用課餘時間來讀書,如安排午讀、晚上完成家庭作業後讀、雙休日讀等,每天讀書不得少於半小時。建立自己的讀書檔案,裝入讀書心得,讀書計劃等。

  3.營造讀書氛圍。在班裡張貼一些讀書的名言,如,長成需讀五車書;讀書改變人生;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等。還可以掛上激勵學生讀書的話,如:親愛的孩子,老師在書裡等著你們。

  4.豐富班級圖書角。進一步豐富班級圖書角的藏書,力爭人均2本,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愛的書,大家可以交換著看。

  5.利用學校圖書資源。以班委名義,由學習委員負責,向學校圖書室借閱相關圖書,增加學生閱讀面。

  6.每週每日活動明確讀書內容:開展好“每日半小時必讀”,週一制訂一週讀書內容並閱讀,週二為“名言匯萃”,週三為“經典誦讀”,週四為“故事集錦”,週五為“同讀一本書”。

  7.透過孩子把這個活動告訴他們的家長,爭取家長的支援,進而積極參與到這次活動中來,親子共讀。

  8.每人準備一個“採蜜本”,把好詞好句積攢下來,月末評比。

  9.讀書委員會:設立讀書委員會成員10名,學生可以在委員那兒背文章或古詩,如果滿十篇就可去老師那裡領取一枚圖示,作為“閱讀之星”評選標誌。

  10.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如,寫讀書卡、寫一篇讀後感、談談自己讀書的快樂、說說讀書給自己帶來的收穫等、好書推薦、我最喜歡的??、動手製作讀書小報等。

  11.總體思路:

  ①啟——“快樂閱讀”主題讀書活動啟動。

  ②薦——“推薦一本好書。

  ③讀——讀一本好書。

  ④記——摘抄書本中的好詞好句或記下閱讀感受。

  ⑤展——辦“讀書樂”攝影、讀書小報、書畫展覽等。

讀書計劃 篇2

  一年級同學由於年齡小,剛入學,80%以上的同學拼音不過關,識字量極少,獨立閱讀相當困難。因此讀書興趣較差.鑑於此種情況,特制定本學期“營造書香學校”讀書計劃。

  一、閱讀內容和閱讀量:

  1、根據課表要求,一年級同學每學期閱讀兩本書:校本教材《閱讀課本》,自選一本適合一年級同學讀的兒童讀物(童話、寓、故事、神話等)。每學期閱讀量不少於五千字。

  2、《小同學必背古詩》前10首。

  二、閱讀要求:

  1、誦讀時間為每天早晨8:00—8:10,《小同學必背古詩》前10首要求同學必需會背誦。

  2、每週的閱讀課語文教師範讀《閱讀課本》。

  三、具體措施:

  1、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00---8:10,由各班語文老師引導同學理解古詩的意思並進行背誦,增加同學的積累量;由教師給同學範讀校本教材《閱讀課本》,讓同學在有趣的故事、優美的語言文字中逐步學會如何認真傾聽,培養閱讀的興趣。

  2、每週四的閱讀課由各班語文教師引導同學用拼音進行閱讀,鞏固同學的拼讀能力,增加同學的識字量。

  3、課本上的每一篇課文要求同學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學會讀長句子,不讀破句。

  4、協助同學自選一本適合同學讀的兒童讀物(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西遊記》《三百六十五夜》等)要求同學每天在家閱讀15--20分鐘,星期日半個小時,可由家長指導閱讀,激發同學生活識字的自主興趣。

  四、檢測方法:

  1、檢查閱讀量是否達到。

  2、各班進行“講故事”競賽。

讀書計劃 篇3

  一、讀書指導思想:

  積極參與學校的讀書活動,把讀書活動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與反思,提高師德素質和自身修養,滿足學校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需要。

  二.讀書目標:

  1. 讓自己成為更富內涵的老師.透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豐富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2. 在讀書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透過品讀美文,多沾書氣,多聞書香,成為與書為友的“書蟲”。在讀書中成長,使自己融到我校學習型學校的建設之中。

  三、讀書內容:

  1、經典閱讀《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教育學》

  2、推薦閱讀(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3、一般閱讀: 《幼兒教育》《泰戈爾詩集》

  四、我的讀書措施:

  1、根據學校讀書活動規劃和教研組的計劃制定個人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

  2. 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閱讀有關書目,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

  3. 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邊學習教育理論,邊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自我反思。

  4. 主動與同事交流,討論讀書體會心得。利用集體備課、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的時間,積極和其他老師交流好書,感悟讀書心得。

  5.認真貫徹落實制定的讀書計劃,完成相關書籍的閱讀,做到理論聯絡實際,不斷提高理論及實踐能力。作好讀書筆記,認真完成一份讀書心得。透過讀書活動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和修養,逐步培養自身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書計劃 篇4

  新學期又要到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上學期我利用業餘時間自由自在地在書的世界裡暢遊,閱讀了許多種圖書,有《豌豆笑傳》系列、《漫畫大王》、《神奇校車》第一季和第二季、《唉呀疼醫生》、《浪漫IN科學》、《丁丁歷險記》、《小牛頓科學館》、《知識是什麼》、《經典通話100篇》……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還收穫了很多快樂。

  我最喜歡看《唉牙疼醫生》,它講述了一個人類醫生名字叫唉牙疼,他會給動物看病,裡邊有機靈的猴子奇奇,勇敢的大狗汪汪,聰明的鸚鵡卡魯多,可愛的小豬耳耳,還有奇異的雙頭馬;書中寫了各種動物的語言,惟妙惟肖;最後動物們幫助唉牙疼醫生打敗了兇惡的海盜,獲得了勝利!我明白了:只要團結一心,什麼事都能辦得到!

  《浪漫IN科學》讓我知道了鹽是生命的源泉,它無處不在,任何時期都缺不了鹽;知道了人生病會傳染,吃太多食物會消化不良、膽固醇升高,變很胖而危害健康;知道了我有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共26顆牙齒,吃了太多糖,會有蛀牙,細菌會趁虛而入,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牙齒;知道了人人要保護我們的環境,減少垃圾,減少汙染,這樣我們的世界才能更美好……

  《豌豆笑傳》是最搞笑的漫畫書,我認識了淘氣的豌豆,好玩的小丫,愛生氣的老豆,搞笑的臭皮豬。最搞笑的故事有——豌豆的老師說:“豌豆同學,你明天不用來上學了。”豌豆哭著說:“不要不要呀!請您再給我一次機會!以後我再也不上課吃零食、看漫畫……”老師說:“笨蛋,明天是週末。”哈哈!

  你們喜歡這些書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多看書,多學知識,多積累好詞好句,我們才能越學越出色!

讀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我班幼兒閱讀能力,依據幼兒園保教工作計劃指導,及《幼兒園指導綱要》為指導思想,根據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幼兒閱讀需要及要求,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特制定我班讀書計劃如下:

  二、讀書目標

  (一)透過閱讀幼兒園繪本,不斷提升幼兒的閱讀能0力,以及閱讀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好書的閱讀習慣。

  (二)透過教師指導,培養幼兒有序的閱讀,激發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能夠大膽地表述閱讀資訊,鼓勵幼兒自己制定讀書計劃及讀書規則。

  (三)我們積極做好家長讀書宣傳工作,希望得到家長給予支援及協助幼兒閱讀,形成一張和諧的親子閱讀網。

  三、讀書措施

  (一)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經驗。

  1.創設班內圖書角,豐富幼兒閱讀知識的需要,教師與幼兒共同制定班內圖書角閱讀規章制度,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班內教師在課餘時間有序開展幼兒園繪本的解讀學習課程,激發幼兒多讀好書,會讀書的讀書方式方法。

  (二)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提倡親子閱讀的精細化。

  1.開展此項互動活動主要是讓家長了解幼兒對幼兒園繪本閱讀學習情況。並且給予我們大力支援。

  2.為了培養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不斷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語言文字,書面文字的經驗積累。我們開展家長共讀活動,讓家長成為幼兒閱讀指導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幼兒閱讀好圖書,豐富幼兒閱讀知識。

  3.利用家長共讀活動,激發幼兒喜歡讀書的興趣。

  (三)班內有序開展讀書活動,提高幼兒閱讀理解能力。

  1.班內設計出詳細的幼兒閱讀學習計劃,透過教師解讀閱讀故事,提高幼兒看圖閱讀理解能力。

  2.本班還將發展幼兒口頭普通話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幼兒學有所用,閱讀故事後,用普通話為身邊人講解故事大意。

  3.鼓勵幼兒大膽講故事,能夠與身邊人分享閱讀樂趣,提升幼兒自信心,提高自主閱讀、觀察、講述的能力。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閱讀技能和書寫的經驗。

  4.建立良好的讀書學習計劃是提升幼兒語言水平的前提,早期閱讀活動,是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教育活動。並且向幼兒提供集體學習的環境,接觸書面語言,發展他們學習書面語言的行為,培養他們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為進入學齡期的正規教育打好基礎。

  5.建立早期讀書活動目標指向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情感態度、認識和能力這三個方面,具體包括:提高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興趣;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對應關係;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閱讀技能。

  6.我們將主要做好幼兒園繪本閱讀工作的開展,其次做到幼兒家園共讀工作,培養幼兒有好書一起分享。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共讀活動之中。

讀書計劃 篇6

  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讀書給我們

  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為了響應學校20xx年書香家庭活動,使孩子熱愛讀書、習慣讀書,積累知識,拓展知識。我們全家一致決定,開展家庭親子讀書活動,並相約持之以恆。

  一、讀書目標

  1、讓孩子循序漸進閱讀課外書籍並愛上讀書。

  2、讓孩子掌握讀書方法、技巧,學會讀書,並自覺積累。

  3、讓孩子習慣讀書,並讓閱讀成為生活的習慣。

  二、讀書書目 計劃讀書有:

  歷史類:《史記》《資治通鑑》

  文學類:(中國):《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曹文軒系列《草房子》等,《圍城》《邊城》《淘氣包馬小跳》《藍色天堂》

  文學類:(外國):《八十天環遊地球》《欽差大臣》《當代英雄》《歐亨利短篇小說選》《愛的教育》《大衛·科波菲爾》《安娜·卡里尼娜》《巴黎聖母院》《基督山伯爵》《狼孩》《王子與貧兒》《海底兩萬裡》《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十五少年漂流記》《小王子》《安妮記》《霧都孤兒》《苦兒流浪記》《伊索寓言》《神探神爾摩斯》《王子復仇記》《希臘神話故事》《俠盜羅賓漢》《湯姆叔叔的小屋》《百萬英鎊》《柴科夫斯基》《格列佛遊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間喜劇》

  童話類:《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會飛的教室》、《露著襯衫角的小螞蟻》

  品德類:《影響孩子一生的101個親情故事》、《英雄故事》、 詩歌類:《繁星·春水》、《泰戈爾詩選》、《小學生必背詩詞》 知識類:《十萬個為什麼》《昆蟲記》《思維訓練1200》《世界之窗》《世界之奇》《世界之謎》 方法類:《高效學習的78個金點子》

  心理類:《心靈之友》《心靈對話》《心靈處方》 軍事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

  計劃訂閱《小讀者》《天天愛學習》《兒童文學選刊》《作文素材》等優秀期刊。爸爸媽媽以自己專業書籍學習為主,兼讀家庭教育類、經典、健康的雜誌、報刊。

  三、 讀書時間

  週一至週五,每天早上十五分鐘,晚上半小時。睡前以講故事為主,週六週日保證白天一小時,睡前半小時。

  四、讀書措施

  1、認為好的詞、語句勾畫下來,讀書時要手中有筆,樹立“讀書須動筆,無筆不讀書”的理念

  2、讀完一篇文章,讓他複述一遍,並用簡短的語言複述,說出中心思想,談感想 。

  3、週末將一週讀過的書籍進行整理,寫成讀書筆記。

  4、爸爸媽媽要做到以身作則,讀書時間不開電視,不幹無關事務,與孩子做好互動,與孩子交流心得。 五、 讀書獎勵

  設計每月讀書表格,每天按時、有效完成讀書計劃的,畫五角星一個。累計10個五角星獎勵想要的圖書一本。當月除特殊情況外全部完成讀書計劃的,可滿足合理要求一個。

  希望透過我們的親子讀書計劃,能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拓展認知空間,擁有淵博的知識,優雅的談吐。

讀書計劃 篇7

  曾聽有人說:“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同樣“一個人讀書不難,難的是一輩子讀書。”然而“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成長,才能實現理想。大凡有些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是從讀書開始的呢?

  我也曾有幸聆聽多位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他們的課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篇篇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我欽佩,我讚歎,我在思考,大師們如此簡樸的教學結構,為何能變幻出具有如此豐富內涵的過程呢?課能夠上得如此簡單,但簡單的背後難道就沒有什麼了?我發現,每一位特級教師教學風格不同,但他們之間卻有相通之處。如朗讀聲情並茂,如對文字的挖掘有深度有廣度有個性化的理解,如讀書廣而精等。所有這些,都昭示著他們豐厚的人文底蘊。正是具備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才使他們在課堂上能得法於無法,從而“無法無天”。

  這使我懂得,比學習大師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為了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使自己能勝任自己的教學工作,我特制定個人讀書計劃如下:

  一、讀書目標:

  1.知識提高:讓自己成為更富內涵的教師

  2.思想提高:在讀書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讀書資料:

  蘇霍姆林斯基曾對教師的讀書提出如下推薦:“年輕的朋友,我推薦你每個月買三本:

  (1)關於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

  (2)關於能夠作為青年們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鬥爭事蹟的書

  (3)關於人(個性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我覺得前輩的話是很有道理的,為此,我決定蒐集、購買、閱讀以下書籍:

  1.國內外著名教育家及全國知名特級教師撰寫的專業書籍、文章。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推薦》,如斯霞老師的《我的教學生涯》,如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等。

  2.唐詩宋詞等優美詩文三百首。

  3.國內外名人傳記。

  4.當今心理學專著。

  5.學生們應讀的書。

  三、讀書方法及措施

  1.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勤於做讀書筆記。並且筆記要有分類,有實用。

  2.每一天確保半小時到一小時的讀書時間。

  3.充分利用網路,進行網上閱讀,瞭解、把握教育教學的資訊和動態。

  4.堅持讀書與反思相結合,帶著問題讀書,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潛心寫好讀書心得。堅持讀書與課程改革相結合,充分理解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新課程理念,實施新課程。

  為了能把自己的課上得更高效,更有吸引力,我唯有用一生的時間來備課了。期望自己每一天能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與學生共成長吧!

讀書計劃 篇8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但初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實在令人擔憂。兩年前我曾經對自己學校的初二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面窄、時間短、量少、不得法。60%多學生喜歡看卡通、漫畫、言情、武俠小說,超過了其他型別的人數,其次為文學名著,而閱讀科技類書籍及報刊雜誌的學生相對減少。中學生每天閱讀時間少得可憐,42%的學生平均每週閱讀3小時以上,25%的學生平均每週閱讀2小時以上,28%的學生平均每週閱讀l-2小時,甚至還有15%的學生每週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對於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閱讀過的學生所佔的比例較高,但我們瞭解到,其實,對於這些名家,他們也僅僅看過少量的幾篇文章,根本談不上深入的瞭解。此外,對於一些外國作家,卻只有少部分學生閱讀過。可見,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閱讀的深度也不夠。因此,如果語文教師在注重課內閱讀的同時還不加強課外閱讀的引導、督促、指導工作,那麼,語文教學只會走向死角,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也只是一紙空文。

  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並形成學習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課堂教學和教科書固然重要,但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內容上傳授的知識都是很有限的,它們的任務主要也只能是起示範和引導作用,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來自大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課外閱讀,在學生面前展現了一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妙世界。它指導學生認識人生,熱愛生活;它召喚學生張開思考的風帆,在書海中遨遊;它啟迪學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尋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發展個性,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初中生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型別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可見,課外閱讀舉足輕重。

  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呢?

  一.保證閱讀時間 養成良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作過的一個估算:初中學生一個鐘頭可以閱讀一萬字,即使費點心思的,一個鐘頭也可以閱讀5000字,一本大約10萬字的書,每天只讀一個鐘頭,20天就可以讀完,一年可以讀18本,中學三年可以讀54本,再加上兩個假期,以八個星期算,每天讀三個鐘頭,三年又可以讀24本,總共78本,78000000字。這樣我們不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閱讀內容,還有時間反覆咀嚼精華,不斷深化。所以“只要堅持不懈,成績是很可觀的”。雖然我們沒有葉先生所講的那樣充足時間,但我們可以讓學生保證每天30分鐘讀書,為了不讓這一點流於形式,要求學生們每天閱讀課外書不少於20xx字,作不少於200字的讀書筆記,摘錄你認為寫得好的精彩語段、章節,並讓家長、同學監督簽字。“學生並非不願讀書,也並非真的.沒有時間”。如果合理利用時間,確實對學生良好閱讀狀態的保證,閱讀氛圍的形成,對培養閱讀興趣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對課外閱讀的帶動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選擇適當讀物 提高閱讀質量

  語文課外讀物的選擇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必須與學生的文化層次、思想水平相適應,必須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和時代的發展。回首人類文壇,群星閃耀,文學作品浩如煙海;審視當今出版物,魚目混雜,美醜同在。怎樣從這既多又雜的作品中,選出品位高、質量好的書,使學生獲得有益的知識營養和精神食糧呢?

  我發現,剛剛由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仍愛幻想,這就意味著他們仍愛讀帶幻想的故事,如童話、科幻小說等,好奇又是他們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薦他們讀一些探險和探秘的故事;此階段,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還可讀一些具體形象的故事、寓言等。初二年級,學生們的思維已開始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想發展,特別是初二年級下學期及初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已佔較大比例,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水準已有較大發展,對事物的認識水平也有較大提高。此階段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千古傳誦的經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

  現將初中階段的課外閱讀內容指導列表作一參考:

  年級 課內名著導讀 課外讀物推薦

  初一年級(上)《愛的教育》《伊索寓言》

  《繁星》《春水》寓言、民間故事的閱讀

  培養閱讀興趣與能力

  初一年級(下)《童年》《昆蟲記》

  《魯濱遜漂流記》《哈利波特》等

  激發豐富想象力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還經常結合教學,向學生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文章或書籍,如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就讓學生看魯迅的《朝花夕拾》;上《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推薦他們閱讀《名人傳》,教《荒島餘生》時,讓他們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等等。這樣學生從這些書中擴大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嚐到了課外閱讀的甜頭,就主動找書閱讀了,有時候不要我去介紹,他們就能把有關課文的章節內容瞭解得清清楚楚。

  為了讓學生感受時代氣息,便於近距離賞析模仿,可以推薦他們閱讀的期刊雜誌,如:《讀者》、《青年文摘》、《小小說選刊》等。

  不得不引起語文教師重視的是,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當代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網路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形式,以豐富的內容體現出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教師更應該引導學生在緊跟時代腳步的同時,提高自身修養,在時尚開放的網路文化中汲取營養,在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中健康成長。

  三.指導閱讀方法 爭取最佳效果

  讀思結合,特別是集體之間的交流探討,對於閱讀內容的深入,閱讀氛圍的營造,閱讀習慣的養成都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放聲讀,將書面語言轉化成口頭語言,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種組織形式。因其方便靈活,自主性強,深受師生歡迎。但初中學生(特別是初一學生)自覺性不太高,如對這一方式把握不好,容易流於形式,學生讀書只是應差事,導致學生對所讀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讀而不思則罔”。所以讀與思相結合,也就是能對所讀書的思想內容有所感悟。我們經常利用語文閱讀課或實踐活動課讓同學們把前一段時間閱讀完的作品就其“怎樣寫的”各抒己見,可以是一部作品的不同方面,如《格列佛遊記》的大膽想象,幽默的語言,對當時社會和人類自己的反諷批判,也可以是不同作品的同一方面,如透過比較《圍城》和《駱駝祥子》體會錢鍾書和老舍的不同語言風格;透過讀《名人傳》《童年》談談怎樣做人等。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作者、文字與生活之間實現著多種視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勵學生隨時記下“智慧的火花”。一批註摘抄。這基本是與閱讀同步完成的,可不要小瞧這些小筆墨,它往往是探尋某個關鍵問題的鑰匙,是發現知識寶藏的洞口,是大徹大悟的前奏。

讀書計劃 篇9

  活動目的:

  在學校營造“書香校園”的大形勢下,把本班建立成有自己特色的“書香班級”。讓學生在共同讀書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由此愛書,愛讀書,愛讀整本的書。在自覺讀書的過程中學會讀書的方法,學會積累。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

  讀書宣言: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行動口號:營造書香班級 共享讀書樂趣

  推薦書目:

  《上下五千年》

  活動計劃:

  1、培養興趣,讓孩子知道讀書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從而喜歡讀書,能自覺讀書。

  2、創設良好的讀書環境

  (1)設計班級讀書宣言、行動口號。

  (2)圍繞讀書進行個性化佈置,開闢班級“書香欄”,內容為班級讀書誓言,好書推薦,讀書隨感,讀書之星等。圖文結合,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讀書。

  3、每人準備一本“讀書記錄”本,隨時記下自己的讀書感受。

  4、開展班級特色閱讀活動。

  (1)每天晨讀時,利用好10分鐘的經典詩歌朗誦時間,主要朗誦、背誦《三字經》和主題詩歌。

  (2)每天中午11:45—12:10,讓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並且輕聲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3)每天晚上佈置學生回家看30分鐘課外書,隨時寫寫簡單的讀書隨感。

  (4)每星期一節興趣課定為閱讀指導課。老師給學生朗讀經典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受讀書的樂趣。放與書本配套的動畫故事,讓學生體會自己讀過的故事與動畫中的故事的相同與差異。課堂內積累好詞佳句,摘抄到讀書摘記本上。

  (5)鼓勵學生與父母進行“親子閱讀”,共同讀一本書,講一個故事。

  (6)黑板報上每期留三分之一地方寫讀書相關內容,讓孩子耳濡目染,喜歡讀書。

  5、平時定期舉行一些競賽,比如:古詩朗誦比賽、讀書筆記展覽、講故事比賽等,以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6、在日常的讀書活動中,根據每個學生的讀書量、讀書態度、參加交流的成果進行評價,隨時獎勵,評選出班級“讀書之星”。

  7、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