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通用7篇)

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通用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總有一些事或人讓我們感觸頗深,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於心。不過,你知道要怎麼寫感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1

  越是困難挑戰來臨的時候,越是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時候。市金融工作黨委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對關鍵領域的金融支援,提升金融服務的溫度、廣度和深度,彰顯為民初心,體現金融擔當。

  精準投放,把金融資源投向抗疫關鍵領域。市金融工作黨委推動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金融支援力度,積極引導金融資源向市民餐桌保供、核酸檢測等關鍵領域傾斜,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上海銀行加大對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的中小供應商金融支援力度,一週內放款近5億元,助力上海“菜籃子”“米袋子”持續穩定。上海農商銀行“網格化”排摸資金需求,開啟綠色支農金融服務通道。農行上海分行累計為保障社群防疫網格化管理某通訊公司投放外幣貸款3500萬美元。交行上海市分行採用隨到隨審模式,建立特急綠色通道,主動給予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企業1000萬元授信額度。中信銀行上海分行透過“科創e貸”產品,15分鐘內為某“專精特新”口罩原材料企業發放貸款450萬元。光大銀行上海分行3個工作日內完成滬上某大型食品集團30億SCP債券的專案發行,最大限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精準輸血,擔起金融行業社會責任。市金融工作黨委推動金融行業透過最佳化服務、減免費用等方式,切實讓利實體經濟,輸血中小微企業,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3月17日起免收註冊地在多個地區的存量及新增上市公司、掛牌公司、債券發行人2022年登記結算費用。中國銀聯攜手多家銀行和電商推出“同心助愛、外賣到家”關愛活動,將暖心福利和溫情關愛送進千家萬戶。中國人壽上海市分公司向疫情防控志願者免費贈送“守護志願者”特定保險,為“逆行者”保駕護航。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啟動“疫情期間客戶關愛計劃”,為因疫情隔離的客戶提供應急物資支援,向2萬餘名客戶提供“新冠責任贈險”。

  精準防範,牢牢守住金融“安全線”。市金融工作黨委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緊密溝通相關部門,主動協調,動態排查,推動重點個案風險事件處置有序實施。配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妥善處理房地產企業相關風險。線上辦理日常信訪工作,推動重複信訪重點個案持續緩解、化解。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守護上海金融的安全、有序、活力。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能勝利。市金融工作黨委表示,將一如既往紀律嚴明,切實增強金融系統抓防控工作落實的穿透力、執行力,把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不折不扣執行到位、落實到位。強化防疫主體責任,逐級傳導,層層壓實,督促指導金融系統各單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帶好自己的隊伍,管好自己的人。將一如既往衝鋒在前,充分發揮金融大口黨委統籌協調的優勢,千方百計調動金融系統一切能調動的資源,全力以赴,盡銳出戰,支援基層一線防疫工作,做到哪裡有困難挑戰,哪裡就有黨旗飄揚和金融人的身影。將一如既往勇於擔當,堅定必勝信念,凝聚強大合力,推動金融行業全力做好支援疫情防控和服務實體經濟工作,保障百姓民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為戰“疫”守“滬”貢獻金融力量!

  “相信堅持與堅守,終將得到回報,疫霾一定會驅散,春和景明就在前方!”嚴旭動情地說。

  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2

  “我知道中國的‘零容忍’政策有效遏制了疫情傳播,但是會對人員流動造成不便,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經濟的發展。”2021年11月6日,美聯社記者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提問。提問代表了一些西方媒體觀點,質疑中國“動態清零”策略成本過高,經濟代價太大。

  事實真的如此嗎?兩個多月後,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2021年經濟資料,給出回答。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14.4萬億元,同比增長8.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是世界經濟恢復發展的最大貢獻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551美元,超過全球人均GDP平均水平,進一步接近高收入經濟體門檻。

  在科學有效的防控下,中國不僅率先實現疫後經濟正增長,更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雙雙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國民經濟總體執行在合理區間,全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說。

  中國經濟為何能保持如此強勁的增長態勢?德國《商報》分析認為,這離不開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努力。《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中國迅速控制住了國內疫情,不僅推動國內經濟相對較快反彈,還增強了中國的吸引力,外國公司轉而向中國投入更多資金,並將中國視為其產品的生產基地和重要增長市場。

  “當世界各國受疫情影響之際,中國已經率先走上了經濟復甦之路。”美聯社報道稱。菲律賓金磚國家政策研究會創始人赫爾曼·勞雷爾認為,得益於對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國經濟預計將在2022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對東盟國家而言,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並保持活力,將有力帶動地區經濟復甦。”

  “動態清零”和“躺平”哪個更划算?這個經濟賬並不難算。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指出,如果對某一個地區採取嚴格的控制措施,能保證其他地區、其他省份正常的社會經濟執行,顯然效率更高。

  多國防控實踐也證明,“先病後治”或過早解封,不僅導致疫情反彈、重症和死亡增加,還會使實體產業和經濟長期嚴重受損。以美國為例,患者根據症狀自行預約新冠檢測,實行“自我隔離”,前期成本確實相對較低。然而,這增加了社群傳播的暴露風險,後期成本顯著增加。一旦放鬆了疫情初期的防控,政府將不得不把大量資源投入到後期救治環節。

  放鬆防疫管控帶來的破壞力正在顯現。疫情影響下,美國正深陷通脹“泥潭”,經濟復甦困難重重,民眾面臨巨大生活成本壓力。美國勞工部2月10日公佈資料顯示,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5%,這是自1982年2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過去12個月,美國的能源價格上漲27%,燃油價格上漲46.5%,電力價格上漲10.7%,二手車價格上漲40.5%。

  “澳大利亞是一個反面例子。”美國彭博社記者近日撰文認為,澳大利亞曾經採用過類似的“清零”政策,但在1月結束了封鎖措施、並廢除了強制入境隔離措施後,其感染和死亡人數都出現了大幅增加,迫使人們不得不主動躲了起來,不敢外出。

  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3

  “這太瘋狂了!中國可是有10多億人口啊!美國有3.3億人,卻死了100萬人。”當聽聞在華記者介紹中國很長時間都沒有幾個本土病例時,《紐約時報》“The Daily”欄目主持人泰爾萊斯震驚不已。

  《紐約時報》此前曾多次炮製攻擊中國“動態清零”政策的報道,抹黑中國抗疫成就。

  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資料,截至北京時間2022年2月16日,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7963萬例,是累計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西方國家疫情數字如此龐大,是因為他們實行遠比中國更放任自由的抗疫政策,這導致患病率和死亡率是中國的數百倍至數千倍。”希臘《現代外交》網站近日撰文指出,中國的防疫表現令美國及其所有盟國顏面掃地,中國抗擊疫情的成就令西方相形見絀。此外,中國政府堅持嚴格防疫,不僅在控制患病率和死亡率方面表現得比美國及其盟友好得多,而且疫情期間在降低失業率方面,中國也明顯做得更好。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就業形勢總體平衡,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269萬人、比上年增加83萬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促進共同富裕戰略部署紮實推進,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實際增長8.1%,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嚴格防疫這本賬,其實沒有多難算。但一些西方國家還是不明白:為什麼中國如此堅決?

  “現在看起來,儘管有疫苗,全世界的病死率仍有2%左右。”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不能夠容忍這麼高的病死率,所以採用‘零傳播’的政策。”

  一句話,道出了中國如此堅決的原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中國不能容忍疫情肆虐。

  “一些國家在防疫抗疫政策上採取放開的手段,其實並不是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明智選擇,往往是在問題已經積重難返的時候,在採取一些儘可能止損的方式,或者是轉移民眾視線的方式,甚至是一種破罐破摔的方式。”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

  “我們的制度優勢確保‘動態清零’能夠落地併發揮效果。黨中央把人民生命健康擺在第一位,這是實行動態清零政策的重要出發點。”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告訴記者,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抗疫精神集中概括了我們與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態度和決心。中國製度的強大動員和組織能力,黨中央堅強領導,各級各負其責,各行各業齊心協力,群防群控共戰疫情,這是很多國家難以實現和模仿的。

  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4

  如何以最快速度阻斷傳染路徑,最大程度減少社會影響,是抗擊疫情的一道難題。

  作為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中國用最小社會成本取得最大防控成效,避免疫情導致醫療資源擠兌,最大限度減小疫情對社會秩序的衝擊。

  2021年11月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英文)》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北京大學團隊評估了美國、英國、西班牙、法國和以色列2021年8月疫情資料後認為,假如中國採取與這些國家類似策略,放棄入境隔離等措施,可能導致每天新增確診數十萬例、新增重症超過1萬例,這將“對醫療體系造成毀滅性影響,並在國內造成巨大災難”。

  “動態清零”不是孤立的政策,而是一套複雜的執行體系,考驗的是社會現代化治理能力。一方面,我們在科學精準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割槽施策,精準劃定管控區域範圍至最小單元,及時更新國內出行指引,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同時,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另一方面,中國的社會文化、中國老百姓的高度利他主義也很關鍵。無論是常態化的疫情防控,還是區域性聚集性疫情發生後的防控措施,各地老百姓都高度配合和支援。

  在築起抗疫堅強防線的同時,“動態清零”也為舉辦一屆安全、放心的冬奧會注入了信心和底氣。

  “如果只有一個國家(地區)能(在現在這種情形下)舉辦冬奧會,那一定是中國,我們應該慶幸冬奧會在這裡舉行。”荷蘭速滑運動員克羅爾說,“在這兒我感覺很安全,很放心。”

  克羅爾道出了不少人的感受,“安全”“放心”是運動員談到冬奧會防疫情況時提及最多的詞彙。日前進入閉環的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表示,中國對新冠病毒實行“動態清零”政策,為冬奧會的.安全舉辦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不久之前,中方向我們及時提供疫苗,拯救了數千人的珍貴生命。”日前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在接受採訪時,向中國人民轉達蒙古國人民的衷心感謝。

  努力彌合世界的“免疫鴻溝”,“中國疫苗將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承諾擲地有聲。中國與國際社會開展全方位抗疫合作,向他國提供大量抗疫物資,對外派遣醫療專家組等。為了促進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中國最早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迄今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劑疫苗,成為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

  中國對全球抗擊疫情的貢獻不限於此。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出口各國生產生活所需產品,有效填補全球供需缺口,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國際供給、平抑全球通脹作出了積極貢獻。

  美國彭博社網站2月9日刊登題為《為何全世界需要中國的清零政策》的文章。文中提到:如果消費者和企業想繼續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而不必忍受供應短缺和價格進一步上漲,那就應該希望中國繼續執行“動態清零”政策。中國堅持這一政策的時間越長,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的收益就越大。

  文章指出,如果不是中國採取“動態清零”政策,全球供應鏈遭受的衝擊會比疫情暴發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為嚴重。即使供應鏈遭受的衝擊只是暫時的,大範圍的商品短缺也會推高已經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拖累看起來已經比奧密克戎毒株出現之前更為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

  “正如過去兩年所證明的,暫時性的防控限制並不意味著製造商和出口商停工,也不意味著商品無法裝船。”觀點背後有堅實的事實支撐: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值達21.73萬億元,增長21.2%;在2020年逆勢增長基礎上,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比上年增長14.9%,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全球通脹壓力上升,中國物價總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成為全球物價的重要“穩定器”……

  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中國不僅自身的經濟發展得到保障,也為世界經濟走出疫情陰霾、實現穩步復甦注入更多增長動能。針對亮眼的出口資料,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是由於部分發達經濟體的需求端明顯增長,另一方面是由於部分出口導向型國家深陷疫苗接種率不足,無法完全復工復產。對比之下,這體現了中國疫情防控的正確性和對經濟的有效支援。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目標——這是立足國情的必然選擇,也是利於全球的最佳方案。“在評價(防疫策略)的時候,要綜合評價,不能就某一個地方來考慮,因為病毒一直是全球化的。”梁萬年說,國家現在所採取的措施是從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和大局來看待防控。

  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5

  上海正面臨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最嚴峻的考驗:截至4月6日,上海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感染者已突破10萬例。

  上海進入抗疫“最關鍵、最吃勁”階段,奧密克戎變異株給這座人口超過2500萬的超大城市帶來嚴重衝擊;用最短時間遏制疫情擴散,儘快實現社會面“清零”,這是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必須要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這是一場艱難的戰役,既要與傳播速度快卻又看不見的病毒廝殺,又要確保城市核心功能運轉,既要“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隔盡隔、應治盡治”,又要確保全市2500多萬人的吃飯、就醫,難度之大,壓力之巨,可想而知。

  落實中央要求,實現人民期盼,在於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在於強化擔當,堅定信心,以堅持就是勝利的必勝信念,凝聚起全社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

  中國有信心打贏這場攻堅戰。三年來,一場場大仗硬仗,中國都打過來了。出色的抗疫鬥爭,是中國應對危機卓越能力的生動縮影。

  要打贏這場仗,必須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這是三年來面對抗疫大考中國不斷交出優異答卷的重要經驗。“動態清零”,需要時間,更需要堅決果斷的態度、迅速有力的行動,必須咬緊牙關、持續攻堅,不折不扣落實已部署的各項疫情防控舉措,全力守護市民群眾安康。

  這場大仗,同時也是一場群眾路線的大考。黨員、幹部在抗疫鬥爭中更需強化使命擔當,敢於挺身而出,承擔險重任務,化解突出問題;要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全面壓實四方責任,從嚴從緊織牢疫情安全防護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

  戰勝疫魔,不光是物質的對壘,更是精神的較量。疫情面前,黨員幹部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高度警醒,杜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需要正確看待當前和長遠、個人與全域性、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關係,認真履行疫情防控要求,積極配合工作人員工作,在同舟共濟中共克時艱,在眾志成城中贏得勝利。

  上海抗擊疫情過程中,很多基層一線幹部和工作人員晝夜工作、奮鬥不息。眾多居委會幹部舍小家、為大家,持續堅守在第一線。

  在阻擊疫情的艱難時刻,只要人人齊心,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繼續攻堅克難、頑強奮戰,這座城市一定能夠迎來勝利的曙光。

  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6

  面對世紀疫情的跌宕反覆,快速有效地處置疫情,是對我們防控與治理能力的“大考”。

  慎終如始將“四早”落在實處,高效開展分割槽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有效建立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第一道防線……只有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才能儘快實現“動態清零”。

  ——科學精準在於“以快制快”。

  3月以來,上海與奧密克戎正面較量。

  一月之內,核酸檢測能力翻了數倍;全國10餘個省份、數萬醫護人員八方馳援;黨員亮身份、見行動,向社群一線報到;7萬多張方艙床位迅速投建,184小時交付萬人“大方艙”……

  這是時不我待的緊迫,更是事不過夜的決心,上下一心調集力量、狠抓落實,將為社會面清零提供有力支撐。

  ——慎終如始築牢“四早”防線。

  早發現,核酸檢測是第一道防線。4月4日,全國傾力支援、上海全力以赴,創造了單日單城最大的核酸檢測量。

  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這不僅是對上海這座城市綜合能力的一次考驗,更用實踐表明了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的決心、力量和信心。

  這場2500萬人的核酸檢測“競速賽”,在上海的每一條街巷、每一棟樓宇打響,社群工作者、黨員幹部、志願者盡銳出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僅26個小時,2566.5萬人、242.7萬管取樣完成。

  ——分級分類精準施策。

  奧密克戎傳播速度快、感染人數多,這是一道更難的考題,需要分級分類、細緻落實各類防控舉措。

  生命至上。落實新版診療方案;及時最佳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式;推行“抗原檢測+核酸檢測”方案……這些快速有效的防控方式,是防疫精準的底氣和信心。

  人民至上。啟用“親子方艙”、保障“懸空老人”、“奶粉騎手”逆行、急診“非必要不封控”……支撐起暫時按下“慢行鍵”的城市,成為“動態清零”的暖心和力量。

  同心協力 打贏這場大仗硬仗

  儘管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但我們有打贏這場硬仗的底氣。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決策、沉著應對,各級黨員幹部盡銳出戰,堅守防疫一線,正用實際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為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打贏這場大仗硬仗提供堅實保障。

  回望過去,4.2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援鄂,19個省份對口支援,從全國調集約4萬名建設者奮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而今,15個省份3.8萬餘名醫務人員馳援上海,多地米麵糧油、瓜果蔬菜等物資供應紛紛抵達抗疫一線,讓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保障。源源不斷的中國力量正助力上海、吉林等地挺過艱難時刻,溫暖著每一個隔離在社群和樓宇的人。

  我們積累的防疫經驗為用最短時間遏制疫情擴散保駕護航。

  新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最佳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式;實現差異化精準防控;社群防控築牢防疫第一線,做好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及就醫需求保障……

  時至今日,抗擊疫情需要每一箇中國人民的理解與支援,面對跌宕反覆的疫情,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決心,繼續發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凝聚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

  疫情形勢越是嚴峻,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舉措,我們就會積小勝為大勝,向著“動態清零”的目標逐漸邁進。

  我們終會勝利。

  關於動態清零體現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啟迪感悟7

  3月以來,全國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過17萬例,上海連續多日本土新增感染人數超過1萬例,疫情防控的形勢嚴峻複雜。

  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錚錚誓言背後是尊重科學、遵循規律。

  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關鍵時期,要以更堅決的態度、更徹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動,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落到實處,同心協力儘快打贏這場大仗硬仗。

  奧密克戎不是“大號流感” “動態清零”是真正以人為本

  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是判斷中國防疫成效的首要標準。

  從武漢保衛戰的應急階段,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戰德爾塔、奧密克戎的全鏈條精準防控……回顧兩年多來的抗疫歷程,我國的防控舉措、診療方案根據疫情形勢變化不斷最佳化調整。實施“動態清零”總方針,正是與傳播力強的變異株多次殊死較量後的有效應對策略。

  3月以來,上海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超10萬例。

  快速攀升的曲線,讓風險外溢的機率成倍增長,也帶來醫療資源“擠兌”的巨大風險。

  儘快迎來拐點,是人民群眾最迫切的期盼。

  奧密克戎不是“大號流感”——

  在吉林,救治資料發出強烈警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赴吉林醫療救治組專家對當地情況分析發現,特別是對於長期臥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礎情況差、免疫力低的人群,病毒威脅更大。

  堅持“動態清零”,就要最大限度縮小疫情影響範圍,最大限度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

  抗擊疫情的中國答卷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快速和精準的“動態清零”,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

  最短時間遏制疫情擴散,“動態清零”是真正以人為本——

  集中優勢兵力,儘快“動態清零”,才能把疫情對普通人的衝擊降到最低,才能儘快按下“恢復鍵”,讓煙火氣重新迴歸。

  正是有了“動態清零”這個“1”,才有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經濟社會穩步發展這些後面的“0”。

  從武漢到南京,從額濟納旗到西安……堅持嚴密科學的防控,中國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成功控制住由德爾塔變異株引發的疫情,靠的就是“動態清零”的堅定決心。

  以中國14億多人的總人口基數、龐大老年人群體的現實國情,如不及時從嚴防控,最終將形成規模性反彈,中國醫療體系面臨被擊穿危險,後果不堪設想。

  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後,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疫情水平均在短時間內上揚。一些西方國家採取所謂“群體免疫”“自然免疫”的消極處置方式,導致感染和病亡人數高居不下。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一些奉行“共存”策略的國家面臨這樣的狀況:

  感染—康復—再感染,暫停—放開—再暫停……德國聯邦衛生部長4月6日已經宣佈,將恢復新冠感染者強制隔離義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