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通用8篇)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通用8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1

  【活動目的】

  1、幼兒能積極的參與在活動中,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2、感應曲式,並聽辯音樂中的特定音效。

  【活動重難點】

  重點:特定音效的聽辯與摸索。

  難點:角色扮演活動。

  【解決方法】

  重點:透過各個環節的摸索及律動,在遊戲中讓幼兒聽辯特定音效。

  難點:首先讓幼兒理解各個鐘的聲音,在讓幼兒扮演。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隊形:幼兒成半圓形坐在老師周圍。

  樂器:將所用樂器放在托盤內擺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動籌備】

  道具:CD機、各種鐘的圖片、伸縮布偶。

  樂器:第一課時不需要任何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時鐘有很多種,有一種時鐘裡面住著一隻小鳥每次叫小朋友起床時,就會開啟小門探出頭來叫

  “咕咕、咕咕”,另一種時鐘有裝置鬧鈴……還有一種老爺鐘……

  二、感應曲式

  A段:老爺鐘及咕咕鐘、鬧鐘。

  B段:感應兩個樂句。

  Coda:感應4拍。

  三、聽辯“咕咕”聲

  1、老師操作伸縮布偶,配合音樂於“咕咕”聲時伸出布偶和學生打招呼。

  2、音樂律動

  A段:伸|縮——雙手、頭或肢體各部位。

  B段:雙手左右伸懶腰|展翅左右飛。

  Coda:拍手四次。

  3、兩人一組面對面活動同2,coda兩人互拍。

  四、聽辯“鬧鐘”聲

  1、音樂律動

  A段:抖動手腳感應“鬧鐘”聲。

  B段:上發條一左/右轉一轉。

  Coda:拍手四次。

  2、兩人一組面對面

  A段:抖動手腳感應“鬧鐘”聲。

  B段:互轉發條一左/右轉一轉。

  Coda:互拍手四次。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開車歌》

  2.分辨行進與停止的交通訊號並做相應的動作。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CD《開車歌》,紅色、綠色交通燈紙模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和幼兒討論有關交通訊號燈的作用,請幼兒自由表達想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汽車遇到紅燈時,該怎麼做?(紅燈停,綠燈行)

  2.小朋友在過人行道時,該怎麼做?(紅燈停,綠燈行)

  二、播放CD,請幼兒傾聽並學唱歌曲。

  1.你聽到了什麼?(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2.看見紅燈怎麼樣?看見綠燈怎麼樣?

  三、反覆學習歌曲。

  四、遊戲:請幼兒扮演汽車司機,教師扮演交通警察,幼兒伴隨音樂開車子,並根據教師出示的交通燈顏色決定行進還是停止。

  1.請幼兒扮演小司機,並說說自己開的是什麼車?

  2.你開的什麼車?(鼓勵幼兒想象並說出自己喜歡開的車)

  3.請幼兒從教室的某一處出發,沿著一條路線前進,教師同時播放音樂。

  4.教師說“紅燈”,並出示紅色紙模,幼兒原地踏步,停止前進;直到教師說“綠燈”並出示綠色紙模,幼兒再開始繼續前進。

  五、活動延伸

  幼兒到戶外,自由組合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1.由於在活動前做了較好的準備,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和練習歌曲,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還能根據歌曲與遊戲的指示做出停止、前進的動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2.由於幼兒較多,在遊戲室內奔跑不開,臨時做了遊戲的調整,將孩子們以組別編號,模仿車輛限號進行分組遊戲,但是由於孩子們沒有這樣的經驗積累,同時,小班孩子對數字的理解有差別,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號行駛的遊戲規定,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鞏固與練習,這也是大班額下幼兒分組遊戲的一種方法。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3

  活動目標:

  一、培養幼兒對4|4拍強弱的規律和感受

  二、利用說白節奏進行語詞的創作遊戲

  三、感受頑固節奏

  活動準備:

  教學CD、幼兒用書、節奏卡

  活動過程:

  一、律動感受

  1、故事匯入:“小朋友的家裡有小狗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一隻小狗。”

  2、根據故事內容做動作。

  3、結合音樂律動。

  4、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5、教師整合幼兒創編的動作,結合音樂練習,並在說白的時候拍手。

  6、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身體樂器的創編。

  二、強弱規律的遊戲

  1、教師做出強弱的聲音。如跺腳與拍手。並讓幼兒分辨。

  2、說說白並結合強弱。如:跺腳時說小、拍肩時說眼睛。

  3、引導幼兒創編強弱的動作。

  (1)身體樂器---如:拍手、拍腿等動作進行

  (2)生活樂器---地板、桌子、等物體為節奏型伴奏。

  4、結合音樂練習。

  三、感受頑固伴奏

  1、語詞創作:運用幼兒用書的提示引導幼兒進行語詞的創作。

  如:小黃狗,眼睛花天天都要去看花,

  我愛花我看花就是不要去摘花

  2、語詞的呼應:

  問:小黃狗怎樣叫?答:汪汪汪汪汪汪汪叫

  3、出示節奏卡,結合節奏卡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

  1)先一起練習頑固伴奏。

  2)分組練習

  一組:說白節奏型一組:頑固伴奏

  四、樂器合奏

  1、出示樂器

  2、樂器練習

  1)一起練習說白節奏型

  2)一起練習頑固伴奏

  3、樂器合奏:說白節奏型與頑固伴奏。

  幼兒用書使用說明:

  1、教師引導幼兒將圖畫節奏型轉化為音符節奏型,畫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的語詞創編。

  3、請幼兒把小狗的節奏型演奏出來,並注意強弱拍的表現

  4、請家長在右上角記錄小朋友的創作表現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4

  【活動目標】

  1、感應AB曲式和樂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

  掛圖、綵帶、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聽音樂。

  1、老師播放音樂磁帶,幼兒靜靜聆聽。

  2、手之舞

  A段:手臂飄點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畫出4個樂句。

  3、飄帶之舞

  A段:聆聽老師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劃出4個樂句的線條。

  三、律動感應AB曲式。

  1、全體圍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

  A段:面對面模唱。

  B段:兩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圖片P3,講故事。

  感應兩個小節的樂句:二個6拍

  每2小節換拍肢體部位,走2小節換方向。

  五、音樂與舞蹈。

  1、分組進行表演。

  A段:打擊樂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拿一根綵帶。

  A段:左右搖晃。

  B段:兩人一前一後隨樂句划船。

  六、遊戲書。

  A段:依樹葉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畫出青蛙的船漿及水的漣漪。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各種不同動物的動作和聲音,並模仿各種動物。

  2、引導幼兒透過打招呼遊戲,創編各種不同的肢體動作。

  3、在遊戲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動物一起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掛圖P1、動物圖卡:貓、馬、鳥、鴨、狗、豬、鈴鼓

  各式道具:紗巾、水袖、各類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老師今天把音樂書裡的寶寶請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還帶來了那些朋友呢?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畫。

  師:嗯,寶寶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動物們玩遊戲呢,寶寶說啊,叫到誰的名字,誰就要大聲的說“到”,可是,小動物們都不會說“到”,該怎麼辦呢?於是,小動物們都想了個辦法,寶寶叫到它們的名字,他們就用美妙的聲音來回答。

  二、肢體遊戲

  1、點名遊戲

  師:我們也一起來玩點名的遊戲吧!老師點到誰的名字,誰就大聲的說“到”,老師要是說“小朋友”,小朋友就一起說“到”,明白了嗎?

  教師引導幼兒以肢體不同部位回答“到”。

  師:我們可以用小嘴巴來回答,還可以用什麼地方回答呢?還可以怎麼說?(肩、手、臀、頭、舌頭)

  2、肢體意識遊戲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麼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們都會怎樣動,來回答老師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樣動。

  肩:聳肩、揉肩、擺肩······

  手:揮手、波浪手、推手······

  腳:跳、跺腳、點地······

  3、打招呼遊戲

  師:小動物們和寶寶玩的非常的開心,大家都覺得打招呼遊戲真好玩,於是,他們把鈴鼓寶寶也請來了,小動物們聽到拍鈴鼓的聲音就會到處走一走,聽到搖鈴鼓的聲音就會和好朋友打招呼,說“你好、哈羅、嗨·····”還會扭動他們的身體哦!我們也一起來玩吧!

  教師拍奏鈴鼓,幼兒到處走,教師搖奏鈴鼓,幼兒和同伴打招呼。

  三、動物扮演

  1、介紹動物

  逐段播放CD,教師出示圖卡,幼兒模仿叫聲。

  師:我們來聽聽小動物是怎麼和寶寶打招呼點的吧!仔細聽,看看誰會先出來呢?

  2、角色扮演

  依次出示各種動物圖片,幫助幼兒回憶不同動物的動作及聲音。

  發放道具,請幼兒自己裝扮成自己喜歡的動物,聽音樂做律動。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6

  活動目標:

  1、聽辨一種聲音的音源;

  2、增強幼兒聽辨音色的能力

  活動準備:碟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帶領幼兒一起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讓幼兒對以前所學的知識加深印象;

  提問:

  (1)、小朋友們你們以前都玩過哪些遊戲?帶領幼兒一起回憶,讓幼兒對自己所玩的遊戲能夠有更深層的認識;

  (2)、我們所玩的遊戲都分別叫什麼名字呢?(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來)如:捉迷藏、搶椅子……

  同時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想到的這些遊戲的玩法也告訴我們,對於能夠大膽說出來的小朋友,教師應表示認可,給予鼓勵。

  2、對我們剛才回憶到了我們以前所玩的遊戲中,捉迷藏,通常我們所玩的過程中,都是一個人藏起來,而另一個人去找,今天我們換一種方式,我們把一個小朋友的眼睛蒙起來,讓他去抓他身邊的夥伴。

  3、規則:

  (1)、教師播放出音樂《聽》,先讓幼兒聽音樂,感受其中的節奏;

  (2)、教師出示鈴鼓,將一名幼兒的眼睛蒙上,其餘的幼兒都圍在他的周圍,教師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鈴鼓,讓矇眼的幼兒聽隨聲音的方向去抓身邊的.小朋友,鼓勵每位幼兒都參與遊戲中去,反覆練習,互換遊戲角色,感覺其中的樂趣。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7

  教學目的:

  1.培養幼兒的聽覺能力。

  2.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

  3.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想象味道和聲音之間的聯絡。

  教學準備:

  秀豆糖、苦瓜、奶糖、辣味牛肉乾、百寶盒、沙錘、串鈴、三角鐵、手鼓、多音桶、鈸、括葫

  教學過程:

  1.老師引導幼兒:"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神奇的寶盒,裡邊有好多的寶貝。"老師很認真的聞一聞,"好香呀,裡頭好象有很特別的好東西…..."

  2.老師請幼兒圍圈坐好。老師:"老師的這個百寶盒裡有好多的味道,小朋友也肯定吃過很多不同味道的東西吧,老師請每位小朋友到老師這裡來,嘗一種味道,但是請大家悄悄的不要說話,記住自己的味道。"

  3.老師請每位幼兒不說話,用表情來表達自己嘗的是什麼味道。其他小朋友來猜,這位小朋友嘗的是什麼味道。

  4.老師:"剛才老師讓大用表情來表現味道。現在請大家每人到老師這裡來再嘗一種味道,然後在老師面前的一堆樂器裡選一件來演奏,以表達你嘗的味道的感覺。其他小朋友來猜他嘗的是什麼味道。"

  5.老師可以請每位幼兒到老師那自選一種樂器,在老師那嘗完味道後,坐回原位,老師請每位幼兒站起來演奏自己的味道。

  6.老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味道所對應的樂器的聲音,老師說那種味道,那種樂器發出聲音。

  奧爾夫音樂實施方案8

  目標

  1、初步學習默唱,運用多種方式感應樂曲的節拍。

  2、透過律動遊戲,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準備

  鈴鼓、圖譜

  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以給國王送禮物的形式,聽音樂做“扛、背、抱”等動作。

  二、肢體動作

  幼兒假裝睡覺,按教師指定的地方動動肢體並作相應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沒?”(小眼睛、小手、小腦袋、小肩膀??)“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樂律動

  1、全曲欣賞一次。只聽音樂,教師唱歌詞,不做動作。

  2、你都聽到小精靈哪裡動起來了?幼兒回答後出示圖譜。並引導幼兒唱一唱。

  4、跟著音樂試一試。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樂中,誰不見了,你們仔細聽一聽。

  1、藉助圖譜分段欣賞並學習默唱(注:老師清唱)

  幼兒回答後用休止符遮住。試著唱一唱,看到無旋律部分捂住嘴巴。同樣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兩遍。

  五、創編動作並唱一唱

  “除了這些,還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動一動?”

  幼兒說(教師試著畫圖譜)後試著唱一唱並和音樂來一遍

  六、樂器演奏

  1、讓你的鈴鼓動起來:

  a、搖,放頭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師走步,幼兒敲出相應的節奏。

  2、為音樂伴奏

  語詞的地方輕撥鈴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