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教師培訓會經典發言稿

小學一年級教師培訓會經典發言稿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我們都可能會用到發言稿,發言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那要怎麼寫好發言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教師培訓會經典發言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各位一年級的同仁們:

  大家晚上好!

  一年級,是兒童成長的特殊敏感期,也是教師和家長最為辛勞焦灼的時期。最近在巡班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師生正在經歷最艱難的秩序生成期,聽到大家略帶嘶啞的嗓音,看到你們忙碌的身影,真的感覺我們一年級的老師的辛苦,你們像媽媽一樣苦口婆心,勞神費力,又加之大部分老師來自幼兒園,教學物件、教學要求與標準的不同都給我們莫大的挑戰。工作的辛勞我們感同身受,但是我們堅信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你們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度過這個艱難的秩序生成期,帶領孩子和我們其他年級同步參與到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一年級教學如同是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蓋成高樓大廈。因此,我們一年級的老師要更加看重自己,要在教學中有更大作為。當前,我深深的感到,如何讓一年級學生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學習秩序,如何從源頭抓起培養剛入學的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是眼下的當務之急和迫在眉睫的事。為此我們實行了二年級老師示範課,一年級教師培訓會,一年級班級課堂教學常規訓練競賽活動、一年級家長學校等活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培、研、訓、賽的系列活動中,幫助我們新轉崗的教師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協同彼此的力量建立較好的課堂常規,學習一年級生本課堂的授課方式和方法,幫助孩子儘快成為規範有序合格的小學生。

  一、注意幼小銜接,讓孩子愉快地生活在校園

  xx年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的教學生涯中,每次接班,面對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面對那一顆顆純淨的心靈,面對孩子們好奇、崇拜、嚮往的神情,我便覺得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教室門口總站著一些家長,他們的表情和眼神告訴我:老師啊,我把孩子交給你了,幾年後,你將還給我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是啊,每一個孩子都是抱著學好的心願來到學校。他們把無限的信任給了老師,老師怎能不抱以一定程度上的信任呢?但是,每次面對新生,我都會從心底發出感嘆:今天,你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看起來沒有差別,可是,幾年之後,你們將多麼不同。”不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幼兒園和小學銜接得好不好。

  幼兒園和小學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其中包括許多轉折與變化。如果轉折得不好,將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對以後的學習造成障礙。

  有一部分孩子在過渡期間適應很快,自我調節能力較強,上一年級後,學習積極主動,求知慾旺盛,興趣廣泛,究其原因,是較好地處理了銜接關口的不適應問題。但也有的孩子上小學後體重明顯下降,吃不好、睡不好,一反往日的天真活潑,變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有的孩子一看到學校的大門就發抖、嘔吐。有的孩子學習興趣低落、恐懼、焦慮。有的孩子甚至放棄了小學的學習重新回到了幼兒園。

  孩子在入小學後大致會出現以下四種不適應的症狀:

  一是沒有紀律觀念:

  上小學後,有些孩子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會控制自己,想玩就玩,想說就說,想走就走,不懂課堂教學常規,擾亂了正常教學秩序,不僅自己學不好,影響得其他同學也學不好。有的孩子即使不敢亂說亂動,也不會聽講,胡思亂想,三心二意。一節課四十分鐘,老師有一半時間是在組織教學,所以,一年級老師特別累,心太累,腿太累,嗓太累。在小學工作過的老師都知道,一年級老師的嗓子時常是啞的。學生的事故多,告狀之聲不絕於耳:”老師,他打了我一下。“”老師,我的橡皮不見了。””老師,他尿褲了。”一年級的重要性和艱難程度沒有親身感受的人是不知道的。

  二是不想上學:

  上課時間長,一節課40分鐘,幼兒園30分鐘。有功課壓力。個別孩子對學校產生厭倦感。

  三是煩躁暴力:

  遇到問題後,老師沒有及時與孩子、與家長溝通,孩子煩躁不安,借暴力發洩。

  四是情緒憂鬱:

  久而久之,產生憂鬱情緒。

  針對上述情況,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從而讓孩子們輕鬆愉快、積極向上、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呢?我想,充分調動家長的力量,根據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和具體需要,每週給家長寫一封信、每月一次家長會。建議每個班級建立部落格,每個家長都應該成為班級部落格的常客,在這裡,家長能及時瞭解班級情況、孩子情況以及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一年級老師經常性地、誠懇地和家長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明確地向家長提出一些要求:

  首先,要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上學的強烈願望。

  二是要培養最起碼的`文明禮貌習慣。應鞏固和加強對孩子進行文明行為和禮貌習慣的培養。禮多人不怪,油多菜不壞。培養孩子良好的儀態儀表,學會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對別人提出的問題不要躲躲閃閃,拒絕回答。教育他們聽老師的話,有禮貌、守紀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關心集體、講道理、明是非等。

  三是要培養一定的生活習慣。要教育孩子掌握一些簡單的衛生常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終,該讓孩子做的事情儘量讓其獨立完成,切忌包辦。如定時睡覺,早睡早起,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自己脫穿衣服,自己整理床鋪,一人單獨睡小床,自覺地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學會正確地使用筷子,吃飯時不要發出聲音,定時大小便,便後自己擦乾淨,能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等。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就說過:孩子能做的事情家長代替的話,那家長是在犯賤。話雖有點過火,但是卻一針見血。

  四要和孩子一起閱讀。告訴家長,在沒有徵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我們把孩子帶到了這個充滿歡樂和痛苦的世界,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孩子的一生負責。還要告訴他們,孩子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家長之間的競爭。所以,我們當父母的再忙也要管孩子,不能放任自流。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安靜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大量實踐告訴我們:所有那些有教養、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著熱忱的愛心的家庭。當然,你也可以舉出文盲父母"培養出"優秀子弟的例子來反駁我。但你不要忘記,物以稀為貴,之所以文盲家的才俊可以名噪一時,恰是因為那樣的情況太少啊。書香門第出學者——誰會為此而驚訝呢?剛上小學的孩子讀啥書呢?讀《新編365夜兒歌》,一天一首,循序漸進,由讀到背再到寫,不要小看了孩子,他們的潛力大得驚人,我們給他們幾縷春風,他們就會捧給我們一個春天。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週進步了,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五是家長要帶孩子一起準備學習用具。在課前準備方面,孩子要先整理好書包。如:書包、鉛筆盒、本子等,並訓練孩子使用和保管這些學習用品,要愛惜學習用品,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有些不善於經營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要掉一些東西,這種丟三落四的習慣一旦輻射到學習上,後果不難想像。我們建議家長最好為孩子準備雙肩背式書包。這種書包可以使兩肩受力均勻,同時促使直背挺胸,起到糾正形體的作用,還要為孩子準備些鉛筆、擦皮、鉛筆刀、直尺等。鉛筆應選擇標有HB字樣的,因為這種筆的筆芯硬度適中,寫出字的顏色也合適。從鉛筆外形看,六稜柱形的鉛筆孩子握著舒適、穩妥,也不易滾落到地面上摔斷筆芯。另外,還要準備一個文具盒,最好選擇帶磁鐵蓋的塑膠文具盒或帆布文具盒。鐵皮文具盒邊緣鋒利,且掉在地上會發出響聲,影響上課。文具盒上的圖案不要過於花哨複雜,否則圖案吸引著孩子,會分散他上課聽講的注意力。

  六是要訓練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孩子要有安全意識。首先是遊戲安全:小學活動器械高而大、場地硬、學生多,老師不可能隨時呵護在孩子左右,所以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活動時守秩序,不推擠,不瘋跑,不亂扔石子、不玩木棍,其次是接送安全:要事先同孩子約好接的地點,叮囑孩子,家長沒來時原地等待,不亂跑,不跟陌生人走。再次是路上安全:重複講地點路標及安全注意事項,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最後是飲食衛生安全:教育孩子不買小攤上的食品;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只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等。

  老師們,讓我們和家長攜手,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對待孩子們,如果粗心、疏忽,一切不幸皆有可能發生啊!

  提請我們一年級的老師,幼小銜接還要注意:

  一是要多關心,少責罵。

  孩子剛上小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要責罵孩子:你真不爭氣!而是要耐心疏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要讓孩子在責罵聲中變得越來越自卑、頑皮。一年級的學習內容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並不簡單,甚至是很艱辛的,是一個爬坡過程,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為了將來的少扶或者不扶,否則問題越來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都將不堪其苦。

  在起步階段,重要的不是分數,而是學習興趣和狀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分數更重要的是: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教育是一件緩慢而美麗的事業,老師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老師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鑽研,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突出表現。所以,老師們一定要心平氣和,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世界上哪有不犯錯誤的學生?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適當的懲戒還是應該有的,不過一定要把握好方式與分寸。魏書生處罰學生用三種方式:犯了小錯誤,罰他給全班同學唱支歌;犯了比較重的錯誤,要去做一件好事來補償。犯了嚴重錯誤,寫一份500字的說明書。說明書不是檢討書,犯錯誤的學生可以為自己辯護,寫明犯錯誤的心理活動過程就行了。

  二是要多溝通,少誤會。

  當孩子有問題時,要多與孩子溝通,與家長溝通,預防勝於治療。透過多種渠道去了解孩子,向家長、同學瞭解,以判斷學生是否正常發展。

  三是要多放手,少代替。

  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該做的、可以做到的事情。

  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對於學生而言,好習慣多了就是好孩子。對於成人而言,好習慣多了就是好人生。一年級是良好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機,一旦錯過了這個黃金期,便永久的錯過了,以後做再多再大的努力恐怕都事倍功半,所以,我們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據說一個好習慣,至少要重複21次才有可能形成。因此,我們要從起始年級抓起,從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抓起,處處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教育、影響學生,一點一滴嚴格訓練,紮實培養。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要有計劃地去培養孩子各方面良好的習慣,希望從你自己班級裡走出去的孩子,既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又磊磊落落,堂堂正正,男孩子像個小紳士,女孩子像個小淑女。

  針對剛升入一年級的孩子,老師要採取講事理、明要求、樹榜樣、家校聯絡等方式來幫助他們儘快進入良好的學習生活狀態。下面從五個方面講良好紀律習慣的養成。

  1、明確要求

  在晨會或者班會課上,要明確告訴學生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哪些上課不允許做,哪些在校期間禁止做。使學生的是非觀念更明確,但光有是非觀念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讓每個孩子明確我應該怎樣做,做到什麼要求。從而自覺地遵守紀律。課堂上對影響大家學習的學生說:“這個班不是隻有你一個人,而是幾十個人。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得先考慮:會不會影響大家。利己,但不能損人。損人利已是大家所不容的。“對一年級小朋友可以把話說淺顯一些:”你一說話,就會影響別人聽講、做作業,所以請你不要隨便講話。”課堂上,一年級老師說的最多的話是組織教學的話。“苦口婆心”這個成語,是教低年級老師的真實寫照。

  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結合本班的情況和孩子的心理特點,把各個習慣養成的要求編在兒歌和口令之中,朗朗上口的兒歌、口令,就像戰士們每天行動前唱的軍歌,鼓舞士氣,振作精神。

  簡單明瞭的口令是調控注意力的法寶。有趣的教學設計雖然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在漫長的45分鐘裡,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還是會走神,這時,我們就用上一些口令。比如:上課鈴聲響後,小班長帶動大家邊拍邊唱:“同學們,我問你,上課應該怎麼做?身坐正,腳放平,眼看老師守紀律。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師。 小嘴巴,閉緊了。小腰板,挺直了。再如:上課了,進教室,擺用品,抱臂坐,靜悄悄,等老師。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課上守紀律,坐正看前方。發言先站好,聲音甜又亮。手不動腳不晃,比一比誰最棒。“

  課間休息必須要有。一年級的孩子生性活潑,有意注意時間不長,45分鐘的課,上到一半,休息3-5分鐘,在輕鬆的音樂伴奏下,讓孩子站起來舒展舒展筋骨。也可以下達口令: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坐好!

  對學生要嚴格要求,但不要太厲害。清代的馮班說:”師太嚴,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強者懟而嚴。鞭撲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意思是說,老師如果太厲害了。懦弱的孩子會被教愚笨,個性強的孩子變得暴戾。什麼事過了頭,都會走向反面。

  要像孔子說的那樣: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如果你今天狠批了張三一頓,明天一定找個理由表揚他。至少要主動和他說話,好像昨天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2、寓教於樂

  一年級學生畢竟只有6、7歲,無意注意佔主體地位,注意力很難長久地集中,課堂上難免會開小差,為了讓孩子們的注意力跟著教學進度走,老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上要不落窠臼,大膽創新。對一年級學生來說,遊戲往往就是學習,學習往往是遊戲。動靜交替,勞逸結合。最簡單實惠的就是開火車、猜猜猜、摘蘋果、找朋友等。遊戲得不斷創新,因為孩子都是喜新厭舊的,我們得不斷地想新招吸引他們。我們要經常使用課件,創設情境,投其所好,讓動畫世界中的人物帶領他們暢遊知識的海洋。比如,讓《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帶領他們進入拼音王國認識幾個朋友,去天線寶寶的家裡找拼音寶寶等。也可以用語言創設情境,讓孩子扮演角色進行對話。

  老師們,音樂對心靈的滋養如同文字對心靈的滋養——有則快意,無則失落。要把各種優美的輕音樂、兒童歌曲等請進自己的課堂中,讓孩子在音樂聲中朗讀、寫字、休息。當音樂的陪伴成為孩子們的一種學習習慣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修養在慢慢形成。孩子那顆動盪、不安的心在音樂聲中漸漸安靜、平和下來。培養孩子的靜氣很重要。愛吵愛鬧,意味著一個人的心門是閉塞的。他的眼裡只看見自己,他的耳朵只聽見自己。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從書本、從生活中有所吸納和汲取?如果孩子愛吵愛鬧,聽不進別人說的話,不要以為這只是個性有缺陷,這也是令人擔憂的心智狀態。培養孩子的靜氣,是教師和家長的共同責任。大家要做到的是:自己不製造噪音,因為噪音是智力發展的第一大殺手。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靜——儘量柔和地說話。讓孩子能夠”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一定要注意教學形式、手段的變化。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暫的。 如果第一個詞是老師領讀,第二個詞也是,那麼第三個就要請優秀的學生當一回小老師了。第一遍讀課文是齊讀。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讀,或者同桌之間互相讀。讀課文、讀詞語不要讓學生扯著嗓子讀(低年級易犯這個毛病)。如果要求全班學生讀單詞,能不能聲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板書”大“和”小“,故意把”大“寫得大大的,把”小“寫得小小的。如此,學生一定發出會心的微笑。這也是變化。第一次分角色朗讀,全由學生參與,第二次你如果參與進去,學生一定會讀得更有精神。這個詞讓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那個詞則請他們以動作表示。這個詞請學生用它說句話——在應用中理解,那個詞則請他們查查詞典。可以畫簡筆畫,還可以讓學生看圖片。這都叫“變化”。沒有變化。學生會生厭,沒有變化,也就沒有教學藝術。

  3、樹立榜樣

  在孩子們的眼裡,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學生是老師的影子。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等特點,因此,我們老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用粉筆頭砸學生,不用髒話罵學生。經常用身邊的夥伴給他們做榜樣,激勵他們向小夥伴學習。發掘表現突出的個體,表揚的是一個,受益的是一大片,這個辦法確實能立竿見影,但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可以把目光投到學習小組,可把全班分為幾個組(如四個組),上課時,不論哪個同學在哪些方面表現好,都在他所在的組下面畫一面紅旗或一隻蘋果;有人表現不好則擦掉一面紅旗或一個蘋果。下課時,表揚表現特別好的組。用小組的榮譽感來讓孩子們自我約束,樹立榜樣小組。

  這個辦法對維持課堂紀律很有效。這樣,正面影響的範圍更廣。所以,除了推出榜樣小組外,還配之優秀同桌對子的評選。多種榜樣的樹立,不斷給孩子良性的刺激,促使每個孩子自發的形成規則意識。

  4、恰當評價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學習成績的快樂等,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

  老師一旦進入課堂,就要像演員一樣,精氣神十足。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學方案的實施上。要善於用眼睛表達你的滿意、生氣和憤怒。儘量不要吼叫。訓斥只可偶爾為之。目光要經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動、好說的學生。可以請他們做點事——比如讀拼音、讀兒歌、表演、到黑板上寫字等。這叫”以動治動“。最要緊的是不斷地鼓勵、表揚、提醒學生。但話要簡潔明瞭,忌婆婆媽媽式的嘮叨。

  表揚要有實指性,忌空泛。”你做作業總是那麼細心。很少有錯誤。“”你回答問題不但對。而且口齒清楚。“——這樣說就具體了。

  恰當地使用肢體語言,可以讓學生感到你的真誠和親暱,拉近師生的距離。如摸摸頭、握握手、貼貼臉蛋、擁抱等等。

  要細心觀察學生,全面瞭解學生,傾聽學生的談話。如果你在適當時機和場合,不經意地說出某一個孩子做的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或值得稱道的一種表現,他不僅會感到吃驚,而且受到的鼓舞也會特別大。

  這樣的表揚會更有效:”李勇的眼睛一直看著老師。"——如果李勇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動作。

  要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必要時,把個別學生座位調動一下。”請小勇和李麗對調一下座位。“最好把個別自覺性差的學生調到離老師近的位置。

  對此類問題,處理要果斷,快刀斬亂麻,不必說為什麼。

  最不得已的手段是懲罰——罰站、停課。對特別好動的孩子,最好當眾這樣說:”孫浩同學,下節語文課你必須到我辦公室去,因為你太影響大家了,這是老師迫不得已做出的決定。“

  懲罰儘量少用。千萬不要體罰,切記。寧肯讓教育失敗一次。也不要因體罰而造成更大的失敗。這種失敗是無可挽回的。

  每個班都要形成一套評價機制,設立競賽和獎懲制度。每節課,每天、每週、每月都有優秀學生,優秀小組,傾聽天使,最佳對子的評選,可以用小紅花、五角星、小扣章來體現,可以用獎狀、喜報來表揚,可以把這些孩子的照片貼到教師後面的文化牆上。多種評價方法的使用,一定能調動起學生爭先趕優的積極性。

  5、融洽關係

  親其師信其道。要密切生生關係。肚子裡要有幾個故事和笑話,找機會講給學生聽。老師講的故事,學生會終生不忘。忘不了故事,就忘不了你這位老師。講故事特別能讓調皮的學生親近你。當好動的學生拉著你講故事時,你要利用這個機會和他們進行交流。

  學校的教育沒有家長的配合就難以產生效果,家校聯絡相當重要。透過個別訪談,家校聯絡冊、班級部落格等途徑,加強與家庭的聯絡,動員廣大家長一起做好班級工作,共同培養學生的良好紀律和行為習慣。對所有學生家長都要以禮相待。不要在家長面前指責學生。對任何學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長處,把優點放大。也要讓學困生的家長樹立信心。”羅森塔爾效應“同樣適用於學生家長。

  儘量不要請家長到學校來,而應該主動到學生家去。老師踏進學生家門。而且心平氣和、推心置腹地和家長交談,學生和家長該是一種什麼感覺、一種什麼心情啊!在這種情況下,我想,無論談什麼,學生和家長都會接受的。

  另外,為了保證課堂上純正的聲音,我們要訓練學生無論是拿文具還是站起來回答問題,都不能弄出響聲來。讓板凳聲、文具盒的啪啪聲消失。集中時間訓練,要有效果。

  面對一年級的孩子,我們老師必須要有愛心和耐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犯的種種錯誤,這樣才能忍受得住那時不時失控和充滿”自由主義"的課堂,只有這樣,你才能當一位快樂的一年級老師。如果你真的愛他們,你會發現經常犯錯的他們其實也很可愛。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養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養成,它有一個由簡單到複雜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體,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它是嚴格訓練,反覆強化,堅持不懈的結果,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讓學生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細緻的工作,只要堅持不懈,循循善誘,必將水到渠成。

  三、以學定教,有效教學

  所謂以學定教就是依據學情確定教學的起點、方法和策略。

  教學的起點在哪裡?這是好多教師把握不準的。有相當多的教師教學往往從零起點開始,他們認為新知理應從零開始,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比如一年級教漢語拼音,好多學生已經掌握得很不錯了,都已會認會讀甚至會寫了,可是老師仍把學生當作一無所知,教學從頭開始,試想,那樣的課堂該多麼令學生失望啊!課前,老師要了解孩子們上小學之前到底有多少人學過漢語拼音,老師問全班同學:”你們學過漢語拼音的舉手。“如果半數以上學過,我建議老師們調整你的教學思路,既然大部分學生已學過,能否在此起點上讓孩子們做小老師,展示學習成果,檢查學習效果,糾正不正確的發音,讓孩子們學得更主動,更快樂一些呢?

  我們老師備課習慣於備教案、備教材、備教法,但卻常常不備學生。因此,我建議老師們備課欄中增設“學情”一欄。“學情”如何備?可找好中差幾位學生了解,可在班上普遍問詢。其實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就是憑經驗也該知曉學生的大致情況今天大班授課,一班48人再講因材施教確實難以操作,但老師適當分層施教,還是可行的。

  各位老師,我們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老師和家長就像是五彩繽紛的油畫棒,孩子們任憑"畫家們"在他身上渲染。渲染的成功,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反之,就是垃圾。我們在座的每個老師都希望學生能健康茁壯成長,沒有哪個老師情願以犧牲孩子的健康和快樂為代價去換取功名利祿。試想,如果孩子功成了、名就了,卻病病歪歪的,那會失去生活中的多少樂趣!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需要一些技巧。我相信,年輕就是資本。一個好老師必須是敬業的、溫潤的、智慧的、能幹的。請記住:教育是漫長而美麗的事業,為了孩子,讓我們潛心做教育,讓我們一起耕耘,一起收穫,一起擔當辛勞,一起享受快樂。梅花香自苦寒來,付出有多少,幸福就有多豐厚。祝願在座的各位老師育生有方!祝願我們的孩子個個成人、成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