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讀後感(精選7篇)

百家爭鳴讀後感(精選7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百家爭鳴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百家爭鳴讀後感 篇1

  哲學,在我看來曾經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但透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它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並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我們學習的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可我並不滿足,於是我利用假期時間拜讀了易中天先生的著作《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從而對我國的古典哲學也有了一些瞭解。

  走進先秦時期,孔丘、墨翟、孟軻、莊周、荀況和韓非子等思想家輩出不鮮,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等學說層出不窮,那個時期絕對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巔峰,也應該是中華民族思想的源頭。當然這其中對後人影響最大的還是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們的爭論有多麼大的分歧,思想見地有多麼深的矛盾,但他們所關注核心卻始終只有兩個,即如何治國,如何做人。但正是因為他們在共同的問題上所激發的出的強烈分歧和矛盾,才擁現出那麼多的學說和思想家,成為中國歷史上獨有的奇觀,成功造就了那個迄今為止思想史上最輝煌的時代。

  先看看儒、墨、道、法四家分別提倡的核心思想:儒家——仁、義、禮;墨家——提倡人與人之間無差別的”兼愛“;道家——”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法家——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領社會。

  僅從他們的核心思想,就可得知,他們所推崇的思想和學說沒有對錯,只有是否適合那個時代,是否被當時的統治者和勞動人民所接受;如果一定要說輸贏,那就只有從被沿用的次數和影響的深遠端度來判斷,這就非孔子和儒家莫數了。但孔子和儒家學說也並非一帆風順,它首先遭遇了秦朝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這一把火,焚掉的不僅僅是儒家的書籍,更是直接結束了百家爭鳴的時代,先秦的輝煌時期就此結束;到了明朝李贄對統治階級所極力推崇的孔孟之學也大加鞭撻,否定孔孟學說是”道冠古今“的”萬世至論;再後來新文化運動和文革也讓儒家學說大受挫折。如此看來,在百家爭鳴時期,最大的贏家應該是那段被百家思想所撞擊出的思想文化巔峰的歷史了。

  透過對本書的閱讀,我對儒、墨、道、法四家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可以說,墨家關注社會,留下了社會理想,這就是平等、互利、博愛;道家關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這就是真實、自由、寬容;法家關注國家,留下了治國理念,這就是公開、公平、公正;儒家關注文化,留下了核心價值,這就是仁愛、正義、自強。同時,我也受到了一些啟發,青少年時代正是我們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全面形成的時期,所以我們要努力汲取先秦聖賢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先秦諸子的思想,是可以求同存異的,我們可以各取所需:在做人方面,我們要學習道家的清靜無為;在做事方面,要學習法家的公平公正;同時還要學習儒家的正義與自強,墨家的互利和博愛,這樣我們才能集百家之所長於一身,成為一個道德品質高尚的適應時代潮流的人。

  百家爭鳴讀後感 篇2

  一個歷史教師在課堂上要去掉匠氣,增加書卷氣,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須去教自己理解的歷史,用自己的話語方式讓歷史“復活”,讓歷史走近生活,讓歷史走近學生。而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我認為是易中天教授。2008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用36講的篇幅,為全國觀眾奉獻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在電視節目熱播的同時,配套的圖書在全國開始發行,很快成為熱銷圖書。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講課藝術,把哲學史、思想史上這個抽象、深奧、複雜的話題,講解得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淋漓盡致,令人歎為觀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講課例項,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講課藝術,讓我們跟易中天學講課! 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師,他講課時善於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概括起來,我認為他在這方面有四個秘訣:邏輯化、問題化、概括化、對比化。

  複雜的事情之所以複雜,是因為其內容龐雜,線索繁多。而解決它的關鍵,就是把問題“邏輯化”,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按照嚴密的邏輯層次,一步步開啟思維的閘門,像閱讀扣人心絃的偵探小說一樣,領略思維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講百家爭鳴,在整體的結構上,他安排的邏輯關係是這樣的:“眾所周知,人類的問題無非三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前面這四章介紹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觀點,這叫‘是什麼’。接下來,就該討論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前因後果,這就是‘為什麼’。知道了‘是什麼’,又知道了‘為什麼’,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麼辦’了。” [1]大的問題要有一個整體嚴密的結構,而對具體的小問題,易教授又是怎樣邏輯化的呢?我們可以看兩個例子。第一個,“管仲什麼人?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的人。為什麼能成就霸業?實行霸道,富國強兵。靠什麼實行霸道?靠什麼富國強兵?軍事管制。怎麼管制?一是查戶口,二是定編制。”第二個,“什麼人可以做隱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當中,什麼人是隱士?不做事的人。他們的不做事,其實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會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願意。能做,會做,做得了,卻偏不做,才叫隱士。”相信大家看了應該會有所啟發。

  “問題化”是大家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們經常把思維含量高的問題設計叫做“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這是評價一節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條件。無疑,易教授在這方面堪稱高手。他設計的問題有兩種:第一種,顯性問題。如:“這就奇怪!孔子不是主張讀書做官嗎?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為什麼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為什麼要贊成?孔子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學生?”;“這就讓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麼偉大嗎?如果真有那麼偉大,為什麼落得如此下場?”;“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話吧你!既天下為公,又一毛不拔,怎麼可能?”。第二種,隱性問題。如:“這幾年,孔子幾乎年年都有傷心事”;“孔子甚至還幹過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楊朱有什麼主張,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睞?說來簡單,也只有四個字:一毛不拔”;“我讀《老子》這本書,感受有三個字:老、大、難”等等。雖然沒有明顯的設問,但胃口已經吊足,使人慾罷不能了。

  “概括化”是歸納複雜事情的常用方法,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強調“關鍵詞”,實際上就是把問題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學有效,關鍵是看我們對問題是否有透徹的認識,提煉的關鍵詞是否精當。應該說,易教授做到了這一點,比如:“墨家關注社會,留下了社會理想,這就是平等、互利、博愛。道家關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這就是真實、自由、寬容。法家關注國家,留下了治國理念,這就是公開、公平、公正。儒家關注文化,留下了核心價值,這就是仁愛、正義、自強”;“墨家留下了建設家園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導人生的智慧結晶,法家留下了應對變革的思想資源,儒家流下了凝聚民心的價值體系”。

  “對比化”就是做比較。透過比較,我們不僅會對問題有更加宏觀的認識,而且還會對問題的一些關鍵細節有一個新的發現。所以,在課堂教學和鞏固性檢測中,我們經常讓學生做歷史概念的異同比較。下面,讓我們看易教授是如何透過比較的方法,深入淺出地分析問題的。首先,在體例上,他非常注重比較。一般哲學史講百家爭鳴是一家一家單獨地講,而他卻把他們擱一塊兒做比較,透過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進行闡釋。其次,對大家感覺非常深奧難懂的先秦諸子,他也是透過比較的方法化繁為簡的。比如:“孔子精通的是六藝,墨子精通的是工藝;孔子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墨子對物理有很深的研究;孔子同時是藝術家,墨子同時是工程師;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孔子是士人成功的代表,墨子是庶民失敗的代表”;“這大約就是孔孟之別了:孔子寬厚謙和,孟子剛直不阿;孔子溫文爾雅,孟子心直口快;孔子為人低調,孟子個性張揚。所以,讀孔如飲清泉,讀孟如聞戰鼓。孔子溫柔敦厚,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孟子俠肝義膽,氣勢磅礴,一洗凡馬空”;“老莊之別:首先,老子寡情,莊子善感;第二,老子講邏輯,莊子重感悟;第三,老子重權謀,莊子多智慧;第四,老子假無為,莊子真無為”;“儒家代表文士,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隱士,而法家則代表謀士”。就連中學課本上的“禮樂制度”,讓易教授分析起來,都那麼簡約透徹:“禮,是用來辨別差異、區分等級的;樂,則是用來統一情感、保證和諧的。禮,保證行為符合道德;樂,保證情感符合道德”。高就是高,不服不行!

  把抽象的事情具體化 課程改革以來,中學歷史知識按照文明史重新整合成專題類知識,出現了很多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的抽象概念。受專業知識的限制,我們一般都深感棘手。易教授講諸子百家,其中抽象的哲學問題更是無法迴避。他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有二,一是講故事,二是打比方。

  百家爭鳴讀後感 篇3

  一開始通覽書單,我最先決定讀的書便是易中天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易中天的名聲曾經在央視百家講壇的品三國裡就聽到過,因此對他很感興趣。我最討厭的歷史教師就是那種在課堂上一副老氣,總是照本宣科,把我們看得到的文字再複述一遍,甚至為了只是考試而劃重點,我喜歡那種教自己理解的歷史,用自己的話語方式讓歷史“復活”,讓歷史走近生活走近我們學生的歷史老師。高中時期雖然學的理科,但有幸遇到了一位年長學識淵博的歷史老師,他就能夠將自己理解的`東西生動的展現,歷史課上的很有味道。

  而易中天以自己高超的講課藝術,把哲學史、思想史上這個抽象、深奧、複雜的話題,講解得深入淺出,生動活潑。他的睿智和他的幽默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最先看的篇目是有關老子和莊子部分的,因為高中時期曾經對莊子的“上善若水”這句話極為喜愛,而老子也似乎成為了“智慧”的代名詞。老子給我的智慧是指弱者生存。大家可能會想到我們都知道進化論,進化論的觀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老子的似乎可以說是物競天擇,弱者生存。而易中天就可以把類似思維含量高的東西以問題的形式表述出來,比如,“我讀《老子》這本書,感受有三個字:老、大、難”。這句話很吊人的胃口,我立馬想去了解怎麼就“老、大、難”了。他後面的文章語言也很幽默詼諧,很能夠吸引我的注意力,至少在看的時候不會太累。老子的“弱者生存”理論著實能夠讓一些出於劣勢的人得到些許安慰。同時我覺得強者同樣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每個人都會有處於劣勢的那一天,以退為進,才是大道。易中天談到了要能忍能裝,現實生活中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最終報仇雪恨的並不少,可是真正能夠做到遇事不衝動的人又有幾個呢?於我而言,我需要學習的就是在各種情況下學會冷靜,只有冷靜了才能正確權衡利弊,才能繼續去“裝”。

  至於莊子,如他所說,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夠滋潤卻又不與相爭,而停留在別人都不喜歡的地方(低窪處),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善,說話善於恪守信用,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如果為政者如此,就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吧。“潤物細無聲”是我想到的一句話,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是離不開水的。這裡,水就成為了所有人身邊不可或缺的一個東西。“以柔克剛”也是極為高明的一條處世之道。而水應該是當之無愧“柔”的典範了,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寫照。特別是在這個弱者強食的社會,當所有的人都在極力變得更強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時,只有如水一般的人會給人舒適之感,讓人信任、親近。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明淨、清澈的朋友關係便成了對友誼至高的評價。我自己對“水”極為推崇,這或許和我的性格亦有關係。

  百家爭鳴讀後感 篇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日復一日,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華民族文明的源流如滔滔江水,亙流不斷。而春秋戰國,既是中華文明的上游之源,也是最為濃墨重彩的一頁。在這個時期,社會結構急遽變化,社會矛盾異常尖銳,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討中,人們不再崇信“天道”,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面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稱為“諸子”,“百家”則指這些學派。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面。

  當我翻開易中天先生的著作《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孔丘、墨翟、孟軻、莊周、荀況和韓非子等思想家攜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等學說紛至沓來。三百多年間,他們用智慧碰撞的火花照亮我們這個民族前行的荒徑;以人文關懷作為最終的思想訴求,閃爍著耀眼的理性光芒。他們留下了建設家園的美好理想,應對變革的思想資源,凝聚民心的價值體系,指導人生的智慧結晶,讓我們受益至今。

  細看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們的爭論有多麼大的分歧,思想見地有多麼深的矛盾,但他們所關注核心卻始終只有兩個,即如何治國、如何做人。易中天先生以儒道之爭、儒墨之爭、儒法之爭作為講述線索,透過各家思想的相互比較使各家的思想脈絡更加清晰,也從另一個側面釐清中華思想文明是一個相容包蓄、百川歸海式的整體。其中,儒家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仁、義、禮;墨家——提倡人與人之間無差別的“兼愛”;道家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領社會。然而立足於服務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和勞動人民,他們的思想也存在一些侷限性:儒家主張的仁愛是有等級的,當到最低等級的時候,就沒有多少了;墨家只為人民群眾爭取生存和經濟權利,不為他們爭取思想和言論權利;道家主張“無為”,他們的思想是隱士的哲學;而法家的致命缺點則是立法太嚴,執法太殘酷。

  當我們拋開歷史的桎梏,汲取這些思想的精華時,我們不難發現,墨家關注社會,留下了平等、互利、兼愛的社會理想。道家關注人生,留下了真實、自由、寬容的人生追求。法家關注國家,留下了公開、公平、公正的治國理念。儒家關注文化,留下了仁愛、正義、自強的核心價值。當我們把這些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抽象地繼承下來時,我們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兩千年前的先秦諸子的思想猶如當時的月亮,依然為我們綻放清輝。諸子百家的思想我們分辨著,汲取著,傳承著……長路迢迢,實現中國夢光榮而艱鉅;明月皎皎,照著復興之路溫暖而清晰。

  百家爭鳴讀後感 篇5

  很早就已經把它擺到我的書架上了,也很早就把它讀完了。但書的內容相當深奧,讀一遍是不足以理解其內涵,這才又讀了一遍。就幾個問題隨便侃幾句。

  易先生在講孔子學而優則仕的時候(P17),引用了論語中的一句: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然後解釋為:一年初見成效,三年大獲成功。印象中我學古漢語時,這個“期(ji1)”當“滿”講,也就是說“期月”是滿一個月的意思。換個角度思考,“期年”是什麼意思,是滿一年,還是十二年?顯然是易教授錯了。

  《論語·里仁》裡有這樣一句話: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句讀起來是有點問題,聯絡上句感覺應該是“不以其道去之”為好(P18)。易教授也不管這些許問題,就自顧的揣測起來了。我翻過朱熹的《四書集註》是這樣解釋的,謂不當得而得之。我仍然不解,富貴可以得,難道貧賤也要得?惑矣。

  在君子固窮這篇裡看到一句話,說得太實在了: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P19)。意思是說君子對自己不懂的事情是應該保持沉默的,不能信口開河。幾千年前的孔子就已經有如此思想怎能不讓人敬佩,這是實事求是的根源。知之為知之,不知可以google知,為什麼要忽悠?想想你身邊,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其實他不知道,純粹在那瞎咧咧;當時你也可能上當,但終有一天會明白這才是“小人”的嘴臉。

  愚不可及只是一俗語,絕不是成語,可見教授也不過如此(P20)。原意是指衛國大夫甯武子在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時候我們(指孔子)比不上,到後來意思就變味了,有趣。

  易教授認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句話中的貧與寡錯位了,並做出瞭解釋(P24)。我認為寡指少,指的是財產少而不是人口稀少,才會擔心分配不均衡;貧當然是貧窮了,貧窮才會滋生盜匪,比如索馬利亞海盜,才會擔心政局不穩定。據此看兩字並未錯位,只是解釋的方法不同而已。

  講儒墨之爭時提到了墨子與巫馬子(孔子的疑似弟子)的兩場辯論(P52、70),整個的思辯相當精彩。乃至本書的作者也沿用了這一方式,所以這本書很深奧、很難讀。往往是字讀完了,但思維沒跟上。我推崇老莊,所以對他們的著作多少了解一些,而對《墨子》卻從未讀過。有機會真該讀一下,看看巫馬子到底還說了些什麼,讓墨子駁得體無完膚。

  講到墨子的邏輯時(P72),易教授用人文的方法推翻了墨子“兼則愛,別則恨”的論斷,這種方法讓我理解起來稍有困難。我想到了一個數學邏輯的方法,就是充分與必要條件。在《兼愛下》裡墨子論證了“恨則別,愛則兼”,是相當有道理,但如此便說反之亦然就有問題了。恨(愛)是別(兼)的充分而非必要,所以倒推是不成立的!也就說“別則恨,兼則愛”這個命題不成立。

  曾子曰: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P79)。“出爾反爾”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這來的。原意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而今這個成語多比喻反覆無常,言行前後矛盾。意思是說出口的是你,不算數的也是你,總之意思變味了。又學了一個詞兒。

  五服這玩意,中國人都知道,又未必都清楚;其實它是一種禮,一種喪葬制度(P208)。這些東西我們至今仍能看到,比如葬禮上的黑箍兒與白箍兒。這實際上就是要“別內外,定親疏”,不僅如此還要“分長幼,等貴賤”。看了這些之後,才理解了古代官員的丁憂等等。

  宗法制規定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父家長的血統、爵位和財產,故嫡長子就是君之子,簡稱“君子”。而旁支庶出的次子、庶子就是小宗之人,簡稱“小人”。所以這兩個詞的本義也就是身份意義和等級意義,即君子是貴族,小人是平民。而後逐漸演變成道德意義,也就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P240)。

  商容三問老子(P255),我倒是第一次聽說。問經過故鄉要下車,是不能忘本;問經過大樹要趨行,是應該敬老;問舌在齒盡,是講剛亡弱存。明此三問,天下事盡矣。通觀《老子》一書都是在講柔能克剛,弱能勝強。說白一點就是要裝——裝孫子,於是韜光養晦四個字很有深意。

  看到這句“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我想到另外一句: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慢隨天外雲捲雲舒。這些就是我讀本書的一些感想,總之諸子的思想很豐富,需要我們慢慢體會回味。

  百家爭鳴讀後感 篇6

  近一段時間借調省聯社工作後,利用午睡和晚上睡覺前的時間,讀了易中天先生所著《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一書。在易先生極富邏輯而又幽默風趣的闡述中,對這些中華民族先賢哲人們的思想脈絡、爭鳴焦點和前因後果等有了大致瞭解。

  老莊的自由、辨證、無為,墨子的平等、兼愛、非攻,孔孟的仁愛、正義、自強,法家的公平、公正、公開等思想足以閃爍古今,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優秀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但老莊的避世消極,墨子的鬼神專制,孔孟的等級虛偽,法家的殘忍苛刻,也是其難以避免的不足和問題。

  同時也深切地體會到任何思想體系都有其獨有價值和歷史進步性,否則便不會有較多人信服、接受,很難引起反響而成為思想或主義,成名成家;另一方面,任何思想都有其不足和歷史侷限性,只能如易先生所倡導的除去其時代色彩後,抽象地繼承其核心價值並與時俱進地不斷建立形成新時代的新思想。頂禮膜拜並著力推行過去或許正確的思想,想要其放之四海皆準和古今中外通行,只能是無知者的淺薄妄想,或是當慣了奴才者的懶惰行徑。

  百家爭鳴讀後感 篇7

  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學思想的盛世,諸子百家,學派林立。他們傳承下來的思想文化,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

  提起諸子百家,就不得不說說“儒墨法道”四家。道家遵循自然規律,提倡“無為而治”,他們是“隱士”,儒家提倡“仁愛禮儀”,他們是“文士”,墨家提倡“兼愛非攻”,他們是“武士”。而法家提倡“嚴刑峻法”他們是“謀士”。這四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正是因為思想的不同引發了他們之間的爭辯。

  墨子一書中提到“四非”。有我們熟悉的“非攻”,還有“非儒”。很顯然墨子很排斥儒家,他們之間的隔閡,必須從“愛”說起,墨子和孔子雖同生於春秋戰國,但年齡之間的差距卻是百歲有餘,在這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他們都認識到存在的問題:缺少愛。這不假,但我們都知道,儒家提倡“仁愛”,墨家提倡“兼愛”,按照理論講它們應該和諧相處,可現實卻並非如此。儒家的仁愛是有等級劃分的,上至國君,親人,下至動物,植物,他們雖然都給予每一種生物愛,可是這種愛的層次與多是都是不一樣的。而墨家的兼愛,則與仁愛不同,他們提倡的是一種平等的愛,就是說你愛別人的父母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每一個人都平等。

  從理論上講,墨家的說法更符合我們現在社會的要求,但從實際行動上來說,幾乎與不可能畫約等號,但是墨子為了讓人們信服他的思想,他又在兼愛的基礎上加入了利益的誘使,鬼神的威脅。儒家的孟子對此則是不屑一顧,墨子的兼愛與事實不符,而自家的仁愛更能被人們接受。於是這場由“愛”引發的思想之爭,就這樣拉開了。對於此,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對於我們個人而言,愛應該博愛,應該兼愛。我們應遵循著黨和國家的腳步。但同時,人是一種有思想,有私心,有慾望的高階動物,自是不可能做到待人平等。所以相比之下,儒家的說法,更具有現實意義,但這也並不是否認墨家的兼愛,只是要求太高而已。

  儒家和墨家都是思想大家,他們傳承下來的是不朽的經典,他們的思想既可以救世,也可以愛人,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