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比爾蓋茨》讀後感

《了不起的比爾蓋茨》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了不起的比爾蓋茨》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了不起的比爾蓋茨》讀後感1

  女人好像都是利己主義者,看看《馬丁伊登》裡的羅絲,《名利場》的夏普,《亂世佳人》的郝思嘉,《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黛西,甚至包括女性作家簡奧斯汀的伊莎貝拉。

  反正他們男的就是很好,深情又充滿理想。唯有巴爾扎克比較深刻複雜,還有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普希金,司湯達,狄更斯,霍桑,福樓拜,福克納等等等等。

  看見了嗎?一味的貶低女人是成為不了偉大的作家的。

  可憐的菲茨傑拉德,僅僅一個女人,就否定了所有女人。瞧瞧他的描寫,“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蓋茨比可是付出了所有,可是她不僅不顧舊情,甚至還拋棄了她。實在是無情到極點。

  再來看看菲茨傑拉德的《夜色溫柔》,同樣是一樣的戲碼。自傳式的作家,帶有過多的感情在裡面,必然有所遺憾。

  當然,這樣對美的追求實在讓人動容。讓我對上述的遺憾稍稍忘卻,而沉浸在兩個人之間幾英尺的暮色裡。

《了不起的比爾蓋茨》讀後感2

  蓋茨比少年時短暫擁過的愛情,是他永遠的“意難平”,甚至昇華成一種信仰,成為行為處事的出發點。在他透過“不一般”的手段獲得萬貫家財,將自己裝扮成一個社會上流人士,在自己的豪宅裡揮金如土,大宴賓客,紙醉金迷,縱情聲樂,只為對岸的黛西能夠有朝一日眷顧此處。

  可是在喧囂與浮華背後,充斥著一種巨大的幻滅感和孤獨感。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孤身遙望著對岸的那盞綠光,燈影婆娑,不死不休,撩撥著蓋茨比內心深處的渴望,他渴望得到黛西,他渴望躋身上流社會,渴望被上流階層真正認可,所以黛西是隱喻,是象徵。

  等待本就是一場無望的被動,他等到了黛西,可是剝開黛西美麗的外表,剩下的都是虛榮,自私,冷漠。夢幻終究破滅,蓋茨比也因此死去。蓋茨比的悲劇在於在一個薄情寡義,講究門第的時代,做著不合時宜的少年夢,並因此一步步而踏入執念的深淵。

  他勇敢,他可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