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通用6篇)

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通用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或人讓我們感觸頗深,想法有時候一閃而過,不如寫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時的記錄下來。那麼,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1

  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發射任務的成功,都是中國航天不斷努力奮鬥的真實體現。未來,隨著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不斷髮展,我國運載火箭能力將再一次實現新跨越: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等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研製,以實現運載火箭整體的“更新換代”;長征五號火箭將先後執行多個重要發射任務,支撐我國探月三期月球取樣返回、2020年火星探測器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建設等重大工程專案的穩步實施;重型運載火箭有望在2030年實現首飛,使我國航天運輸系統水平和能力進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空間運輸的方式也將實現由一次性使用向重複使用、由單一航天運輸向航天運輸與空間操作相結合等重大突破。不難想見,隨著中國航天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必將承載著中國的航天夢,凝聚著中國航天人的奮鬥精神,一次次飛向太空,開啟中國航天事業的“新長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發射,僅僅是中國航天事業“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還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著我們去不懈奮鬥。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能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蹟,實現新的更大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2

  陣陣寒意襲來,北風呼呼,秋意漸濃。但也就是在昨夜,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國的光輝——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宇宙空間站中“出差”六個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這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的信念,也是屬於中國的璀璨輝煌。

  在人類探尋宇宙和日月星辰時,一輩又一輩的中國航天員們不斷撥開未知的雲霧,他們努力拼搏、不畏艱難,他們像一群追夢的少年,滿懷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尋著航天夢、中國夢,為他們點贊。

  探尋蒼穹,光耀中華,祝願航天員們順利圓滿,平安歸家,祝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永遠強大!

  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3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在我們心中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能讓我們的中國夢飛上藍天,綻放絢麗。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我的中國夢——航天夢。

  一個國家的夢想是什麼?用國泰民安四個字來概括比較貼切。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文化史的國家,從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很多,他們都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奉獻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想:為什麼我就不能為偉大的祖國也盡一份力呢?因此,我從小心中就有著這樣一個念頭——當一名宇航員。

  我十分嚮往宇宙,只得說,我與星星有緣。打從我記事起,每到晚上,我就愛趴在屋簷下看星星,那一顆顆閃爍著微弱光芒的星星,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後來,我長大了,透過學習《科學》這門課程,我才漸漸明白,地球是多麼龐大,星星是多麼可愛呀!瞭解了這些知識後,我才覺得,那些親自登入月球的宇航員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此時,我多麼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月球,在星星的海洋裡飛翔啊,看看月球究竟是什麼樣子,上面會不會有嫦娥、玉兔、和吳剛叔叔?

  不過,我知道,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不光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健康的體魄,光有念想,沒有實際行動一定是不行的。所以,現在我的飲食、生活習慣都發生了變化。

  為什麼要實現我的中國夢呢?

  我們中國,是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家族,每一個兒女心中,都有著一個小小的夢,小夢連著大夢,一個個小夢連線起來,就是一個大大的夢,這,就是中國夢!

  實現中國夢,讓中國更加繁榮、富強。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請大家不要放棄自己的小夢,每一個人,都有實現夢想的資格!

  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4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有夢想才會有追求的動力,才會有美好的未來。航天,是我始終的夢想。我希望自己能像古代官員萬戶一樣勇於為夢想而奮鬥;像楊利偉叔叔一樣勇於飛向天空;向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一樣勇於探索和發現……

  每每聽到有關航天的故事,看到有關航天的新聞,總會牽出我童年的飛天夢。我蹣跚學步、牙牙學語時,就經常聽爸爸媽媽提到楊利偉叔叔,誇他了不起,稱讚他是航天英雄。英雄?幼稚的我那時還不大懂‘英雄’二字的含義,但是看著大人們滿臉羨慕的表情,我不由得暗暗下決心:我也要當英雄。漸漸地,我上了小學,翻開詞典,我真正知道了英雄的含義;英雄就是令人敬佩的人。當我真正明白英雄的含義後,我自言自語道:“我一定要當英雄,而且要當像楊利偉叔叔一樣的英雄。”

  光陰似箭。雖然童年已經悄然離去,但是那時的飛天夢我還記憶猶新。漸漸地,我瞭解的科普知識多了起來,還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神話,看到了古代人民對天宮的嚮往。後來,我還知道了古代官員萬戶的飛天故事,他那敢於為飛天夢想獻身的精神非常值得後人學習。當然,航天飛行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我也聽說過航天飛船在空中爆炸的訊息,但無論怎樣都阻擋不了我對航天的渴望,都抹不去我的航天夢。現在我國科技越來越發達,神五神六接連上天,又發射了嫦娥衛星,還制定了登月計劃。看著這一個接一個的成就,我心裡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以後好好學習,勤奮讀書,掌握航天知識,鍛鍊航天本領,早日實現我的航天夢。

  啊,航天,我的夢!

  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5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著遐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資訊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訊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2022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深刻感悟6

  有人說,夢想是紅色的,因為它充滿激情;有人說,夢想是綠色的,因為它代表活力;也有人說,夢想是紫色的,因為它充滿神秘。可你若問我:中國夢是什麼顏色的?我會這樣回答:中國夢是藍色的。

  夢之藍,如大海般深邃洶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的這兩句詩蒼勁有力,不免勾起我對大海的嚮往。而華夏兒女對大海探索的腳步也從未停息。

  從對廢棄航母“瓦良格”號的收購到我國科技人員的改進研發,再到最終成功入列。“遼寧號”航母經過了許多艱難險阻,而我國科技人員也是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難關。我堅信,我們的努力會讓這個藍色夢想的隊伍不斷壯大,會讓“中國航母”成為揮之不去的時代強音!

  夢之藍,如天空般遼闊廣遠。

  小時候,我總是想象自己擁有一對翅膀,能一直飛向天空,飛向宇宙,飛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園,飛到嫦娥姐姐的清冷月宮。長大後,隨著“神舟”系列飛船成功研發和發射,華夏兒女的夢想實現了!我的夢想似乎能實現了!

  作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曾說過:“腳步邁得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從第一艘“神五”載人航天飛船到不久前發射的“神十”,我們自古以來對天空的遐想在一步步實現,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會為祖國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自豪,驕傲!

  作為一名初中生,我始終明白,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國夢就是我的夢,我的夢就是中國夢!

  中國夢,夢之藍。跟隨洶湧的大海之藍,是遼闊廣遠的天空之藍。

  這是蔚藍的夢想,這是中國創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