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強基計劃綜合成績測算規則

2021強基計劃綜合成績測算規則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2021強基計劃綜合成績測算規則,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強基計劃綜合成績測算規則

  1、強基計劃按照考生綜合成績錄取,其中高考成績佔比不低於85%。

  2、統計2020年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雖然計算公式五花八門,但比例基本一致,除南開大學按照高考成績90%+校測10%測算外,其餘高校均為高考成績85%+校測15%的比例。

  3、各校折算分數也有所不同,大部分高校按照100分折算;北航、北理、武大等校按照750分折算;復旦大學、華東師大、大連理工等校按照1000分折算。

  4、以北京理工大學為例,2020年按750分折算,測算公式為: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滿分*750*85%+學校考核成績*15%。

  5、也就說,如果某北京考生當年高考成績650分,校測成績620分,那麼他的總成績=650/750*750*85%+620*15%,即為645.5分。

  6、而考生的綜合成績是高於北京市2020年強基計劃錄取最低分數線640.35分的,所以該同學就確定順利被強基計劃錄取。

  強基計劃入圍規則

  2020年強基計劃報名流程系統簡化了不少,沒有材料初審環節,高校在高考出分後依據高考成績直接確定入圍名單,入圍考生有資格參加校測考核。

  一般入圍考生分為兩種,對應的入圍條件也略有不同:

  1、第一類:綜合成績優秀的考生,高考出分後,依據考生高考成績高低分省確定入圍名單,部分院校對單科成績或高考總成績劃定最低要求。

  入圍人數以招生計劃的3倍、4倍、5倍確定,其中大多數省市為3-4倍,清華、北大為5倍。

  2、第二類: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這類考生可破格入圍。2020年高校破格條件為五大學科奧賽銀牌及以上獎項,同時成績需達到一本線或特招線。

  拓展閱讀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3月2日表示,教育部門XX年對基礎學科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做了籌備工作,已經選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11所大學的數、理、化、計算機、生五個學科率先進行試點,想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有所突破。

  教育部2日舉行XX年第3次新聞釋出會,請參與《規劃綱要》起草工作的專家解讀有關高等教育的內容,張大良在會上作出以上表示。

  張大良指出,最近十多年來,一批高水平大學不斷探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進行了很多很好的有益嘗試,比如北京大學的元培計劃,清華大學的清華學堂,他們在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他表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應該是多樣化的,要在原有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探索,因為涉及到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所以,在現在高等教育發展的大形勢下,應該要很好地抓住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這個有利時機。

  張大良表示,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制定原則的過程當中,教育部門對基礎學科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做了籌備工作,已經選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十多所大學的數、理、化、計算機、生五個學科率先進行試點,想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有所突破。他表示,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用人部門,包括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援,要營造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和政策機制。其中,政策方面,主要是在如下七個方面來抓改革:

  一是在學生的遴選方面,注重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的興趣和發展的.潛質,實行動態統籌機制、自由選擇專業的機制,將最優秀的學生選入到培養計劃當中。

  二是教師的配備,要安排高水平的專家學者來擔任專業的導師和授課老師,聘請海外知名學者主持和參與教學。

  三是培養模式,要突出個性化的培養,積極開展教學理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讓學生有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自主的學習,參加科學研究的專案訓練,培養他們的科研興趣,從而使他們的志向更加遠大,心態也要是平和的,德才兼備,成為未來的一流的學者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

  四是營造氛圍,要透過世界級的科學家的訪問、高水平學術報告等等形式,來營造濃厚的學術分為和開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的願望。

  五是制度上要創新,學生管理實行導師制和班級管理相結合,制定靈活的課程選修、免修、緩修等等制度。

  六是條件方面的支援,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實驗室,國家試驗教學試驗中心等等,都要向參與這個計劃的學生開放,併為學生創新活動提供專門的支援,經費的支援、條件的支援、空間的支援。

  七是國際合作,透過聯合培養暑期學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將學生送到國外一流大學學習和交流,鼓勵學生利用國外的條件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儘快地融入學科領域或者是國際一流的科學家的群體當中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