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通用7篇)

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通用7篇)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效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的每個步驟詳細分析,研究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活動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及《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根據我們幼兒園教師自身在組織活動中存在的薄弱問題,提高我園教師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我園的整體保教水平。本月園內將舉行青年教師公開課觀摩活動,目的是透過活動觀摩,加強園內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發揮觀摩活動示範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二、活動目標

  1、提高教師自我設計活動的能力,促進教師更加關注幼兒需要、關注日常生活,讓活動從幼兒生活中來,從幼兒需要中來。

  2、激勵教師不斷探索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3、搭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互助的平臺,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指導作用。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xx日—20xx年4月xx日

  四、活動要求

  1、所有參加公開的教師在本週五上午(4月10日)到教務處報公開課課題。

  2、各位老師要充分吃透教材,運用最有效、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力爭將課程達到最優質的效果。

  3、聽課教師在活動開始前一律將手機調為振動或關機,必須要遵守時間,應在授課教師講課前開始前全部到位,且中途不得隨意走動或離開教室,並認真做好聽課記錄,且準備好觀摩後的活動反思及評課活動

  4、執教時間:小班20—25分鐘;中班25—30分鐘;大班30—35分鐘。

  五、參加活動人員:

  全園所有專任教師

  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與同伴交流對動物嘴巴的認識,瞭解一些動物嘴巴的外形特徵和特殊用途,感知動物的多樣性。

  2、有了解動物的興趣和願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物的嘴巴》

  2、PPT:救救蘋果樹

  3、幼兒用書:《怪嘴巴》。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引導談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嘴巴,我們的嘴巴有什麼用呢?

  2、那你們知道啄木鳥的嘴巴又有什麼用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裡是怎麼說的。

  (二)播放PPT《救救蘋果樹》,瞭解啄木鳥的外形與生活習性之間的關係。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是誰救了蘋果樹,為什麼啄木鳥能救蘋果樹?

  2、出示PPT:

  教師:啄木鳥長著一張什麼樣的嘴巴?這樣的嘴巴有什麼特殊的本領?

  教師小結:啄木鳥的嘴巴是直直的、尖尖的能用力的啄開樹皮,給大樹治病。

  教師:你還知道其他動物的嘴巴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的嘴巴又有什麼本領呢?

  (三)感知動物嘴巴的多樣性。

  觀察幼兒用書畫面,引導幼兒瞭解動物世界的神奇,感知動物嘴巴的多樣性。

  教師:你看到了什麼動物?它的嘴巴是什麼樣子的?(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動物。)教師:那你知道他有什麼本領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逐個播放課件)教師小結:原來每一種動物他們的嘴巴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領。

  教師:今天呀,我們認識了很多動物,瞭解了他們嘴巴的有趣故事。其實呀,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動物朋友呢。他們的嘴巴會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你可以到書上找一找,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到網上找一找。把你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收集圖片、音像資料,在科學區探索交流,增長知識。

  遊戲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觀看《動物世界》錄影,引導幼兒繼續關注動物的嘴巴,滿足幼兒對動物的觀察興趣。

  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3

  為提高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強化質量意識,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紮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進一步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熟練教學技能、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經研究,決定於20xx年xx月7日至8日對我園所有年級開展校級公開課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切實抓好以園為本的教育教學工作,透過教師講授“公開課”,組織教師進行觀摩學習,開展教學經驗交流,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及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讓廣大教師互通有無,取長補短,互學互助,共同成長,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進我園教師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參加範圍

  全體任課教師。

  三、活動地點

  仙河鎮中心幼兒園遊藝室。

  四、活動時間

  1月7日至8日,上午9:00—10:30,下午:3:00—4:30

  五、活動安排

  六、活動要求

  1、所有參加公開的教師在本週六上午(01月6日)上報公開課課題及電子版教案。

  2、各位老師要充分吃透教材,運用最有效、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力爭將課程達到最優質的效果。

  3、聽課教師在活動開始前一律將手機調為振動或關機,必須要遵守時間,應在授課教師說課開始前全部到位,且中途不得隨意走動或離開教室,並認真做好聽課記錄,且準備好觀摩後的活動反思。

  4、認真公正的做好評課打分活動。

  5、各自輔助教師做好一切後勤工作,保障活動順利進行。(如:相機充電、教具整理等)。

  6、要求本學科組的教師及所有無課教師均要按時參加聽評課。

  7、授課結束後,要開展紮實有效的評課活動。一方面要做好記錄,另一方面要將評課結果上報保教處,要求人人有發言,嚴禁走形式走過程,確保活動取得預期效果。

  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4

  一、活動目的:

  按照我園xxxx年秋季教學教研計劃的要求,本月我園將舉行全園教師公開課觀摩活動,目的是透過課程觀摩,加強園內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發揮觀摩活動示範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二、活動形式:

  本次公開課,我們重點學習語言領域。每名教師選擇語言領域活動進行教學活動,在公開課實施的過程當中,對新教師的成長和教師隊伍的發展能起到顯著的作用,能促進教師教思想的轉變和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活動選材在本期教參中選擇。活動順序按照抓鬮排列的先後進行。

  三、活動時間:

  12月份(第17周)

  四、活動要求:

  1、各位老師要充分吃透教材,運用最有效、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力爭將課程達到最優質的效果。課前認真準備好教學設計,課後向全體老師講述教學目標和課後反思。課後由全體聽課老師進行點評。

  2、聽課教師在活動開始前一律將手機調為振動或關機,必須要遵守時間,應在授課教師說課開始前全部到位,且中途不得隨意走動或離開教室,並認真做好聽課記錄,且準備好觀摩後的發言。

  3、授課教師需提前做好準備,如課件教具的準備、孩子的準備等,聽課人員和上課人員必須按時開始進行活動不得遲到或隨意缺席。

  4、此次公開課的活動組織原則上每一個活動要面向一個班級的全體幼兒。

  5、幼兒園應對教師公開課做好攝影工作。

  五、公開課組織先後順序

  黎翠蓮、謝蕊、徐惠轉、曉燕、馮志旭、陳子瑜、曾垂瓊

  六、評選優秀課方法

  本學期我園將採取現場打分的方法,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按照剩下參與打分老師的平均分多少排名次,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4)。

  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5

  活動背景:

  在進行《認識我自己》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初步認識了自己的五官,在他們眼裡,小手有著神奇的變化,從整隻手到單個手指,從指甲到指紋,他們都充滿了好奇,從中知道了自己的小手會做許多事情,小手的用處真大!正是在這基礎上,我組織了“小手變變變”的活動,以期讓幼兒採用不同的手部變化,體驗小手帶來的神奇變化以及在操作活動中的樂趣,並進一步瞭解小手的用處,萌發幼兒保護小手的意識。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的不同變化來給衣服印花。

  2、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顏料、抹布、各種款式的報紙衣服

  經驗準備:知道花有哪幾部份組成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1、寶寶們,和老師一起來做個手指遊戲吧。來,把小手藏起來。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毛毛蟲爬爬爬。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兔的耳朵長又長。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貓的鬍子喵喵喵。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榔頭敲敲敲。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按鈕嘀嘀嘀。”

  (透過小遊戲的匯入,激發幼兒的興趣,為幼兒自己作畫時手的不同變化作鋪墊)

  2、手指遊戲真好玩。我們一起來給手指朋友留個影吧。

  我的小手變變變,剛才我的小手變成什麼了呀?

  (幼兒自由說,說到什麼就給什麼留個影,教師示範留影。在留影過程中與幼兒一起討論換顏料時該怎麼換,顏料不夠時怎麼辦)

  (透過教師的示範,幼兒很清楚在自己作畫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二、欣賞討論

  1、這些影子朋友真調皮!寶寶看,它們呀一下子又跑到衣服上去了。

  出示衣服,這是誰的衣服呀?漂亮嗎?小熊穿著這麼漂亮的衣服要去哪呀?我們一起來問問小熊吧。“小熊,小熊,穿著這麼漂亮去哪啊?”“我要去參加生日晚會”

  原來小熊要去參加生日晚會,難怪穿這麼漂亮呢!那小熊的衣服上有什麼呀?這些花真漂亮,五顏六色,它們都是有我們的影子朋友變出來的。

  (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2、請寶寶們仔細找找,小貓的鬍子的影子跑到哪裡去了?

  小貓鬍子的影子跑到這裡來了,那這是花的什麼呀?小貓鬍子的影子一下子變成了花的花心了,花心在花的中間。

  小貓鬍子的影子還跑到花的什麼地方去了?

  這是花的什麼呀?小貓鬍子的影子一下子又變成了花的'花葉,左一片花葉,右一片花葉。(師邊說邊演示)

  3、榔頭的影子跑到花的什麼地方去了?

  這是花的什麼呀?榔頭的影子一下子變成了花的花瓣,花瓣繞著花心轉一轉,敲敲敲。花瓣要多一些,這樣開出來的花才又大又好看。(師邊說邊演示)

  榔頭的影子還跑到花的什麼地方去了?

  4、毛毛蟲的影子變成了花的花柄,花柄要長長的(師邊說邊演示)

  5、小結:原來每個影子都可以做花的花心、花瓣、花葉、花柄,你想讓它做花的什麼,它就可以做花的什麼。

  (透過讓幼兒找找調皮的影子,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手的不同造型的變化,並進一步鞏固了花的組成部分。在整個過程中,幼兒處於主動地位,教師兼著啟發、鼓勵的原則在旁引導,使師、幼互動顯得自然而和諧。)

  三、幼兒作畫

  1、小熊穿上這麼漂亮的衣服真開心,可是它說我不能一個人快樂呀,你快樂,我快樂,大家一起才快樂!請寶寶們也用這些影子朋友幫我的小夥伴也來設計一件漂亮的花衣服吧。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展示作品

  衣服做好了,小熊真高興!我們一起和小熊穿上這麼漂亮的衣服來跳個舞吧。

  (活動結束時,讓幼兒穿上自己製作的服裝相互評價,教師參與評價,再次達到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效應。同時也充分體現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讓幼兒自主評價,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

  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利用椅子練習跨、跳、平衡等動作。

  2、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把椅子、顏色標記若干、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進入角色,熱身運動

  1、幼兒每人搬一把小椅子,入場成四路縱隊。

  2、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和椅子一起做運動,你們準備好了嗎?”

  3、幼兒站在椅子邊聽音樂邊跟著老師做動作:上肢運動、體轉運動、下肢運動、跳躍運動等(要求幼兒有精神的做動作)

  二、自由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1、教師:“除了我們剛才和椅子一起做的運動,你還有什麼其他動作嗎?”

  2、幼兒自由探索2-3分鐘

  3、展示自己的發現,並引導幼兒集體練習幾個基本動作。(由上往下跳、繞腿、跨越、平衡等)

  三、椅子的組合運動

  1、教師:“如果很多椅子組合在一起,又能有什麼運動呢。”引導幼兒椅子搭成小路。

  2、嘗試多種障礙“小路”。

  (1)、椅子背同面朝側排成小路。

  (2)、其中幾把椅背方向朝前,製造障礙。

  (3)、其中幾把椅子錯位,製造跨越障礙。

  (4)、其中接連兩把椅子背朝前並錯位,提高難度。

  3、逐步提升小路的難度,先請幼兒自由探索,發現難度、重點指導、解決難度。然後透過兩小組比賽的形式進行練習。

  四、放鬆運動

  1、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鬆活動。“我們玩得真開心!讓我們來跳個舞吧”

  2、師:時候不早了,我們慢慢開車回家吧!(幼兒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動室。)

  幼兒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方案7

  設計思路

  古詩工於音韻,注重意境,句式工整,朗朗上口,是一種很好的文學作品形式。怎樣讓幼兒透過活動記住一首古詩,並瞭解含義呢?古詩的選擇最為重要,既要簡單易懂,又要便於幼兒用語言、動作來表現。在活動古詩《風》中,我採用倒敘的方法,先區域性理解再完整欣賞,讓幼兒深刻體會古詩的意境美,激發幼兒的主動意識,讓幼兒學會自己探究、發現。

  活動目標

  1.喜歡古詩,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感受古詩的韻律感。

  2.熟悉、理解古詩,能大膽地朗讀古詩,嘗試用動作表演古詩。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入

  教師提問,讓幼兒瞭解風的知識,引出古詩《風》。

  師:“今天呀!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它能讓紅旗飄起來,讓風車轉起來,猜猜它是誰? ”

  二、分段學習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瞭解風的作用,根據課件分句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師:“看!風娃娃來到樹林裡,把樹葉從樹上吹落下來。我們一起念解落三秋葉。”

  2.教師指導,幼兒模仿學習風的動作,感受風的作用。

  師:“誰能用動作學一學樹葉是怎麼落下來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看!”

  師:“咦!江水怎麼了?大家用動作學一學。”

  師:“不好了,風娃娃來到了竹林裡,竹子怎麼樣了?你能學學竹子是怎樣的嗎?”

  3.完整播放課件,加強幼兒對古詩《風》的理解。

  師:“古代有個詩人叫李嶠,寫了一首《風》的古詩,我們一起來聽聽。”

  4.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念古詩,可以適當地反覆念讀。

  師:“表演得真棒啊!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古詩吧!”

  師:“你們念得真好聽!我們再來一遍。聲音再響亮點、整齊一點,那就更棒了!”

  古詩:《風》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三、遊戲“聽古詩選圖片”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並做示範。

  師:“古詩裡藏著風娃娃呢,老師念一句古詩,你看看它在哪張圖片上,就把這張圖片高高地舉起來。”

  2.適當地提示幼兒選擇正確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解落三秋葉。風娃娃在哪張圖片上呢?快找找。”

  師:“為什麼選擇這幅圖片呢?誰能說說?”

  3.教師出示圖片,分句念古詩,幼兒跟讀。

  師:“我們一起來唸一念這句古詩。”

  4.教師完整地念古詩《風》,幼兒表演風的動作。

  師:“風娃娃想請小朋友來表演,我念古詩你們來做動作。”

  四、延伸活動

  教師總結,鼓勵幼兒回家繼續鞏固。

  師:“你們真棒,都能聽懂古詩的意思了。”

  師:“今天我們學了一首新的古詩《風》,回家後把這首古詩《風》念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幼兒的古詩教學不能生搬硬套,教師要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學習古詩,理解詩意,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活動充滿生機。活動古詩《風》,透過課件中的生動畫面激發幼兒的興趣;透過精美的圖片讓幼兒體驗、感受古詩的意境美,讓幼兒在情景中發現問題、尋找答案。在遊戲環節中,幼兒透過遊戲充分感知、理解古詩的含義,做到在遊戲中發展、學習。

  古詩教學活動,讓幼兒在學詩的過程中瞭解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識。這是古詩教學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