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研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精選5篇)

德育教研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精選5篇)

  有較強方向性是工作方案的特點之一。在一個專案被提出時,我們就要有針對性的做幾份工作方案,那麼工作方案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德育教研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德育教研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樹立“立德樹人”宗旨。依照市學院德育處及我校對德育工作總體部署,進一步提升研訓工作理念,以提高班主任和心理教師教育能力為抓手,求真務實、潛心力行、開拓創新,逐步探求新形勢下德育工作有效途徑,推動我縣德育工作穩步發展。

  二、重點工作

  1、開展中小學德育工作拉練檢查活動。為進一步推動德育重點工作任務的落實,展示我縣德育工作的成果,加強學校間的交流、學習與提高,促進全縣德育工作整體提升,本學期教師進修學校將開展推進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拉練檢查工作。具體實施方法參照《教師進修學校關於開展德育工作拉練檢查活動實施方案》。

  2、開展初中、小學主題班會內容序列化實踐研究。本學期德育室將繼續深入開展初中、小學主題班會內容序列化實踐研究,透過實踐研究,逐步構建我縣科學的中小學主題班會內容體系、推動我縣中小學主題班會走向規範化和科學化,充分發揮主題班會的教育作用。本學期每位班主任要寫一份規範的主題班會教案。

  3、開展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為加強我縣班主任隊伍建設,樹立一批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典範,激發廣大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倡導爭做研究型、陽光型和智慧型班主任,促進學校德育工作不斷深入開展,本學期開展全縣中小學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

  三、主要工作

  1、基層調研與指導工作。深入基層學校開展調研與指導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調研基礎上與學校共同研究做好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劃,依據規劃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指導工作,有效提升學校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質量,進一步推動我縣中小學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

  2、強化班主任校本研訓工作,有效提升班主任工作質量。本學期德育部將重點對學校實施班主任“六個一”工程檢查與指導(即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班主任培訓,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觀摩,一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每月組織一次班主任教研坊活動,小學班主任每月上一次主題班會,初中高中班主任每兩月上一次主題班會,每月撰寫一篇班主任隨筆),突出班主任研訓工作實效,推動學校班主任校本研訓工作有序開展。

  3、開展“如何開好家長會”專題研討活動,並將此主題作為基層德育調研時,必參與班主任教研的主要內容,以提高家校合作,促進班主任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4、大力倡導班主任讀書寫作活動,配合市學院德育處開展讀書交流會,引導中小學班主任愛讀書、會讀書並養成勤於寫作習慣。

  5、深化網上班主任教研工作。有效開展網上班主任論壇,讓“渾河浪潮”班主任論壇真正成為班主任工作問題解決與經驗分享交流平臺,有效促進班主任工作。

  6、送教送訓下鄉活動。根據各學校對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求,配合市學院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送教下鄉”和“送訓下鄉”活動,促進我縣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

  7、小學德育教研繼續推進主題教育課的兩種模式,特別是力推活動體驗式主題班會,透過在班會中設計恰當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8、提倡班主任個性化發展,探究構建特色班級,助推班主任專業化成長。

  9、倡導初中各校發展健康的學生社團,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基。

  四、其它工作

  1、加強檔案建設,重視文字、照片、錄影、錄音等檔案資料的積累與管理,進一步完善部內檔案管理工作,及時上傳各種研訓工作資料和資料。

  2、配合上級行政和業務部門開展的業務工作。

  德育教研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以學校工作意見為指導,“二次創業年”為引導,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在各處室、部門的計劃指引下,積極履行管理的職責和任務,勇於探索、踏實工作,開創中職部新的篇章。針對學生目前現狀,應圍繞“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員工”、“如何塑造學校品牌”為基本點打造和提升新模式下的德育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利用每月一次班主任交流會對班主任隊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班主任老師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

  2、常規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透過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檢查評比,促進班級建設。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會時間上好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班會課。

  3、大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透過主題班會、演講、板報宣傳及各種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進取的.精神及審美意識。

  4、透過第月一次家長聽課制促進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德育隊伍的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花大力氣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和全員抓德育的工作隊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學期將繼續實行系部值日、教師值班和學生會檢查制度,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樹立責任意識。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本學期繼續實行精細化班級管理與交流會,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目的。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地開展工作。

  3.充分發揮團隊工作的作用,擴大系部學生會與班幹部的影響。學生會、班級幹部在學生中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他們應該是同學的榜樣。定期對學生會、班級幹部進行培訓,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帶動更多的同學一起進步。

  (二)常規教育常抓不懈 。

  抓好行為規範教育。開學第一個月,系部將利用不同形式進行檢查。透過對學生集中進行行為規範系列教育,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透過具體的強化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讓學生終身受益。

  德育教研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新時期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中職課改新理念和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為指導,在學校教研處指導、監督下,嚴格規範教研組活動,加強德育課教學管理,搞好課堂改革,全面提高學生道德素質與綜合素養。落實德育為先,德育為首的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教研組工作,以德育課程為依據,落實每一節課,努力提高德育課教學質量。

  二、工作思路與工作要點

  1.加強教學常規。分期中、期末二次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教案、改作、輔導、考試”進行檢查。

  2.完善教研製度,堅持兩週一次的教研活動,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嚴格考勤制度,做到有活動、有記錄、有反思、有收穫。

  3.開展多種形式課例活動,,開展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開展探究式教學研究,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研究。每位教師至少開出一節公開課,撰寫一個優秀教案。

  4.堅持教師讀書論壇活動和教學反思。教研組每個月組織一次教師讀書活動,每位教師至少要讀一本理論書籍,做好不少於5000字的讀書摘記。每週至少一次教學反思,一學期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教學總結。

  5.堅持聽課制度。教師要積極參與聽課、評課,並認真做好記錄。每學期見習教師不少於30節,未滿5年教齡的教師不少於15節,教研組長不少於20節,其餘教師不少於10節。

  6.積極鼓勵、幫助年輕教師走出學校參加學習交流,開展師徒結對活動。重視課題研究。積極開展學科競賽,發現和培養特長學生。並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

  7.重視學生競賽的參賽和輔導。教師要積極發現和培養特長學生,並做好參賽學生輔導工作,爭取的學科各類學生競賽中奪取佳績。

  德育教研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功能,以抓教學質量、實效和學生素質為兩手工作重點。在課堂教學上,既要注重提高教學質量,以創新的思想、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思考,讓學生掌握課程知識;也要把理論結合實際,滲透對學生道德品質和思想行為的教育,培養學生"成才先成人",真正發揮德育功能。此外,還採用多種形式開展德育工作,如完善學科資源建設、心理諮詢、德育課外活動等,協助各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做好學生德育工作。

  二、學科基本情況分析:

  德育學科組原來的基礎比較薄弱,科組成員流動較大,所開展的工作並不多。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對德育課的重視程度較低,積極性一般,且科組成員經驗及教學方法的不足,德育科在過去這一年裡並沒有大的突破。本學期科組新加入兩名老師,學科組的力量得到大力補充,相信對本學科的工作及科組的年青成員有大的幫助。

  德育科的特點就是不僅課程知識要學生掌握,還要真正發揮出德育功能。學生16-18年齡段的學生不太喜歡理論性太強的教學,喜歡活潑有趣的課堂。而中專生相比於普通高中學生也有他的不足所在,如學習熱情不高、目標性不強、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較差,不願動腦筋,自覺性欠缺,不良學習習慣和思想行為習慣較多,正確的觀念缺乏,知識面較窄等。根據這些情況,學科工作計劃應制定針對性的措施。

  三、工作目標:

  1、課堂質量、課堂實效的大力提高。所學科目特別考證科目有高的透過率。

  2、學生素養的提高,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及格。無重大違紀、安全事故發生。

  3、德育工作創特色。做好德育資源建設庫,開展和德育相關有意義活動,做好心理諮詢工作。

  四、具體實施規劃:

  1、不斷加強學科教師隊伍水平。

  (1)加強政治學習,提高學科組教師政治覺悟和師德水平。

  (2)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努力提高學科組教師的業務素質。

  (3)充實和完善知識結構。不但要在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經濟、政治、哲學、文化方面充實新的知識,攝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理論和社會資訊,融會貫通滲透到教學中;更要提高觀察學生實際生活和思想動態的能力、組織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的能力以及對課程資源利用和開發的能力等。

  2、紮實做好常規教學和教研工作。

  (1)認真研究學校學科組工作指導。

  (2)開好每兩週一次的學科組工作會議。

  (3)按照學校有關安排組織落實教學有關工作,如教案、教學計劃的撰寫、作業、試題命題等相關工作。

  (4)學科組成員共同探討德育課教學方式(如案例教學、活動教學等)。從學生出發,以激發學生興趣、加強德育課實效為基本,改進方法,關注課堂,研究課堂,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髮展。並就課堂上如何滲透德育教育作研究。

  (5)探討讓學生形成正確觀念、養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如開展活動、宣傳等。

  (6)組織學科組內聽課,互相學習,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分享教學經驗和技巧,進行教學反思,幫助年青教師業務提高,有經驗的教師則重在創新及形成教學理論。

  (7)透過研討、聽課,及時瞭解各教師教學中發生的問題,並討論解決。

  (8)對學科科目特別是考證科目的重視。保證考試有高的透過率。

  (9)組織教師透過考試質量分析診斷教學,及時發現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查漏補缺,提高教學質量。

  3、做好德育資源建設工作。

  蒐集開發多種德育相關資源建立資源庫,協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師開展德育工作。同時也可利用這些資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如學校板報、廣播站、校刊團刊等。

  4、組織一次德育課外活動。

  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外出活動。如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等,放一些教育題材的影片錄影。

  5、做好心理諮詢工作,幫助學生自我成長,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德育教研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5

  一、本組現狀分析:

  本教研組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心理、等學科。

  優勢與長處:教研組教師齊心協力,富有凝聚力。學科之間可以進行整合,可以開展類似綜合性質的探索教研活動。

  存在的問題:教研組有不同學科組成,開展教研活動的統一性、有效性存在一定難度,教研組的整體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同時有的課程只有一名教師任教,故集體備課活動難以開展。

  二、總體思路

  緊緊圍繞學校的工作要求,加大教育教研力度,全面推進德育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五課”教研為基礎、以“兩課”評選為抓手,加強德育學科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鍛鍊,組織開展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重點的教學研究活動,全面提升其科研素養、學術水平、服務意識和教學能力。努力構建適合我校學生主動發展、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科學素質、發展能力為最終目標。加快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步伐,提高教研資訊化水平,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教研活動的新思路,使我組的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在本學期都能再上一個新臺階。

  三、工作要點:

  1、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理論素質

  加強理論學習與研討,提高理論水平與專業素質。利用教研活動,組織本組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課程標準,正確把握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2、加強教研組的基本建設,做到規範化、科研化,努力形成我組自身特色。

  (1)加強組風建設,繼承和發揚本組的認真、踏實、實效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加強組內交流,儘量把本組建設成團結、和諧、創新、富有朝氣的教研組。

  (2)加強學科建設,努力使教案科學化、規範化。在此基礎上,努力實現教育目標、資源的整合,為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