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實施方案(精選5篇)

德育管理實施方案(精選5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德育管理實施方案(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德育管理實施方案1

  為加強我校德育隊伍建設,形成更加高效的德育管理機制,保證德育工作在科學、規範的軌道上正常執行,使德育工作呈現出良好的效果,德育處在徵詢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建立德育管理體系

  1、學校校長、黨支部書記親自指導德育工作。

  2、學校設有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主抓全校的德育工作,落實上級部署的各項工作要求,協調全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3、學校德育處設有德育主任、具體負責班主任隊伍的建設與管理,負責學生的教育與管理。

  4、班主任是學校落實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學校秩序的好壞,班主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校建有一隻較強的班主任對伍。

  5、學校建立起德育隊伍的思想建設及組織管理的各項措施。學校建立起學生的教育管理規章制度,以保證德育教育工作的良性迴圈。

  二、構建管理執行機制:

  1、學校建立起以德育處、年級組、班主任為主的對學生實施教育的三級學生管理體系。

  2、學校建立起以德育處為主的對班主任工作的檢查與考核。

  3、德育副校長要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部署上級工作精神,瞭解各部情況,根據實際完善和改進學校各項德育管理制度。

  三、完善德育制度建設:

  1、建立健全班主任各項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的量化考核。

  2、建立了班主任學習制度。

  3、建立起學生入校後的各項教育管理制度。

  四、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增強德育隊伍凝聚力

  倡導學習和反思,以提升幹部素質。要求學校領導每週至少學習一篇有關管理文章,每兩週寫出反思或感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在反思中完善工作。

  倡導以德修身,以增強德育隊伍的凝聚力。我們特別強調領導的榜樣作用。要求領導幹部想在前,幹在前,每天安排行政和值班教師。行政要大公無私,以大局為重,要善於團結教師,容人之能,容人之過,豁達大度。不斷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

  五、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打造德育隊伍主力

  (一)注重選聘,提升班主任隊伍的層次。

  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才能保證班級管理工作穩定、健康地向前發展。班主任是學校頂樑柱,是學校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對於班主任的選聘,堅持四條標準:一是品德高尚,教育思想端正;二是專業紮實,有接受並傳授新知識的能力;三是富有進取精神和創新能力;四是善解學生,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透過嚴格的篩選,我們選聘了老中青相結合、品質優秀、業務精湛的班主任,撐起學校德育工作這片藍天。

  (二)拓展培訓渠道,提高班主任綜合素質。

  一是加強政策法規和理論知識學習。班主任接班前,利用一週時間進行《義務教育法》、《宣城市第八中學一日常規》、《班主任職責》等專題培訓。針對青年班主任缺乏管班經驗,側重具體操作方面的培訓,組織學習《宣城市第八中學班主任考核細則》,指導他們把握好開端。對老班主任則側重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方式的改進。從而使班主任適應新的發展需要,提高了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是舉辦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針對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我們組織班主任進行研討、交流。每學年組織班主任學習外出學習先進的班主任經驗,學習先先進班主任的行為習慣養成、學會感恩、美化教室、與家長溝通等方面介紹經驗。透過樹典型,立標兵,激發了班主任的使命感,提高了班主任的整體水平。

  三是聘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進行講座。只有班主任心理健康,才能用正常的心態善待學生,解決問題,才能對學生施以愛心和耐心。否則班級工作就會存在安全隱患。一方面使班主任提高理論水平,避免焦躁偏激,以良好的心態教育學生;另一方面使班主任運用心理健康知識去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四是走出去開闊視野。我校每學年都要舉辦班主任論壇活動,班主任就班主任論壇主題撰寫論文,進行評比,裝訂成冊,然後組織外出學習和討論。透過班主任交流借鑑班主任管理經驗,使他們開闊了視野,班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五是開展活動展示才華。透過班級知識比賽、藝術節、讀書節、運動會比賽、社會實踐活動等活動,為學生搭建成長的舞臺,為活動的策劃者班主任,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

  (三)建立班主任考核機制,規範班主任工作。

  建立了主管校長——德育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直線管理體系。制定的《班主任工作職責》、《宣城市第八中學一日常規》、等規章制度。這些管理制度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制定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細則》。將班主任的工作業績、協調能力、班級活動、學生安全教育等納入班級量化。每學期對量化考核優秀的班主任進行表彰。透過介紹這些班主任的事蹟,弘揚正氣。

  六、重視學科教師隊伍建設,形成德育管理合力

  學科教師是德育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科教師課堂上有效的德育滲透,必將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形成教育的合力。為了加強學科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要求學科教師擺正教書與育人的關係。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依據小學階段學生成長特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是明確教師課堂責任。課上發現問題,學科教師要妥善處理,不能遇事就找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身育人能力。

  三是教學中不重視德育滲透或不善於處理學生問題的老師不能擔任班主任工作,不能參加優秀教師評選。為此,學校要求老師們做到:備課時,要深挖德育內涵。授課時,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德育滲透。提升學科教師育人意識,明確教育責任。透過家長問卷,瞭解教師的品德修養、教育藝術、處理問題的方法等情況,及時查詢不足,促使學科教師把教書與育人有機地聯絡起來。

  德育管理實施方案2

  一、加強組織領導,紮實德育隊伍建設工作。

  學校從抓黨建思想、工作作風入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開展建立活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以教導處、大隊部為具體辦事機構。結合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黨政班子實事求是,發揚民主,密切聯絡群眾,形成了文明健康良好的校風。

  1、堅持學校行政領導政治學習制度和業務學習制度,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增強執政能力。

  2、堅持行政例會制度,定期安排和檢查總結學校各項工作,做到工作有安排、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有評估,分工具體,責任明確。

  3、成立校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校務公開工作制度,建立校務公佈欄和校長信箱,及時瞭解並公開學校情況,妥善解決師生中存在的問題。

  二、堅持以德立校,形成文明校風。

  1、加強師德建設工作。

  我校教職工管理將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八榮八恥”基本點,制定有嚴格的政治學習制度和政治學習計劃。組織教職工學習貫徹《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繼續進行以“講文明、樹新風”以及“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師德教育,透過優秀教師典型的示範和輻射作用,開展“養師德,練師能,鑄師魂,育新人”活動。每學年舉行“紅燭杯”演講比賽,進一步了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思想認識和職業道德修養,做到“愛事業,做能人;愛學校,做主人;愛學生,做師表”。學校堅持每星期二下午政治學習,考勤嚴格,全面完成了上級下達的政治學習任務。在學習中,學校注重對教師進行_的教育,時事政策和形勢任務教育,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教育。

  2、加強學生行為道德教育。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校把創“紅旗班級”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作為規範學生行為的重點和標準,認真開展“創文明校園,評紅旗班級”活動,做好紀律、衛生、路隊、出勤、兩操每天的檢評和每週的公佈,狠抓“五個一”陣容建設。學校結合本校特色,廣泛開展“讀書讀報”、“21世紀我能行”、“學會感恩,親情體驗”、“和諧校園”、“愛心奉獻”等社會實踐活動及主題中隊活動。學生們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正是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的展開,學校形成了生動活潑的德育工作局面,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三、加強校園建設,創設育人環境。

  “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外部條件。教學樓粉刷一新,校園內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紅牆、綠樹、紅花裝點著美麗校園,步入校園,令人賞心悅目。

  我校從校園文化建設上入手,做到了步步有景,處處育人,讓每件事物都充滿教育意義,讓校園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與祥和溫馨的家園。

  學校和各班每月辦好一期黑板報,校園裡有可視的教育資料。每年學校都要舉辦運動會,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德育管理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促進校內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二、工作目標

  1.建設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主要是聯絡考察革命烈士墓,緬懷革命先烈,憶史銘志。如組織學生前往楊安烈士紀念碑進行掃墓活動。使學生們親身體驗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以及人民對英雄的擁護與愛戴。

  2.建設以服務、環保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這種形式較容易組織,既可以學校集體組織對社群、街道、牆壁,利用學生假期,要求學生有專題地進行廣泛的清理垃圾、牆壁小廣告等環保宣傳教育,並寫出心得體會。使學生增強環保觀念。

  3.建設以參加志願者活動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這種活動可由學校和政府共同組織的,也有學生青年志願者活動服務隊與附近社群共同開展的,內容多種多樣。

  4.建設其他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開展其他的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聽法制報告會、成人成才報告會等方式教育學生,促使他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了學生的政治覺悟,增強法律意識;邀請道德模範給同學做報告;針對學生特點,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使其在各自興趣範圍內多參加各類社團有讀書興趣的可以參加書社、有表演興趣的可以參加演藝社等。這樣既可以鍛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又可以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

  三、建設原則

  1.處理好教學與開展社會實踐的關係。

  開展德育基地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一定要處理好學生在校學習和進行社會實踐的關係,社會實踐不能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不能佔用教學的時間,分散學生學習的精力。在時間安排上要適當,不能使學生的負擔過重,短期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安排在雙休日或在假期進行。

  2.教師引導與發揮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

  開展德育基地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要有教師的指導,對學生的活動給予具體的指導、監督與檢查,及時給予正確評價。在實踐的過程中或是結束後,德育教師都應該及時做到總結與評價,及時發現學生在實踐中存在的不足,並幫助學生加以改正,對於好的作風與行為也要加以表揚。教師不光自己要對活動進行總結,還要引導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寫一些體驗或是心得,既使學生對自己在實踐中的表現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又能教育其他同學。

  四、基地的選擇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及原則。我們選擇下列單位和場所作為我校的德育基地。

  1.楊安烈士紀念碑:革命文化基地

  2.社群街道、牆壁:地方環保基地

  3.鵝埠社會福利院:敬老愛老基地

  德育管理實施方案4

  為深化學校德育工作,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學校決定在學生中開展以“感恩、關愛、與責任”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特制定本次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和知行相統一、教育管理相結合的原則,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學校、家長的付出,社會的關愛,學會對別人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報他人。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並付之於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心他人、服務社會、忠於祖國、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活動意義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透過一定的感恩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開展感恩教育,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需要。

  三、目標要求

  1、提高感恩素養。明確什麼是感恩?為什麼要感恩?如何感恩?

  2、促進校園和諧,融合師生關係,促進校園平安。

  3、促進家庭和睦,完善人際關係,構建和諧社會。

  4、促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具體要求:學生從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道理,既有報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盡孝心,在學校獻關心,在社會獻愛心。即至少做到:在家庭,孝敬父母,孝敬前輩,孝敬老人,講文明禮貌;在學校,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在社會,遵守公德,遵紀守法,尊老敬賢,關愛他人,關愛社會,愛護自然。

  四、主要內容

  感恩父母——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長輩;

  感恩師長——感謝老師的教誨,尊師重教;

  感恩社會——感悟社會的饋贈和祖國的關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樹立報效祖國的思想;

  感恩自然——感謝大自然的賜予,熱愛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感恩他人——感謝同學、朋友(包括學校等集體組織)愛心相助,促進互助互愛。

  五、步驟與日常要求

  1、制定計劃,保證活動有序進行。

  各年級各班班主任根據本方案,在班級中具體落實。各班把感恩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情況報德育處。

  2、宣傳發動:主要透過班會、學校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對該項活動的目的、意義進行宣傳教育。印一封告家長書、播放有關感恩電影等,為活動開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日常要求

  1、感恩社會的.關愛

  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活動,引導他們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透過故事會、演講比賽等形式,使學生體會到社會對他們的至關至愛。繼續利用 “服務敬老院活動”、“第二課堂”等形式,激發和增強學生“報答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

  2、回報父母養育之恩

  開展為父母多做事,每天為家裡做一件家務,如做飯、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對父母多說知心話,每天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或做一次真誠的交流;為父母過生日,給父母送禮物;每天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腳;認真傾聽父母講述的事情,用心觀察父母為我所做的事情,體會和感激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

  3、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

  開展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每天送老師一句溫馨的祝福;每天到校後和放學時向老師問好;在校期間,遇到老師自覺向老師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老師早”、“老師好”,聲音宏亮。遇見年長者(不管是校內工友、教師家屬,還是校外來校辦事人員)自覺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您早”、“您好”,聲音宏亮。要主動讓道;聽老師的話,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德育管理實施方案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認真貫徹執行大莫古鎮中心學校工作計劃,緊緊圍繞學校藝術教育特色,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活動,以特色藝術活動為抓手,進一步挖掘學校藝術工作,認真實施藝術工作的改革,統籌安排各級各類藝術活動,切實提高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的文藝素養,突出學校特色,使學校的藝術工作更上一層樓。

  二、具體目標:

  1、學校成立藝術教育小組。組長由徐波老師擔任,小組成員由各分校音美教研組成員組成,指導督促學校藝術工作的開展。

  2、嚴格執行新課程標準,開齊上足上好音樂課、美術課,提升音樂、美術等各方面素養。

  3、如今的甘和完小已經努力把文藝作為建立學校特色之一。並逐漸形成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與眾不同的特色發展之路,本學期繼續把藝術特色校本課程做紮實。

  4、培養音樂、美術藝術特長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

  5、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推動我校藝術的蓬勃發展。

  三、重點工作:

  1、制定音樂、美術各科教學計劃;規範音樂、美術各科課堂教學常規;整理音樂、美術室,增添教具、器材;組織有音樂、美術特長的學生開始訓練。

  2、繼續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策劃排練質量優秀的文藝節目參加文藝匯演,開展少兒手工、書畫大賽;組織形式多樣的教科研活動,全面提高藝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讓藝術教師做到精心設計教案,因地制宜的靈活運用教材,使課堂教學有新意、有創意;積極組織音樂、美術教師苦練基本功。

  3、組織制定節假日藝術活動實施方案,動員全校師生人人參與,個個動腦動手,紮實訓練(定時間或定數量),形成一個積極的建立氛圍。

  4、組織學生進行音樂、美術學科的期末考試;舉行各科總結及有關資料的歸檔。

  四、具體工作及措施:

  1、今年,我們要以甘和完小藝術為特色,開展藝術教育活動,提高藝術教師的工作熱情,努力促進學校音樂、美術教師在各自的教學和活動中突出表現,注重對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與薰陶,重視對學生藝術才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培養;學校為藝術教師搭建展示的舞臺,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活動和大賽;加強藝術教師的專業理論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藝術類活動和比賽,為學校爭光。

  2、為了加強特色建設,形成學校特色品牌,我校將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抓普及,促提高。我們將特色建設集學校、班級、學生於一體,學校開設藝術類的第二課堂興趣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以點帶面,以形成學校的特色專案。

  (2)抓訓練,提高藝術教育水平。

  3、器樂教學進課堂。音樂課堂增加器樂教學,針對器樂教學加強教研,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段目標,透過器樂教學,使每個學生學有特長,音樂素養得以提高。

  4、認真抓好學生唱歌活動,達到“班班有歌聲、路隊有歌聲、集會有歌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