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飲食習慣的調查報告

關於飲食習慣的調查報告

  為了瞭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項的調查,並根據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調查報告。那麼調查報告要注意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飲食習慣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飲食習慣的調查報告 篇1

  進入21世紀以來,大學生群體不斷擴增。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樑,其營養改善與膳食結構的正確調整,直接關係到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失調的現象日益顯著,因而,飲食健康受到廣泛關注。當然大學生的飲食習慣也成為了我們比較關注的焦點。但是,現在許多大學生由於對飲食營養認識較差或不良飲食態度而出現營養缺乏或營養過剩的問題,成為中國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難以儘快提高的瓶頸。為進一步探討大學生飲食營養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加強學生營養膳食與飲食行為的宣傳教育,正確指導學生科學合理的飲食營養,注重營養膳食。我將對我校20名同學的飲食營養與健康狀況進行問卷調查。

  一、摘要:

  大學期間是長身體和長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個人飲食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生們在這個時候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可受益終生。但從目前的調查中看來,一些大學生的飲食現狀並不讓人樂觀,針對這種現象,透過對二十名在校大學生飲食習慣及營養狀況的調查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討論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

  二、前言:

  大學時代是學知識長身體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掌握一定的營養知識,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促進生長髮育保證身體健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對於當代大學生,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要我們必須有健康的體魄,具備熱血青年的朝氣蓬勃,才能成為國家棟梁,那麼,關注自我,關注健康就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合理而全面的安排飲食營養結構正是保持大學生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心理和飽滿的精神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三、目的:

  瞭解大學生飲食健康情況,指導其健康飲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塑造大學生健康體魄。

  四、意義:

  大學生使我們民族未來的希望,然而他們大多生活不受約束,飲食隨意性較大,能按科學方式對待飲食的學生為數不多。大學生時期正處在青春期和壯年期的過渡階段,腦力和體力活動旺盛,正是人生中風華正茂的時刻,也是身體發育和知識獲取一個極重要的時期。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膳食結構對身體健康及學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培養大學生良好體魄就是塑造民族之魂。

  五、調查結果與分析

  1、調查問卷樣本及資料總結

  圖表顯示在我們調查的同學中養成天天吃早餐的習慣的比例只佔10%,不吃和偶爾吃的比例分別佔30%和35%,經常吃的比例佔25%。

  圖表顯示比例佔50%的同學是因為起床太晚而來不及吃早餐就急急忙忙去上課了。小結:營養的早餐是保證一天工作學習的必須。如果長期不吃早餐或者吃的沒有規律,空放下運作的身體將受到極大損傷,低血糖、頭暈乏力、疲倦等生理不適的症狀就會出現。現在大多數學生養成了晚睡晚起的不良習慣,熬夜導致精神不濟,第二天起不來就不吃早餐,影響一天的狀態,如此惡性迴圈,其後果將不堪設想。然而,目前這個問題並沒有受到重視。

  30%,全是素和全是肉的比例分別佔25%、10%。

  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但僅僅155的被訪者堅持每天吃是遠遠不夠的。小結:針對大學生,最佳的配比是:大米、麵粉每天3-5份,水果、蔬菜2-4份,加糖食物如軟飲料、甜食、糖果每週應少於5次。

  (3)常吃的零食有哪些

  大家對於普遍愛吃的零食,35%和20%的人分別選擇了高熱量、營養價值低的餅乾和眾所周之垃圾食品——薯片。

  一些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有吃零食的習慣。在圖書館和自修教室內,常見到一些大學生邊看書邊吃糖果等,這是由於從小養成的習慣,或是誤餐後用於充飢。

  小結:零食的選擇與吃的次數對人體健康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作用,我們應該合理選擇。

  (四)我一週的飲食習慣

  小結:我一週的膳食結構合理,營養搭配比較均衡。水果是攝入水分最有效的方式,我每週的水果只佔71.4%,但豆制類的食物所佔比例相對較低。這將影響身體的健康發展和學習的有效進行。

  2、結果分析與總結

  經過對所有問卷的分析以及可能情況的考慮,歸納出以下幾打造成大學生飲食不健康不合理的原因:a.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b.生活作息不規律;c.偏食;d.氣候條件的改變e.情緒的波動。大學生以為自己年輕健康,始終持一種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即使有一些不健康行為,對他們也不會產生及時明顯的負面影響。加之激烈的學習競爭和嚴酷的升學壓力,也使他們採取一些不健康行為進行疏導、放鬆。

  另外,父母對大學生行為的選擇已不象他們在中學時那樣嚴加限制,大多數家長及教師對他們的行為採取稍微放任的態度,這也是造成大學生不健康飲食習慣存在的原因之一。

  個人的體制有差異,口味不同,膳食調配也不可能,只要每日膳食提供的營養能滿足人體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體力活動的需要,達到膳食平衡,僅是什麼是可以按照個人的口味而選擇的,但要按“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的原則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生是未來的建設者,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建設未來的一切。大學生活的自由不能以犧牲個人的健康為代價。合理的飲食關係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希望透過我們的調查分析能給廣大的同學提個醒,關注你的飲食,善待你的健康。同時也希望學校及食堂等相關部門給予更多的重視,解決好學生的飲食問題,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飲食氛圍。

  3、飲食健康建議

  (1)早餐要吃好,中、晚餐要吃飽,零食要吃少。

  “一天之計在於晨”,早餐的熱量要佔全天總熱量的30%,要以澱粉類食物為主,配以定量的脂肪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的比例以6.5∶0.7∶1較為合適。

  零食大多含有高脂肪、高糖類,蛋白質較少。零食吃的過多會影響正餐的進食,長期以往就會破壞人體的營養均衡。控制零食的方式除了自我約束,還需要按時按量進食正餐。

  (2)合理飲食,提倡自然美。

  女性天生具有豐滿和線條美,生理上就要有一定的皮下脂肪積存。為到達減肥的效果而盲目地控制飲食,會使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得不到滿足,抵抗能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女大學生應合理飲食、適當鍛鍊而擁有自然的形體美,不必盲目節食刻意追求。

  (3)各種營養要素攝入要均衡。

  鐵的攝入。對於女大學生來說,鐵的攝入尤為重要。女生每月都有月經血液的丟失,身體對鐵的需要量增加。如果盲目減肥,膳食搭配不當,很容易患缺鐵性貧血。建議在飲食上選擇含鐵高或鐵吸收率高的食物,如瘦肉、肝臟、海帶、深色蔬菜等。

  維生素A和維生素B2的攝入。近視是大學生中普遍的現象,這兩種維生素與視力功能密切相關。多吃豬肝、雞蛋、牛奶和綠葉菜可以彌補維生素A和維生素B2的不足。

  鈣和蛋白質的攝入。大學生應多吃乳製品和豆製品。大豆和豆製品還有健腦的功效,是大學生的理想食品。

  飲食習慣的調查報告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班裡很多同學飲食習慣不好,兒住進醫院,得病,我很好奇,多少人飲食習慣不好,他們都吃什麼?我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的方法

  1、去問同學,他的家屬,瞭解同學的飲食習慣。

  2、查閱有關書籍,瞭解人飲食的不足之處。

  3、透過班級的部落格發表問卷。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班裡有三分之一的同學飲食習慣不好飲食習慣是指人們對食品和飲品的偏好。其中包括對飲食材料的偏好,烹調方法的偏好,以及烹調風味及佐料的偏好。飲食習慣是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世界各國人們的飲食習慣由於受到地域、物產、文化歷史的種種影響而十分多元。

  站在電冰箱或者爐子前一邊吃飯一邊準備飯菜常常會在無意中增加人們攝入的卡路里。同樣地,面對剩菜,人們所攝入的卡路里也會增加許多。“當一個勤儉節約的媽媽在飯後清理飯桌的時候,她常常會想到"將這麼多雞塊扔掉是一件多麼可恥的事情啊"。於是,她就開始吃這些雞塊了。”

  我提出的建議:

  1、不要過多吃油膩和油炸的食物

  2、不要沒有秩序的吃東西

  3、不要吃多動物的內臟

  四、結論

  可見飲食習慣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每天早上起來先喝一杯水,可以使水分被身體充分吸收,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的7分飽,睡覺前要喝幾杯水,因為睡覺期間血液濃度高,這樣可降低血液濃度,減少一些疾病的發生

  飲食習慣的調查報告 篇3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生活習慣亦隨變化。學生家庭經濟能力的提高,養成挑食的壞習慣,不注重飲食結構,致使營養失衡。好吃的零食,好吃甜食在學生中是存在的,這樣的飲食對學生的身體受到極大的傷害。

  許多中學生不吃早餐,應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處於長身體階段的中學生面黃肌瘦,身體免疫力差,頻繁生病。更另人擔心的是許多人買吃的不看保質期,時常買到過期食品。而街頭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學生的飲食衛生問題。除了飲食衛生,就是中學生的校食堂的問題了,有的學校食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餐具不乾淨,飯菜不衛生,不時會發生學生中毒事件,使學生、家長憂心重重。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有叫外賣的習慣,或是不在學校食堂吃飯,很有一些女同學也朝這方向去發展,為了形體的美,或者是說找一些藉口不在學校吃飯,說學校食堂飯菜不好吃,排隊時間太長,飯菜裡有不乾淨的東西,不過根據我們的調查一些學校食堂的衛生飲食也確實有問題,例如飯菜裡有石頭、昆蟲,甚至菸頭等這方面的問題,食堂的這麼不注意,當然就加大了中學生在食堂飲食的逆反心理。問題很明顯就出來了。所以說如果說住讀學校要求一定要在學校食堂就餐,那麼食堂就更應該注意飯菜問題、清潔工作,加強這方面的管理。至於學生呢?要改變長期認為學校食堂漏洞的問題,出現問題要及時於食堂相關部門反映。這樣學生與學校雙方配合,才能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

  經過校內大部分學生詢問得知,有許多學生有不吃正餐的習慣。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時間倉促,其次是為了減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於飯堂伙食差,沒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學生就選擇叫外賣、麵包和泡麵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為主食。

  學習任務繁重使中學生深感時間的不足。而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更使本來就緊張的時間更顯緊張。為求學業和活動間的平衡,大部分學生會從生活時間中擠壓,如吃飯、睡眠的時間。於是就有學生出現有不吃正餐的現象。飯堂的伙食是經學校管理,食物安全係數相對較高,營養結構比較科學合理,價格也比較公平。選擇飯堂的伙食,不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於中學生的身體發育、節約金錢。然而在飯堂打飯要浪費時間,這無疑使時間緊張的中學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學生特別是女同學,為了追求形體美,忍飢挨餓,以至營養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這種盲目的行為無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儘管時間倉促,中學生還是應該食用正規的正餐。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中學生才應考慮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處身體發育中的中學生更不應盲目追求形體美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飲食習慣的調查報告 篇4

  一、緒論

  消費行為研究就是以科學的方法瞭解消費者心理和消費行為,形成與消費者更有效的溝通,從而指導營銷活動。根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和中國青年校園先鋒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公佈的《20xx中國大學生消費與生活形態研究報告》,20xx年我國大學生每月的平均消費額約為447.3元(不含學費和學雜費),其中用於餐飲菸酒等的消費達到212元佔消費支出的47.4%,其年消費總額超過1萬元,;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已經成為當前消費行為研究的一個熱點。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需求,調查瞭解大學生的日常消費狀況,研究其日常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對於正確認識大學生,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消費;對於指導服務於大學生的部門和企業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服務工作具有實際意義。

  涉及餐飲消費行為的研究很少,周忠民(20xx)認為飲食消費行為是飲食消費者有意識地尋找、購買、食用和評價以滿足需要的食物、服務及設施所表現出來的一切腦體活動。它既包括飲食消費者的形體活動過程,也包括其思維活動過程。他把飲食消費行為的直接影響因素分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三大方面。宋睛葵(20xx)認為當代大學生廣泛存在著飲食消費行為不合理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一方面存在著非理性的飲食消費,另一方面膳食結構也不合理;陳瑤等(20xx)研究了學生食堂消費行為,他們側重於對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直觀的層面上進行分析,未更多地涉及影響消費行為的飲食消費的喜好和消費觀念;張夢麗(20xx)研究了大學生飲食觀念和外出就餐行為,她認為大學生的飲食觀念與整個社會飲食觀念的變化趨勢一致,大學生對食物風味、就餐環境、服務等餐飲要素提出了更高要求;David Marshall(20xx)研究了英國學生和澳大利亞學生在特定的就餐時間、不同的就餐環境下飲食選擇的複雜性。在飲食行為研究中,更多的研究是從大學生膳食行為與營養、體質、健康的角度進行研究,如範利國(20xx)的“大同大學醫學生營養知識和膳食行為現狀”,其研究目的是瞭解醫學院校大學生的膳食結構及食物消費現況,為醫學院校進行膳食營養健康教育及干預提供依據,側重於從健康營養角度進行大學生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的研究;蔡秀娟等(20xx)對廣州高校大學生的飲食與消費行為進行了調查,從早餐情況、三餐調查、零食、選擇食物依據、營養知識、飲食目的和外出就餐情況等七個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研究的是大學生飲食行為與身體健康的問題。

  二、問卷設計和資料收集

  本研究採用問卷作為蒐集資料的工具,問卷在參考其他文獻的基礎上,根據西南交通大學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並徵求了學校後勤相關飲食管理專家和部分學生的意見修改後形成,問卷的內容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填空題,第二部分為選擇填空題,第三部分為個人基本情況。本研究請大學生分別於20xx年3月和20xx年5月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犀浦校區學生食堂門口、自習室、宿舍對本科大學生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兩次分別發出調查表各400份,收回400份,由人工檢查,將填寫不完整、不正確的無效問卷予以剔除後得到有效問卷,其中,20xx年有效問卷298份,有效問卷佔總發放問卷的74.5%,20xx年有效問卷366份,有效問卷佔總發放問卷的91.5%,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能夠滿足分析及研究的需要。

  三、調查資料分析

  本研究使用統計軟體SPASS 15.0進行各項資料分析,統計分析方法包括頻數、平均值、標準差、t檢驗、單因子方差分析(ANOVA),所有統計檢驗的置信機率均取為95%。在單因子方差分析呈現差異時,採用最小顯著性差異法(LSD)檢驗分析其差異情況。

  1.飲食消費支出情況

  (1)大學生每月飲食消費支出: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每月的飲食消費支出多數在151元-500元之間(佔78.7%),消費額在301-500元的達到58.2%,可見大學生在飲食消費方面的支出是有限的。另外,調查顯示男生每月平均消費413元,女生每月平均消費342元,在飲食消費上,男生的.支出明顯大於女生。

  (2)學生在學生食堂就餐的消費能力:

  學生每日在食堂的消費價位多數在5-11元間(佔71.8%),即每月消費約為:150元-330元,其中,男生在學生食堂每天消費的金額平均為9.4元,女生約平均為7.8元,與食堂掌握的學生人均月消費基本相符;但這個結果與學生每月用於飲食消費的金額有一定差異,這個差異主要由於在外就餐和用於零食和水果等消費所致。統計顯示,學生早餐一般消費在1-3元以內(佔91.8%),午餐消費3.1-6元的佔92%,晚餐消費3.1-6元的佔87.1%,午餐消費略大於晚餐。

  2.飲食消費習慣

  根據大學生飲食消費習慣問卷調查的結果並採用t檢驗和單因子方差分析(ANOVA)進行了不同人口變數下的統計檢驗。

  (1)最喜歡的主食:

  由調查資料可以看出,主食喜歡程度排序為:米飯(71.1%)、麵食(25.2%)、小吃(3.7%),檢驗結果表明,性別、文理科、年級、是否獨身子女及來自城鄉在主食選擇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但是不同籍貫和年齡的學生其喜歡的主食存在顯著差異。來自華北和西北的同學對面食具有較高的喜好(分別達到43.8%和53.7%),而華東、華南、西南和東北的學生主要喜歡的主食是大米。透過對各年齡組進一步的多重比較檢驗得到23歲組和20歲以下組、23歲組和20歲組、20歲以下組和21歲組存在顯著差異。

  (2)早餐時間:

  調查資料顯示,有33.1%的學生在7:00-7:30就餐,有46.2%的學生在7:30-8:00用餐、有16.9%的學生習慣於在8點以後用早餐;不吃早餐的同學佔3.8%。檢驗結果表明,不同性別、年級和年齡的同學的早餐用餐時間有顯著差異,有50.5%的女生在7:30以前吃早餐,而男生只有26.2%,有87.4%的女生和76%的男生在8:00以前吃早餐,有4.2%的男生和2.9%的女生不吃早餐,可以看出女生的生活習慣較男生要好些。透過對各年齡組進一步的多重比較檢驗得到,20歲組和22歲組、23歲以上組和其它各年齡組都存在顯著差異,在年級方面,大一與大三、大一與大四,大二與大四存在顯著差異,且隨著年級和年齡的增大,早餐就餐時間相應推遲。

  (3)三餐中最重視的是:

  調查資料顯示,最重視的選項排序為:中餐(58.7%)、早餐(23.5%)、晚餐(17.8%),由檢驗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的學生對三餐的重視程度有顯著差異,男女生最重視中餐的比例都在58%左右,男生對早餐和晚餐的重視比例都在20%左右,而女生重視午餐的有32%,晚餐只有9.7%。從地域來看,來自東北和西北的同學重視早餐的比例在38.5%和34.1%,重視晚餐的比例在7.7%和9.8%,而其餘地域的同學對早餐的重視率都在23%以內,而對晚餐的重視率在18%以上,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4)不能按時吃飯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外出、上網和完成作業。由檢驗結果可以看出,男女生不能按時吃飯的原因有顯著的差異,有35%的男生因為上網或遊戲,32%的男生因為外出,26%因為完成作業,而女生有41%因為外出,34%因為完成作業,有23%因為上網或遊戲。

  (5)學生早餐最喜歡吃的是:

  20xx年調查結果排前八位的是:雞蛋(60.4%)、豆漿(53.7%)、包子(50.3%)、稀飯(47.9%)、牛奶(44.3%)、油條(28.8%)、蛋糕(25.5%)、麵包(25.2%);20xx年調查結果排前八位的是:雞蛋(60.9%)、豆漿(54.1%)、包子(45.6%)、牛奶(41.8%)、稀飯(38.8%)、油條(29.2%)、小菜(22.7%)、甜點(21.6%);兩年的調查結果基本差不多。

  (6)學生最喜歡吃的菜系是:

  20xx年調查結果是:川菜(65.7%)、東北菜(19.4%)、魯菜(16.1%)、淮揚菜(6.7%)、粵菜(6.0%);20xx年的調查結果是:川菜(57.9%)、東北菜(28.1%)、魯菜(19.1%)、粵菜(12.8%)、淮揚菜(10.7%);前三位的排序沒有變化,

  (7)學生不在學校食堂吃飯的主要原因:

  20xx年調查的結果是:想換口味(65.7%)、想改善伙食(57.3%)、食堂的價和質不符(33.2%)、食堂擁擠(30.5%)、參加聚會(24.4%)等;20xx年調查的結果是:想換口味(57.7%)、錯過了食堂的開飯時間(47.8)、想改善伙食(36.6%)、食堂的價和質不符(40.7%)、食堂擁擠(27.3%)等;由此可見,要提高學生就餐率,還得從自身做起,經常變換菜品和口味,為學生提供更多不同口味的菜品,增加高品質的菜品等,以滿足不同的飲食需求。

  (8)學生喜歡吃的食品是:

  20xx年調查結果排前八位的是:綠色葉子類蔬菜(70.8%)、新鮮肉類(62.4%)、豆製品(46.6%)、薯類(45.9%)、瓜類蔬菜(36.9%)、甜點(24.8%)、滷菜或滷肉(24.1%)、醃臘食品(15.7%);20xx年調查結果排前八位的是:水果(52.4%)、新鮮肉類(46.4%)、豆製品(36.3%)、瓜類蔬菜(31.1%)、滷菜或滷肉(28.4%)、綠色葉子類蔬菜(26.5%)、薯類(26.5%)、油炸類(17.5%)、醃臘食品(16.1%),兩年的結果略有一些變化。

  (9)學生喜歡的口味:

  20xx年調查結果排前五位的是:辣味(46.9%)、清淡(45.9%)、適中(37.5%)、麻味(24.1%)、味重(22.8%);20xx年調查結果排前五位的是:辣味(38.0%)、清淡(45.6%)、適中(48.6%)、味重(20.8%)、甜酸味(15.6%),兩年基本沒有大的差別。

  3.飲食消費觀念

  學生飲食消費觀念問卷調查主要涉及健康和飲食安全兩個方面,結果如下:

  (1)對路邊店的看法:

  對路邊店的看法,各種人口統計變數群體均無顯著差異(在0.05的置信水平下),從答題上看,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抱有不正確的觀念,完全不在意這些路邊攤存在條件簡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環境惡劣,從業人員缺少監督等食品安全隱患,有必要加強學生自我防護意識的教育。

  (2)關於美食與體型

  關於美食與體型,其實沒有嚴格的顧此及彼的關係,我們應該倡導以滿足身體營養需要為標準的進食原則,既反對過度的節食,也反對不加節制地狂飲濫吃,自覺預防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消除影響健康的因素,從調查結果看,男女生對該問題的看法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有44.1%的男生認為美食大於身材,而只有23.3%的女生認為美食大於身材。回答“少吃,都顧及”的男生為47.1%,女生為68.9%,女生更看重身材;總體來講,多數女生持有正確的飲食觀,既要顧及體型,也要保證營養。

  (3)食品安全意識

  在回答“當你去餐館用餐時會留意它是否具有合法的經營條件(如衛生許可證、工作人員健康證等)?”這個問題時,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學生有正確的食品安全意識,統計檢驗結果表明,男女生對該題的回答存在顯著差異,男生中根本不在意的的人數比女生多出近6%,說明女生更細心且安全意識較男生要強。加強學生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範意識是社會和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亟待加強。

  四、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特徵

  從20xx年和20xx年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飲食消費行為在兩年中沒有太大變化。大學生剛剛由家庭生活走入集體生活,由同一地區學生聚集的中學步入生源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且學生的世界觀和行為意識尚處於形成的過程中,他們接受高等教育,對新資訊敏感,充滿激情浪漫,需求旺盛,在飲食消費行為方面具有如下特徵:

  1.大學生群體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不具備足夠的消費實力,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形成了獨特的消費行為。

  2.大學生追求新潮、追求時尚、追求個性的特點在飲食上表現為對主副食和菜品求新求變的需求,以及對於優雅時尚的就餐環境和現代、活潑的就餐氛圍的需求。

  3.隨著年級的增高,大學生在學生食堂就餐滿意度逐步降低,在校內學生食堂就餐的比例也逐步減少,特別是在週末,反映出學生飲食消費日趨社會化和多樣化。

  4.大學生的就餐口味帶有很大的地域特性,但隨著年級的增高,口味逐步發生變化,多數趨於學校所在地區的口味特點。

  5.學生最重視的是午餐,其次是早餐和晚餐,這個結果反映學生對一日三餐的重要性認識符合其身體發育和保持旺盛精力的需要。

  6.由於集體生活和年輕的原因,群體性消費的特徵明顯,易隨大流,消費決策受他人影響程度較高,對網路、廣告、口碑等比較敏感。

  7.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食品衛生安全的知識和觀念不強,缺乏自我保護自我控制能力,食品衛生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教育亟待加強。

  五、提高高校學生食堂經營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議

  為了給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學的健康膳食資訊,衛生部委託中國營養學會組織專家,制訂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xx)。該指南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根據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的實際,指導各年齡段的居民攝取合理營養,避免因不合理的膳食影響身體健康。學校食堂要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大力推廣營養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飲食觀;同時,學生飲食作為高校後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學校後勤工作的重中之重,辦好學生食堂,為學生提供滿意、衛生、可口、營養、價廉物美的飯菜是學校飲食服務的最基本的要求。透過對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調查分析,對學生食堂的經營管理提出以下建議:

  1.學生食堂是學校為學生服務的重要視窗,是直接關係廣大學生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的重要環節,是學校育人環境的組成部分,也是維護學校穩定的重要陣地。學校後勤飲食工作者必須明確認識到學生食堂工作在學校整體工作中的基礎性地位,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服務育人的意識,切實提高員工的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以學生滿意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不斷提升學生對飲食服務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2.高度重視食品衛生工作,一般來說,飲食衛生必須達到兩個標準:一是外觀上的乾淨,無水跡、無異味、無灰塵、無汙漬,這是視覺與嗅覺的檢驗標準;二是內在的衛生,必須符合衛生防疫部門的原料檢測標準,生產出的食品必須全部達到國家衛生標準。要從制度、環境和監督來確保食品衛生,建立地方衛生防疫部門抽查把關,學校衛生防疫職能部門(校醫院)監督檢查,後勤飲食服務部門內部監控的食堂食品衛生監督體系,這個體系的建立也形成了學校學生食堂的強大核心競爭力。

  3.要提高學生食堂的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和學生對食堂的滿意度,培養忠誠的顧客,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消費行為,增強餐廳經理和廚師長對市場和顧客的充分了解,在餐廳經營中善於思考,把握顧客需求,特別是把握好青年學生求新求變的飲食習慣,豐富主副食的花色品種,增強菜品的不斷創新和定期變化,按照科學、合理、營養的要求,儘可能地提供差異化飲食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口味、不同飲食習慣學生的需求;同時營造溫馨的就餐環境,維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有針對性地做好飲食工作,提高大學生在學校食堂的就餐率。

  4.對現有的米飯生產過程進行研究,提高米飯質量的穩定性,有條件的學校要引入米飯生產線,實現米飯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一般來說,對同樣的大米,米飯生產線產出的米飯,其口感較傳統的製作工藝生產的米飯有明顯提高且可以做到質量穩定。

  5.狠抓菜品質量,注重菜品的色、香、味、形的穩定和菜品特色的鮮明,既要有價廉的大眾化的中性菜餚,又要有特色鮮明的地方菜及高檔次菜品,以滿足不同的學生飲食需求;從調查結果看,學生對綠葉類蔬菜有較大的需求,且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有益,應該增加這類蔬菜菜品的供應。

  6.要辦好大學學生食堂,既要有一支精通業務、服務育人的飲食管理人員隊伍,也要有一支勤於學習、技術過硬的廚師隊伍和一支樂於奉獻、優質服務的工勤隊伍,確保學生食堂硬軟體都達標;可採取內部培訓、調研交流、外派廚師學習等形式,透過內部競爭、創新獎勵、烹飪比賽等機制,提高學生食堂管理、技術和服務隊伍的業務水平和技能,打造過硬的團隊。

  7.國內外的許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和早餐營養質量不高的學生。其數字運用、創造性、想象力和身體發育等方面均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要重視對大學生進行早餐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吃早餐的重要性,並瞭解早餐的食物種類、數量和營養搭配情況。根據學生對早餐的喜好和營養的需要,增加早餐供應的品種和各種搭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