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大學生活感悟(通用5篇)

大一新生大學生活感悟(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收穫不一樣的感想和體會,這個時候,可以寫篇感悟的文章將其記錄下來。不過,是不是不太會寫感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一新生大學生活感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一新生大學生活感悟1

  初來大學,可以說在剛來的大概2個月內是很不適應的,但漸漸的,和室友之間融合之後。對於我的大學生活我有自己的理解。

  剛進入大學,普遍感受到的是大學生活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詩情畫意以及充實快樂。這三年中,你有可能成功,也還有失敗;得到滿足,卻也感到些失望;幾度攀上高峰,也常常跌入迷谷。或閃光或暗淡。

  1,大學就是一個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你的所有過去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張白紙,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時候,改掉以前的缺點,每進入一個新的環境,都應該以全新的形象出現。

  2,“我是誰?”這是一個角色定位和角色認同問題。對“大學生”這一角色,如果模糊不清,就會出現角色錯亂,大一、大二就會變成高四、高五;而如果認同不自信,“University”則成為“由你玩三年”,大學人生有可能成為“大混人生”。

  3,“我來做什麼”、“該怎麼做”,這是個主題定位和態度問題。大學的主題是什麼?是單純求學,兩耳不聞窗外事,還是修身求學,一心追求真善美?是做單一型人才還是當複合型人才?是被動求學還是主動奮鬥?選擇不同,最後文憑的含金量決然不同。

  4,“我到哪裡去”?這是個定向問題。進入大學,前途選擇並沒有結束。將來是趕快畢業直接工作,還是考研究生繼續深造?將來是進入藍領、白領還是金領職業層次?不管怎樣選擇,改變命運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裡,成功的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頭腦的人。

  對於大學的適應於不適應那是取決於自己,沒有誰能決定你得大學生活,我們該怎麼去完成我們大學三年的“混”的過程,那是我自己的事。

  大學生活,並不像我們之前的高中生活,因為前者側重的是生活,當然,學習也是很重要的,而後者更多的是讀書與考試。在這裡,沒有整天盯著你學習的老師,沒有照料你生活的父母,因為你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得開始為自己去負責.你得學著如何去適應這個環境,接受它的規則,然後好好的定位自己,併為之努力.

  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可以提供給學生去體驗和實踐;在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你可以透過他們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瞭解他們獨特的文化......在這個大舞臺上,你可以秀出自己的長處,展現自己獨特的魅力。而且,你可以透過學習他人的長處來不斷完善自己.在我看來.大學生活是豐富多采的,的確,這裡是一個秀出你自己的人生大舞臺.在這裡,大學並不是精英薈萃的地方,但我相信它可以是人才輩出的搖籃。

  記得高三的時候我是這樣對自己說的:人生只有一次,要是我沒能夠體驗一下大學生活,那將是人生的一大遺憾。為了心中的夢想,我不斷地奮鬥著。今天,我很慶幸自己能有機會來到這美麗的校園體驗大學生活,就算我對它之前的憧憬比現實要高出很多,這也是很多人迷茫的原因,然而,既然是我選擇的,我就得為此而付出,我得融入屬於我的生活。

  小學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以後呢??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去為自己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對於我過去的生活我總結了如下幾個關鍵字:

  關鍵詞之一:混亂

  我現在的思緒仍有些亂,宿舍,食堂,機房,教室(具有極大的不固定性)。就是在不停的跑,過幾天借閱證發下來還的加進圖書館。家也不能常回了,回來就一字:忙!--看望爺爺;整理衣物;查查郵件,部落格;聽聽有什麼新歌;看看有何新電影。就這樣還要神速奔回學校,等待晚上的出勤點名。學校與家相互交織著,我在兩條交線上瘋狂而混亂的跑著。

  大學的上課和學習,不是讓我不習慣,而是讓我失去了原來伴隨我很多年的感覺,我最需要的學習感覺。心情也從先前的種種新鮮中脫胎出來,新鮮的東西慢慢熟悉,而熟悉之後又漸漸陌生,我真的搞不懂是和我融為一體了還是離我遠去了,總之我是再難感覺得到了。

  在知識的學習中,在生活的適應中,在社團活動的參與中,在與其他人的交流,我發現自己在慢慢地離去,本來就已經飄蕩起伏的心漸漸地沉了下去,如被千斤重的鐵錘在底下託著。我從此便有了一種無限失落的感覺,儘管我也許什麼東西也沒有失去;我感到現實異常的悲涼,儘管頭頂還是豔陽高照;我感到眼前甚是迷茫,儘管我心中的理想信念絲毫未變。

  日子長了也就習慣了大學的生活,的確和高中有很大的區別,沒有固定的教室,也沒有固定的同桌,上每節課都要去找教室,而旁邊的人也在不停的換,老師講課也不和高中一樣了,多數都是自學!

  剛開學有一些社團讓新生參加,有好多都說要鍛鍊自己!可是去了幾次後就不再去參加了,不過也有好多的確是鍛鍊了自己的做事能力和交際能力,其實對於我來說好像參加社團也沒有多大的作用,另外學習是大學的主旋律。再美好的活動也是點綴,鮮花之綠葉位置而已,我們以後要找工作,用的是在大學中學的知識,當然也要有一些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世的圓滑!

  大學四年,同樣的時間,有的人順利地到達了成功的彼岸;有的人站在原地默默地等待;有的人捶著胸口,驚歎時間飛逝,後悔虛度歲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們不言而喻,是因為各人的奮鬥過程不一樣。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人24小時,不多也不少,就看你怎麼去支配它。有的人在大學裡廢寢忘食,挑燈夜戰;有的人在大學裡花前月下,風花雪月。兩種不同的方式造就不同的結果。當他們站在大學的尾巴里,或許我們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或許也會有人會苦嘆:不是我不想去拼搏,而是我智力低,我基礎不好。明明知道同樣的付出沒有同樣的收穫,你叫我如何去白受那份罪。但我會欣賞這麼一種人:在人生中,我雖然不是一個成功者,但我是一個奮鬥者。我付出過,我問心無愧。

  在成長的歲月裡,我們不要去隨意品嚐那酸澀的青蘋果,因為我們身上有比愛更重要的東西——期望、責任,這是父母對我們的期望,這是我們為人子女的責任,我們父母當中不乏那樣的父母,他們為了我們能上大學,低聲下氣,流血流汗,忍受別人的辱罵,忍受別人的白眼,他們覺得他們的辛苦付出可以讓子女以後活得體面些,活得有尊嚴些,這也是值得的。回答值不值得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們如何做的問題,如何讓我們無愧於自己,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這是我自己目前對大學的想法,也許有很多的錯誤的思想,但這就是我的看法和想法。我想這些只是很多大學生中小小的一面吧。大學,就算在這麼的不適應,畢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馬上就快大二了,我真的要好好過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努力的開心的過好每一天。

  大一新生大學生活感悟2

  一、瞭解大學生活模式

  從時間安排方面來說,大學生活相比高中會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以有自己決定怎麼分配。從課業安排方面來說,大一的課程相比高中是鬆散的,大學的課堂是需要積極活躍參與的,大學的上課紀律是靠自覺的,大學的隨堂作業是需要自己投入身心的。從寢室住宿方面來說,大學是出入自由的,但也有門禁,內務是需要與同學團結合作去完成的,也有和高中一樣的熄燈時間。從日常生活方面來說,一般高校都是網際網路的模式進行管理的,大多時候是需要智慧應用的。食堂也會成為一種進餐的選擇,不再是必然。瞭解是為了更好的融入。

  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規律

  進入大學後,同學們都離開父母的庇護,獨自生活。甚至還有很多同學是遠離家鄉,這時候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打理。可能身邊的同學都來自五湖四海,生活習慣會各不相同,主動的交流與溝通,互相理解與關心成為一種需要。不要固守高中時期的生活習慣,去嘗試著作出改變,讓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與大學生活模式更契合,更好更有效率的展開大學校園生活,適應大學生活。

  三、實現思維模式的轉變

  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其思想文化水平、認識事物和學習等方面能力一般高於社會其他群體。但這並非意味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不需要轉變。大學生對於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來說,是未來的希望和中堅力量。所以必須在大學期間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式,大一新生思維模式轉變對大學生活尤為重要。

  四、掌握大學生活的變化。進入新的環境,新的群體,生活肯定會產生新的變化

  (1)學習要求的變化:隨著知識的廣度以及深度的不斷增加,專業方向的基本確定,需要大力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大學實行學分制,除了公共科目和學科基礎課以及專業課屬於必修課之外,各專業還開設有選修課,如體育與健康等。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在大學廣泛涉獵相關知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大學的學習就是靠自覺。

  (2)學校活動的變化:在大學會有很多的組織和團體等待新生去加入,如黨組織,團組織,學生會,自管會,社團等。各個組織都會自己舉辦或積極參與各大活動。這一點與高中是完全不同的,高中學生的主要活動就是學習,但在大學策劃和參與各項活動,卻是一種義務和一種鍛鍊提升自己的途徑。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合理安排課餘時間,根據愛好和特長去投入精力參與學校活動。

  (3)同學之間的交流感情變化:大學的課程都是走班制,因此除了上課時間,和特殊活動時間,一般情況下不會是一個班同學都在一起的,甚至課餘時間很難碰面,這與高中生活又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感情的培養需要時間和事件,所以大學同學情的培養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學會懂得體諒同學的不足,主動去與同學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五、端正對待大學生活的態度

  剛剛步入大學的新生,可能會依仗自己還不熟悉大學生活,還不適應大學生活就以一種蝸牛的態度去面對大學生活。態度其實更像一種動力,只有端正了態度,才能讓迷茫中的同學,有明確方向,繼續前行的幹勁。

  (1)鍛鍊獨立能力:大學是個小社會,獨立面對大學生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在為將來走上大型社會打基礎。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同學應該擺脫依賴慣性,鍛鍊自己的自立、自強、自理能力。

  (2)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大學中的同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愛好和特長,每個人都會有優點和不足。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要學會細心觀察身邊的同學、老師,從他們那虛心請教學習。

  (3)要時常反思自我,認識自我:在生活中,我們要敢於去面對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對自身各方面的認識。

  (4)敢於去嘗試:大學生活豐富多彩,這也代表會有新鮮未知的事情不斷出現在身邊。人們常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當不斷去嘗試和實踐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積累經驗和勇氣。磨礪和磨合,帶給我們的會是無法想象的收穫。

  (5)積極樹立正確意識:我們都懂社會是複雜多變的,那麼在大學期間就樹立正確的各種意識,對於將來是一種心理認識上的準備。大學期間要再學習和活動中樹立一下幾大意識:求實意識,創新意識,獨立意識,勤學意識。

  大學生活時期,對於每個讀大學的人或是讀過大學的人來說都是人生一段不可輕視的階段。大一新生如何適應陌生的大學生活,每個經歷過的人都會有感悟,每個還未經歷的人都會有計劃。大學是一個可以讓你感悟人生的地方,是一個可以讓你體味人情的地方,是一個讓你等待社會檢閱的地方……不管怎麼說,學會主動去適應大學生活,而不是讓生活來適應你,找到一種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大學生活也是一種歷練。

  大一新生大學生活感悟3

  告別家鄉,告別親人,我躊躇滿志地踏上了南下駛往北京的列車。似乎沒有過多的感傷與留戀,我滿心充斥著的是欣喜與興奮。這個場面在我的腦海中已經設想過無數次了,為了這一刻我期待了很久很久......

  從兒時起,我就從外祖父那裡知道了長大了只有考大學才有出息,後來我又知道了同是知青的父母因為時代的原因而與大學無緣的傷心往事,再後來我知道了考上大學意味著我可以走出家鄉這片狹小的天地,去看外面那個偌大的、精彩的世界,於是大學夢從此在我的心中深深地生根發芽。它伴隨著我走過了無數個苦讀的日日夜夜,激勵著我走好每一步,用好每一秒。

  如今,我的大學夢終於變成了現實,置身於首都大學校園的我深感這個夢想實現的艱辛,但也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懂得珍惜今天我所擁有的一切。為了這個現在已經成真的夢想,我付出了許多、犧牲了許多,但我心甘情願,並且樂此不疲。在難忘的高三歲月裡,當我被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身心俱疲時,我會靜下心來想象美好的大學生活,在我的心中那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是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是年輕人自由發展的空間,它是我學生時代全力以赴、無怨無悔的追求與夢想。

  時間就這樣在經意與不經意間飛快地流逝,一晃我來到民族大學已經三個月了,這三個月我所經歷的是我過去十幾年來從未經歷過的。幾個月的大學生活讓我深切體會到了從一名高中生變為大學生是人生的一個質的飛躍,沒有經歷過大學生活的青春的確不是完整的青春。

  大一新生大學生活感悟4

  一、學會處理寢室室友關係

  在大學,我們接觸最多的人就是舍友,那麼第一步就是要打理好與舍友之間的關係,這樣大二大三大四後面的日子才會過的越好。

  一般大學是以四人、六人為一間宿舍,每個舍友都來自五湖四海,大家的生活習慣、方言、口味、文化等等都不一樣,即使是看不慣的時候,也要學會尊重別人,這樣別人才會尊重自己。

  主動和每個舍友溝通、打招呼、一起吃吃飯、上課等等,千萬不要拿別人的短處來取笑,這樣會找人厭煩的。

  講究宿舍衛生、當別人休息時,不要大聲喧譁、聽音樂、看電視等等干擾行為。真心對待每一位舍友,融洽與他們相處。

  二、學會自學

  大家剛從高考題海中掙脫出來,以為可以隨便玩耍、揮霍時間了。在大學雖然不像高中課程那麼滿,但是我們也要保持著學習的心態,不然就會白白浪費大學這幾年了。

  在大學,雖然沒有老師監督我們學習,但是也要學會自己督促自己,利用空餘時間,多去跑跑圖書館,看各方面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庫。

  三、積極加入社團

  在高中時,因為功課繁忙,沒有時間去參加社團、學生會,那麼到了大學,我們有了時間的允許下,可以選擇參加一兩個社團。透過參加社團,可以認識不同專業的同學,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從而鍛鍊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大家還可以競聘學生會的職務,參加學生會工作,在為同學們服務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四、積極報名參加講座交流會

  大學裡常常會舉辦一些名人講座和經驗交流會,大家在有空的時候儘量多去聽聽,為什麼別人會來分享經驗呢?說明是別人身上具備你沒有的能力和知識,所以多聽聽是有好處的。

  還有一些學長們的經驗和現身說法都很值得學習。為什麼師兄師姐的口才那麼好?那麼我們可以多多與他們交流,促進我們的學習。

  五、規劃每月生活費

  在大學,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比如吃飯、洗澡熱水、每天喝的桶裝水、宿舍費用、和同學出去玩耍、各種考試資格考費用等等。

  那麼我們就要詳細做一個規劃,讓錢花在改花的地方,不該花的錢堅決不花。

  大學的學費很貴,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父母的血汗錢,瞭解他們賺錢不易。

  六、確定以後的方向

  進入大學,我們要明確自己的方向,從大一開始,就準備各種等級考試,比如:會計資格證、普通話考試、教師資格證、英語四六級考試等等,這些證書儘量拿到手,這樣才有利於我們大三大四時找工作。

  我們這些大學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那麼在應聘時只能是靠這樣證書來體現自己的能力,所以為了簡歷上漂亮一點,那麼我們就要早點拿到這些證書。

  大一新生大學生活感悟5

  大一,我們還很年輕,就要多折騰,要不就對比起青春,辜負了年輕歲月。大一那年,我參加了好幾個社團活動,還好能應付的過來,而且沒有荒廢學業。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外語協會。每天早晨起來有晨讀,學習英語、韓語和日語,每週還會學英文歌曲,每隔一個月會舉辦小型活動,每隔一大段時間會舉辦一場大的活動,都是我們自己組織,大活動還會邀請校領導參加,感覺特別好,每次舉辦的也都特別成功,特別有成就感。青春就是用來折騰的,不折騰死氣沉沉的多沒意思。

  除了參加外語協會,我還參加了舞蹈協會和志願者協會,感覺特別有意義。不僅如此,我也參加了學生會學習部,每天查課,協助部長做一些日常工作,雖然很忙,但大一生活卻過的很充實。而且還獲得了校級獎學金,讓我無比的欣慰

  每天早晨的時光我也不會浪費,而是報名參加了學校的勤工助學崗,早起打掃教室衛生,雖然一個月賺不了多少錢,但是畢竟靠自己的勞動賺錢,花得很踏實。而且早起能鍛鍊身體,還能爭得一個好的排名為我院爭光。

  大一閒暇的時候,週末會和室友出去逛個街、吃吃飯,享受一個美好的假日。有時會躲在床上看電影,有時則會泡在圖書館裡看書。總之,大一的生活是充實而忙碌的,我很享受這美好的時光,多麼希望大一的時間能久一些,或者時光能停在這一刻不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