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個人優秀事蹟材料(精選5篇)

幼師個人優秀事蹟材料(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師個人優秀事蹟材料(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師個人優秀事蹟材料1

  張麗,女,生於1990年9月,專科學歷。2010年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藝術學校,連續4年擔任小、中、大各年齡班的班主任工作,現任準格爾旗沙圪堵XXXX幼兒園教師。

  八年來,她憑著對幼教事業的熱愛,把自我的青春、願望和抱負全部傾注在她所熱愛的事業上,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虛心向身邊的黨員教師學習,用自我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組織的認可,家長的信任,孩子的喜愛。工作中,她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

  一、愛崗敬業,甘願辛苦育幼苗

  剛工作時面對繁瑣的工作和調皮的孩子她有點束手無策,還記得XXXX次帶小班時,61個孩子哭著鬧著找媽媽,抱了這個哄那個,有時忙的沒時間吃飯沒時間休息。印象最深的是翔翔小朋友,剛入園哭鬧現象比較嚴重,不管她做什麼他總是跟在後面吵鬧著要媽媽給媽媽打電話,有時她有事離開活動室,他就站在門口一直哭到她回來。看到孩子對陌生環境的陌生與恐懼她盡力做好一切,尤其時午睡時他哭的不上床,她就把他抱在懷裡哄得睡著放到床上。她對每個孩子都是這樣,就這樣她一直堅持著。關心、瞭解、愛護和尊重每一位孩子。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用心引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同時也能做好家長工作,利用空餘時間約訪家長,與家長持續密切的聯絡,有效的促進了家園共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透過細心的工作換取了家長們的信任,從而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也贏得了園領導的信任。在她的班上,有個別家庭困難的孩子,她給與了學習用品的幫助,讓孩子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鼓勵。此外,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愛、教育每一名幼兒,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誠懇的態度去引導家長、感化家長以及協調好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關係,真正體現幹一行愛一行,更好的幹好本職工作。

  二、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

  工作中,她仔細研讀孩子,支援、引導孩子成長,和孩子交朋友。善於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及興趣點創新教法。如: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孩子的性格——愛動、愛玩、喜歡新奇的事物。因此,她在設計各領域活動時,在活動形式上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力求做到三新:新玩具(結合活動需要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蔬菜、稻草等進行設計製作出新穎的、生活中買不到的玩具)新主角(結合活動需要賦予幼兒不一樣的活動主角參與到活動中)新環境(不斷變換孩子的學習環境,如:室內桌椅擺放不定期變換、教學場地從室內移到室外等)。在這些新穎、多樣化的活動中孩子用心效能夠很快被調動起來,注意力也能持久持續。

  她用心呵護著孩子,用愛經營著幼教事業,2013年6月榮獲準格爾旗第六屆幼兒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2017年12月榮獲準格爾旗自制玩教具大賽二等獎。

  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模範踐行繼續教育要求

  張麗老師用心參加各類教育培訓活動,近3年來,每年培訓學時均達100學時以上;堅持閱讀教育類專著以提升自我的理論修養,每月至少撰寫2篇讀書筆記,每期至少構成2篇讀書心得。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2012年“童星杯”全國青少年兒童書畫攝影藝術展示活動中,榮獲優秀輔導獎。

  她在愛的事業中品位人生的好處,在愛的征途中托起明天的太陽。應對自我用心靈營造的聖潔教育事業,她無怨無悔,矢志不渝。

  幼師個人優秀事蹟材料2

  洪潔,女,生於1977年,二級教師。1991年8月參加工作;1998年8月如皋市進修學校中師畢業;2006年5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大專畢業;2010年9月福建師範大學學前專業本科畢業。

  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以來,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師德”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所帶的班級班貌得到領導、其他班教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先後多次被評為鎮“從善德育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教科研先進個人”,於2015年被如皋市教育局評為“如皋市優秀班主任”、“如皋市骨幹教師”。

  一、愛崗敬業,盡心盡職。

  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遵紀守法,恪守教師職業道德,敬業愛生,樂於奉獻。在工作中,時時以集體利益為重,虛心接受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團結同志,誠懇待人。她同時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提升,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愛、教育每一名幼兒,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誠懇的態度去引導家長、感化家長以及協調好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關係,真正體現幹一行愛一行,盡心盡職的幹好本職工作。

  二、關愛幼兒,永葆童心。

  一個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就應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每個孩子。在工作中她就是這樣把自己的愛灌注給每一個孩子,注重掌握每個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她常說:老師一個微笑的讚賞、一個關注的目光、一個信任的點頭,在孩子們眼裡都是“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她始終以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發展中的問題,寬容他們,適時幫忙他們,樹立“她和孩子一樣高”的理念,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永葆童心。

  三、不斷學習,自我完善。

  她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堅持閱讀教育類《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等專著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撰寫讀書筆記,經常瀏覽圖書室的各類書籍《學前教育》、《幼教博覽》、《早期教育》等雜誌來充實自己。同時積極參加省、市級各項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在省、市合作農村幼兒園骨幹教師(南通)培訓,所撰寫的大班科學活動《小小大力士》評析在培訓簡報中刊登,得到全體學員的好評。參加南通市幼兒園全員培訓評為“優秀學員”。

  四、教育教學,成績突出。

  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能從孩子的年齡、經驗特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設計精彩教學活動。在教學方式上,她用心使用幼兒感興趣的多媒體進行教學,製作課件,將各科教育都滲透其中,能儘量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每一個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注意營造一種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

  她所執教的大班科學《有趣的拱形》在如皋市科學賽課中獲一等獎並在如皋幼教南片(白蒲鎮、下原鎮、九華鎮)開展公開課;大班科學《分豆豆》在如皋市特色園展示活動中獲得專家的一致好評;中班音樂《啃蘋果》在如皋市資訊科技賽課中獲一等獎;大班主題敘事《豐收樂》在如皋市評比中獲一等獎;製作的課件獲南通市多媒體教育軟體比賽中獲三等獎。

  近幾年輔導幼兒秦心怡、張錢一等在如皋市幼兒講故事比賽中均獲一等獎,幼兒王丹、王子鳴等小朋友參加江蘇省繪畫比賽中獲一等獎2次,二等獎4次,以上比賽中她均獲得優秀輔導老師獎。

  五、教改科研,開拓創新。

  課題研究:積極參與國家級、江蘇省級、如皋市課題研究。每個課題都深入思考,對課題方案的撰寫、實施、中期彙報、結題報告的撰寫等不斷學習、提煉,使得科研成果取得可喜的成績。作為課題組核心成員參與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新時期家庭教育的特點、理念、方法研究”的子課題“農村幼兒園隔代家庭教育指導的研究”已結題;作為課題組核心成員參與的江蘇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課題《構建幼兒園“和文化”的實踐研究》的研究已結題;作為主持人參加的如皋市微型課題《大班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調查研究》、《利用民間體育遊戲,促進幼兒體能發展的實踐研究》、《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策略的研究》均已結題;《大班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調查研究》如皋市微型課題優秀研究評比二等獎。

  論文發表:撰寫的論文《讓中華傳統文化成為浸潤幼兒心靈的甘泉》發表於省級刊物《內蒙古教育》第1期;《依託地方文化資源構建園本“和諧”文化》發表於省級刊物《教育實踐與研究》第4期;《淺談民間體育遊戲在班級活動中的開發與運用》發表於市級刊物《南通教育研究》第5期;《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探析》發表於《文科愛好者》第18期。

  論文獲獎:撰寫的論文《用“德”為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給小樹一個肥沃的土壤》獲如皋市優秀班主任論文一等獎;《為孩子插上自主的翅膀》、《讓地方文化資源潤澤幼兒生命》獲南通市教師專業成長論文二等獎;《從生活中引入活水,在幼兒品德教育中感悟靈動》、《弘揚傳統文化,浸潤幼兒心靈》在江蘇省論文評比中均獲三等獎;《民間體育遊戲與班本課程的融合》在第四屆全國幼兒園社會領域與教育理論論文大賽獲二等獎。

  其他獲獎類:自制的教玩具《滾動組合》獲南通市二等獎、如皋市一等獎,如皋市“體彩杯”幼兒教師健美操大賽獲一等獎。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她將用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孩子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幼師個人優秀事蹟材料3

  焉娜女,1985年4月出生,籍貫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晨光幼兒園教師。

  自從事幼教工作以來,焉娜同志在工作中她秉承著"因孩子改變而改變的教育理念,以一種強烈的.教師職業責任心和使命感,為人師表、愛崗敬業,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與專業水平,在不斷的開拓創新中,體驗著工作的快樂,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喜悅。

  她說:“微笑是溫暖、微笑是悅納、微笑是力量,微笑讓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微笑是她最美的名片,她用愛心、智慧、執著傳遞著一名幼兒教師最美職業情操。

  焉老師是一名富有愛心的教師。她覺得有愛的教育可以讓每一個幼小的心靈都靈動起來。孩子做錯了事,她總是能多給孩子一次機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已經成了習慣;孩子獲得了成功,她總是給孩子送上一個讚許,和孩子分享成長的喜悅是她最大的快樂;孩子遇到了困難,她總是給孩子送去一份鼓勵,激發孩子勇敢的嘗試是她最好的方法。每天她都是孩子最好的欣賞者、支持者、鼓勵者,她用這份真誠的愛深深地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幼小的心靈。

  焉老師是一名學習型的教師。善於思考、善於學習、善於實踐,將工作之餘閱讀的大量書籍轉化到實踐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學經驗,撰寫的論文《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幼兒語言發展》、《如何培養3——4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表演遊戲讓孩子暢所欲言》等,獲得國家、省、市區論文評選一、二等獎並在國家級刊物刊登。同時她潛心教學研究,紮實工作實踐,虛心向同伴請教,認真臨摹名師活動,探索總結出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快樂實踐、積極表達的“體驗式教學法”,成為市南區中心教研組語言組的成員,組織的大中小班語言教育活動《三個咕嚕嚕》、《小豬變乾淨了》、《兩棵樹》、《雨來啦》、《小白兔過橋》、《搖籃》、《什麼醒來了》、《住在鳥窩裡的小魚》等,在市南區進行教學活動現場展示,其中《狐假虎威》、《什麼醒來了》在青島市、市南區優質課評選活動獲得一等獎,在市南區十二五課題結題會上獲得市、區領導及參會同行的一致好評。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如今體驗式語言教學法已紮根於晨光這片愛的土地,培養出一批批具有“善學、善行、樂思、樂言”良好生活態度的孩子。孩子們在青島市、市南區各級繪畫、故事、童話劇、舞蹈、七巧板大賽中獲得一、二等獎的好成績,並被青島廣播電視局邀請參加錄製展演。

  焉老師是一名勇於承擔的教師。她充分發揮名師、骨幹帶頭作用,積極承擔園內大型活動組織、科研子課題研究、園內、外開放展示任務,協助園領導帶領新教師團隊研究,不計個人得失,在教師中掀起主動學習、積極研究、紮實實踐的工作氛圍。她舍小家、顧大家,是同事們的榜樣、家裡的頂梁。

  在20xx年6月幼兒園承接了園本課程面向全是開放的任務,焉娜老師是這次活動的主要承接人,這個時候媽媽又檢查出胃癌晚期,正在醫院治療,她知道和媽媽一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很想每天都去陪伴媽媽,因為陪伴媽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但是作為活動的承接人,還要帶領新教師一起進行開放活動,在大家與小家之中,她的心裡既焦急又難過,為了顧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她白天還是帶著甜甜地笑,拖著疲憊的身體,帶領新教師一起認真地工作,晚上她又帶著甜甜地笑,陪在媽媽身邊,為媽媽講孩子們的故事、工作中的開心事,為了減除媽媽的病痛,她常常整晚整晚幫媽媽按摩。那段時間孩子們、家長們和同事們沒有看到任何她的異樣,在她身上看到的依然是燦爛的笑容和對待工作的熱忱。

  開放活動順利結束了,得到了市、區領導和參觀老師們的一致好評。沒過多久媽媽就走了,她說:相信媽媽一定不會生她的氣,因為她有一個優秀的女兒。她對工作的熱忱、對孩子的愛、對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心深深地打動了幼兒園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心。在幼兒園中有這樣的老師我們為她驕傲,孩子們有這樣的老師,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她堅信,只要無愧於孩子,無愧於千千萬萬個家庭,她願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來回穿梭在家庭與幼兒園之間……。因為她心中有愛,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未來。

  幼師個人優秀事蹟材料4

  生於1965年,1985年參加工作,至今已經辛勤耕耘了整整31個春秋了。對工作,她不斷進取,勇於創新;對孩子,她傾出愛心,助推成長;對同事,她傾情傳授,和樂共進;對親人,她恪守孝道,無怨無悔。她是幼兒、老師、家長及左鄰右舍心中公認的美麗教師。

  用愛心走進孩子幼小的心靈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她,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這是她經常說的話。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的愛是公平的。她把每一份愛都公平公正的灑向每一個孩子,在她眼裡沒有貧富貴賤之分,尤其對那些有特殊情況的孩子更是照顧有加。曾記得班上有一個患癲癇病的孩子,剛來園時性格孤僻,不願與人相處。於是她和配班老師,不但在生活上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而且在活動時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在她們的努力下,到幼兒畢業時,孩子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不但性格開朗了許多,還學到了很多本領。孩子的家長逢人就誇:“如果沒有張老師的悉心照顧,我孩子的童年就毀了,我一生一世都忘不了她!”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難怪每到新生招收時,都會有家長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張宇老師班裡。

  的確,她的愛是真誠的。她說:“有愛的教育可以讓每一個幼小的心靈都靈動起來,雖然我們教的是三十多個孩子,但他們都是每個家庭的唯一。”孩子做錯了事,她總是能多給孩子一次機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已經成了習慣;孩子獲得了成功,她總是給孩子送上一個讚許,和孩子分享成長的喜悅是她最大的快樂;孩子遇到了困難,她總是給孩子送去一份鼓勵,激發孩子勇敢的嘗試是她最好的方法。每天她都是孩子最好的欣賞者、支持者、鼓勵者,她用這份真誠的愛深深地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幼小的心靈。

  用童心編織孩子成長的搖籃

  雖然張老師已年過五十,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滿懷激情。每學期初,她都要從孩子興趣點入手,精心地為幼兒創設充滿童趣、情趣,充滿交流和互動氣息的、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將室外內環境佈置成各個區域,對於活動區的材料,都是廢物利用,細心製作,保證了區域材料的可操作性、實用性、趣味性。看著孩子在班級小天地裡,孩子們有探索、有感受、有交流、有表達,孩子們開心,她更開心。活動中她總能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每次活動前,她都會親自做很多色彩豐富,生動形象的教具來吸引孩子,活動中,她總是想出很多誇張的動作、表情、聲音,充分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從孩子們的臉上,我們看到的是享受,是快樂。

  用行動詮釋幼兒教育的責任

  在工作中她是一名有責任心的教師,為了事業,為了孩子,她不顧一切。那年幼兒園建立省優,她從家裡帶來一些具有農村特色的材料準備遊戲活動,路上不小心被中巴車撞得趴在地上不能動彈,教管站和園領導得知後都讓她回家休息,但她說“我即使躺在家裡,心裡也放不下孩子們”。她每天都一瘸一拐的堅持上班,直到現在天氣變化時還看到她手揉膝蓋的身影。雖然有人認為她傻,但是她時常說:“看著孩子們一個個茁壯成長,看著家長們開心的笑容,我比什麼都幸福,覺得自己做得值!”

  她常說:“作為老教師,一定要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活到老學到老,這樣才不誤人子弟!這樣才對得起孩子和家長!”當現代化技術走進課堂之際,張老師便開始苦練電腦,要完成的任務,都堅持自己打電腦,自己學習,自己完成。學前教育對老師普通話有了更高的要求,張老師每天早上來園,手裡就捧著普通話書,認真的讀著……她不斷努力,不斷進取,獲得了職稱計算機等級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大專學歷證書、教師資格證書……她總是這樣熱愛自己的職業,孜孜不倦以求不斷學習,順應孩子的需求,跟上時代的腳步,在她身上沒有一絲得過且過,有的是永不放棄的進取精神,有的是不負孩子和家長的責任。

  用奉獻收穫滿園桃李芬芳

  正如她的徒弟楊秋凌老師在鎮2015年三十年教師慶祝會上這樣評價她:“我的師父張宇老師,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工作一絲不苟的人,張老師身上總是有這樣一種魅力,一種時間的年輪所醞釀出來的魅力,而這種魅力一直吸引著孩子,同時也吸引著我。我師父就是這樣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在她身上沒有絲毫暮氣,有的是充滿朝氣的進取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業精神。在這裡,讓我真誠的對師父說一聲謝謝,謝謝您一直以來對我像女兒般微不至的照顧,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我工作耐心的指導,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我職業道德思想的感染與督促……”聽了楊老師的聲淚俱下的發言,會堂裡想起熱烈的掌聲。

  孝於親人

  俗話說“忠、孝兩難全”,可她偏不信,她總是說:“做人要孝敬老人,愛護幼兒。”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她努力實現著自己的諾言。曾記得她的公公二十年前就患重病住院,飲食起居都是她照顧,公公大小便不好意思讓她料理,她總是和顏悅色說:“不要緊,我是你的兒媳婦,就當是你的親女兒。”因此,七里八鄉的人們都明裡暗裡誇獎她,說她是個有家教的好孩子。

  無論家庭有什麼變故,她都以一個人民教師的身份來嚴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實認真。去年暑假她89歲高齡的媽媽跌斷了腿,同時肺部感染。儘管醫生做了無情的診斷,說她媽媽只能活個三、五天,但她一直堅持,日夜不停地守護在媽媽的床前,推著輪椅陪老人家散步、聊天,按摩全身。長期地悉心照料使得她媽媽的身體日漸好轉,現在已經能推著小車走路。她在家裡是姐妹幾個中最小的一個,媽媽很是戀她,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她。開學了,她的媽媽每天早上拉著小女兒的手不放,嘴裡唸叨著“姑娘不要走,你陪陪我,我也活不了幾天了”,每當說到這裡她眼裡總是噙滿淚水……她的媽媽有時候神志不清,日夜絮叨,折騰得她幾乎夜不能眠,經常看到她兩眼通紅地來到幼兒園,即便這樣,但她總能自覺遵守幼兒園的一切規章制度,堅持出滿勤,從不遲到、早退,與幼兒園榮辱與共,服從集體利益,顧全大局。

  家庭是船,事業是帆。帆兒推動船行,船兒揚起風帆。她在多年的風雨歷程中一直在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為準則,勤奮工作、安守孝道。她正是懷著感恩的心在默默地奉獻教育事業,踐行著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同時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忠孝可以兩全。

  幼師個人優秀事蹟材料5

  陸小霞,“如皋市骨幹教師”。陸老師之“美”,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陸老師工作上積極要求上進,嚴以律己,愛生如子,兢兢業業,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深得孩子、家長及同事的好評。

  她嚴格遵守幼兒園的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活動,努力學習政治業務知識和幼教改革的新動態,工作中能迅速高效的完成領導佈置的任務,不計較個人得失,敬業奉獻,克己奉公,認真做好本職工作。重視、關心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把幼兒看作學習的主人,科學、全面的組織幼兒的一日生活。團結同事,互幫互助,互幫互學,合作共事。

  為了充實孩子的區域活動,陸老師會把家裡兒子不用的玩具、圖書都帶到幼兒園和孩子一起分享。她熱愛孩子們,全身心地撲在孩子們身上,她也收穫了孩子們的喜歡和愛戴。

  每天,陸老師走到教室門口時,一群孩子都會張開雙臂, 歡呼著“陸老師”,向陸老師奔來,她高興地答應著他們,也張開雙臂把跑在最前頭的孩子抱在懷裡。陸老師也被孩子們純真的愛所深深感動了,彎下腰,抱了一個又一個的孩子。一個小女孩仰著小臉蛋說:“陸老師,我覺得您很美!”“我也覺得!”旁邊的一個小女孩說。

  孩子們經常誇陸老師美麗,陸老師知道這是孩子對她的愛。這一份美麗,比天生麗質更珍貴,也更動人!因為這來自一個個幼小、純真的心靈對“最美”陸老師的肯定和褒獎!

  二、愛生如子,無怨無悔

  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則是偉大,是神聖!

  記得陸老師班上有一個孩子,一天下午起床後就一直趴在桌上,陸老師走過去喊那孩子,那孩子也不動,陸老師仔細一看,看到那個孩子用牙齒咬舌頭暈厥過去了。陸老師趕緊把手指伸到孩子嘴巴里,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趕,看到孩子昏迷不醒,都急得哭了。

  醫生著急地說:“這個孩子由於發熱引起暈厥,還好送得及時,不然後果不敢想象!”醫生還不無責怪地說:“下次發生這樣的現象,不能為了孩子不咬到舌頭,而把自己的手放到孩子嘴裡,這樣不小心會把你手咬斷的。”

  陸老師說:“那時沒考慮這樣的後果,只要孩子沒事,比什麼都好!”家長來了,看到孩子沒事,感動地說:“辛虧陸老師發現及時,真不好意思,昨晚孩子就發燒,是我們沒有跟您說孩子的情況,這個孩子一發熱就容易暈厥,您一定嚇壞了,您結婚不久,要是不小心您把自己的孩子抱掉了,那我們做家長的多那難受啊!真是謝謝您!有您這樣的老師,孩子交給您我們放100個心!”“這都是我應該做的。”陸老師淡淡地笑了。

  陸老師就是這樣一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淋漓盡致地詮釋著愛的真諦,履行著愛的承諾。

  三、良師益友,教學相長

  陸老師經常說,很多時候,孩子不經意的表達,卻帶給了她無窮的樂趣,給了她深深的啟迪,給了她最質樸而又最可寶貴的智慧。有時,她發現面對身邊的細瑣之事竟未能用心去看,她曾感嘆孩子不經意的一句話往往深深地啟迪了她、教育了她。很多時候,孩子們對同一件事完全相反的判斷和認識,常常讓她唏噓不已,讚歎不已。陸老師說,是孩子,教會了她如何走進孩子們的心靈,瞭解孩子們的天性,在孩子們純潔的童心的指引下,她發現,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美妙,她的事業是多麼地美麗!

  四、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陸老師的臉上始終掛著自然、美麗的微笑,就像一朵永不凋謝的花兒。家長們身處“芳香”之中,自然就會敞開心懷把孩子在家中的一些表現與她交流。陸老師每天就這樣用美麗的微笑來迎送家長,這也是她做好家長工作的前提。

  她經常告訴我們,作為老師,要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改善人際溝通的基本方式,也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師遇到問題如果換位思考,站在家長的角度多替家長想想,那麼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多會迎刃而解。比如小班孩子的哭鬧等等,都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去照顧、去改變,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顧,孩子們的情緒穩定了,表現就會越來越棒了……這時家長一定會感受到老師的辛苦,你的真誠相待,家長一定會更加理解、支援老師工作,更會贏得家長對老師的尊重。

  她說,家庭如果成為幼兒園的合作者、夥伴,那就更容易聯手共同教育好幼兒。

  陸老師在工作上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經常與家長溝通,利用早晚接送的時間及時反映幼兒在園的一些情況,每學期進行家訪,遇到幼兒生病有事等,及時電訪和家訪,平時常與家長交流科學育兒的經驗,幫助解決家長的困惑。每學期開展親子活動,利用家長開放日、節假日,開展家園聯歡活動等,既增進了家長與孩子的感情,促進了家園聯絡,又讓家長理解了老師工作的不易,融洽了家園關係,提高了教育效果。

  五、立足本職,科研不輟

  陸老師一直堅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專業知識,使她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有了快速提高。已有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發表,多個市級課題已結題;另有南通市級課題《幼兒園區域遊戲與主題活動有效整合的實踐》、如皋市級課題《幼兒園大班滴墨成畫創意教學探索與研究》兩個課題取得階段性成果,陸老師也很光榮地被評為“如皋市骨幹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