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解決方案(通用14篇)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通用1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垃圾分類解決方案(通用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1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增加,垃圾圍城之困日顯突出。為打造生態宜居幸福新冉義,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和文明意識,根據《20xx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迴圈經濟促進法》等國家及成都市鼓勵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及資源化利用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指引,圍繞建設生態宜居幸福清溪的目標,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和處置,建立生活垃圾綜合管理體系,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促進城市精神文明與生態環境建設。

  二、工作原則

  (一)協調管理。堅持統一領導,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強化屬地管理、綜合協調和分工協作執行機制,加強宣傳引導。

  (二)科學易行。各村社群結合分類收運和處置方式,按照先粗後細、先易後難原則,制定科學分類方法,方便居民操作。

  (三)示範推進。各村社群透過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置試點,總結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進。

  (四)統一規劃。各村社群系統考慮分類投放、收運、處置各環節之間的銜接,配置配套的環衛收運設施裝置。

  三、推行區域

  冉義鎮7個村社群作為我鎮20xx年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區域。

  四、工作目標

  20xx年,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村社群建立垃圾分類收運體系,配套相關設施裝置;20xx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55%,在全鎮範圍內構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逐步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提供經驗借鑑和基礎保障。

  五、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方法

  (一)分類標準

  目前,我鎮群眾環衛意識尚處於初級階段,試點區域採用粗分法,根據生活垃圾來源、成分構成和目前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分為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類。

  1、可回收物:指生活垃圾中未汙染的、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垃圾,如紙類、塑膠、玻璃和金屬等。

  2、餐廚垃圾。指居民家庭生活和賓館酒店、機關團體及企事業單位食堂產生的有機易腐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易被生物降解、產生臭味、產生滲瀝液等特點。主要包括:廢棄和剩餘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茶葉渣、廢棄食用油等。

  3、有害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具有易燃性、腐蝕性、爆炸性以及傳染性等特點,混入生活垃圾容易造成二次汙染。主要包括: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過期藥品、廢化妝品以及電子產品等。

  4、其它垃圾。包括除餐廚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所有生活垃圾,含大件垃圾等。大件垃圾指體積大、整體性強,或者需要拆分再處理的廢棄物品,如廢舊傢俱用具、廢舊大件電器等。

  (二)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置設施配置

  1、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配置。設定垃圾收集固定點,並按照分類標準,配備不同顏色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應對收集的垃圾型別標識清楚,容器設定位置應相對固定,並符合方便居民、不影響市容觀瞻、不妨礙交通、利於垃圾的分類收集和機械化收運作業等要求。另外,對有害垃圾收集桶要做好防滲透等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汙染。

  2、垃圾收運設施配置

  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運設施要與前端生活垃圾分類收運投放設施相配套,並統一外觀和標識,實行密閉運輸。

  3、餐廚垃圾處理設施配置

  根據需要配置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處理餐廚垃圾和部分落葉、雜草、枯枝等有機垃圾。

  (三)分類投放

  按照分類標準,將生活垃圾分類袋裝後(試點期間由政府免費提供“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袋”和“其他垃圾收集袋”),分類投放到相應收集容器,由環衛工人負責分類裝運。此外,可回收物還可預約服務企業上門有償回收或自行送至再生資源回收點;大件垃圾可透過電召預約上門回收。

  (四)分類收運

  垃圾分類收運實行“分類手推車收集+壓縮轉運”機制。分類收集可採用手推車或直接配備帶輪帶蓋垃圾桶。其中,分類手推車收集要滿足以下要求:

  1、配備經過崗前培訓的環衛工人,負責清運垃圾收集容器的垃圾;

  2、環衛工人配備的專用手推車要密閉、有分類裝載功能,可分裝多類垃圾。

  六、組織領導

  (一)領導小組

  為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冉義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曹光平(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組長:吳永琪(黨委委員、武裝部長)成員:喻旗(黨政辦公室主任)

  楊港(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

  康志忠(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

  熊小平(社會事務辦主任)

  李建偉(垃圾清運負責人)各村社群書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吳永琪同志兼任,辦公電話:xxxxx。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的統籌規劃、協調和推進,具體負責制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宣傳、監督、檢查和考核的落實,協調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經費。

  七、實施步驟

  1、召開工作動員會: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村社群、企事業單位召開一次工作動員會,成立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職責,佈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此項工作在20xx年10月4日前完成。

  2、前期準備工作:協調村社群完成試點小區垃圾產生情況、垃圾成分調查;購置垃圾分類收集桶,做到合理布點、標識清晰,按要求配備專用手推車、運輸車輛;確定餐廚垃圾處理單位和有資質的廢物處置單位。此項工作在20xx年10月15日前完成。

  3、開展宣傳培訓:透過標語、廣播、會議等開展輿論宣傳,發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對保潔隊伍進行組織培訓,此項工作與前期準備工作同步進行,在20xx年10月20日前完成。

  4、啟動工作:在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袋、收集桶及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等專門設施配置到位的情況下,啟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試點工作應在20xx年10月20日底前完成。

  5、總結經驗:20xx年底對我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形成書面材料,重點提煉試點經驗;按照市工作安排,制訂下一步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計劃,積極擴大分類收運處置覆蓋範圍。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推進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指定專人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工作的落實;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檢查指導,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效。

  (二)落實資金保障。工作開展期間,宣傳教育活動經費和生活垃圾分類區域內分類垃圾袋、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收運設施及餐廚垃圾處理設施配置所需經費等由鎮村兩級財政予以解決。

  (三)加強宣傳引導。透過廣播、標語、橫幅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積極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專題教育與知識普及活動。

  (四)總結完善推廣。工作開展期間,定期向領導小組彙報試點工作情況;以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管理體系,推進生活垃圾全程依法監督和特許經營,深化環衛體制改革,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2

  一、基本原則

  1、堅持統籌規劃,經濟適用原則。要著眼當前,兼顧長遠,科學系統地規劃建設學校垃圾處理設施,充分利用鄉鎮、村垃圾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共建共享。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要求,合理選擇適合學校實際的收集處理方式和技術。

  2、堅持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的原則。學校要結合本鄉鎮和村的實際,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做好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

  3、堅持科學治理,資源利用的原則。既要注重對校園垃圾採取清掃、清運、處理等治理措施,保持學校的良好環境衛生;也要注重垃圾成份分類,按照資源化利用的原則,對可回收、堆肥利用、能源轉換的垃圾儘可能地加以回收利用。

  二、計劃目標

  我校垃圾處理工作的總體目標是:透過三年的大力實施,大見成效,到20xx年底,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得到全面提高,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學校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力爭全校生活垃圾收集率達到90%以上,垃圾處理率達到80%以上,達到“三個基本沒有”:即校園周邊基本沒有零星垃圾,基本沒有隨地流淌的汙水,基本沒有散放的垃圾。在鞏固垃圾處理成果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使之制度化、經常化、長效化。

  具體任務是:

  (1)教室、寢室垃圾處理做到有垃圾存放桶(袋),做到日產日清。

  (2)食堂垃圾處理要做到“三個有”:有專門處理清運垃圾的保潔員,有食堂衛生打掃、垃圾處理的執行管理制度,有專門的排廢水通道,確保食堂衛生乾淨整潔。

  (3)校園內垃圾處理要做到“五個有”:有一定數量的垃圾桶,有供垃圾集中堆放的垃圾池,有託運垃圾的專用車(拖拉機、三輪車等),有焚燒池等處理垃圾的專用設施場地(垃圾池),有定期打掃環境衛生、處理垃圾的執行管理制度。

  (4)各學校廁所、喬家營小學豬舍垃圾處理要做到定期清掃、無害化處理。

  三、垃圾處理工作重點

  (一)推行學校垃圾處理有效模式

  學校垃圾處理的基本模式是:一回收、二分散、三集中。一回收:師生把廢料製品、破衣爛鞋、各類軟包裝瓶、廢紙屑等能回收的無機垃圾歸類投放,由專人回收並出售給廢品收購站。

  二分散:學校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剩菜、剩飯、爛菜、瓜果皮有專人負責清理,回收到養殖場再利用;人類糞便、生活汙水等有機垃圾進入汙水池,達到一定數量後抽出定點存放轉化為有機肥入田。學校建房產生的廢磚、廢陶瓷、廢瓦、餘土等建築垃圾,一律由業主或責任人負責清運,就近分散回填到由當地政府指定窪地。

  三集中:即不可回收無機垃圾採取兩種方式集中處理。一是依各鄉鎮設施集中處理。離鄉鎮垃圾中轉站或垃圾填埋場較近的學校採取“垃圾分類、學校收集、鄉鎮運輸處理”方式進行生活垃圾集中處置。二是依託中心村設施集中處理。設在中心村小學的垃圾採取“學校分類、村收集處理”方式進行集中焚燒、填埋;其它邊遠小學的垃圾就地集中處理。

  (二)加快學校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

  1、各校要按照實際需要配置一定數量的垃圾桶及垃圾池,有學生寄宿的學校都要建立有機垃圾漚肥窖。要完善校園內廢水排放設施。

  2、各校要配置必要的垃圾清掃工具,做到每個教室和寢室有一定數量的垃圾清掃工具,做到日產、日清、日運,防止產生二次汙染。

  (三)建立健全學校垃圾長效管理機制

  1、建立愛衛小組。學校成少先隊輔導員為組長,各班班幹部為成員的愛衛小組,透過利用愛衛小組開展衛生評比檢查,利用愛衛小組進行有效地衛生督查。

  2、建立衛生包乾區制。學校要將衛生區域包乾到班,班級再包乾到人,透過層層包乾,有效地規範學校垃圾處理工作。

  3、建立衛生評比制。各校要建立衛生周檢查制、月評比制,並評出“衛生清潔班”和“不衛生清潔班”。透過開展評比檢查,有效促進學校衛生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

  四、20xx年實施步驟

  (一)宣傳動員階段(5月1日—9月30日)。各校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宣傳,發動和引導師生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垃圾集中處理工作。要加強對學生環保教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環保知識。各校結合當地政府垃圾處理實施意見和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學校垃圾處理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

  (二)集中治理階段(10月1日—10月30日)。各學校以班為單位,積極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給學生上一堂農村垃圾處理常識課;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開展一次垃圾清揀活動;組織學生開展以垃圾處理為主題的徵文活動,既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保潔習慣,又透過學生影響家長參與到農村垃圾處理行動中。各中小學要積極籌措資金建設好垃圾池和漚肥窖。

  (三)建章立制階段(11月1日—11月30日)。各學校結合實際,充分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制定垃圾處理公約,建立健全衛生清掃責任制、垃圾收集制度、垃圾集中處理制度等環衛保潔一系列制度,用制度進一步規範垃圾處理行為;積極開展衛生文明班級、個人評選活動,激發學生講衛生的熱情和榮譽感;對所開展的垃圾處理工作進行自查、整改,促使學校垃圾收集處理工作步入制度化、長效化、規範化執行軌道,確保全縣學校垃圾處理工作能長期有效開展。

  (四)檢查驗收階段(12月1日—12月30日)。中心校組織有關成員,對各學校垃圾處理工作進行集中考核驗收。

  五、工作要求與措施

  (一)加強領導,高位推動。各學校要落實工作人員、工作責任制,確保有人管事、有章可循,按制度要求推動工作。各校校長主抓此項工作,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督查,解決實際問題,要把學校垃圾處理工作納入工作重點,精心制訂方案,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務必抓出成效。

  (二)加強督查,促進落實。中心校對各小學開展垃圾處理工作情況實行不定期督查,查詢問題,提出建議。對已經開展工作的要查成效、對工作正在進行的要查進度、對沒有開展工作的要查原因、對影響工作落實的要查責任,使垃圾處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3

  為了保持校園的清潔、衛生,培養師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大家的環保能力,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垃圾分類處理實施方案,使垃圾分類回收長期化、規範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師生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一、組織機構:

  成立我校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垃圾分類工作。

  組長:崔國民

  副組長:劉寶玉

  組員:各班班主任及各處、室負責人

  二、分類標準:

  生活垃圾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膠、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2、廚餘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油脂等食品類廢物。

  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三、責任分工:

  1、學校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垃圾分類工作方案,統一部署相關工作、負責組織開展宣傳動員、保證推廣及分類工作所需經費。

  2、教導處負責對教師的.宣傳工作、檢查各部門工作完成推進情況。負責教師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

  3、德育處負責對學生的宣傳教育,保證學生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並組織學生志願者等對師生投放垃圾的分類情況進行督促。除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外,重點將宣傳倡導綠色健康和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減少垃圾產生。

  4、總務處負責設定垃圾分類箱,督促垃圾回收部門進行垃圾的分類收集、分類清運工作。負責資訊報送、階段工作總結等。

  四、階段安排:

  1、宣傳動員和準備階段(5.30—6.5)本階段建立機構、制定方案、開展普及宣傳、教育活動,設定垃圾分類箱。

  2、實施階段(6.6——6.30)按照分類標準投放垃圾,規範垃圾分類的管理。本階段學校與社群進行共建活動,組織學生深入社群宣傳和參與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促進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提升文明程度。

  3、總結階段(7.1——7.10)總結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工作期間的成敗得失,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提煉有效的工作方法,改進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為下一步的深入實施積累成功的經驗。

  五、具體要求:

  1、垃圾桶擺放。每個普通教室、辦公室和專用教室擺放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個。每個樓層擺放有毒有害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個。學校可回收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個。

  2、垃圾的投放。師生在學習、工作中產生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按分類要求直接投放在室內的垃圾桶內。有毒有害垃圾必須直接投放到樓層的專用垃圾桶內,不得與其他垃圾混合。

  3、垃圾的處理。可回收垃圾由總務處負責收集好,送到學校專用倉庫存放,再由廢品回收公司統一回收。其他物品由值日生負責在放學時投放到垃圾房內的分類桶中,如上課期間已滿則可就近投放到樓層的分類桶中,由總務處負責清理運輸。有毒有害垃圾由專人負責集中投放到垃圾房的相應垃圾桶內,由總務處聯絡環保部門回收處理。

  4、廚餘垃圾的回收和處理。學校暫時仍然採用原來的方式,由專人收集處理,待環衛部門的有關設施裝置到位後,再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六、其他:

  1、本方案自制定之日起實施。

  2、本方案為初稿,會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修改完善。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4

  為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我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加大垃圾分類的推廣,普及工作力度,促進垃圾處理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發展,進一步改善我鄉人居環境,加快“兩型社會”和新農村建設步伐,根據省市有關精神及《大屯營鄉城鄉發展規劃》,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切實改善城鎮生態環境。

  二、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

  透過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宣傳工作,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群眾知曉率和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化處理行為形成率。

  宣傳內容:垃圾混合收運處理的弊端,垃圾分類收集的意義和方式,目前垃圾處理工藝和現狀,

  2、配套設施建設。

  (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填埋場和壓縮式垃圾站處理設施建設。

  (2)漚肥池建設,鎮區居民集中點漚肥池用於收集廚餘菜葉、果皮等垃圾,農村居民廚餘用於餵養牲畜或自建漚肥池漚肥,不

  得投入垃圾池。

  (3)垃圾池建設,居民每戶建一箇中間隔開的垃圾池,一邊放可回收垃圾,另一邊放不可回收垃圾。每個村建一個垃圾池,同樣分為兩邊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4)由鄉城管執法中隊進行垃圾清運車和保潔工具配置。

  3、垃圾處理方式。

  (1)戶分類。農戶負責將本戶產生的垃圾分類減量後,分別倒入相關垃圾池內。

  (2)村收集。各村聘用人員對轄區內道路沿線和每戶門前垃圾池內垃圾進行清理,並傾倒入指定垃圾池。

  (3)鎮處理。由環衛所統一將各村垃圾區進行分類清理,可回收垃圾送到廢品回收公司,不可回收垃圾送到垃圾填埋場和壓縮式垃圾站。

  4、經費保障。

  垃圾處理經費的收取標準,由物價部門召開聽證會後確定對門店、企業、居民收取一定的衛生費,同時由鄉政府安排部分資金,並爭取上級扶持資金,保障垃圾處理經費。

  5、考核評比。

  嚴格督查考核,強化獎懲制度,由城管執法中隊對各村、社群進行督查,做到每月一次排程,如實通報情況。每季一次評比,按序排出名次,對不達標的村(社群)進行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對年度排名靠後的村(社群)不予評先,對完成任務好、工作成效

  明顯的村給予適當獎勵。

  三、垃圾減量模式

  1、建築垃圾。挖坑填池,即將爐灰、掃地土、掃院土及偶發性的拆牆、磚頭瓦塊等建築垃圾直接回填到低窪處,填坑造地,硬化土路,堆制土肥,改良土壤,沒有低窪地點的村,必須指定專用的建築垃圾堆放點。

  2、可回收垃圾。包括以下回收迴圈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品:紙類、塑膠、金屬、玻璃、織物等,以及體積較大、整體性強,需拆分再處理的廢家電和傢俱等,由環衛工人分類收集出售給相關收購點。

  3、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填埋或焚燒等方式進行處理。

  4、可堆肥垃圾。垃圾中適宜利用微生物發酵處理並製成肥料的物質,包括剩餘飯菜等易腐食物類廚餘垃圾,樹枝花草等可堆漚植物類垃圾等,倒入漚肥池,進行漚肥。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5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物質消費水平大幅提高,我國生活垃圾產生量迅速增長,環境隱患日益突出,已經成為發展的制約因素。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可以有效改善企業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打造美麗企業。根據相應檔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活垃圾減量化為核心,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以垃圾源頭分選分投,多途分運為手段,以廚餘垃圾收集處理為突破口,科學化分運、最佳化垃圾。強化企業員工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提高企業環境,致力打造美麗企業為目的開展企業垃圾分類工作。

  (二)基本原則。

  政府推動,全民參與。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強化企業示範帶頭作用,引導企業員工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企業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綜合考慮各企業文化、發展水平、生活習慣、垃圾成分等方面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實施路徑,有序推進企業生活垃圾分類。

  完善機制,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企業管理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相關的考核機制,加強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方法提高垃圾分類效率。

  (三)主要目標。

  透過企業生活垃圾分類使員工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提高企業環境,帶動農村以及社群內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工作,大大推動全民垃圾分類這股潮流。

  生活垃圾分類明細:

  1.有害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2.廚餘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相關單位食堂、賓館、飯店等產生的餐廚垃圾,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

  3.可回收物。

  主要品種。包括:廢紙,廢塑膠,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複合包裝等。

  4.其他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除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都稱為其他垃圾。

  嘉興xx傢俱有限公司

  引導企業員工自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企業根據自身企業文化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高效的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制定相關的考核機制可以使員工更加自覺有效的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提高企業生活垃圾分類的效率。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6

  一、指導思想

  我校有11個班級,400多名師生員工,每人每天都要產生一些垃圾,如廢紙、舊書報、食品包裝、廚餘物品等,其中以廢紙為最多。這些垃圾如果混雜在一起被運走,一方面是對資源的浪費,如廢紙、塑膠等完全可以再生利;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廢電池),會造成環境汙染。另外,少數學生平時亂扔垃圾,既影響校園環境,又會養成不良的習慣,這也不利於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

  鑑於上述情況,學校在發展迴圈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思想指導下,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習慣。同時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學生影響家庭、社群,為我區實施垃圾分類打好基礎。

  二、活動的口號

  資源回收,清潔校園,保護環境,和諧發展。

  三、活動的宣傳

  1、在校長室、教導處的領導下,由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書,號召人人參與。每人在倡議書上簽名,並轉化為自己的直接行動,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

  2、發放《垃圾來源及學生處置方式的問卷調查》,讓師生反思自己的行為。

  四、具體分類收集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人員配備

  1、加強領導,由校長室牽頭,各部門協作,大隊輔導員盧桂香負責每天的垃圾分類情況和監督計量工作。

  2、各班由班主任、環保小衛士負責,各辦由辦公室主任負責,對垃圾分類的要求進行監督執行,每週進行小結,每天定人、定時進行垃圾清倒。

  (二)工具配備:

  1、垃圾收集處3處,分別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2、班級發垃圾桶2個,為可回收,不可回收。

  3、學校大廳配有廢舊電池回收專用箱。

  4、實驗室配有實驗廢液回收缸。

  (三)垃圾收集的類別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師生產生的垃圾主要為:

  A類:廢舊報紙和草稿紙、作業本、各類產品的紙質包裝。B類:食品包裝、各種產品的塑膠包裝、各種塑膠袋、飲料瓶等。C類:廢舊電池、廢油墨盒、實驗廢液。

  D類:不可回收垃圾(含食品、教室打掃後的殘存物等。)

  (四)垃圾收集的方法

  1、教室產生的垃圾,分類後在統一時間送交學校垃圾收集箱。

  3、廢舊電池、實驗廢液由學校統一收繳後交上級部門處理(特別是廢舊電池一定要放在專用收集箱內,家中使用的電池也可帶來。)。

  4、文印室的廢墨盒由文印室人員統一保管集中處理。

  五、加強監督、強化管理

  1、總務處、少先隊大隊部對分類情況進行統一檢查評比。

  2、每週對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評比,對可回收垃圾的計量進行彙總。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7

  為認真落實市政府垃圾分類工作推進要求,確保我區完成年底前機關單位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的目標,根據《關於在機關單位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政辦發【20xx】69號)有關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成立局垃圾分類工作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全域性垃圾分類工作。

  組長:組員:

  二、主要目標

  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原則,有計劃地推進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處置工作,逐步形成全域性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目的、意義,不斷提升環保意識,切實發揮帶頭作用,為順利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發揮示範作用。

  2、規範實施。全域性人員要嚴格按照《關於在機關單位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進行垃圾分類,自覺在工作、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切實保障垃圾分類工作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3、督促檢查。垃圾分類工作小組要切實做好全域性垃圾分類的指導、協調、宣傳工作,加強對各辦公室的檢查力度,並及時督促整改到位。

  四、實施步驟

  (一)前期準備階段(11月20日—30月)

  1、做好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

  2、統計、購買、分發垃圾分類收集容器;

  3、完善相關機制對接等工作。

  (二)全面實施階段(12月1日—31日)

  1、各辦公室規範使用垃圾分類小桶(可回收為藍色,其他垃圾為黃色);

  2、可回收物品由辦公室進行統一儲存,定期交由物資回收企業回收再利用;

  3、工作小組做好對各辦公室垃圾分類的檢查、督促和整改工作。

  (三)鞏固完善階段(20xx年)

  進一步總結經驗,規範管理,完善制度,改進提高。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8

  為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現結合我校實際,就推進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推進和諧校園、建設生態校園、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為要求,以“科學規劃、全員參與、整體推進”為工作原則,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引導全校師生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創造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提升學校的整體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逐步完善校園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處置體系。

  2、逐步實現校園垃圾源頭減量,科學分類,無害處理。

  3、努力形成全體師生積極踐行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良好氛圍。

  三、實施措施:

  (一)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有序推進。

  1、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領導小組組長:張國宏;

  副組長:李瑞根、王桂霞;

  組員:秦振林、各班主任、團隊幹部

  2、健全隊伍,加強分類管理

  (1)成立學校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明確各部門、組(室)、食堂、實驗室負責人為學校指導員,具體負責本部門、組(室)的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日常宣傳指導和管理、監督和檢查。

  (2)成立班級垃圾分類減量指導員隊伍,明確班主任為班級指導員,具體負責本班的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日常宣傳指導和管理、監督和檢查;成立班級垃圾分類綠色小衛士隊伍,具體負責本班級的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自主管理。

  (3)規範保潔員隊伍,加強學校層面的垃圾收集和處置工作。

  3、加大投入,完善設施裝置。向各部門、組(室)、班級等發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宣傳資料、垃圾袋等,指導全體教職工、學生將垃圾分類投放;校園內增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箱,班級內分設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

  (二)加大宣傳,體驗實踐,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有效開展。

  1、多途徑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努力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

  透過教職工大會、專題午會、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板報、宣傳欄、倡議書、電子螢幕等多種形式開展垃圾分類普及教育,強化師生垃圾分類減量意識,提升知曉率。

  2、多途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努力提升垃圾分類踐行率。

  (1)開展“光碟行動”,值日教師、團隊幹部組成檢查團,每日對各班午餐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學生避免“舌尖上的浪費”,從源頭上實現垃圾減量,倡導學生爭做“光碟行動”的踐行者、推廣者、監督者,促使全校上下形成一種厲行節約、弘揚節儉的良好氛圍。

  (2)開展“垃圾分類減量,從我做起”主題隊日活動,以知識競賽、十分鐘隊會、簽名等形式進行垃圾分類減量活動,強化學生垃圾分類減量的意識,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開展“小手牽大手”垃圾分類減量系列活動,志願者服務等形式,倡導節約、環保、低碳的生活理念,帶動家庭、社群關注垃圾分類減量,並積極配合、參與學校的相關活動中,攜手共建勤儉節約、綠色環保的美麗家園。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各部門、各組(室)、各班級要明確職責,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要將其作為建設文明校園、落實節能減排的工作來抓,積極做好實施和推進工作。

  2、加強監督,務求實效。校領導小組定期對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監督和評價;學校大隊部行為規範日常檢查組將此項工作納入各班級每日檢查評比中;各部門、各組(室)、各班級要加強對本部門、本組(室)、本班級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的監督,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取得實效。

  3、加強宣傳,及時上報。各班級要加強宣傳垃圾分類減量活動,並注重挖掘活動中的典型案例,以活動簡訊的形式及時上報至學校大隊部,書面稿和電子郵件均可。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9

  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運輸、處置,是大力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的目標;是全面實施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基礎,為確保垃圾分類工作在我區的順利開展,現根據盤錦市教育局關於下發全市教育系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質量,探索學校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可行途徑,推進學校生活垃圾減量分類工作全面開展,提高我區各校師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並以實際行動參與垃圾分類的宣傳,掌握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常識。

  二、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工作內容

  (一)明確垃圾分類標準

  依據《遼寧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導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它垃圾四類。可回收垃圾是指具有市場價格的適宜回收和再利用的廢棄物,包括單獨存放的紙類、塑膠、橡膠、金屬、織物、廢舊傢俱、廢舊家電等。

  有害垃圾是指含有害物質,包括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燈管、家用化學品、電池和過期藥品、化妝品等。易腐圾是指因易腐性物質直接或間接產生惡臭的垃圾,包括廚房等產生的廢棄食材、廢棄食物、廢棄食用油;花草、落葉等廢棄物;衛生間的廢紙、衛生巾等廢棄物;其它被易腐性物質汙染了的紙張等。其它垃圾是指除上述類別之外,未能單獨收集的、失去利用價值的各類生活垃圾。包括廢棄紙張、塑膠、橡膠、宣傳、玻璃等失去利用價值廢棄物。

  (二)落實垃圾分類責任

  學校幼兒園的食堂、宿舍樓、教學樓、實驗樓、保安室等分別落實垃圾分類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三)分類設施設定標準

  1、實驗樓、宿舍樓區域設定可回收垃圾(藍色)、有害垃圾(紅色)、易腐垃圾(綠色)和其它垃圾(灰色)四類垃圾桶,並將不同種類垃圾圖樣標識印製在桶上;有害垃圾筒的設定數量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其它三類垃圾桶一般為每一個單元樓為一組。

  2、教學樓、辦公樓、操場、食堂、保安室等學生集中或人員密集通行區域,應在方便位置放置1—2組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其它垃圾三類垃圾桶。各單位自行採購標準的垃圾分類桶和標識,並落實責任部門負責垃圾桶的日常維護工作。

  (四)垃圾分類作業流程

  1、分類投放。學生或教職工將生活垃圾分類裝入不同垃圾袋內,分別投放到統—設定的對應種類垃圾桶內。

  2、監督指導。學校按垃圾投放區域成立值周教師和值周學生組成的垃圾分類督導小組,監督指導師生的垃圾投放,嚴把“垃圾投放關”學校健全保障制度,把垃圾投放工作納入《量化考核》,同評選“文明班級”“文明宿舍”“學生文明行為規範生”相結合,使師生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嚴把“習慣養成關”。

  3、收集運輸。學校積極同街道、社群或盤錦京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絡選派垃圾清運員,負責學校垃圾收集和集中貯存,盤錦京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定期回收。學校為進出校園車輛和人員辦理通行標識。

  三、工作目標

  第一階段為試點階段。設立平安學校、西安學校、三校為試點學校,開展試點工作,探索生活垃圾分類保障政策和工作標準,建立長效機制,積累經驗;

  第二階段為推廣階段。xx17年底前,實現全區學校生活垃圾分類裝置完備,人員配備齊全,垃圾分類覆蓋面達100%;

  第三階段為鞏固階段。自xx18年起,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實施,並實現垃圾分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

  四、實施措施:

  (一)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有序推進。

  1、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2、健全隊伍,加強垃圾分類管理。

  (1)成立各校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明確各部門負責人為各校指導員,具體負責本部門、組(室)的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日常宣傳指導和管理、監督和檢查。

  (2)規範垃圾回收方式和渠道,加強學校層面的垃圾收集和處置工作。

  3、加大投入,完善裝置設施。向各部門、組(室)、班級等發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宣傳資料、垃圾袋等,指導全體教職工、學生將垃圾分類投放;各校增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箱,班級內分設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食堂提供可重複使用餐具,設定餐廚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剩餘湯水桶,會議室設定茶水桶、消毒櫃、陶瓷杯(不使用一次性杯子);辦公室設定可重複使用的辦公用品,自備可重複使用茶杯。

  (二)加大宣傳、體驗實踐,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有效開展。

  1、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教職工大會、校園廣播、電子螢幕、櫥窗、橫幅、黑板報、班會課、展板、分發宣傳手冊等形式,等多種形。式開展垃圾分類普及教育,強化師生垃圾分類減量意識,提升知曉率。

  2、多途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努力提升垃圾分類減量踐行率。

  (三)實施步驟

  (1)前期部署階段(4月18日前)

  (2)試點階段(4月18日—6月25日)試點單位完成垃圾分類設施設定規劃,佈置設施裝置等工作,6月25日至7月初總結工作經驗。

  (3)推廣階段(7月5日—10月31日)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學校同相關部門對接落實垃圾清運員和分類運輸車輛;部署垃圾設施裝置,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培養師生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4)提升階段(11月1—12月31)總結經驗,建立管理制度,制定考核辦法,健全垃圾分類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學校垃圾分類管理和配套設施體系建設,逐步提高垃圾分類質量。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各校要明確職責,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要將其作為建設文明校園、落實節能減排的工作來抓,積極做好實施和推進工作。

  2、加強監督,務實求效。校領導小組定期對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監督和評價,各部門、級組和班級要加強對責任區域的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的監督,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取得實效。

  3、加強宣傳,各校要加強宣傳垃圾分類減量活動,並注重挖掘活動中的典型案例,及時上報,使師生自覺踐行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全方位全形度培養學生的文明習慣。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10

  一、活動目的

  在平常生活中,垃圾分類處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透過此次活動,讓學生們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準,瞭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從而引導學生養成在日後生活中能夠分類投放各類垃圾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保護好我們身邊的環境,為了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清潔、美好的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下午xx

  三、活動物件

  xx校區x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地點

  xx校區x樓報告廳

  五、活動流程

  1、組織學生觀看《xx市垃圾分類宣傳片》。

  2、齊誦童謠《垃圾分類我宣傳》

  3、學生代表發言。

  4、現場提問並進行模擬操作。

  5、各班“環保小衛士”宣誓。

  六、活動安排

  1、報告廳佈置、錄影:xx負責。

  2、學生座位安排:xx安排。

  3、四個垃圾筒及部分垃圾:xx負責。

  4、電視臺人員茶水:xx。

  5、活動主持:xx。

  6、拍照、微官網:xx。

  7、資訊報道:xx。

  8、學生代表發言、環保小衛士集合:xx負責。

  七、補充說明

  1、xx市電視臺組織拍攝,請xx校區x年級各班主任加強學生的紀律教育,有組織地參加活動。

  2、x月x日下午,x年級xx課暫停一次。如果下雨,原定在報告廳上課的情xx請任課老師安排好地點。xx老師的xx課暫停一次,學生留在自己班級上課,涉及到的學生請各班主任關注好。

  3、假期裡,學生們已完成了各項關於“垃圾分類”的社會實踐作業。一二年級繪製宣傳畫,三四年級設計宣傳標語,五六年級出刊宣傳小報。學校德育處將對學生作品進行組織評比。

  4、各中隊在本學期組織開展關於垃圾分類的有儀式的中隊活動,出刊一期黑板報。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11

  一、活動主題: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社會實踐活動

  二、參訓人員:

  五、六年級學生。

  三、活動時間地點:

  學年第五週星期三第七節在社群

  五、物品準備:

  環保宣傳資料、垃圾車兩輛

  六、人員分工:

  級長——物品準備和總指揮

  正、副班主任——管理班級紀律

  七、活動程式:

  (一)各班帶齊工具四列隊形在籃球場站好(第七節上課前要站好)

  (二)級長向學生說明本次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1)學雷鋒做好事社群清潔大掃除活動。

  (2)向社群人們宣傳環保知識“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並派發環保宣傳資料。

  2、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到商鋪的叔叔、阿姨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並派發環保宣傳資料(要注意文明有禮)。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商鋪。

  (2)組長自己要選好要宣傳的商鋪做好人員分工,每人負責宣傳一種垃圾。

  (3)在活動中要注意安全,要做一個守紀律、懂禮儀、講文明的學生。

  (4)完成環保知識宣傳活動後,自行回到自己班負責的區域進行清潔勞動。

  (5)五年級負責校門向左馬路及社群;六年級負責校門向右馬路及社群。

  (三)對本次活動總結。

  小組環保知識宣傳流程:

  (1號同學) 組長:先向商鋪的叔叔、阿姨介紹自己是哪個班、哪個小組,現在由我們向叔叔、啊姨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首先由我講解可回收垃圾;

  2號同學:講解餐廚垃圾;

  3號同學:講解有害垃圾

  4號同學:講解其他垃圾

  全組同學:謝謝叔叔、阿姨認真傾聽我們講解垃圾分類的知識,希望叔叔、阿姨能做好垃圾分類,不亂扔垃圾,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保護好我們身邊的環境,為了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清潔、美好的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12

  一、活動意圖:

  垃圾,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隨處可見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因此“垃圾”對人們的健康會帶來不良影響,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汙染。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就是要靠我們的自覺,把不同的垃圾安放在屬於它們不同的“家”。只要我們動手分一分,我們的家園就會美十分。

  二、活動目標:

  1、能區分垃圾,並學習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願意維護環境衛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動準備:

  1、4類垃圾桶

  2、各類垃圾

  3、垃圾分類小知識影片、圖片

  四、人員分配:

  五、活動時間:10月24日早上10點~11點(多功能室)

  六、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引導幼兒從顏色方面認識各類垃圾桶。

  〈提前擺好4類垃圾桶在舞臺上>

  (二)主持人利用影片、圖片、講解等方式,對垃圾分類進行普及。

  (三)遊戲“垃圾分類小能手” 。

  1、主持人介紹遊戲玩法。

  規則:幼兒拿起一份垃圾,一個一個跳躍呼啦圈將垃圾丟進正確的垃圾桶!

  2、Yana進行示範一次。

  3、保育員將幼兒椅子收一邊,有序進行遊戲。

  4、音樂聲響起,遊戲開始。

  (四)主持人總結。

  (五)活動延伸。

  (六)活動結束,各回各班。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13

  一、工作目標

  按照“政府主導、全民參與,部門包乾、屬地負責,權責明確、注重長效”的工作原則,充分發揮機關部門幹部職工示範帶頭作用,深入推進垃圾分類,來鞏固文明城市建立成果,建設美麗馬橋。

  二、實施範圍

  本方案實施範圍包括街道機關(經編園區)各部門。

  本方案所稱生活垃圾為機關事業產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垃圾,具體包括餐廚垃圾(主要為單位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個類別。

  三、主要措施

  1、日常宣傳引導。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作為機關幹部職工培訓的重要內容,持續開展主題宣傳,定期開展教育培訓,組織機關幹部職工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測試,做到人人知曉分類。將生活垃圾分類融入機關日常管理之中,作為日常行為規範,引導人人參與踐行。

  2、倡導綠色辦公。推進資訊系統建設和資料共享共用,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全面實施紙張雙面列印,提倡重複使用,推行可更換筆芯的中性筆,減少一次性物品使用。落實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號召,實施光碟行動,減少餐廚垃圾產生。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節約型機關、文明機關建立目標,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綠色生活方式。

  3、提升分類質量。機關幹部職工按分類要求以及具體規定,將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別投放至對應的收集容器。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可投入街道3號樓外面的智慧化垃圾分類筒中,按制定的積分兌換制度進行兌換。同時街道實行定時定點對可回收物進行回收,來不斷提升垃圾分類的質量。

  4、分片包乾制度。建立垃圾分類聯絡包乾制度,機關部門根據聯村聯企安排,認領所聯絡村、區域內企業、店面等單位的宣傳、勸導、督促、服務等的垃圾分類工作,並定期做好檢查指導。

  5、檢查考核方式。每月由街道分類辦不定期抽查機關部門所有辦公室,每個月對分類情況進行黑紅榜公佈,每個季度分類正確的辦公室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機關黨員幹部結合“兩地雙服務”活動,每年年終由所在村(社群)出具家庭垃圾分類情況證明,作為機關部門職工評優資格。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是街道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設“兩美馬橋”的重要舉措。各機關部門要建立垃圾分類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好管理人員,切實將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本部門職能來長效落實。

  2、完善舉措,確保成效。各機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落實有效措施,培養分類習慣,特別是要重點加強幹部職工的分類意識,加大保潔人員的垃圾分類培訓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分類知識和責任心,切實提升職工參與度以及分類實效。

  3、嚴格督查,加強考核。認真落實垃圾分類工作要求,切實負起責任,在抓好垃圾分類工作。在各部門自查的基礎上,街道分類辦將統籌安排抽查,抽查情況將採取媒體報道或通報等形式,從正反兩方面進行督促推進。

  垃圾分類解決方案14

  根據《xx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青政辦發〔20xx〕13號),按照垃圾分類要實現“三個全覆蓋”,即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系統全覆蓋。結合街道工作實際,薛家島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xx年,按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方面的相關政策及標準規範等;機關、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推進其他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轄區開展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分類覆蓋率達到30%;整合最佳化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系,推進垃圾分類相關設施建設,推進餐廚垃圾、建築(裝修)垃圾、有害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5%。

  20xx年,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政策體系建設;實現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繼續擴大居民小區試點範圍,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0%;加快實施標準化農貿市場改造;力爭建設完成餐廚垃圾、建築(裝修)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專案;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0%。

  20xx年,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和標準規範基本完善;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基本健全,長效執行管理機制基本建立,居民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70%;轄區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人均生活垃圾末端處理量同比減少,原生垃圾基本實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

  二、主要任務

  堅持街道帶動、部門聯動、全面發動、全民參與的工作原則,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理,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一)完善政策法規制度。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檔案要求,結合街道實際,制定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梳理國家及省市區現行有關垃圾分類政策法規,並根據新區的實際制定相關規範性檔案,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規範化水平;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配合區完善街道監管考核體系。

  (二)完善垃圾收運體系

  1、配置分類收運容器、車輛。街道和市政作業隊根據居民生活區、各類企事業單位的大小和人員數量,按照“四分類”要求做好垃圾分類投放容器、分類運輸車的選型、採購和配置。在轄區範圍城市道路、旅遊景點、廣場公園、公交場站、車站碼頭、機場等公共場所設定分類垃圾桶。

  2、按照全區統一要求,完成垃圾分類運輸車輛的外觀設計噴塗工作,確定各類垃圾的分類收運路線。

  3、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則,街道和市政作業隊選址建立有害垃圾臨時貯存場所,針對不同品種的有害垃圾進行分類收集、運輸、暫存,建立完善有害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確保有害垃圾得到妥善處理。

  (三)加快大分流體系建設,增強垃圾終端處置能力

  1、加快餐廚垃圾處置設施建設。推進餐廚垃圾處理廠二期(擴能)專案建設,進一步完善餐廚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各區開展農貿市場有機垃圾、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餐廚垃圾的就地或相對集中處置設施的建設。

  2、推進大件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大件垃圾資源化利用體系的建設;建立並完善大件及裝修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城區大件及裝修垃圾收集全覆蓋。

  3、配套足夠的裝修垃圾消納場地。加快建設裝修垃圾消納場地建設,推進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體系的建設。裝修垃圾中可燃部分運至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進行焚燒處置,不可燃部分運至裝修垃圾消納場按要求進行回填、利用或無害化處置。

  4、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研究制定低價值可回收物品價格補貼機制,激發全社會參與回收的積極性。

  5、加快建立有害垃圾收運管理體系。建設有害垃圾暫存設施,將有害垃圾統一送往具有有害垃圾處置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置,確保源頭分類的有害垃圾得到分類運輸、妥善處理。

  (四)分步推進垃圾分類實施片區建設

  1、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同時,各區積極探索駐區內可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的相關企業,包括物業管理的高檔寫字樓、賓館、飯店、綜合商超、工礦企業等。到20xx年底,各區基本實現轄區內所有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垃圾分類全覆蓋,配套垃圾分類收運體系。

  2、以街道辦事處機關、xx管區、xx島示範區、xx灣社群為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到20xx年底,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居民戶數達到本行政區域內總戶數的70%。所有新增的垃圾分類小區、單位及公共區域在設定垃圾分類投放設施的同時,必須配套建設相應的分類收集、運輸及處理設施裝置,嚴格做到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要建立固定的宣傳陣地,引導居民將廚餘垃圾瀝乾水分後投放至其他垃圾。

  (五)深化宣傳教育培訓,形成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局面

  1、思想高度重視,街道大力宣傳垃圾分類重要性。城市管理中心、宣教文衛中心和管區、社群要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營造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工作氛圍,加快推進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宣傳中心建設,各社群要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透過更多的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在各類媒體上進行廣泛宣傳,擴大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影響力;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樹立先進典型,形成示範效應。

  2、抓住學校教育,小手拉大手促進垃圾緊迫性。街道透過區相關部門的教育培訓,重點在大中小學和幼兒園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透過多種方式加強實踐練習,讓學生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並以學生帶動家庭、以家庭帶動社會。各區、各單位要圍繞宣傳重點,確定適合的宣傳引導模式,對所轄區的社群、居民小區、單位、學校等制訂不同的宣傳方案。

  3、結合街道實際,建立垃圾分類培訓制度。根據市級開展針對區級垃圾分類管理人員、志願者等的集中培訓工作,透過培訓班、專題講座、參觀實踐等方式,提高垃圾分類各層級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街道積極引導社群垃圾分類管理人員培訓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各管區、社群要充分認清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的重大意義,把生活垃圾分類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街道成立由辦事處主任為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協調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重大事項。街道建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二)強化資金保障。按照汙染者付費原則,完善生活垃圾處理費統籌管理制度。建設垃圾分類專項補貼政策,對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涉及的裝置採購、徵地拆遷、設施建設和宣傳推廣等予以支援;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投融資體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積極探索特許經營和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積極爭取國家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政策性資金。

  (三)嚴格執法檢查。把握好處罰與教育並重的原則,個人以“督促、教育、責改”為主,管理責任單位以“嚴管、重罰”為主。採取“過程抓環節、環節抓重點、重點求規範”的執法工作思路,透過執法活動,督促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等公共機構以及相關企業切實承擔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示範帶頭作用和主體責任。

  (四)廣泛宣傳發動。透過新聞媒體等多種方式,廣泛開展以“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各管區、社群組織幹部、督導員、志願者進家入戶開展宣傳和示範,各社群、物業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基礎知識、操作流程、政策法規的宣傳。透過廣泛持續宣傳,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家喻戶曉。

  (五)提升科技水平。在智慧城市、智慧城管的大框架下,推進智慧環衛建設,建立生活垃圾產生、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的全過程管控體系,實行精準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的智慧化、標準化、規範化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