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通用6篇)

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通用6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1

  一、工作佈置

  我站召集各在建專案相關單位負責人召開了專題會議,全面貫徹、落實《安徽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依法推進我縣建築工地揚塵防治各項工作,根據市住建委〈關於貫徹落實《安徽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的通知〉檔案精神,要求各單位、各專案部要制定貫徹落實《條例》的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監理、施工單位責任,切實做好施工現場封閉圍擋、道路硬化、材料堆放遮蓋、進出車輛沖洗、工程立面圍護等控塵抑塵措施,並按照標準要求,開展自查自糾整改工作,切實落實責任。

  二、具體要求

  1、開展與大氣汙染防治相關的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工作;

  2、加強巡查力度。成立巡查組,定期對工地進行督查,對措施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建築工地責任主體進行處罰;

  3、施工現場實行圍擋封閉。主要路段施工現場圍擋高度不得低於2.5米,一般路段施工現場圍擋高度不得低於1.8米;

  4、施工現場出入口道路實施混凝土硬化並配備車輛沖洗裝置,對出入車輛必須清洗乾淨後方能放出,嚴禁帶泥上路;

  5、施工現場設定灑水降塵設施,安排專人定時灑水降塵;

  6、對不能及時回填的場地,採取覆蓋等防塵措施;

  7、外腳手架設定懸掛密目式安全網

  8、施工現場禁止焚燒瀝青、橡膠、塑膠、皮革、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害有毒煙塵的物質;

  9、運進或運出工地的土方、砂石、禁止垃圾等易產生揚塵的材料,採取封閉運輸等防塵措施。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工地防塵網使用不規範,未按規定在工地建築結構腳手架外側設定有效抑塵的密目防塵網或防塵布;

  2、部分工地原材料堆放不遮蓋;

  3、部分工地未設定圍擋牆或圍擋牆設定不規範,未保證圍檔連續、密閉;

  4、部分工地未建立規範的車輛沖洗設施,原材料運輸車輛出入工地輪胎不及時清洗、運輸土方水泥車輛不覆蓋篷布,致使泥土物料拋灑路面,造成二次揚塵汙染。

  5、巡查隊伍不健全,質監站人員有限,暫時還未能成立專門的執法隊伍。

  四、工作落實

  針對建築施工工地未按規定完成揚塵整治任務的,我站逐一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上述問題的責成相關責任單位根據各自不同情況,按照要求分別落實整改措施,確保完成揚塵整治任務。整治期間,我站派專人對工地進行監督檢查,對整治不達標的施工專案將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重點督促,確保整治任務完成。

  五、下一步打算

  1、加強揚塵汙染防治宣傳力度。加大媒體曝光頻率,重點提高工地建設方與施工方對揚塵汙染防治工作的認識,提高他們防治揚塵汙染的自覺性,營造爭創“綠色文明工地”的良性氛圍。

  2、認真總結,落實整改。對在建工程繼續認真開展施工現場揚塵汙染防治工作,不斷提高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程度。

  3、加大暗訪、督查、處罰力度。我站將在此前檢查的基礎上,及時研究整改落實對策,明確相關責任,加強暗訪和督查,加大處罰力度,確保揚塵治理工作紮實有效。

  4、加強長效管理。工地揚塵整治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在鞏固好前期整治成果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措施,完善長效管理,努力實現工地揚塵防治工作規範化、常態化。

  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2

  一、工作目標

  透過此次專項檢查,促使全鎮各在建建築工地無證食堂主動申領餐飲服務許可證,持證合法經營;促進各建築工地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保障設施,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基礎臺賬,強化食品安全意識,加強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保障廣大建築工人飲食安全。

  二、檢查重點

  1、各建築工地食堂餐飲服務許可證持證情況,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情況,以及接受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情況;

  2、食堂操作流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規範要求,防蠅防塵設施、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原料倉儲設施等是否齊全;

  3、各環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

  4、食品原料採購驗收把關情況,是否按規範要求履行索證索票程式,是否有使用過期變質、無標籤及標籤不符合規範食品原料的行為;

  5、食品新增劑“五專”制度執行情況,是否有新增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新增劑等行為。

  三、責任分工

  各村(居、社群)食品藥品安全管理資訊員負責本轄區內的在建建築工地食堂專項檢查工作。

  四、時限要求

  本次專項整治自7月12日開始,8月1日前完成現場檢查工作。各村(居、社群)要明確專人負責本次整治工作,嚴格按照方案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3

  一、指導思想

  以“誠信贏得市場、科技創造未來”為統領,以質量、品牌、服務和效益為重點,圍繞“沒有質量就沒有訂單、沒有訂單一切免談”的質量理念,大力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努力營造全員關注質量的良好氛圍,全面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努力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二、活動主題

  科技興業、質量第一、管理創新、誠信服務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26日~5月25日。

  四、組織領導

  為加強分公司“質量月”活動的組織領導,特成立20xx年“質量月”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考核小組。

  1、“質量月”活動領導小組組長:胡晨曦

  副組長:

  成員:李慶元、李孟輝、楊海雲、劉立秋、何澤洪、唐海亮、蔣志強、陳望清、劉強、馮偉謙、何旺、王智勇、郭偉明、黃勇斌

  2、“質量月”活動考核組組長:曾海軍副組長:

  成員:李孟輝、楊海雲、劉立秋、陳望清、何澤洪、周章懷、唐海亮、蔣志強、郭偉明、黃勇斌

  3、“質量月”活動辦公室主任:

  成員:

  五、活動內容

  “質量月”期間的各項活動均按照分公司的活動要求實際工作開展,具體如下:

  1、大力營造“質量月”的濃厚氛圍。質量月開展的前期,活動領導小組首先要圍繞“質量月”活動主題,組織召開“質量月”動員大會,進行“質量月”活動動員和部署,利用橫幅、板報在分公司的主要活動區域或明顯地方對質量月活動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引導全體員工積極投入到質量月活動中。

  2、知識競賽。預計在質量月下旬舉辦質量知識競賽,達到共同學習質量知識、重視產品質量的目的。辦公室選擇60-80道題目,由各部門/單位指派選手在規定時間內閉卷作答,參賽人員原則上各部門技術員、檢驗員、工藝員等不少於1人、不多於10人。按得分進行排名,排名成績將在總結大會中公佈一二三等獎並現場頒獎。

  3、開展質量專項檢查活動。辦公室響應分公司號召,積極開展以“查質量管理體系、查標準執行情況、查質量損失(含投訴)”為主要內容的“三查”活動,要透過專項檢查、綜合檢查等形式對熔鑄耐火材料質量重點控制內容及關鍵點進行全面質量檢查。

  4、開展熔鑄耐火材料質量競賽活動。以電熔廠砂型、電熔各工段、加工廠加工各班和各職能部門作為參賽單位,考核組在4月26日-5月25日內對各個參賽單位按產品質量(合格數、合格率、廢品數等)考核,職能部門按工作量、工作質量考核。砂型、電熔、加工、職能部門各評選一個優勝單位進行獎勵。

  5、有獎質量徵文競賽活動。從4月26日起至5月25日截稿,面向分公司全體員工開展以質量為主題的有獎徵文活動,應徵文體(如:記敘文、議論文、詩歌、散文等)不限,字數300-2000字,內容健康,積極向上,但不得抄襲或摘錄報刊、雜誌、網站、書籍等媒體的文章。每個部門在質量月活動期間,必須於5月25日前提交1篇以上應徵文章,5月30日前,活動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對各活動小組提交的質量徵文進行徵文質量評選。優勝者發表瑞泰科技刊物上並獎勵。

  六、質量月活動的考核與獎勵

  5月26日至6月5日活動總結期間,由活動領導小組透過評定、考核,評選“質量知識競賽優勝者”、“質量優勝單位”、“質量徵文優勝者”、“質量標兵”專案獎,具體規定如下:

  1、熔鑄耐火材料質量競賽活動,產品質量最優的單位獎勵3000元並授予錦旗。

  2、質量知識競賽一等獎1名獎1000元、二等獎2名獎500元、三等獎5名獎200元並頒發證書;

  3、質量徵文優勝者獎200元;

  4、“質量標兵”獎勵500元。每部門推薦1-2名候選人(電熔廠砂型工序2名、電熔工序2名,加工廠加工工序2名、組裝含包裝2名,職能部門各1名),每個候選人必須提交一份競選報告,說明自己對質量的認識、對“下一工序就是顧客”的認知、如何保證質量、已有的貢獻或成績、競選優勢和承諾等。然後由活動領導小組在活動總結期評選出10名“質量標兵”,每位“質量標兵”獎勵獎金500元並頒發證書。

  七、質量月活動總結大會

  1、學校質量月活動方案模板參考

  2、企業生產車間安全質量月活動方案

  3、學校八一建軍節主題活動方案範文

  4、社群開展八一建軍節的活動方案

  5、幼兒園小班關於中秋節的活動方案

  6、幼兒園世界無車日的活動方案

  7、幼兒園中秋節比較有創意的活動方案

  8、幼兒園大班中秋節具體的活動方案

  9、幼兒園小班中秋節有趣的活動方案

  10、大學同學聚會有創意的活動策劃方案

  6月中旬由質量月活動組長召開活動總結會議,分公司領導發表講話,對質量月活動作總結報告,辦公室負責人發言。

  八、活動要求

  1、辦公室要按照分公司領導的要求,高度重視,周密策劃,認真部署、動員、開展好“質量月”活動。

  2、質量月活動開展後,要認真總結“質量月”活動的經驗教訓,並對活動期間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3、要圍繞“質量月”活動主題,紮實有效地開展各項活動,積極開展質量宣傳活動,普及質量知識和質量法律法規,增強全體員工的的質量主體意識。

  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4

  一、工作目標

  透過開展施工揚塵治理,嚴肅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有效解決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及建築物拆除工地施工揚塵突出問題,提高建築施工標準化水平;建立施工揚塵治理長效機制,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遏制施工揚塵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

  二、主要工作

  各級城市管理或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按照"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根據職責分工,結合當地實際,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做好施工揚塵治理工作。

  (一)監督建築工程各方主體主要責任落實情況。

  1.建設單位的主要責任。建設單位對施工揚塵治理負總責,應當將施工揚塵治理的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確相關內容,並及時足額支付。

  2.施工單位的主要責任。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施工揚塵治理責任制,針對工程專案特點制定具體的施工揚塵治理實施方案,並嚴格實施。施工單位應當在建築工地公示施工揚塵治理措施、責任人、主管部門等資訊,並及時向當地主管部門報送施工揚塵治理措施落實情況。

  3.渣土運輸單位的主要責任。渣土運輸單位應當建立工程渣土(建築垃圾)運輸揚塵汙染防治管理制度和相關措施,使用合規車輛,加強對渣土運輸車輛、人員管理。

  (二)監督施工現場揚塵治理措施落實情況。

  1.施工場地。施工單位應當在建築工地設定圍擋,並採取覆蓋、分段作業、擇時施工、灑水抑塵、沖洗地面和車輛等有效防塵降塵措施。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要進行硬化處理。裸露的場地和堆放的土方應採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防塵措施。施工現場出口處應設定車輛沖洗設施,對駛出的車輛進行清洗。

  2.施工廢棄物。建築土方、建築垃圾應當及時清運;在場地內堆存的,應當採用密閉式防塵網遮蓋。建築物內垃圾應採用容器或搭設專用封閉式垃圾道的方式清運,嚴禁凌空拋擲。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土方和建築垃圾的運輸必須採用封閉式運輸車輛或採取覆蓋措施。

  3.施工物料。在規定區域內的施工現場應使用預拌制混凝土及預拌砂漿。採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或砂漿的場所應採取封閉、降塵、降噪措施。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築材料應密閉存放或採取覆蓋等措施。

  (三)監督其他揚塵治理措施落實情況。

  1.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拆除。拆除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時,應採用隔離、灑水等降噪、降塵措施,並及時清理廢棄物。

  2.市政道路施工。當市政道路施工進行銑刨、切割等作業時,應採取有效的防揚塵措施。灰土和無機料應採用預拌進場,碾壓過程中應灑水降塵。

  3.空置建設用地。暫時不能開工的建設用地,建設單位應當對裸露地面進行覆蓋;超過3個月的,應當進行綠化、鋪裝或者遮蓋。

  三、時間安排

  (一)部署階段(4月10日前)。各地對本地區施工揚塵治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各市、縣主管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對各類建築工地進行深入細緻的排查摸底,建立各類建築工地專案清單、臺賬,確保全覆蓋、無遺漏。

  (二)實施階段(4月11日至11月30日)。要認真按照本方案要求,結合文明工地建立工作,全面開展施工揚塵治理,建立健全資訊報送制度,並於每月底前向我部報送工作進展情況。住建部將抽取重點地區進行實地督查,督促地方完善治理措施,強化日常執法監管,加強制度建設,推進全國施工揚塵治理工作。

  (三)總結階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要認真總結施工揚塵治理的經驗、成效,並及時向我部報送。在此基礎上,我部將對治理工作成效顯著的地區和單位進行通報表揚,並對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總結推廣。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城市管理或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站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施工揚塵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統籌部署,認真組織實施,切實將工作落到實處。

  (二)強化監管執法。要綜合運用日常巡查、隨機抽查和遠端監控等手段,加強監管,嚴格執法。暢通舉報渠道,透過數字城管、熱線電話、微信公眾平臺、手機APP等多種方式受理施工揚塵方面的群眾舉報。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的企業,嚴肅查處,並記入誠信資訊系統。對工作落實不力、治理效果不明顯的單位,視其情節和後果,由上級主管部門依法依規追究相應責任。

  (三)做好重汙染天氣應急應對工作。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重汙染天氣應急應對預案,制定不同預警級別的相應揚塵控制措施,編制工地停工清單,細化任務,責任到人,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責。根據當地政府釋出的空氣汙染預警級別,及時啟動應急應對預案,並進行督導檢查。

  (四)健全長效機制。要逐步建立執法聯動機制,保證監管工作的常態化,將施工揚塵治理作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繼續鞏固治理成果。

  (五)開展宣傳工作。要積極開展宣傳工作,透過各類新聞媒體,及時宣傳報道施工揚塵治理先進典型和經驗,公開曝光反面典型,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調動社會公眾參與施工揚塵治理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5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措施為指導,建立新型冠狀病毒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處理機制,迅速開展施工現場防控傳染病緊急情況的處置工作,及時採取防控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早治療,堅決防止疫情輸入、蔓延、輸出,避免疫情在專案出現、擴散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和影響,有效、切實維護生命安全和秩序穩定。

  二、目標任務

  1、宣傳和普及傳染病防控知識,提高廣大施工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

  2、打好提前仗,早作準備,早預防,及時部署相關工作和落實相關措施。

  3、完善傳染病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4、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傳染病不在本工程傳染。

  5、嚴格控制新入場人員,進行登記備案,並對外地進工地人員進行健康監測,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送往定點醫院,嚴禁在工地留宿,特別注意湖北省來青人員的檢查。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抓不懈。宣傳普及傳染病防控知識,提高全體工人的防護意識,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規範管理、統一領導。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傳染病突發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成立預防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與落實專案建築地對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現疫情,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4、現場封閉管理原則。各類工地施工作業、生活區域應與外界圍擋隔離,不能圍擋隔離的應設警戒。

  5、“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原則。各類工地以專案部為單位,嚴格按照防控要求,對所有外來人員均實行嚴格准入管理,場內工作人員無特殊情況禁止對外流動。

  四、組織領導

  成立建築工地傳染病防控工作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公司分管領導:防控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及分工:

  (1)宣傳與教育:

  (2)消毒與檢查:

  (3)聯絡與上報:

  (4)急救電話:120

  (5)其他成員:專案部其他人員、安保人員及各分包單位相關負責人

  五、工作措施

  1、專案部對外部進場人員實行嚴格准入制度,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准予進入工地。

  2、對工地內工作人員,建立健康監測和嚴格外出制度。每天兩次對全部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登記,發現發熱特別是伴有咳嗽、咽喉疼痛等狀況等身體異常人員,立即採取隔離、送醫等應急處置。

  3、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派發資料及宣傳傳染病的防控知識,加強工人個人衛生教育。教育工人飯前便後以及班後一定要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4、嚴格落實全員登記制度,對進出工地人員的姓名、籍貫、來去方向、交通方式及時間等資訊實施真實、動態記錄。工地大門值班人員嚴格登記管理制度,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5、對配送材料、物資等外來人員,車輛進場後,車上人員不得出駕駛室,貨物、物資由專案部安排工地內人員接收和裝卸。

  6、做好工地內人員生活保障工作,確保生活保障物資充裕。由專人外出採買,外出人員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出入時間、路線做好登記備案。

  7、做好防範措施,門衛及辦公室配備體溫計,75%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應急防範物品,保持施工現場、宿舍衛生及室內空氣流通,落實環境消毒制度,切實做好施工現場衛生管理、個人衛生防護和生活垃圾裝袋清理,做好處理垃圾汙物,消除鼠、蟑、蚊、蠅等病媒生物孽生環境,及時組織開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治與消殺,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8、安排專人實施24小時值班和專案領導帶班,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要確保在崗在位、通訊暢通。

  9、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完善傳染病報告,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分層管理,及時落實”。要做好與專案所在地街道、社群、居委會的配合工作,現場防控方案執行和每日疫情防控情況形成日報反饋到分公司。若出現疫情第一時間向XX市定點醫院報告,同時上報分公司和相關政府主管部門。

  六、應急措施

  當工地出現“傳染病”疫情預警時,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方案後,在第一時間採取如下措施:

  1、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衛生部門報告。

  2、對一般發熱等病人的處理:

  (1)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不得帶病上班。發熱病人退熱兩天後,且無反覆,憑醫院的健康證明,才能回崗。

  (2)在規定時間內將發熱人數向相關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並對病人作跟蹤瞭解。

  3、對可疑病例的處理

  (1)發熱病人經醫院認為有傳染病疑似病例嫌疑的,專案部第一時間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對在工地發現病人和接觸過的人員,要在第一時間進行隔離觀察通知醫院診治。

  (2)工地要對可疑病人所在寢室或活動場所進行徹底消毒;對與可疑病人密切接觸的人員進行隔離觀察。

  (3)可疑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人員前往探望。

  (4)工地應根據可疑病人活動的範圍,在相應的範圍內調整施工計劃和安排。

  4、對傳染病人的處理

  若“疑似病人”被醫院正式確診為傳染病患者,專案部要立即向上級報告,並採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具體要求是:

  (1)封鎖疫點。立即封鎖患者所在寢室及班組,等待衛生部門和相關主管部門的處理意見。

  (2)疫點消毒。對工地所有場所進行徹底消毒,消毒必須嚴格按標準操作,消毒結束後進行通風換氣。

  (3)疫情調查。工地應配合衛生部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傳染病人到過的場所、接觸過的人員,進行隨訪,並採取必要的隔離觀察措施。

  5、根據相關規定,出現因疫情原因需要部分或全部停工,按上級建委和衛生部門的通知精神執行。

  6、準備一定數量的體溫計和口罩等應急物資。

  七、保障措施

  專案部適當安排經費用於傳染病疫情的宣傳及防控工作,確保處理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八、責任追究

  實行責任追究制。專案經理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班組長直接負責。全體管理人員必須把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以對工人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層層落實責任,做到防患於未然。對因工作不力、不負責任、措施不當造成工地傳染病疫情擴散傳播或對施工人員健康造成嚴重後果的,將按上級有關規定實行責任倒查,並追究相關人員的政治經濟責任。

  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方案6

  一、目標任務

  20xx年12月底前,建築面積1萬平米以上土石方建設工地全部安裝影片監控系統和汙染物線上監測系統,並與區住建局建管處聯網,實現規模以上建築工地線上監測和影片監控系統全覆蓋。

  二、時間安排

  (一)8月1日—8月31日。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建築工地全部安裝影片監控系統和汙染物線上監測系統,區建管處進行排查落實,對未按期完成的進行停工整改。

  (二)9月1日—10月31日。透過政府採購選定網路運營公司,確定聯網方案。

  (三)11月1日—12月31日。對所有建築工地影片監控系統和汙染物線上監測系統進行聯網除錯,實現建築工地線上監測和影片監控系統全覆蓋。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以分管局長為組長,建管處負責人為副組長,建管處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專項部署推進建築工程線上監測和影片監控系統聯網的各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建管處安全科,孟令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線上監測和影片監控系統聯網工作資訊統計和文字起草工作。

  (二)實行動態管理機制。

  建築工程線上監測和影片監控系統聯網工作將採用“周排程、月通報、季考核”的方式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推進。即每週排程線上監測和影片監控系統聯網工作的進度,月末對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通報,第三、第四季度季末對各責任人和責任單位進行考核。透過按時排程、系統總結、量化考核的動態管理機制推進建築工程線上監測和影片監控系統聯網工作的開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