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實施方案(通用5篇)

山水林田湖草實施方案(通用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水林田湖草實施方案(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水林田湖草實施方案1

  為全面加快國土綠化步伐,紮實推進“首善之區、美麗臥龍”建設,努力構築南陽市中心城區北部生態屏障,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XX〕24號)、《森林南陽生態建設規劃(20XX—20XX年)》和《南陽市臥龍區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臥龍工作指揮部關於印發<臥龍區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臥龍五年規劃鄉村綠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宛龍森指〔20XX〕1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圍繞建設森林臥龍的目標,切實做到“一嚴格”,實現“三轉變”,有效處理好林地與耕地的矛盾,轉變觀念、創新舉措,走出一條國土綠化新路子,促進林業高質量發展,為南陽建設大城市提供生態支撐。

  落實“一嚴格”: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XX〕24號)精神,嚴禁違規佔用耕地綠化造林,嚴禁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嚴禁佔用永久基本農田擴大自然保護地,努力制止各類耕地“非農化”行為。

  實現“三轉變”:從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轉變,減少新造林面積,擴大森林撫育和低質低效林改造面積,堅持量質並重,以質為主。從面上造林向點上造林轉變,從全地域面上大造林轉向宜林荒山荒地、水源涵養區等非耕地區域,開展以國儲林為重點的專案造林;從單純的林業生態建設向鄉村振興轉變,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完善平原綠化,抓好農田林網和森林村莊建設,開展林業特色小鎮和森林鄉村建立,努力提升林木覆蓋率,不斷推進全區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靚麗的底色。

  二、目標任務

  20XX年度全區營造林面積53216畝(山區生態林11400畝,生態廊道3116畝,鄉村綠化美化500畝,特色經濟林200畝,種苗花卉8000畝,森林撫育30000畝),其中國儲林12500畝,包含山區生態林11400畝和生態廊道1100畝。(詳見附件1)

  三、工作重點

  按照《森林南陽生態建設規劃》提出的總體建設目標,繼續推進“六化”(山區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庭院園林化)建設,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主攻國儲林專案建設,全力推進山區造林。堅持“三網”建設的工作思路,把國儲林專案建設融入到鄉村生態旅遊、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改善等各項工作中,以七架孤山和潦河坡鎮、龍王溝風景區淺山丘陵區域的荒山荒坡為基礎,提升山區生態林營造。

  一是全力完成以潦河坡鎮、龍王溝風景區和安皋鎮為主陣地的國儲林建設專案。其中,潦河坡鎮9400畝、龍王溝風景區2000畝,安皋鎮1100畝。採用人工造林方式,選用良種壯苗,注重珍貴樹種、鄉土樹種、常綠樹種喬灌搭配,營造混交林,努力提高造林質量。強化苗木管護,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實現山區森林化。同時,要嚴格遵循專案管理辦法和資金管理辦法,規範土地流轉、作業設計、招投標、造林施工和工程驗收等程式;在堅持林權、地權國有的前提下,按照“市級統籌、統貸分還、市場運作、權責明晰”的建設思路,深入探索和完善國儲林建設模式;推進智慧林業建設,實現基地管理規範化、樣地監測常態化、“三中心”建設標準化,帶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完善七架孤山的生態林營造。我區境內分佈塔子山、羊山、磨山、紫山、蒲山、豐山、獨山七架孤山,要透過完善提升、調整結構、查漏補缺、鞏固綠量,做到應綠盡綠、見縫插綠,提升七架孤山的生態林建設質量,尤其是紫山,綠化方案要與紫山藍城頤養小鎮專案建設有機結合,達到生態與經濟共贏的良好局面。

  三是做好森林撫育工作。我區淺山、丘陵、平原兼有,水資源豐富,部分林區林分鬱閉度高,按照生態優先、提高林木品質,促進林木生長的原則,在林地面積較大、鬱閉度較高的林地實施森林撫育工程,加快調整林分結構,採用割灌、修枝、定株、鬆土除草等措施進行撫育。涉及的鄉鎮有潦河坡鎮、謝莊鎮、蒲山鎮、安皋鎮、龍王溝風景區。

  20XX年完成國儲林專案12500畝,其中山區生態林11400畝,生態廊道造林1100畝;完成森林撫育30000畝。

  (二)持續抓好生態廊道及農田防護林建設,完善提升平原綠化成果。

  1、抓好生態廊道建設。主要涉及南水北調幹渠兩側,環城高速、二廣高速、滬陝高速兩側;鄭萬高鐵兩側;省道、國道;河流及各大中小型水庫周邊;集中打造鄉村通道。透過新建和完善提升,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觀走廊,實現廊道林蔭化。

  一是已建成的生態廊道。重點做好完善提升、調整結構、查漏補缺、鞏固綠量,提升生態廊道建設質量。主要涉及南水北調幹渠兩側,環城高速、二廣高速、滬陝高速兩側等已建林帶。涉及道路有蒲謝路、靳小路、四趙線、蒲山鎮電廠路等,涉及鄉鎮有:蒲山鎮104畝、靳崗街道11畝、王村鄉26畝、謝莊鎮116畝、潦河坡鎮8畝、安皋鎮41畝。除此以外,安皋鎮開發路兩側計劃提擋升級造林1470畝,全部為國儲林專案建設。

  二是新建的鐵路、公路沿線生態廊道。鄭萬高鐵及今年新修的道路S234、S237、S329、王村羅冢至謝莊康營公路等嚴格按照兩側用地外綠化頻寬度不超過5米、“一路兩溝六行樹”的標準進行綠化。除此之外,S234慢車道外側路肩各種一行綠化樹,由道路施工方按照設計方案在土建基本完成後開始實施;S237和王村羅冢至謝莊康營公路路肩3米,運用路肩上窄行寬株距的方法,品字形種植每側兩行樹;S329公路結合路肩實際情況合理種植一行綠化樹。樹種選擇應採用針闊混交、喬灌搭配、常綠與彩植搭配,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觀走廊,實現廊道林蔭化。涉及的鄉鎮有英莊鎮393畝、陸營鎮216畝、石橋鎮188畝、龍王溝景區240畝、潦河坡鎮191畝、王村鄉80畝、謝莊鎮347畝、蒲山鎮53畝、七里園鄉2畝。

  三是鄉村路通道綠化。按照“一路兩溝四行樹”的標準,覆路肩、清邊溝,實施道路綠化,具備條件的,可以提升標準,落實“一路兩溝六行樹”。潦河坡鎮、龍王溝風景區等山區地帶在不佔用耕地的前提下,把廊道綠化和國儲林專案建設結合起來,可組織實施“一路兩溝兩林帶”。

  四是骨幹河流及大中型水庫周邊綠化。主要涉及白河、潦河、梅溪河、三里河、十二里河流域及轄區內各大中小型水庫周邊、坑塘周邊,特別是水系連通專案涉及的泗水河、麥河及其18條支流兩岸的綠化。骨幹河流原有林帶主要做好完善提升、調整結構、查漏補缺、鞏固綠量工作,有條件的可根據周邊用地情況擴大綠化範圍,提升生態廊道建設質量。各中小型水庫依據每個水庫周邊的實際情況,在水庫遷賠高程以上範圍內,耕地紅線外合理規劃種植面積。相關鄉鎮街道(景區)整治的坑塘周邊也要進行高標準綠化。

  6座中型水庫及5座小(1)型水庫管理範圍以內(遷賠高程以下)庫區綠化由區水利局負責,19座小(2)型水庫及各水庫防汛道路、轄區河流和鄉鎮整治的坑塘由所在鄉鎮街道(景區)組織實施規劃和綠化。

  20XX年全區計劃完成廊道造林3116畝。

  2、抓好農田防護林建設,構築糧食安全生態屏障。各相關鄉鎮要結合高標準糧田建設,重點打造農田林網示範區,利用現有的田間路、溝渠,在路肩、邊溝、渠邊種植1-2行合適樹木,構建完備的農田防護林體系,為糧食穩產高產構築生態屏障。

  20XX年全區計劃栽植高標準農田行道樹29643株,由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實施。

  (三)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提升鄉村綠化水平,建設美麗家園。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按照適地適樹、彩化美化的'原則,種植鄉土樹種、珍貴樹種和常綠樹種,搞好圍鎮圍村林建設和村莊綠化美化。在鎮區、村莊周邊建設圍鎮圍村林帶,增加綠量,形成鄉村生態屏障,構建“房前屋後果樹成林、村莊周圍森林環抱”的鄉村綠化格局;推進“三沿”“四旁”綠化和“一宅變四園”建設,做到“見縫插綠”、“應綠盡綠”,在村內空閒地、廢棄宅基地、河塘周圍、道路兩側等宜綠化地段大力植樹造林;在農戶庭院、房前屋後因地制宜栽植喬、灌、花、果、藤等植物,建設美麗家院;結合精準扶貧,發展優質經濟林果,建設道路沿河風景林、村中空地休憩林、花香果海經濟林。真正做到開窗見綠,出門入園,春能賞花、夏能納涼、秋能摘果,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綠化成果,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20XX年全區完成鄉村綠化500畝,至少建成12個綠化美化示範村。涉及王村鄉30畝、青華鎮50畝、潦河鎮50畝、英莊鎮50畝、石橋鎮40畝、蒲山鎮60畝、安皋鎮40畝、謝莊鎮50畝、陸營鎮50畝、潦河坡鎮15畝、龍王溝風景區15畝、七里園鄉50畝,各鄉鎮至少建成一個綠化美化示範村。

  (四)按照綠色引領、生態高效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綠色富民產業。

  逐步最佳化優質林果產業佈局,著力發展以薄殼核桃、軟籽石榴、硃砂紅桃、梨等為主的乾鮮果及木本食用油等經濟林品種,打響臥龍月季、硃砂紅桃、軟籽石榴三大品牌,20XX年全區新發展特色經濟林200畝,涉及鄉鎮為蒲山鎮200畝。

  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XX〕24號)要求,積極推進月季產業“三個一”工程建設(建設一條1000米以上月季大道、一個100畝以上月季遊園、一個500畝以上月季基地)。全力服務“綠色中國行—走進大美南陽暨20XX中國南陽首屆世界月季博覽會”,鞏固提升南陽科聖大道月季產業景觀帶建設水平,按“五個一”的標準(即建一座亭子、修一條連線亭子的路、掛一副對聯、建展示廳展示一類產品、擺放一座公廁),高水平提升打造月季博覽園、南陽月季基地、南陽月季繁育場、蒲山河韻月季園、南陽月季合作社等五個精品月季專類展示遊園,園內亭子周圍連線路用生態磚鋪設、設定道牙,路兩側擺放花柱、花牆或者花廊,放置防腐木桌椅(遮陽傘),供遊人休憩乘涼。深度挖掘科聖大道沿線及其周邊的蒲山、豐山、南水北調白河倒虹吸工程、張衡博物館、鄂城寺等歷史和文化淵源,融入月季元素,豐富旅遊內涵,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景觀水平,著力打造融月季產業、文化傳播、生態旅遊、綠色康養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廊道。

  新發展花卉苗木8000畝,其中石橋鎮3000畝,蒲山鎮2500畝,潦河坡鎮100畝,青華鎮400畝(含340畝種苗),潦河鎮2000畝。

  (五)鞏固提升國家森林城市成果,進一步最佳化城市綠化佈局,探索發展森林康養產業。

  中心城區的梅溪、車站、七一、光武、臥龍、靳崗、武侯七個街道辦事處要不斷最佳化綠化結構、拓展綠色空間,著力建設“滿城綠色半城水”、遍地月季競芳菲的城市美景。要結合世界月季名城建設,在沿河岸堤、遊園、小區內增植藤本月季、造型月季,提高月季美化水平,建設月季特色機關庭院3個、月季遊園3個;要實施拆牆透綠、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加大遊園、社群綠化美化,改善中心城區綠地分佈不均的狀況,不斷擴大城市綠化面積,增加城市綠量,提高城市舒適度,讓“混凝土森林”變成真正的“綠色城市森林”,由區城市管理局、住建局負責實施。

  各辦事處至少要打造一處城市示範綠化美化社群。

  同時,繼續加大森林城市建設力度,在20XX年龍王溝風景區後莊村建立為國家級森林鄉村的基礎上,全區再建立森林鄉村3個,分別是潦河鎮梁莊村、潦河坡鎮崔坊村、潦河坡鎮榆樹莊村。透過森林鄉村建設,探索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加快推進紫山藍城頤養小鎮建設步伐。

  四、時間安排

  (一)20XX年12月25日前,完成造林規劃、土地流轉等工作。

  (二)20XX年12月30日前,整地、挖穴、栽植工作全面啟動。

  (三)20XX年3月10日前,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大頭落地。

  (四)20XX年3月25日前,全部完成造林綠化任務。

  (五)20XX年4月底前,查漏補缺,掃清所有造林遺留,做好新植幼樹撫育管護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全部綠化任務,各鄉鎮完成年度造林自查工作。

  (六)20XX年7月—11月,做好新植幼樹綜合撫育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年度新造林成活率、儲存率核查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鄉鎮街道(景區)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國土綠化,切實把林業生態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落實黨政領導第一責任人責任、分管領導直接責任人責任。黨政主要領導同志要親自研究謀劃、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戰問效,分管領導要加強組織、靠前指揮、狠抓落實。要建立強有力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及時研究解決林業生態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困難和問題;要強化目標管理,切實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搞好規劃,科學造林。各鄉鎮街道(景區)及相關部門,要結合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環保攻堅等工作,科學制定造林綠化,突出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精心打造示範工程,達到“長藤結瓜、百珠穿串”的最佳效果。要按照“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的原則,選用優質適生苗木,適時科學栽植,既要做到相對規模化,又要做到相對多樣化,防止因品種單一而發生大規模病蟲害等災害。生態廊道、農田林網、城鎮鄉村綠化都要以鄉土樹種為主(椿樹、楝樹、榆樹、槐樹、桐樹、桂花、欒樹、玉蘭、法桐、七葉樹、松樹、杜仲等鄉土樹種),做到落葉樹種和常綠樹種搭配,適當增加彩葉樹種(紅葉李、楓樹、銀杏等彩葉樹種)。同時,要根據山區、平原、漏風口、迎風口、擋風口等地方不同特點,以及土壤酸鹼度和暖冬、冷冬季節氣候變化等不同情況,並結合樹種特性,選擇適宜時機進行種植,以提高造林成效。

  (三)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創新造林方式,堅持標準化、工程化、專業化和社會化造林,解決好造林方式問題,確保國土綠化森林臥龍建設見實效。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安排部署,20XX年度12470畝國儲林建設任務重心下移,以鄉鎮為主體,立即啟動今冬明春土地流轉、大戶引進等準備工作,採取社會資本方或其他投資主體參與建設、管護的模式,由造林主體承貸承還。各鄉鎮街道(景區)及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政策,出臺措施,進一步建立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栽種管理機制、產權承包機制等。切實運用市場理念,鼓勵吸引企業、大戶參與造林綠化,並明晰產權,落實責任。要藉助美麗鄉村PPP等專案資金,推進鄉村(城區)綠化美化工作。

  (四)強化督查,嚴格問責。為推動造林綠化工作有效開展,春節前後,區委、區政府至少將組織2次觀摩評比活動,並適時在先進鄉鎮街道(景區)召開現場推進會。區政府將繼續對造林綠化實行以獎代補,並嚴格加大問責約談力度。為保證造林進度,各鄉鎮街道(景區)要對照方案確定的時限,卡緊節點,掛圖作戰,建立工作臺賬(詳見附件2),務必於12月25日前報送區林業局綜合科(聯絡人:魏耀遠,聯絡電話:XX,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區林業局彙總後上報區委、區政府。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區作風整頓辦公室將組成專項督查組,從20XX年12月27日開始,對各鄉鎮街道(景區)的工作開展情況、造林進度、栽植質量進行督導,三天一督查,一週一通報,一月一排隊,直至年度目標完成。目標任務完成好的鄉鎮街道(景區)及相關部門將通報表揚,完成差的將通報批評。對工作推進不力、推諉扯皮、任務完成嚴重滯後的將約談、問責主要負責人,情節嚴重的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山水林田湖草實施方案2

  開展造林綠化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助力碳達峰中和目標實現的戰略選擇,是推動全省林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我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迫切需要,是打通“兩山”轉換通道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為全面推進我縣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努力建立國家森林城市,提升我縣城鄉綠化品位,做大做強林業特色產業,有效改善我縣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積極倡導生態文明,紮實推進今冬明春我縣營造林工作,特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和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總體部署,緊緊圍繞省政府提出的重點區域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建設的要求,按照“山美、水美、岸美、產業美、環境美”的標準,全面提升森林質量,著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努力實現由“綠起來”向“美起來”轉變,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優越的生態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根據全省今冬明春造林綠化工作的總體思路,在鞏固、提高、完善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綠化理念,提高城鄉綠化成效。以發展特色林業產業為抓手,以工程專案為依託,以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實現“雙增”為目標,努力建造秀美鄉村、打造特色小鎮的城鄉綠色新格局,奮力開創“聚力‘一核三帶’,建設‘五個湖口’”新局面。

  二、工作原則

  以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為導向,突出抓好重點區域森林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建設,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各鄉(鎮)要緊密結合當地實際,認真落實造林綠化年度計劃任務,及時將任務分解到村,落實到各類造林經營主體和山頭地塊。要認真貫徹落實新《森林法》,科學合理規劃落實造林綠化用地。要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精神,對違規在耕地上造林綠化的,不予以核實造林面積,不安排財政補助資金。要統籌安排好各項計劃任務,一是適地適樹,科學造林,彰顯特色的原則;二是林業產業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原則;三是落實經營機制,創新投入機制的原則;四是注重實效,兼顧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原則;五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高位推動、責任分解、部門協作的原則。

  三、目標任務

  全縣造林綠化任務預安排為0.9萬畝(其中:人工造林0.1萬畝,退化林修復0.8萬畝),森林撫育0.35萬畝。

  四、工作重點

  1、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林業工程專案支撐、財政扶助為保障,推進油茶、竹類、香精香料、森林藥材、苗木花卉、森林景觀利用等六大產業工程的程序。在生態優先的前提下,兼顧林業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和對農民增收致富的拉動作用,積極引導企業和造林大戶、普通農戶、貧困戶參與營造林工程建設。按照適地適樹原則,結合產業發展目標,依託林業工程專案建設推進林業產業發展。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行動計劃的通知》和我縣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意見,重點發展油茶產業和森林藥材產業、苗木花卉產業以及速生豐產林。

  2、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體,以建立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實現森林資源總量“雙增長”。透過各工程專案增加城市綠量,鼓勵農民利用村莊內的空隙地,在房前屋後和庭院發展鄉土珍貴闊葉樹種和景觀樹種,做到“進村一路綠、環村一片林”。透過補植補造、更新改造、撫育改造等措施,增加農村周圍山場鄉土珍貴樹種比例,提高風景林質量。大力支援國有林場及鄉村家庭林場主參與封山育林,紮實抓好森林撫育,切實搞好幼林管護,實現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增長,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森林縣城。

  3、以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為契機,推動我縣重點區域的森林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建設,努力建造沿江綠色生態屏障。

  加快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大力實施重點區域森林“四化”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因林施策,科學選擇鄉土樹種和彩葉珍貴樹種,打造重點區域森林“四化”示範基地,帶動全縣森林“四化”建設高質量發展。要大力實施低產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復,對因乾旱等原因導致杉木枯死需要進行清理採伐的林地,清理完成後要及時進行更新改造或補植改造,進一步最佳化森林結構和森林景觀。要大力實施中央財政森林撫育,引導森林經營者對商品林開展中幼林撫育,對天然林和生態公益林要明確森林撫育操作細則,結合低產低效林改造對部分退化林分進行適當撫育,恢復天然植被。

  五、時間要求

  1、20XX年1月底前落實好造林山場、造林經營主體,林業部門積極配合各鄉鎮搞好造林地規劃。

  2、20XX年2底前要全面完成造林整地工作。

  3、20XX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項造林綠化的栽植工作,在確保造林質量與成效的前提下,全面完成今冬明春的人工造林任務。

  4、退化林修復和森林撫育等原則上要在20XX年8月底前完成。

  六、保障措施

  造林綠化是林業建設的核心內容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著力加快國土綠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根本舉措,各地各部門要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1、統一思想,營造氛圍。要進一步從全域性的高度,以戰略眼光充分認識抓好營造林工作的重要意義,不懈怠,不動搖,切實做到思想認識高度統一。查詢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不斷增強提升造林綠化水平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抓好各項綠化提升工作的落實。利用會議、媒體、標語、宣傳單等廣泛宣傳生態建設的目標任務和作用,有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營造植樹造林、美化家園、綠化湖口的濃厚氛圍,形成全社會支援參與造林綠化的強大合力。

  2、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縣級“總林長、副總林長”負責全縣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總督查、總排程工作,縣級“林長”負責指導各鄉鎮開展森林資源培育保護管理工作,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林長制公室具體負責營造林建設的日常組織、協調、指導、督查工作。各鄉(鎮)要高度重視營造林建設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科學謀劃,合理組織,高位推動,要堅決實行林長負責制,副林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把各地造林任務完成情況列入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明確領導和部門責任。各單位、各部門要相互協調和釐清職責:高新園區管委會負責園區道路綠化、園區宜林空隙地綠化,指導園區企業廠區綠化;縣林業局負責沿江灘塗的綠化提升和裸露山體的復綠;規劃建設局負責縣城內街道、公園及公共場地的綠化;交通局負責省道、縣道兩旁綠化;各鄉(鎮)負責鄉村道兩旁的綠化、集鎮、村莊空隙地綠化,鄉村風景林建設,年度營林生產任務。自然資源、城市管理、財政、發改、教育、民政和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共同抓好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活動的組織實施,全力支援國家森林城市建立工作。林業部門要加強對營造林建設的組織協調,建立檢查考核和工作通報機制,進行跟蹤指導服務,明確責任人,確保營造林工作取得實效。各鄉(鎮)要將今冬明春營造林建設目標任務細化分解,確保領導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措施到位。

  3、加大投入,保障經費。林業重點工程專項資金優先用於營造林工程建設。重點支援油茶、森林藥材產業,具體政策按標準執行。各鄉(鎮)要加大投入力度,根據各自的目標任務落實好專項資金,以保障營造林工作順利進行。要積極採取市場運作的辦法,廣闢資金渠道,廣泛吸收民間資本投入,形成全社會共建森林城鄉的良好局面。

  4、強化考核,嚴格督查。縣林長辦對照目標任務建立健全檢查考核和排程通報制度,對正在實施的查進度,對沒有到位的查原因,對未落實的查責任。縣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要對各地各有關部門的工作進展情況、資金投入使用情況、建設成效等進行全程跟蹤督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並限期整改落實到位,確保各專案標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山水林田湖草實施方案3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以及打造“一支點一門戶一中心”的戰略部署,在新形勢下科學推進我鎮20XX年度高質量造林綠化行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不斷改善鄉村人居生態環境,根據市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20XX年造林綠化工作以增加林木覆蓋率為目標,以林業提質增效為重點,以專案化實施為抓手,深挖造林綠化潛力,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強化苗木管理養護,推動造林綠化以增量擴面向提質增效上轉變,做到“有景必有林、有林必成景”,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人居環境綠化水平。

  二、目標任務

  全鎮計劃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000畝,其中高質量增綠復綠工程500畝,實施森林提質增效面積500畝,建設綠美示範村莊2個,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4000畝,四旁植樹6萬株。

  三、重點工程

  (一)實施高質量增綠復綠。嚴格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禁止耕地“非農化”要求,深入挖掘村莊、道路、河道、農田林網等區域的造林綠化潛力,大力實施高質量增綠、復綠工程,不斷提高綠化覆蓋率。

  1.綠色通道示範建設工程。以國省幹道、縣道、農路、村道等道路為主體,按照因地制宜、宜綠盡綠的原則,對道路兩側進行高標準綠化美化,國省幹道每側綠化寬度為5米,縣鄉道路每側綠化寬度為3米,樹種以高大喬木樹種為主。

  2.生態廊道示範建設工程。以十里長溝、老墨河造林綠化工程為重點,構建全鎮水系生態廊道。透過種植落羽杉、水杉、池杉、櫸樹、欒樹、紅葉楊、楓楊等適生樹種營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特色經濟林,最佳化森林結構,提高生態景觀功能,以林涵水、以水養林,實現瓦窯水系“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3.綠美村莊示範建設工程。以大於50戶的規劃保留自然村莊為主體,在開展公共空間治理和環境綜合整治基礎上,圍繞村莊道路包括今年新鋪的“戶戶通”道路、水系、農田林網以及庭院宅旁、公共綠地、圍村林等區域為重點,見縫插綠;引導村民在宅旁空地積極發展觀賞盆景、果樹苗木等,以產業促綠化,加強村莊原有鄉土樹種特別是古樹大樹的保護,維護村莊原有自然風貌;確保村莊綠化覆蓋率超35%,爭取達50%,努力實現“村在林中、人在景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鄉村森林景觀。20XX年全鎮計劃建成2個綠美示範村莊。

  4.農田林網示範片建設工程。以袁林村千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區林網配套工程為重點,按照120畝一個網格的標準,實施溝、渠、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營造一批高標準農田林網示範片。結合農田抗旱排澇,開挖排水溝渠、實現路田分離,為農田道路兩側留足植樹空間;選擇中山杉、櫸樹、落羽杉、無絮楊、柳樹等適應性強、樹體高大的喬木樹種,提高農田林網林網防風減災功能。20XX年全鎮建成高標準農田林網1200畝。

  (二)著力開展森林提質增效。針對部分道路、溝渠、農田林網等區域林分質量不高的現狀,透過補植完善、改造提升、撫育修復等手段,進一步最佳化現有林地的樹種組成和林分結構。

  1.綠化改造提升工程。對鎮域內道路、河道、村莊、鎮區等人居環境林分質量低、綠化效果差的地塊,選擇適生樹種透過補植、撫育、更新改造等方式進行提升;對於被改變林地用途或荒廢的林地統一收回集體經營或統一發包,全部栽植適生樹種進行植被恢復。

  2.低效農田林網修復提升工程。針對我鎮農田林網廣泛存在的樹種不當、質量不高、線斷網破等問題,實施低效農田林網“補網修復”提升工程,對農田中缺株斷帶嚴重的林網進行補植修復,進一步最佳化樹種,創新管理機制、強化管護措施,確保樹木栽的活、長的好、管的住,進一步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和農田林網的防風抗災能力。

  3.補植造林工程。對去年以來的新造林,凡是造林成活率和儲存率低於85%的地塊,利用今年秋冬季或明年春季進行補植補造,全面提升造林綠化質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把綠化造林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成立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綠化工作領導小組,做到任務部署到位,責任落實到位,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狠抓各項關鍵措施落實,20XX年春季造林綠化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

  (二)強化規劃引領。農技部門要按照全市綠化造林工作的要求,結合我鎮林業發展實際,提前思考謀劃,圍繞栽在哪、栽什麼、怎麼栽、如何管等制定切實可行的造林綠化工作方案,將造林任務以專案化形式落實到具體地塊,對每個專案小班的樹種配置、苗木規格、株行距和行數等進行科學合理設計。樹種選擇應與本地立地條件相匹配,不允許栽植未經引種試驗的外來樹種,喬木樹種規格掌握在米徑5公分左右,嚴禁栽植 “一夜成林”的無冠大樹,確保“栽得活、長得好、有效益”。

  (三)營造良好氛圍。透過會議、標語、宣傳車、微信平臺等多種手段,宣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引導廣大群眾參與造林綠化工作。注重打造一批標準高、效果好的綠化造林示範點、示範片,示範帶動全鎮造林綠化更高質量更大規模開展。

  (四)嚴格考核督查。將綠化工作納入對村重點工作考核,工作成效作為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依據。加大督查排程和通報問責力度,對造林綠化工作措施不力、行動遲緩、成效不明顯、影響整體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究責任。

  山水林田湖草實施方案4

  為進一步鞏固全鎮綠化成果,打好今年春季造林綠化攻堅戰,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建設任務

  20xx年xx鎮春季植樹造林工作將緊緊圍繞賀蘭縣總體規劃和本鎮實際,實施農田林網、企業綠化、莊點綠化等建設工作。今年縣人民政府下達我鎮春季植樹造林任務面積xx畝。

  二、工程佈局

  (一)農田林網建設

  以xx村、xx村20xx年秋季農田方實施農田林網建設,繼續堅持大網格、寬林帶的建設模式,堅持適地適樹原則,切實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儲存率,規劃造林xx畝。

  (二)春季綠化

  主要實施完成豐慶路兩側綠化、紡織園區內綠化及穆斯林城內綠化,規劃造林面積xx畝,由xx鎮統一安排,林業站組織實施。

  (三)莊點綠化

  主要對xx村、xx村村部及各村道路兩側進行綠化,規劃造林面積xx畝,全部由xx鎮統一安排,林業站組織實施。

  (四)企業綠化

  主要對xx智慧農業園區、xx村產業園區等企業進行綠化,規劃造林面積xx畝,全部由xx鎮統一安排,林業站組織實施。

  (五)補植造林

  按照成活率調查結果,我鎮將對20xx年之前造林成活率低於xx%的林帶實施補植,計劃完成補植面積xx畝。

  三、實施步驟

  為確保今春造林綠化各階段、各環節工作順利實施,全鎮造林綠化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規劃設計階段(2月x日—3月x日)

  組織技術人員提前做好造林工程的規劃設計及造林地塊的落實工作,確保造林綠化工作順利進行。

  (二)林地整治階段(3月x日—3月x日)

  各村要按照規劃設計要求,於3月xx日前完成計劃栽植林地落實等各項造林前準備工作;

  各駐鎮企業要做好庭院內露地和綠化帶的造林規劃設計工作,全面提升工作環境和居住環境水平,營造環境優美的辦公和生活區。

  (三)春季造林及撫育管護(3月xx日—4月xx日)

  各村按照下達的造林任務於4月xx日前全面完成春季造林和補植工作,4月xx日前完成平茬、塗紅刷白、灌水等撫育管護工作。要加強護林人員的管護,做好平時轄區內林木的管護工作。

  四、具體做法

  (一)加強領導,抓好落實。樹造林貴在參與,重在管理。鎮、村、社三級幹部要把今年的造林工作當作一項主要工作,認真安排,嚴格去抓,要按任務要求,明確責任分工。成立由林業站、財政所、紀委等站所組成的督導檢查組,對春季造林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驗收。

  (二)嚴格技術要求,確保造林綠化質量。農田林網建設工程,嚴格按照林業部門的規劃進行實施。實施通道綠化工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兼顧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相結合。在具體栽植中,一定要嚴格技術規程,以確保成活率及儲存率。具體要求為:一是在整體的工作上堅持五個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苗木質量、統一定點放線、統一栽植時間;

  二是把好苗木驗收關,做到不夠規格的苗木堅決不收,並實行四方驗收、簽字手續;

  三是確保質量標準,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做到大坑、大苗、大水,縮短起苗與栽植時間,縮短栽植與澆水時間,扶正踩實,栽後必須進行塗紅刷白,保證截杆整齊一致。

  (三)加強林木管護,提高林木成活率。綠化造林工作“三分造,七分管”,各村及駐鎮企業要高度重視林木管理工作,保護造林成果,提高存活率,努力實現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成一片的目標。要將林木管護落到實處,責任明確到人,要完善崗位目標管理責任制,林業站要加強對護林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四)加強林業執法,鞏固建設成果。加強森林防火和毀林案件查處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方針,加大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和防治減災三大體系建設,嚴防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有效遏制林業有害生物擴散蔓延。

  山水林田湖草實施方案5

  為切實做好20XX年造林綠化工作,全面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縣域生態環境,構建城鄉一體、科學合理的森林生態體系,結合縣域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快國土綠化,為早日建成“渭南副中心、渭北中心城市”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目標任務

  全年計劃完成人工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森林撫育1.5萬畝;完成鎮村道路綠化117公里,其中補植補栽76.5公里;建立森林小鎮2個、綠化示範村21個、園林式單位(居住區)15個。

  三、重點工作

  (一)全面推行林長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林業局負責制定符合縣域實際的林長制實施方案,建立健全林長會議、資訊公開、部門協作、工作督查等制度辦法,全力構建屬地負責、黨政同責、部門協同、全域覆蓋的森林資源保護長效機制。

  (二)穩妥推進困難立地造林。聚焦橋山南麓生態恢復治理,加強唐橋陵、唐泰陵景區已栽苗木的補植、撫育、管護,加快唐景陵困難立地造林綠化進度,啟動堯山區域困難立地造林綠化,完成困難立地造林2000畝以上;完成堯山鎮西坡山口石料廠、椿林鎮五中村東平採石場等採石退出區植被恢復210畝,全力構築北部淺山生態屏障。

  (三)持續提升村莊綠化水平。以建立綠化示範村為抓手,持續推進鄉村公共綠地、主幹巷道、空閒地、廣場綠化,年內建立森林小鎮2個、綠化示範村21個;以國槐、欒樹、苦楝等鄉土樹種為主,加快鎮村主次幹道、農業園區綠化,完成鎮村道路綠化40.5公里、補植補栽76.5公里;以交通幹線、河流渠道為骨架,營建農田防護林網10公里。

  (四)紮實開展園林式單位建立。聯創辦、衛健局、教育局、工信局、住建局等部門負責,積極組織機關單位、醫院、學校、工礦企業、住宅小區採取見縫插綠、拆牆透綠、立體綠化的方式,拓展綠化空間,增加綠地總量。年內建立園林式單位(居住區)15個以上。

  (五)加速啟動洛河生態修復。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持續提升洛河國家溼地公園建設水平,抓好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水務局負責,以洛河兩岸為重點,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完成渠道綠化6公里;洛濱、孫鎮、永豐等3鎮負責,各建設一個100畝以上的洛河生態治理示範點,加快建設洛河生態綠色長廊。

  (六)全力提升城區綠化美化。圍繞城區未綠化裸露地塊,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奉先街道辦、紫荊街道辦負責完成本轄區老舊社群、主次幹道兩側、背街後巷裸露地塊的綠化,補齊城市生態建設短板弱項;住建局、城管執法局負責完成朝陽街東段、長樂街西段、長纓路及西環線等新建道路綠化,提高城市綠化率,提升城市品位;林業局負責做好城北防護林補植補栽和撫育管護工作,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讓群眾更快更好地享受到防護林建設帶來的生態紅利。

  (七)繼續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堅持國土綠化和鄉村振興相結合,充分發揮林業產業在助農增收中的獨特優勢,培育具有區域特色的經濟增長點。按照《關於印發蒲城縣特色經濟林示範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蒲政辦發〔20XX〕55號)檔案精神,各相關鎮負責做好宣傳動員,落實造林地塊,確保年內完成經濟林基地建設5000畝以上;林業局負責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與推廣,會同各鎮做好核查驗收工作,確保經濟林示範基地建設任務按時完成並富有成效。

  (八)全力推進林業提質增效。鞏固省級森林城市建立成果,開展林業提質增效行動。一是抓好生態公益林提質增效。強化森林撫育、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等措施,提高張家山、堯山等傳統林區森林質量,年內完成森林撫育1.5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二是抓好道路林網提質增效。各鎮(街道)、各相關部門要對本轄區、本行業所屬林木生長情況、儲存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明確管護人員,落實管護責任,建立管護臺賬,完成缺株斷檔路段補植補栽。三是抓好縣域經濟林提質增效。透過指導建設管理示範園、開展技術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強經濟林管理,提升經濟林品質,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群眾收入。

  (九)狠抓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強化依法治林理念,嚴格執行森林、溼地、林地生態紅線制度,層層傳導壓力,夯實責任,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森林資源安全。一是抓好森林火災防控。強化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抓好鎮、村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落實,防止出現工作斷檔。嚴格落實值班巡防等管護制度,加大林區、林農交錯區域等重點部位的防控,徹底消除火險隱患。二是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積極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和防治,強化調運苗木檢驗檢疫,嚴禁從疫區調運苗木,全面防控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等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確保全縣生態安全。三是嚴厲打擊涉林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查處亂砍濫伐、毀林開墾、違規野外用火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從嚴從快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

  四、階段安排

  (一)準備階段(3月3日—3月10日)

  制定造林綠化具體實施方案,合理安排實施任務和步驟;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民參與造林綠化的良好氛圍。

  (二)栽植階段(3月11日—11月30日)

  按照植樹規程全力做好起苗、調運、栽植、澆水等工作,春季完成總任務的70%以上,11月底前完成全年造林綠化任務。

  (三)檢查驗收階段(12月1日—12月31日)

  縣政府督查室、林業局組成檢查驗收組,對照任務表,對各單位造林情況全面檢查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把造林綠化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舉措,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抽調骨幹力量,落實專人負責,細化工作任務,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全力做好支援配合工作,著力構建政府領導、部門協作、上下配合的良好工作機制。

  (二)廣泛宣傳,形成共識。要充分發揮電視、網路、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大力宣傳林業在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目標與任務,增強全社會關注生態的憂患意識、改善生態的責任意識、保護生態的法律意識,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綠化、支援綠化、參與綠化的濃厚氛圍。

  (三)整合資源,加大投入。要積極爭取國家林業重點工程、水土保持、生態恢復、流域治理、農田林網建設等專案,拓寬爭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大力培育造林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吸引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農民個人參與林業建設,形成財政資金補助引導、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共同推進綠化行動。

  (四)強化督查,嚴格獎懲。縣委、縣政府將造林綠化納入年度責任目標考評,實行嚴格考評。縣政府督查室、林業局組成專項督查組,6月份和12月份分別對各單位補植補栽、管護責任落實、栽植成效進行全面督促檢查,對造林質量高、成效顯著的單位,縣財政將列出專項資金予以獎補;對造林質量不高、進展緩慢的.單位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嚴格追責問效,確保造林綠化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