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導師

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導師

  研究生剛剛入學,沒有經驗,選擇一個好導師對你以後的發展真的很重要,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導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導師1

  1、名氣大的不一定適合你

  許多理工科研究生可能覺得選擇導師一定選擇名氣大的,但是你要知道名氣大意味著忙碌,你可能很難見得到他的面,考量一下自己的自學能力,如果不夠高的話,建議一般不要選擇名氣大的老師。

  2、領導不一定適合你

  許多學生剛入學可能爭先恐後想找學院領導當導師,但是一般這樣的導師競爭比較大,同時領導也是比較忙的,可能在學術上指導你的時間並不是太多。

  3、專案

  老師的專案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師的科研能力,說不定你還能幫助導師做專案,在這之中你能學會很多,所以你可以搜尋一下導師資訊,看看導師的專案。

  4、畢業院校

  同時,一般你搜索導師的話,可以發現導師的畢業院校,注重看看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的學校是哪兒,尤其是本科,一般比較能反映老師的學術水平。

  5、老師論文

  同時你需要在網上搜索一下老師的文章,看看老師主要發表的文章是什麼,你是否感興趣,選擇導師一定要看導師的研究方向,你要感興趣,一般看論文是最直接發現老師的研究方向的。

  6、口碑

  接下來你可以和學院的一些學姐學長打聽一下老師的口碑,基本瞭解一下老師的脾氣啊之類的,對你沒壞處。

  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導師2

  碩士生導師的選擇原則

  (一)為人處世好

  研究生階段,相對於本科生階段而言,有了一位會比較長時間相處的導師。在我看來,除了學業學習之外,其實還有為人處世的學習,也就是智商之外的情商。

  這方面,一般要透過學長才能比較快地瞭解到,當然,也可以透過網路途徑查閱導師可能的一些隨筆文章和評論。另外也可以從跟導師的聯絡交往中來做判斷。

  就我個人而言,為人處世應該還算中等偏上。畢竟自己碩士和博士畢業還不太久,自己本碩也都有較多班長、協會會長等經歷,帶領班集體和社團集體也都有獲得過很多榮譽,到現在也都還保持著很多聯絡和交流,尤其是結婚隨份子,哈哈。

  (二)科研能力強

  讀研究生的主要目的,除了拿到研究生學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科研實力,為畢業後快速進入工作角色,甚至更加長遠高質量的發展做準備。

  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形成的。如果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話,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樹就會比較困難。

  另外,在經濟技術一體化的今天,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著導師的科研經費少,科研經費少就無法保證一些科研探索實踐的順利進行。

  所以報考前應該儘量對導師的科研專案和科研經費有一些瞭解。看看導師的科研經費是否充足,科研課題是否比較多,是否比較前沿。

  就我個人而言,科研能力應該也還算中等偏上。就這兩年來,和所指導或合作的本碩學生一起,或學生獨立帶隊,已發表1區SSCI、CSSCI、北大核心、人大影印資料轉載來源期刊等論文數十篇,專利2項,負責國創、本創、星光等立項數十項,負責或參與國家、省級等課題近十項,榮獲國家級、省級等獎項近十項。

  這些成績,應該是對得起北師大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對我的博士聯合培養。

  接下來的目標,也是希望帶著自己衝擊自己曾經拿過的`競爭更加激烈的國家研究生獎學金等。

  (三)科研方向佳

  導師科研方向佳,主要是要和自己的興趣、專業追求相符合,其次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所以,要儘可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深入瞭解導師的研究方向,選擇那些科研方向與自己興趣一致的導師。這可以透過導師近期發表的論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課題來了解。

  此外,務必注意以下幾點:看自己是喜歡理論還是喜歡實踐。如果自己喜歡理論研究,在選擇導師時就應該偏向於做理論方面的導師,最好找一個教授級別的老師;而感覺自己適合偏重實踐方面,在選擇導師時也應有所偏向,最好找實踐專案多一些的導師,至於導師級別倒不是很重要。

  還要看自己今後有沒有出國和讀博的打算。想出國的話最好選一個有海歸背景的導師,想讀博的話最好選一個教授級別的導師。如果想畢業後就業,導師選擇就相對沒那麼重要。

  至於選擇年輕還是年老的導師,就要看個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長的導師有更多的指導經驗和科研經費,而年輕的導師經驗相對不足,但在科研上他們會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闖勁。

  與碩士生導師的相處建議

  (一)彼此尊重和信任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不是天才。更何況天才,也需要引導。無論何時,無論何種境況,碩士生和導師都要彼此尊重和信任。彼此助力,共同成長。

  而且,無論哪個導師能達到他們的社會地位,都是有自己獨特的成功法則的,導師的眼界和人生閱歷還是有可學習之處的。

  就我個人而言,就像我帶著我指導的杭師大未來教育創新創業協會,提倡“亦師亦友,師生共創”一樣,我也希望和自己的碩士生彼此尊重和信任,亦師亦友,攜手共同創造彼此人生履歷上的華彩篇章。

  (二)從依賴到獨立

  考研本就是你自己做的決定,這意味著從此你走上了一條自己選擇的路。從此以後你要靠自己了,沒有人會逼著你交作業,沒有人會督促你做這做那,這一點比大學本科的時候更為突出。

  至少本科的時候,還有點名達到考勤記錄。而且,要知道,和你同齡的人,說不定已在為人父母,面臨更具挑戰性的生活問題與責任。

  (三)長短期綜合謀劃

  學術梯隊和企業、學校一樣,是按貢獻排序的。能做出業績必然會得到表揚和關注,這是競技場、訓練營。

  導師也是人,要生存,而且要為團隊生存負責,壓力也很大,會有一定師門規矩。這些也是輔助碩士生的長短期綜合發展規劃。

  就我個人而言,我的師門規矩,就是儘量提前規劃,並儘量落實到每月、每週,甚至每天。當然,就像我現在指導學生寫期刊論文、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等,我都是建議提前規劃對標期刊及其論文,或者對標下載量或引用量較高的碩博士論文等。

  然後加上學業學習,平均每週儘量自己累計抽15+個半天(一個半天,按3小時計算)來學習或探索,當然這不是硬性的,不會強求,儘管我是這麼要求我自己的。

  其中,再抽1-10個半天(具體按照其每週自己的情況,以及重點推進內容而定),報名我實驗室和社團的“未來教育共創突擊活動”(裡面有我是否在實驗室,以及其他本碩學生的報名資訊),來我實驗室彙報並高效推進。

  (四)心態穩而耐力足

  科研探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導師也很難一下子就給你非常有前途、也非常好操作的科研方向。

  導師也很難隨時重視你,如果真想爭得重視與驕傲,那就要多看文獻、多積極和導師等交流探討。研究生需要自己承受科研探索的寂寞,做學術本就是一條不能躁的路。

  就我個人而言,我的耐力應該還是比較足的,做事肯花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也一樣。

  心態方面,我本碩的時候心態比較急,讀完博士再加工作這幾年之後心態越來越穩了一點。所以,也希望自己的碩士生,也能心態越來越穩,耐力越來越足。跟準一兩個科研方向,就穩下心來耐心探索10+個半天,不要中途輕易放棄。

  10+個半天其實時間不長,效率高的時候也就一週內的事情,效率不高的時候其實也就最多一個月的事情。當然,過程中儘管我實驗室有措施協助你記錄自己科研探索的進度,但也需要你自己加強自我管理和監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