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調查報告

食品調查報告

  在現在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食品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食品調查報告1

  日前,上海商情資訊中心、進口商專委會聯合釋出了《20xx年進口食品行業調研報告》。報告對百餘家食品進口流通企業進行了重點調查,對企業關注的進口食品產地、品類、渠道等作出分析。

  產地成標籤:澳大利亞、紐西蘭受追捧

  結果顯示,對於進口食品產地,企業對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關注度分別為58。2%、43。0%;在消費者調查中,兩國受關注度同樣為最高,分別為13%、10%。進口食品在我國的品牌力尚未建立,產地是消費者最看重的標籤之一。主打有機、健康為特點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產品深受消費者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20xx年6月,中澳兩國簽署了自貿協定,目前超過8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產品享受零關稅。20xx年,零關稅比例將升至93%,協定完全展開後將達到95%;20xx年4月,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第一輪升級談判在北京舉行。中新自貿協定是中國同發達國家達成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的啟動也為中新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另一方面,歐美產品因為執行嚴格的產品標準,其安全性也深受企業信賴,歐美國家的關注度均在35%左右。

  進口葡萄酒一枝獨秀

  在細分品類中, 45.6%的企業認為進口葡萄酒前景更明朗,在排名中領先優勢明顯;消費者對其也有15%的關注度。有資料顯示,從20xx年開始,法國、西班牙、智利等進入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進口量與進口額都在提高。國民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對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長,且在旅遊的帶動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葡萄酒的飲用習慣也開始深入人心,推動了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澳自貿協定明確體現,高達20%的葡萄酒關稅將在4年內削減至零關稅。僅20xx年,進口瓶裝葡萄酒共進口4。8億升,即約6。4億瓶,較20xx年上升22% 。總體價值22億美元,上升17%,約合3。42美元/瓶。另外,散裝葡萄酒進口量為1。4億升,起泡酒為0。12億升。

  為何進口葡萄酒這麼受國人追捧?首先,原汁釀造的高品質保障,大部分進口葡萄酒保持了原始的葡萄酒風味。其次,國外有大批環境條件優越的專業酒莊,從苗木培育、種植、釀造、銷售到葡萄酒文化推廣的產業鏈發展完善。最後,國外葡萄酒釀造歷史悠久,發展至今每個葡萄酒都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品牌打出各自的特色。

  便利店渠道異軍突起

  在渠道關注度中,全家從電商的圍攻中脫穎而出,達77。2%,緊隨其後的是京東、天貓、一號店,企業關注度分別為69.6%、67.1%、62.0%;華潤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關注程度也都超過45%。便利渠道大受歡迎並非偶然,一是國內零售渠道競爭已趨於飽和,便利渠道成為行業新通路;二是進口食品已非昔日高階奢侈品,已成為消費者購物籃中日常消費,且向便利包裝發展。

  在上海,便利店密集,諸多社群便利店,滿足了一些居民日常的進口商品的需求。而商務樓便利店,則更多地針對一些商務白領的日常需求:中午的白領午餐、平時零食還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因此,這也導致了很多進口商品商,紛紛將目光聚集到了便利渠道。

  除便利店以外,精品超市的發展也令人矚目。一種被稱為“RHR”的業態,即“零售內建餐廳”(retail host restaurant)正在逆襲全球傳統商業模式,上海已成為它的試驗田,包括宜家“家居+餐廳”模式、無印良品“雜貨+餐廳”模式、LV、GUCCI“奢侈品+餐廳”模式、全家“便利店+餐廳”。對於零售業,這種現購現食的業態被稱為“精品超市3.0”,使高階食品的體驗性得到了增強,其便利性也廣受消費者歡迎,很多消費者已習慣在精品超市購買家庭食品。

  品質性、犒勞性質消費

  從20xx年開始,進口食品市場增長迅速。根據上海海關資料顯示,20xx年,上海關區進口食品累計金額達1626。85億元,同比增長15.6%,而20xx年僅增長0.6%。20xx年1—5月,進口食品累計金額為747.51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進一步明顯。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進口食品的最大市場之一,來自世界143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品種在5萬—6萬種左右,品牌超過15000個以上。據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20xx年中國將成為最大進口食品消費國,市場規模將達到4800億元。進口食品消費,已從之前的禮品和炫耀性質消費,發展到到個人的品質性、犒勞性質消費。

食品調查報告2

  9月27日11時,肥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梁園鎮護城衛生院電話報告:稱肥東縣梁園鎮某中學30多名學生,在學校食堂吃完早餐後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在該院就診。接到報告後,肥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派遣應急調查小組,與縣衛生監督所相關人員一道及時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理。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基本情況

  該中學為初級中學,設七至九年級三個年級,共有9個班480名在校學生,其中住校生184人,教職工30人。發生中毒的是該中學學生,共有39名學生髮病,其中,男性10人,女性13人。

  2 發病經過和臨床表現

  9月26日學校放假,當天下午有部分學生返校,當晚只有5名學生在學校食堂就餐。9月27日早上6:30學校食堂開始供應早餐,食物為油炸包子、油炸餈糕、稀飯,共有113人食用早餐,其中男生55人,女生58人就餐。當日早上7:30開始,九(1)班學生王歡,女,16歲,首先出現噁心症狀,無嘔吐、腹瀉、發熱等症狀,之後相繼有學生出現嘔吐等症狀,學校將出現不適症狀的學生送往護城衛生院就診。經現場調查,共有39名學生到護城醫院就診,醫院對其中症狀較重的25人予以對症、輸液治療,當天下午全部返校上課。之後無新發病例,無死亡病例。25名輸液治療的學生中有1人2天前自感身體不適,26日晚和27日早上未進食物,另有1人自訴26日晚感覺噁心。

  3 病例定義

  根據臨床表現及調查結果等,將本次事件中的發病者、可疑發病者和非發病者定義如下:

  3.1 發病者定義 凡於9月27日早上在某中學食堂內就餐,且有嘔吐症狀的為發病者。

  3.2 可疑發病者定義 僅有噁心或腹痛症狀的為可疑發病者。

  3.3 非發病者定義 凡不符合本次事件發病者和可疑發病者定義的為非發病者。

  根據上述定義,對9月27日前發病的2名學生予以排除,最終確定本次事件中發病者為13人,可疑發病者10人。

  3.4 臨床表現 發病和可疑發病者的主要症狀為:噁心23例(100%),嘔吐13例(56.52%),頭痛6例(26.08%),頭暈14例(60.87%),腹痛4例(17.39%)。所有病例均無發熱、腹瀉、口唇紫紺等症狀。

  4 流行病學調查

  對13名發病和10名可疑發病的學生均進行了個案調查,對9月27日早上在學校食堂就餐未發病的32名學生進行了對照調查。

  4.1 時間分佈 在被調查的23名學生中,首例發病時間為9月27日早上7:30,末例病例為27日上午9時,發病高峰出現在27日上午8:30,共有13名發病者和10名可疑發病者;根據發病者共同就餐的時間,最短潛伏期為1小時,最長潛伏期為2.5小時,平均潛伏期為2小時。

  4.2 人群分佈 在被調查23名學生中年齡最小的13歲,最大的18歲,男性11人,女性12人。未發現其他教職工發病。

  4.3 地點分佈 上述的23名學生中,八(1)班3人,八(3)班4人,九(1)班8人,九(2)班1人,九(3)班7人。

  4.4 就餐食譜調查 23名發病者和可疑發病者中僅有1人吃過稀飯,其餘人員均未吃稀飯;19人均吃過油炸包子或油炸餈糕,有2人僅食用油炸餈糕,另有2人僅食用油炸包子。

  5 現場衛生學調查

  5.1 該事發食堂持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4名從業人員均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

  5.2 9月27日早餐供應的80個油炸包子,是9月25日早上製作,蒸熟後放在冰櫃冷凍儲存,27日早上油炸後即向學生出售。包子餡為肉及切碎的雪裡蕻鹹菜。食堂負責人和部分學生均反映油炸包子可能沒有炸透,油炸餈糕和稀飯均為27日早上現制現售。

  5.3 食堂沒有食品原料進購記錄,食堂用米為學生各自從家中帶來後混在一起使用,現場檢查發現食堂內部分糯米有黴變現象,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5.4 食堂加工間無紗窗,紗門有較大縫隙,不能起到防蠅作用,加工間內一視野可見5只蒼蠅。冰櫃中冷凍食品生熟不分,25日早上剩餘的包子與生肉同放在冰櫃的同一冷凍室。

  5.5 食堂用水是學校內井水,未消毒。

  6 取樣和實驗室檢驗結果

  6.1 採集樣品 本次調查共採集6份樣品,其中病人嘔吐物3份,剩餘油炸包子1份,鹹雪菜1份,食用油1份。

  6.2 檢驗專案和結果 病人嘔吐物和剩餘油炸包子檢測亞硝酸鹽、變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專案。生醃菜檢測亞硝酸鹽。食用油檢測酸價和過氧化值。所取樣品的檢驗結果均為陰性。

  7 分析和結論

  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衛生學調查及實驗室檢驗結果顯示如下:

  7.1 113名就餐者中有23人發病,罹患率較高,達20.35%。23名發病者有共同就餐史,有噁心、嘔吐等基本相似的臨床症狀,發病時間相對集中,潛伏期較短,病程較短。

  7.2 學校食堂9月27日早餐食譜相對簡單,只有油炸包子、油炸餈糕和稀飯。對23名病例組和32名對照組學生食譜進行調查,23名發病者僅有1人食用過稀飯,32名對照學生中有23人食用過稀飯,結果表明,稀飯不是中毒食品;透過病例對照研究,以油炸餈糕為暴露因素,OR值為20.05(95%可信區間3.47-151.48),以油炸包子為暴露因素時,OR值為26.83(95%可信區間4.52-208.42),均為強關聯,油炸餈糕和油炸包子均為危險因素。

  7.3 經對病人嘔吐物、食品原料、剩餘食物等樣品進行檢測,所檢的有害物質和致病菌均未檢出。

  綜上所述,根據患者的發病經過和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依據《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GB 14938-94),經合議組合議認為這是一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中毒餐次為9月27日早餐,可疑中毒食物為油炸包子。其主要理由是:①患者為同一學校學生,有相同的飲食史。同校未食用油炸食品的不發病;②發病的潛伏期短,發病急劇,在短時間內23名學生先後發病;③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病程短;④9月27日早餐的油炸包子是9月25日早餐剩餘的,包餡有肉、雪裡蕻鹹菜,在當天供餐前放在冰櫃裡冷凍,食用前未解凍直接用油炸,造成外熟內生。

  8 控制措施

  8.1 責令該中學食堂立即停止食品加工經營活動,加強食堂的衛生整改。

  8.2 要求學校加強對食堂的衛生管理,加強對食堂從業人員的培訓學習,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到生熟分開。特別是對冷凍食品更應該注意加熱和燒熟煮透前的解凍。

  8.3 指導學校食堂做到控制食品儲藏溫度在2C-8C。熟食品在冷藏中做到避光,避免重複汙染。

  8.4 開展健康教育,向師生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食品調查報告3

  冷凍品市場(本文專指“肉類冷凍品”)是我區的一個特色行業,但近幾年受疫區私貨影響,一度成為中央級媒體反映的焦點,對該市場的態度是保留還是取締,是困擾近兩屆政府懸而未決的一個問題。近日,根據區政府辦領導指示,我科對冷凍品市場進行了深入調研,在2004年調研的基礎上,走訪了區肉類協會,聽取了區打私辦、番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意見,重新擬寫了調研報告,希望會對政府決策有所幫助。

  一、市場的基本情況和特點我區有經營冷凍品的大大小小冷庫、店檔278家,其中大羅塘各冷庫的經營佔地面積約74100平方米,總庫容量57800噸,較大型冷庫有食品、大業、大羅、新昌、永順、和興、聯發等十多個,其中儲量7000噸以上的較大型冷庫有4間,最大型的冷庫是大業冷庫和食品集團冷庫,儲量各為10000噸。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經營品種集中。主要以雞隻和豬副產品為主,佛山以牛肉為主,其他地區冷凍品市場也各有主營範圍,這是專業分工和市場選擇的結果。

  二是凍品來源以進口為主。但也有一大部分來自內地,兩者的比例約為6:4左右。雞隻主要來自美國和我國山東和東北地區,豬副產品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丹麥。

  三是我區凍品市場是珠三角凍品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據區肉類協會介紹,深圳冷庫面積超過我區,東莞正在擴建冷凍品流通市場,佛山和廣州的冷凍品市場也頗具規模,經過多年的運作經營,番禺區已形成了一個規模較大的大型低溫儲庫市場,與珠三角其他地市冷庫組成交通便利的冷庫網路,構成整個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四是帶動了一批就業人口。凍品市場直接從業人員包括凍品倉的經營者、管理者、進出口公司從業人員和中間貿易商等,隨著凍品市場的發展,帶動了貨運市場、搬運市場、飲食娛樂、物業出租等相關市場,聚集了一批從業人員。區肉類協會估計,我區凍品市場直接從業人員和服務人員約1萬人左右。據現場目測,凍品市場人流、物流密集,市場表現暢旺。

  五是對稅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冷凍品市場繳納國稅、地稅和工商管理費,主要包括房產稅、部分定額稅和其他交易稅費等。以區食品集團冷凍倉為例,該倉每年繳交稅費包括兩部分:一是房產稅和定額稅約為80萬;二是該倉分租給100多個租戶,每戶每月繳交的工商管理等稅費約2000元,一年約總計約200萬元。兩部分彙總,則該該倉每年產生的稅費約300萬元左右。以此估算,全區冷凍品行業每年產生的直接稅費約2000萬元左右,此外還有一些配套行業產生的稅費。

  六是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產業發展模式。我區冷凍倉分定點倉和流通倉(非定點倉)兩類,定點倉只有食品冷凍倉和新昌冷凍倉兩家,容量約為13000噸,其餘都是流通倉。凡在我區通關進口的凍品,必須先存放在定點倉,經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查驗後,再進入流通倉或進入市場。流通倉主要承接定點倉或經其他關區通關檢驗的貨物以及國內生產的凍品。在職能分工上,進出口公司引進貨源,冷凍倉負責儲存,分租戶負責經營,中間商搞活流通。我區餐飲和食品行業發達,冷凍市場是重要的原材料來源渠道。

  二、繼續允許冷凍品市場存在或給予取締的風險分析

  任何一個市場的存在,對地方政府來說,都會既有風險又有收益,關鍵是能否找到問題的癥結,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治理。對冷凍品市場進行全面分析,有助於正確判斷市場的監管風險,從而得出客觀公正的結論。一是要對國家政策要有一個準確的解讀。國家打擊和媒體關注的重點是來自疫區的siyun凍品,而不是整個凍品市場,不是反對凍品進口。二是要對我區2004年前後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的背景要有一個全面的理解。

  2003年非典疫情在我國突然爆發,引起了國家和媒體對公共衛生事件的高度關注。2004年初禽流感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爆發後,我國立即決定自當年2月7日起暫停從疫區國家及地區進口禽畜凍品。由於美國、巴西、中國香港等地對冷凍禽副產品實行期貨交易,大量經香港轉口進入內地的凍品滯留香港,倉儲費用日益上升,凍品貨主急欲出貨,後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在壓力下,允許部分凍品進口,導致整個市場比較混亂,部分被拒進口的凍品紛紛從海上siyun入境,並進入我區冷凍品儲存市場,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事件。其後,我國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更多地考慮了政策的合理性,增強了政策的前瞻性,避免了“急剎車”式政策的出臺,同時我區也加強了管理,規範了市場,因此2005、2006兩年我區冷凍品市場總體表現比較平穩。三是要對凍品市場監管的重點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開展任何一項工作,必須明確其重點和主要環節,抓住事物發展的要點,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我區凍品市場共由三塊組成:一是定點倉存放的通關後待檢凍品;二是流通倉存放的流通環節進口凍品;三是流通倉存放的國內生產凍品。定點倉是由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按照一定條件和標準認定的,管理工作比較規範完善,定點倉存放的通關後待檢凍品,均為透過正常途徑報關進口,而流通倉存放的國內生產凍品,不屬於打私工作的物件。因此,打擊凍品siyun的重點非常明顯,就是流通倉存放的流通環節進口凍品。據區肉類協會反映,我區工商部門在打私工作中,對定點倉存放的正常途徑進口凍品也一併查封,再一件件查驗,既影響了工作效率,也偏離了工作的正確方向。四是要對凍品市場的可監管性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凍品市場能否進行有效監管,是確定凍品市場去留的核心問題。而能否簡易快速識別出siyun凍品,是對凍品市場進行有效監管的關鍵環節。根據番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供的資訊,受進口環節關稅不斷降低和siyun進口成本偏高影響,除了疫區產品外,一般其他凍肉都是透過正常進口,因此siyun貨基本上都是疫區產品。番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反映,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定期公佈疫區名單,明確指引如何辨別疫區產品。他們認為,一般情況下,只要貨物與通關單或通關單影印件上的資訊描述一致,可以認定是正常進口貨物。因此,siyun凍品辨別起來比較容易,凍品市場的可監管性較強。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只要工作方向正確,措施得力,允許冷凍品市場繼續經營,風險是可以控制在比較小的範圍之內的。現在市場內的大部分業戶是守法經營的,區肉類協會也希望配合政府堅決打擊siyun行為,如果僅僅因為少數業戶的不法行為,而對整個市場給予取締,缺乏足夠的法律依據。此外,我區冷凍市場是美國家禽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主渠道,美國家禽協會組織和駐華使領館經濟、農業部門一直非常關注,在缺乏足夠依據的情況下取締市場,可能會引起一些國際貿易糾紛和摩擦。因此,對我區政府來說,最好的辦法還是加強管理,規範市場。

  三、加強凍品市場監管的幾點建議

  (一)明確區打私辦和檢驗檢疫、緝私分局的關係打私辦主要負責全區打私工作的綜合協調,牽頭推進涉及面廣、與地方結合緊密、群眾性特點明顯siyun活動的打擊工作。檢驗檢疫、緝私分局要協助區打私辦開展工作,並按規定獨立負責涉及進口環節的siyun、價格欺詐、檢驗檢疫工作,要對定點倉的監管承擔主要責任。

  (二)充分發揮檢驗檢疫部門的作用檢驗檢疫部門具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先進的檢測裝置、完善的法律依據和成熟的工作辦法,是疫區產品認定的權威部門,他們在大羅塘還設立了檢測監督機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建議打擊凍肉siyun工作由區打私辦牽頭,突出檢驗檢疫部門的位置,其他部門配合工作,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

  (三)建設凍品市場專業園區參照沙灣珠寶產業園的發展模式,在大羅塘建設凍品市場專業園。派駐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海關、檢疫、稅務、工商、畜牧、打私等一條龍服務,透過服務促進管理,規範經營,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四)堅決取締場外交易場外交易遊離於政府監管之外,逃避了納稅責任,往往會產生siyun販私等不法行為,建議堅決予以取締。對於確實不需要進入倉庫而直接過貨的,也要由政府劃定區域,實施場內交易,加強交易監督。

  (五)建設凍品市場影片監控系統區食品集團冷凍倉建立了影片監控系統,番禺檢驗檢疫局和省檢驗檢疫局都能收到訊號,可以實施24小時監督,該做法受到國家質檢總局的充分肯定。建議結合我區影片監控系統建設,單獨在凍品市場並以各凍品倉為重點,建設影片監控系統,以便於區打私辦和檢驗檢疫、緝私等部門實行實時監管。

  (六)加強凍品市場稅收徵收工作據估計,每年進入我區交易的冷凍品總量可能達到130萬噸(包括場外交易),貨值過100億元,這是一筆十分巨大的稅源。但目前冷凍品市場總體產生的稅額較低,這一方面與大量存在的場外交易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稅收監管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建議加強稅收徵管,提高冷凍品交易產生稅收的能力,促進冷凍品市場發展和政府監管服務的良性迴圈。

  四、基本結論從大的方面來講,冷凍市場符合我區“優二進三”的產業發展定位,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具備深入開拓稅源的巨大潛力,是我區餐飲和食品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要正視其存在的問題,但不宜簡單予以取締。正如改革開放初期,不能因為泥沙俱下,而重新閉關鎖國;佛山的牛肉冷凍市場,也沒有因外國瘋牛病肆虐,而予以簡單取締。經濟市場更應用經濟手段來調節、監督,要儘量少用、慎用行政手段。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採取正確的措施,在堅決打擊siyun行為的同時,保護和促進正常貿易的發展,我區冷凍品市場是可以健康發展的。

食品調查報告4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從最早的“蘇丹紅”到近期的“塑化劑”,這些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質大量侵入我們的生活,牛奶、雞蛋、鮮肉、果蔬這一列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全球爆發的金融危機一樣,徹底的席捲了我們生活,對我你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威脅。

  一、活動專案

  明確市民食品安全意識的強弱,清楚他們關注哪些方面的食品問題

  二、關鍵詞

  食品安全、意識、食品新增劑

  三、活動目的

  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了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而人工合成食品新增劑的使用則直接影響了食品的安全性,人們要提高安全意識,看清其重要性,這樣才更有利於國民健康和經濟發展。

  四、調查體現的幾個問題

  1)消費者一味的追求味道而忽視了安全問題

  2)食品的價格左右了消費者的消費範圍和食品質量

  3)一些個體私營對新增劑的使用量和質量要求不達標

  4)消費者因消費目的不同,單一的食品安全不引起其重視

  5)消費者有安全意識卻不夠全面

  五、建議

  1)作為廣大的消費者,不能單純的抱怨企業的道德缺失、不負責任,我們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識,面對五花八門的食品,我們不能過分的追求色香味,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我們要將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遇到不合理的、非法的使用食品新增劑或其他危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時,要使用合法的手段博取自己的利益

  2)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加大監控力度,從源頭控制好食品的質量,發揮廣大市民的監督作用,積極舉報偽劣商品,打擊非法制造不安全食品人員的勢力

  3)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應選擇信譽度較高的產品,並儘量到正規超市、商場購物,以保證所需昂食品的安全性

  4)要養成正確認識和防範食品新增劑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買東西務必翻過來看包裝背面配料表的習慣,儘量買不含或少含新增劑的食品,樹立“簡單的懷疑”精神,“為什麼蛋糕的顏色這麼鮮豔?”“為什麼這種零食這麼便宜?”具備這種精神,在挑選食品時,將更有利於自身的健康

  六、心得感悟

  食品安全問題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當下依舊不可小覷的問題,在前不久的“馬肉醜聞”風波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食品安全沒有旁觀者,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的食品供應鏈已將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聯絡在一起,而單單的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我們不能一味的就事論事,它所折射的種種現實讓我們每一個公民深思。

食品調查報告5

  現如今,我們已邁入一個高度發達的時代。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著。而物質生活充裕了以後,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而健康長遠意義上講並不是說你病了然後予以治療,而是從平時就開始防病,可是透過藥物來達到這一目的在現代人看來顯然是極其不可行的,常言說“是藥三分毒”嘛。我們最容易實施和控制的,我想應該莫過於食療了。只有平時注意營養的科學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長壽,於是功能性食品便應運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譽為“21世紀的食品”,是當今世界研究的熱點。為了解人們對功能性食品的瞭解程度,並在社會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隨機調查各種年齡層次、各消費水平的消費者,收到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一、社會調查

  1.調查結果及分析:

  (1)調查結果:

  1)對功能性食品概念的瞭解:54%的人對其有所瞭解;27%的人對其根本不瞭解;19%的人對其比較瞭解;

  2)對市場上現有的產品的認識:群眾不太清楚什麼樣的產品屬於功能性食品,受廣告宣傳的影響很大;

  3)對功能性食品效果的認可度:57%的人其對身體有作用,但效果不大;20%的人認為益處很大;21%的人不清楚是否有用;沒有人否定其效果;

  4)對功能性食品的適用範圍的認識:11%的人認為適用於兒童;1%的人認為適用於青少年;54%的人認為適用於中老年人;17%的人認為適用於處於傷病孕哺等特殊階段的人;31%的人認為適用於各個年齡段的人;

  5)對功能性食品形式的好惡情況:31%的人覺得片劑膠囊形式更易被接受;39%的人覺得沖劑顆粒形式更易被接受;21%的人覺得液狀膏狀形式更易被接受;11%的人提出了其他形式,如飲料、糕點形式;

  6)瞭解功能性食品的渠道:9%的人不知道功能性食品;30%的人透過他人宣傳介紹瞭解;54%的人透過報刊雜誌網路等形式的媒體廣告瞭解;10%的人透過社群活動或醫生推薦瞭解;6%的人透過其他形式瞭解;

  7)對功能性食品的功能的看重點:63%的人看重其平衡人體機能的功能,如改善睡眠質量、提高記憶力等;33%的人看重其預防並輔助治療某些疾病的功能,如心腦血管疾病等;24%的人看重其促進排除體內毒素、美容煥膚的功能;37%的人看重其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改善體質的功能;4%的人看重其其他的功能,如增強體質等;

  8)影響人們對功能性食品選擇的因素:23%的人選擇了品牌包裝;36%的人選擇了成分;56%的人選擇了價格;59%的人選擇了功效;13%的人選擇了廣告;10%的人選擇了購買渠道;24%的人選擇了服務態度;4%的人先選擇了其他方面;

  9)群眾傾向於去哪裡購買功能性食品:31%的人傾向於去超市;40%的人傾向於去保健品直營店;1%的人選擇網路郵政電話等訂購;50%的人選擇了藥店;3%的人選擇了其他地點,如社群服務站等;

  10)群眾對功能性食品能否代替藥品的認識:1%的人選擇了能代替;96%的人選擇了不能代替;29%的人選擇了不清楚。

  (2)分析:

  1)大多數人對功能性食品有一定的認識,但不是很清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知道,只有少數人比較瞭解功能性食品;

  2)很多人對功能性食品的認識受廣告宣傳的影響很大;

  3)對於功能性食品的作用的認可度較高;

  4)對於功能性食品的適用人群認識不準確;

  5)較看重功能性食品的改善身體機能的作用;

  6)功效和價格是影響群眾購買功能性食品的主要因素;

  7)更多的人更傾向於去藥店購買功能性食品,而不是超市或保健品直營店

  8)大多數人知道功能性食品不能代替藥品。目前人們知曉的市場上銷售的品牌主要有:鈣爾奇、蟲草烏雞精、腦輕鬆、血爾、血樂、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長快樂等。同時,被調查者普遍認為,目前社會上對於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識的介紹幾乎沒有,消費者對起其處於零概念,也導致了虛假廣告活動猖獗。中國的功能性食品仍處在不成熟的階段,存在標識不規範,沒有統一的標準,功能性食品市場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則,虛假、誇大廣告問題嚴重,造成消費群體視聽混亂,判斷失誤等。另外,保健食品的價格普遍偏高,對於其普及有很大的阻力。

  2.調查建議:

  (1)儘快出臺完善的法律法規,完善和規範功能性食品生產企業和產品市場。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識,讓消費者增強自身保護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穩定性,提高其功效,爭取消費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價格降低,讓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功能性食品的優勢。

  二、功能性食品

  1.定義及分類

  (1)據國際生命科學學院對功能性食品的最新定義,將其定義為:是指具有特定營養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2)分類:

  根據消費物件分類:

  1)日常功能性食品;

  2)特種功能性食品。

  根據科技含量進行分類:

  1)第一代產品(強化食品);

  2)第二代產品(初級產品);

  3)第三代產品(高階產品)。

  2.功能因子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稱為生理活性成分。富含這些成分的物質則稱為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質,即功能因子。已確定的活性物質主要包括9大類,具體品種有上百種。

  (1)活性多糖:包括膳食纖維、抗腫瘤多糖和降血糖多糖等。

  (2)內能性甜味料(劑):包括功能性單糖、功能性低聚糖、多遠糖醇和強力甜味劑。

  (3)功能性油脂:包括多不飽和脂肪酸、油脂替代品、磷脂和膽鹼等。

  (4)自由基清除劑:包括非酶類清除劑和酶類清除劑等。

  (5)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和維生素C。

  (6)微量活性元素:包括硒、鍺、鉻、鐵、銅和鋅等。

  (7)肽與蛋白質:包括谷胱甘肽、降血壓肽、促進鈣吸收肽、易消化吸收肽和免疫球蛋白等。

  (8)乳酸菌:特別是雙歧桿菌等。

  (9)其他活性物質:如二十八烷醇、黃酮類化合物,多酚類化合物和皂苷等。

  3.功能性食品在促進健康方面的作用:

  功能性食品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營養和感官享受兩大功能外,還具有調節生理活動的第三大功能,她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增強免疫力;

  2)延緩衰老;

  3)輔助降血脂;

  4)輔助降血糖;

  5)抗氧化;

  6)輔助改善記憶;

  7)緩解視疲勞;

  8)促進排鉛;

  9)清咽;

  10)輔助降血壓;

  11)改善睡眠;

  12)緩解體力疲勞;

  13)促進泌乳;

  14)提高缺氧耐受力;

  15)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

  16)減肥;

  17)改善生長髮育;

  18)增加骨密度;

  19)改善營養性貧血;

  20)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

  21)卻痤瘡;

  22)卻黃褐斑;

  23)改善皮膚水分;

  24)改善皮膚油份;

  25)調節腸道菌群;

  26)促進消化;

  27)通便;

  28)對胃粘膜有輔助保護。

  4.功能性食品的發展近況:

  食品產業界應該有針對性地為那些不同需求的人們設計開發出豐富多樣的功能食品,幫助他們平衡膳食、改善健康狀況,為他們提供更多防病抗病、延緩衰老的食品。1995年在新加坡召開的國際東西方健康食品會議上,專家們把除了有感官和營養功能以外尚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和一定的防病抗病功效的食品定義為功能食品(FunctionalF00d)。近年來,全球工業食品年增長率約2.27 %。而功能食品年增長率高達2O%左右,預計20xx年全球各類功能食品銷售額可能達到617億美元。由此可見,功能食品無愧為世界食品工業新的增長點,功能性食品配料也成為國內外竟相開發的熱點。日本是世界上較早開發和推廣功能食品的國家之一,資料顯示,20xx年的市場規模總計約11370億日元(其中,特定專用保健食品6770億日元,營養功能食品800億日元,健康輔助食品3800億日元)。日本用於特定專用保健食品的功能性配料的調節目標主要是腸道功能、血脂、血壓、血糖、骨骼健康、牙齒健康。20xx年,歐洲功能食品銷售額達到38.88億歐元(不含營養強化食品)。據報道,歐洲功能食品的構成為:運動員食品和能量食品42% ,新增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補充劑的食品19% ;改善腸道和消化功能的食品18% ;補鈣食品1O %;降脂食品2 %;其他9 %。針對“三高症”患者,歐洲曾經大量使用低熱量配料和脂肪、食糖替代品作為食品配料,近年來卻更加註重原料的天然性、植物性,推出了許多功能性的植物提取物,如大豆異黃酮、番茄紅素、葉黃素等作為功能食品的配料,新增到功能食品中。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是困擾美國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也是美國功能食品開發的重點目標。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營養品市場出現了許多膳食補充劑,如複合維生素、大豆磷脂、深海魚油等,其中功能食品就是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了有促進健康作用的成分(如膳食補充劑)的食品。後來,各種減肥食品和具有調節血脂等功能的食品應運而生。近年來,美國市場流行“低碳”食品(低碳水化合物)、無糖糖果和無糖食品等,其中的“低碳”食品不含營養性糖類,而含有不可消化吸收的纖維素和不產生脂肪的糖醇,這類食品既能滿足口感和飽腹感,又不會增加體重,達到減肥的目的;植物甾醇及其酯類、植物甾烷醇及其酯類、大豆異黃酮、各種抗疲勞和抗衰老的抗氧化劑等也成為生產功能食品用的功能性配料。

  5.目前存在的問題

  (1)總體問題

  a.產品結構不合理。現有22類功能性保健食品,無論從審批數還是實際生產情況看,產品結構都很不合理,導致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b.企業分佈不平衡。北京等6個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業的總數約佔全國一半,而新疆等西部地區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還不到北京的五分之一,說明我國保健食品企業的地域分佈及資源的開發利用都不合理。

  c.科技投入少。20xx年,全國保健食品企業全年科研專案的經費支出僅佔銷售收入的1.55%;而廣告宣傳費平均佔銷售收入的6.54%,由於科技投入少,所以技術水平高、保健功效好的新產品就很少。

  (2)企業問題

  a.保健食品不實宣傳問題十分嚴重:廣告用語明顯帶有功效性,甚至有的公司篡改的廣告中還以中國營養學會等機構和組織的名義,為產品的功效做證明,違反了《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誤導了消費者。《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九條明確規定:食品廣告中不得使用醫療機構、醫生的名義或者形象。

  b.非法新增違禁物品問題時有發生。新增違禁藥品比較突出的情況包括:在生產調節血糖保健品中加入降糖藥;在生產減肥保健品時新增興奮類藥物;在生產抗疲勞保健品時混入“偉哥成分”;在生產改善睡眠保健品時新增安定;在生產“增高”類保健品時摻進激素;在生產免疫調節保健品時新增一些中樞食慾抑制劑。

  c.保健食品企業生產條件較差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d.非法生產經營保健食品的問題率禁不止。

  e.過度包裝:當前,很多功能性食品包裝存在嚴重的過度包裝問題。幾片常見中草藥,裡三層外三層地封裝,配上精緻的玻璃樽或陶瓷器皿,印上精美的燙金字樣,頓時成為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的天價含片!這種例子不勝列舉,它們與正常的食品包裝的要求背道而馳,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f.大部分不標副作用:對於產品的不適應人群應要求有專門標註,比如褪黑素產品,應標“抑鬱人群、兒童禁服”等。市面上大部分功能性食品均未有標明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另外香港消委會曾收集了一百九十二種較受歡迎的中國大陸生產的功能性食品,資料包括冬蟲夏草膠囊、首烏片、田七粉、靈芝膠囊、靈芝孢子、銀杏丸和魚油丸等,消委會分析其中八十種食品的商標,發現當中大部分均沒有標明禁忌及副作用,消費者服用時存在一定危險。如果產品中的含量對孕婦有害,孕婦誤服了便會對胎兒造成危害。

  g.假冒偽劣“功能性食品”造成安全問題後果嚴重:假冒偽劣“功能性食品”的例子很多。20xx年廣西南寧市抽查8個功能性食品中只有一個合格,其它均是一般普通食品冒充。山西平陸華瑞靈芝廠,其“祥瑞靈芝王”全部是用玉米、大麥加工成的米粉。南京“九代清源”乾脆盜用諾貝爾獎得主名義,宣傳該功能性食品能治療的乙肝,有患者花幾千元買來十幾瓶,服完多瓶不見效,再找其辦事處,已人去樓空。國家監督管理難度大,沒有嚴格的監管制度:目前,我國對功能性食品管理的重點是對功能性食品配方的審批,確保產品配方無毒,功能真實。截止20xx年底,經衛生部批准的功能性食品3148個,其中90%以上功能性食品屬第二代產品,功能因子不明確,作用機理不清楚,一旦造假難以鑑別,跟產品監督管理帶來較大困難。功能性食品行業魚龍混雜的狀況一直為人垢病。目前,功能性食品行業存在低水平重複、科研水平不高等問題HACCP是用於食品安全、衛生質量方面控制的認證體系,在國際食品行業已被廣泛推行,而在我國功能性食品行業,這方面的認證工作卻一直沒有很規範地開展起來。食品衛生行業標準更新較慢,而功能性食品的檢驗也完全按照食品標準進行。需儘快加強對生產條件的審批,設立複查制度,對新功能的審批進行規範,對轉讓產品進行限制。

  (3)消費者的誤區:許多消費者把功能性食品當成藥品。其實功能性食品不是藥品,其區別主要體現在:

  a.藥品是用來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療為目的,它重在調節機體內環境平衡與生理節律,增強機體的防禦功能,達到保健康復的目的。

  b.功能性食品要達到現代毒理學上的基本無毒或無毒水平,在正常攝入範圍內不能帶來任何毒副作用。而作為藥品,則允許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c.功能性食品無需醫生處方,沒有劑量的限制,可按機體的正常需求自由攝取。

  三、解決我國當前功能性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

  面對當前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我國已經頒佈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並採取了多項措施來保障食品的安全。目前已形成了全國上下重視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並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果。從整體上看,我國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狀況有很大的改進,但要進一步解決我國的功能性食品安全問題,還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素質:應從三方面著手加強對全民的宣傳教育:一是對全民進行功能性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利用一切媒體宣傳功能性食品安全科普知識;二是加強

  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使國民珍愛我們的環境,使每一個人在辦每一件事時,都要從保護我們的環境出發;三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誠信、公德的宣傳教育,形成誠實、誠信的社會氛圍,只有全民素質提高了,功能性食品安全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2、完善與功能性食品安全相關的法規和標準。提高功能性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研究並提出既符合WTO有關原則,又適應我國國情的功能性食品安全技術法規、標準,制訂配套性、系統性、先進性、實用性均較強的質量標準和相關技術標準,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步伐,全面提升國家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的標準化水平。還要不斷提高國家功能性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為國家功能性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3、加大監督力度。堅決打擊製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加強功能性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加大對涉及功能性食品安全事件責任企業和責任人的懲罰和打擊力度,健全市場管理和功能性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功能性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和不安全功能性食品的強制返回制度,確保消費者吃上放心安全的功能性食品。各級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要經常對功能性食品實行監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數和覆蓋面。對製假、售假不法行為,從嚴、從重予以打擊,造成一種高壓態勢,使不法分子不敢鋌而走險。

  4、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功能性食品行業協會,對從業者進行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推進誠信建設,培養自律精神。協會要定期組織會員學習,組織會員互相檢查、參觀、評議,相互監督。行業協會還應透過各種途徑(國外使館、貿易機構、媒體等)廣泛收集國外資料,尤其是貿易物件國和地區的行業標準、產品質量標準、檢驗檢疫標準、環保要求,及時提供給相關企業和政府,研究對策,幫助企業解決因“綠色壁壘”引起的貿易糾紛,維護企業正當的權益。

  5、提高檢測技術和能力。為保障功能性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撐無論是源頭管理、市場準入、產品抽檢、進出口把關等都要有相應的檢測手段。為適應新形勢下的檢測工作,質檢機構一方面要加強硬體建設,不斷充實新的儀器裝置,配備先進的測試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檢測人員,不但精於檢測工作,瞭解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動態,具有較高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而且還要了解當前功能性食品的製假動態,善於從產品的外觀捕捉到產品的違禁新增物,為產品質量監督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尋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點。

  6、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吸納國際先進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管理經驗。積極採用國際標準。我國已加入WTO,為排除技術壁壘對我國食品出口的阻礙,保障功能性食品的出口安全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功能性食品的安全管理與國際接軌勢在必行,必須按照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要注重引進與創新並舉,結合我國的國情,借鑑AOAC、CAC、FAO、WHO等先進標準,開展標準技術創新研究,為保證功能性食品安全和為政府部門制定符合我國利益的進出口監督檢驗策略和措施提供技術支撐。要培養一批懂專業、外語好、能在標準化領域進行國際交流的高階人才,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組織的活動,為建立能與國際水平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打下基礎。

  7、建立功能性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加強對功能性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功能性食品監測系統,堅持重點監控與系統監控結合,監測不同地區、不同品種功能性食品生產、消費、貿易狀況。利用功能性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分析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功能性食品生產、供給、分配和貿易等環節安全動態。功能性食品作為一種維護身體健康的食品,其安全性更為重要。加入WT0後,隨著農產品進口關稅降低和市場開放度擴大,國外高質量的食品對我國食品市場的衝擊將越來越大,質量低劣的食品特別是安全性差的食品根本無法參與國際競爭。面對未來,我們一定要加強功能性食品安全意識,防患於未然,確保功能性食品走健康發展之路。

  四、根據目前中國功能性食品產業的現狀和特點.擬對我國功能性食品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① 加大產業政策的支援力度 規範市場管理,加強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鼓勵科技創新.增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

  ② 加強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科技交流,加快成果轉化,提升企業競爭力i

  ③ 著力攻克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重大關鍵和共性技術問題, 逐步建立和完善功能食品研發平臺;

  ④ 繼承和發揚傳統中醫學理論,將現代科學技術與其有機結合,加強中草藥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功能食品體系

  ⑤ 研究功能因子的構效、量效關係及其作用機理以及從天然產物中尋找新的功能因子,發展第三代功能食品,提高我國功能性食品的科技含量;

  ⑥ 注重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置的應用,加強生產工藝的研究,努力生產安全、穩定和有效的功能性食品。

食品調查報告6

  一、提出問題

  飲食是生活中最常見事,也是與我們生活最息息相關事。我們生活中垃圾食品處處可見,很多人都喜歡吃垃圾食品,例如;油炸食物、奶油製品等,然而,這些食品正在危害著人們健康。因此,我們全班同學對自己家庭及走訪幾個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方法:

  1、透過走訪觀察,完成某位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採訪記錄。

  2、透過實地調查完成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情況調查表。

  3、上網瀏覽,收集有關垃圾食品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

  4、寫一篇有關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日記或心得體會。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垃圾食品危害

  具體內容:垃圾食品中有大量元素,長期使用會導致身體發育不良,不愛吃五穀雜糧,使身體素質嚴重下降。垃圾食品大多都有洋快餐“三高三低”(高熱量,高鈉,高脂肪;低纖維,低維生素,低礦物質)。第一,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油炸澱粉第二,含致癌物質第三,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第四,鹽分過高,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2、垃圾食品種類:十大垃圾食品分別指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醃製食品,加工肉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奶油製品,泡麵,燒烤類食品,冷凍甜點,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四、結論:

  1、透過調查我發現小學生食用垃圾食品佔多數。成年人食用垃圾食品較少。所謂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沒有別營養素食物,或是營養成分超出人體需求量並最終在人體內變成多餘成分食品。

  2、根據調查結果來看,一些同學認為垃圾食品無害,並且不清楚這些食品危害。大部分人都知道垃圾食品定義,但是關心人還是佔了少數,對垃圾食品給人們帶來危害不是十分關心人佔多數。肯德雞、大街上小吃、燒烤、泡麵、油炸食品,這些都被大多數人認定是垃圾食品,多食用對身體有很大害處,比如許多人就認為食用這些食品會變胖、致癌、上火等等。讓我們感到奇怪是,雖然燒烤和油炸是最多人認定垃圾食品,卻是人們最最經常吃。尤其是我們小學生,幾乎每天都在食用垃圾食品,有些小學生甚至把路邊垃圾食品當作早餐食用。

  3、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食用垃圾食品主要原因是一時衝動、可口或便宜。

  五、提出建議

  綜上所述,再經過小組之間討論,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1、建議人們去了解世界衛生組織公佈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可能這十大垃圾食品中種類有大家所偏愛,但為了身體健康,不要經常吃或是少吃這些食品。

  2、 垃圾食品也並非不能吃,關鍵是要懂得平衡自己營養與熱量,懂得均衡調配飲食,就可以減輕或避免垃圾食品對您危害。要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奶類等健康、衛生食品,要保證飲食多樣化。

  3、小區、學校、工作單位等應定期開辦關於路邊垃圾食品與健康講座或活動,提高人們對垃圾食品認識。

  4、人們應該自覺杜絕不良食品,堅持膳食多樣化和適當食用“全”字全穀類食物,如全麥麵包等。

食品調查報告7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產品數量供給充足有餘,在滿足食品需求供給平衡的同時,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假冒偽劣食品頻頻被曝光,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群發性事件時有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國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為進一步瞭解食品安全產生的原因,加強人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對此我們報社於20xx年3月20日—23日在成都各區縣食品加工廠進行了走訪調查。現將我們報社對本市及各區縣的食品安全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各食品加工廠為了減少成本增加利潤盡然有60%的食品加工廠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新增劑,更有10%使用不屬於食品新增劑的化學物品,另外有30%的工廠是用比較合格的食品新增劑,而出現這類情況的最終原因我們報社認為如下:

  一、政府規章制度失靈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發育很不充分,表現為主體發育不良、體系不健全、價格和競爭機制不完善等。政府如果退出,僅靠市場主體的自我調節是不能夠正常調整食品安全領域的。同時,本來應該由政府規章制度來調節市場經濟領域的,可是由於政府的政策不當導致規章制度不能及時的發揮作用。

  二、個人利益和社會風氣的影響

  功利主義對社會財富增加的強烈渴望,對經濟發展的極度推進,這些雖然使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發展,但是也使得誠信觀念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消失殆盡,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出現桎梏。

  三、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不完善

  我國現已頒佈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數量多達十幾部,雖然這些法律法規構成了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基本框架,但是由於它出臺早,要求標準低,以及現實情況的飛速發展,有些條款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市場經濟體系,對待嚴重的食品問題,已經不能有效的規範,合理的操作。具體原因我們報社分析如下:

  《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所調整的範圍過於狹窄。

  《食品衛生法》確定的執法主體職責與現實情況有所脫節。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內容比較單薄,對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所導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多尚未涉及。

  食品安全法律責任的規定不嚴、銜接不順、內容不全。

  四、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檢測體系的不完善

  實行多頭管理,管理職能不明確;

  執法機構建設還不適應嚴峻的管理形勢;檢測機構不健全;

  對已有的檢測機構建設重視不夠。

  五、國家處罰力度的薄弱

  目前,我國的食品法律法規懲罰力度不夠,缺乏威懾力。我國對食品安全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懲處相對過輕,對違法行為大多予以查封、搗毀窩點、停業整頓和罰款等,處理威懾力不夠。例如:食品衛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對違反衛生規定的應當予以重罰。然而《食品衛生法》卻規定,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不符合衛生要求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才吊銷衛生許可證。食品的處罰工作沒有建立有效的處罰機制,往往是出現問題以後的補救措施。執法不嚴、監管不力仍然存在於食品安全領域的多個環節。

  以上就是我們報社此次對本市及各區縣食品安全問題情況的調查報告。據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問題發展到今天,已經超越出傳統的`食品衛生或食品汙染的範圍,已經關係到人類賴以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食品管理和保護問題。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社會問題

  為此我們報社認為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國家政策,國家政策應當要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加強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傳;強化資訊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機構定期公佈食品安全狀況,及時提示消費者應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風險源,在全社會形成良好風氣,堅決杜絕消費高風險食品,科學對待食品不安全的惡性的事件。要增強食品不安全風險意識。必須開展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尤其要加強對一些高風險的食品消費進行評估。

食品調查報告8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消除不安全隱患,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xx年,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全市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做了具體安排,集中時間對全市各類學校的食堂食品安全進行了監督檢查。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保障師生身心健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高度重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局領導親自抓,以對廣大師生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依法行政,堅持突出工作重點,以點帶面,堅持明確工作目標,科學部署各項工作。同時,積極與教育行政部門取得聯絡,聯合下發了《韶關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方案》,採取食堂自查與集中檢查等措施,確保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項監管任務落實到位、責任到人,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二)加大宣傳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一是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活動,透過發放宣傳資料,食品安全知識問答片等方式方法大張旗鼓地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基本常識,期間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問答卡3500多份。同時,在局政務網站及時公佈《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及新出臺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飲食安全常識,食品安全預警資訊等內容,並公佈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制度,全方位營造校園食品安全環境。

  二是結合日常監管工作深入到學校中去開展食品安全指導和監督工作,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引導師生形成科學、安全、合理的飲食習慣,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三是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聯絡,主動向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通報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監督的結果,聯合教育行政部門從提高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食品安全常識入手,不斷強化學校食堂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增強有關從業人員安全防範意識和責任意識。

  (三)突出重點,嚴格整治

  專項檢查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堅持食堂自律與強化監管、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有機結合。利用9月中旬兩週的時間,抽調食品安全監管人員與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聯合組成多路檢查組,集中對市區大、中、小學校、幼兒園進行了集中整治檢查,同時按照全市各類學校分佈情況,結合日常核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工作,不斷加強對各類學校、幼兒園的日常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1。督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把督促學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制作為學校食堂日常監管重點,要求學校將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為學校日常管理重要內容,學校要與從業人員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凡是對外承包食堂的學校,必須把保證食堂食品安全作為承包合同的主要內容,嚴格要求承包方把好食品安全准入關,切實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承包人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2。進一步細化監督措施,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學校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一是嚴查從業人員健康查體檔案。核查是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查體和培訓檔案,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和經過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教育。

  二是嚴查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臺賬。核查學校食堂採購食品及原料、食品新增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驗收,是否建立進貨臺賬,庫存食品是否在保質期內,原料貯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重點檢查食品及原料、食品新增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存在國家禁止使用或來源不明的情況,嚴查食用油脂、散裝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進貨渠道和索證索票情況。

  三是嚴查清洗消毒落實情況。嚴格核查學校食堂配備有效消毒設施,消毒池是否與其他水池混用,消毒人員掌握基本知識,餐飲具消毒是否符合相關要求等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學校均出具了監督意見,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

  四是嚴查執行加工管理制度和留樣制度。核查原料清洗是否徹底,粗加工是否達到要求,是否生熟分開,是否存在交叉汙染;操作人員是否佩戴口罩。嚴查是否按規定留樣,是否具有留樣裝置,留樣裝置是否正常運轉。對未達到要求的學校,檢查人員均要求學校立即予以整改

  五是嚴查食品新增劑使用行為。認真核查食品新增劑採購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使用品種和用量是否符合《食品新增劑使用衛生標準》,是否達到專店採購、專櫃存放、專人負責、專用計量工具、專用臺賬的要求。

  六是嚴查環境衛生整潔情況。核查學校食堂環境是否定期清潔和保持良好,“三防”設施是否完善,措施是否得力,防護效果是否達到要求。對還未達到要求的學校,執法人員均要求其馬上整改,並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復查。

  二、存在問題及困難

  從整體情況看,全市各類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狀況良好,學校對食品安全管理均十分重視,建立健全並嚴格落實了相關食品安全管理和應急制度,從業人員責任明確管理到位。部分對外承包食堂的學校均能嚴格制定准入要求,督促承包人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少數學校的消除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滋生條件的防護措施不夠,食堂衛生狀況未達到要求;部分學校沒有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留樣操作不規範。部分民辦學校存在較多不足,普遍存在食堂設施裝置殘舊,“三防”設施不足,從業人員缺乏基本食品衛生安全常識,落實採購食品原料索票索證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需進一步改善。

食品調查報告9

  一、行業定義及分類

  進口食品定義:是指非本國品牌的食品,通俗的講就是其他國家和地區食品,包含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生產並在國內分包裝的食品。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直接辨別食品是否為進口食品的方式就是看有包裝上有沒有標註“原產國”。而通常人們會以商品條碼是否為“進口條碼”區分,這是一個判斷的誤區 。因為商品條碼採用國際通用的商品程式碼及條碼標識體系,具有唯一性,並全球通行,它只表明該商品的註冊地,不代表產品的實際生產地。

  常見型別:

  種類

  比利時 和情焦糖餅乾休閒食品:糖果、巧克力、糕點餅乾曲奇、乾果蜜餞、肉脯乾貨、膨化食品;

  衝調飲品:果蔬汁、純淨/礦物質水、碳酸飲料、養生衝飲 茶/茶飲、咖啡;

  糧油/調味:橄欖油、速食/面類、罐頭、調味品、義大利麵/麵醬等;

  水果類:進口水果;

  母嬰用品:進口奶粉、進口輔食、進口營養品等。

  品牌

  小胖子 百利隆 勞士 納託亞 萊斯特 彼得 薯片先輩 薩哈 東方 福多 卡佩羅 維尼亞 愛美味 麥丹尼 羅賓遜 貝斯娜 哈里摩爾 奧格 伊梅克斯 巴德納斯 愛妃 吉拉多 夢思 愛思 德里奧 吉貝絲 科魯麥拉 阿斯貝 沃特曼 潘德拉穆莎 沃福達 賽瑞盟 派尼高蒂 勞倫斯 格蘭多那 奧尼 北田 口福萊 海太 芳塔娜 芭提婭 賽普麗娜 亞利桑那 傑事 可口可樂 樂天 好沃德 阿莎力 巴黎水 盛香珍 等。

  二、政策及環境

  據瞭解,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xx年4月24日經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透過。新版《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54條,將於 20xx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涉及食品進出口的第六章相比20xx版《食品安全法》由原來的9條增至11條,相關條款強化進口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其中:

  第九十三條新增申請主體,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由境外出口商、境外生產企業或者其委託的進口商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提交所執行的相關國家(地區)標準或者國際標準。

  新增的第九十四條特別強調企業主體責任,要求境外出口商、境外生產企業應當保證向我國出口的食品、食品新增劑、食品相關產品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並對標籤、說明書的內容負責。進口商應當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產企業稽核制度,重點稽核前款規定的內容;稽核不合格的,不得進口。發現進口食品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進口商應當立即停止進口,並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召回。

  第九十六條新增“進口食品的進口商”的備案要求,新增“提供虛假材料,或者因其自身的原因致使進口食品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的處罰。

  第九十八條新增“境外出口商和購貨者地址”的記錄要求,新增“儲存相關憑證”要求,修訂記錄儲存期限。要求進口商應當建立食品、食品新增劑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食品新增劑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或者進口批號、保質期、境外出口商和購貨者名稱、地址及聯絡方式、交貨日期等內容,並儲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儲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進口食品生產經營者,應關注新《食品安全法》的新要求,遵守新《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自覺履行進口食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職責,對社會和公眾負責,確保進

  口食品的安全衛生。

  三、資料統計

  十大進口食品銷售排行

  NO1:7D芒果乾

  NO2:素素手浣花黑糖棒棒糖

  NO3:中原G7三合一即溶咖啡

  NO4:越南TIPO麵包幹

  NO5:北田能量99棒

  NO6:阿格利司特級初榨橄欖油

  NO7:越南第一排糖

  NO8:盛香珍蒜香青豆

  NO9:三叔公手造麻糬

  NO10:巧鑼松露巧克力

  四、市場分析

  進口糖果市場前景廣闊

  杭州旺卡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範達明表示:“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市場,雖然進口糖果與國產同類產品相比價格稍高或者高出很多,但是,仍然有人熱衷選擇進口的。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一些人情願多花錢,滿足對於異域風味嚐鮮的需要,滿足好奇心。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人更是將進口糖果零食產品看作了安全和高品質的象徵,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也容易給人有檔次、特別之感。”

  “近5年來,中國進口食品的市場總額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0%~15%。表面上看,進口食品在國內擁有龐大的消費人群,但就目前而言,還沒有現能夠形成規模及影響力的進口糖果零食品牌。所以對於進口食品廠商而言,大家面臨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趙燕萍如是說。

  35%以上的高利潤加速經銷商轉型

  據記者調查瞭解到,進口食品真正在國內市場上火起來,也是近幾年的時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手裡有了盈餘,消費需求也開始由溫飽型向享受型轉變。隨著進口糖果的市場容量不斷加大,一大批傳統渠道的經銷商開始向進口食品經銷商轉變。

  上海福晨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餘坤錶示:“20xx年以前,我代理的零食產品基本都是國產品牌,價格很透明,同樣一斤糖果售價在20元,在其他地區賣可能會賺幾塊錢,但是在成本壓力巨大的上海,一斤糖果賺到的利潤少的可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只能去找一些利潤較高的產品做代理。而進口糖果的興起正好滿足了我們這部分需求,20xx年我開始嘗試在網際網路上銷售進口糖果,沒想到短短的半年就有了300多萬的銷售額,相比運營傳統糖果10%~15%的毛利,由於進口糖果的價格並不透明,加之本身進口糖果就給人一種高階大氣上檔次的感覺,所以做進口糖果生意的毛利能高達35%以上。這也就是一大批傳統經銷商向進口糖果代理商轉型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進口關稅不斷降低,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出現轉機,原來做出口生意的食品經銷商看到了大陸市場的商機後,紛紛將原來的出口生意逐漸轉換為進口生意,伴隨著進口食品代理商數目的不斷增多,中國的進口食品市場也隨即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食品調查報告10

  今年2月,一份來自於美國消費研究中心在全國範圍內的食品標籤調研報告顯示:

  —— 73%的消費者傾向購買純天然食品;

  —— 79%的消費者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農場工人在良好的工作環境下生產出來的水果和蔬菜;

  —— 70%以上的消費者會閱讀加工類食品包裝和標籤上的內容;

  以上足以說明美國消費者對於食品標籤的重視。下文具體說明食品標籤的安全標準。

  相信GRAS標準意味著食品成分是安全的

  目前食品企業將新成分推入市場主要是透過GRAS系統,GRAS標準(美國FDA評價食品新增劑的安全性指標)代表著一般意義上公認的食品安全。認為GRAS標準代表FDA已經對食品成分進行評估並確認其安全的消費者佔77%,認為FDA會對新成分的安全性和使用進行追蹤調查的消費者佔66%,但事實上這些評估和追蹤調查並不存在。在71%的消費者看來,GRAS意味著食品企業使用的成分是安全的,這一點毫無疑問。

  希望食品企業使用統一的美國農業部標準

  USDA有機認證是由美國農業部負責的全美最高級別的有機認證,從原材料到生產過程均嚴格把關,保證所認證的產品沒有任何危害人體的成分,100%有益。取得USDA標誌的前提是,該食品必須100%為有機成分。

  當消費者知道美國農業部常常允許生產企業為肉類食品設定自己的標準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佔94%)提出,所有的食品企業都應該在肉類食品上遵循同樣的標準,並在標籤中體現,而不是自行設定相關標準。

  希望對有機食品提高標準

  很多消費者認為對標籤中標註“有機”字樣的魚類產品,聯邦標準應保證魚類為百分百有機飼養(佔87%),不可使用抗生素類或其他類藥物(佔82%),不能在飼料或魚產品中新增色素(佔80%)。

  七成消費者認為美國農業部不應該允許在有機食品生產中使用含非有機成分的材料,如果這些成分並不是十分必要。

  希望瞭解食物來源的有關資訊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希望肉、家禽、魚、農產品的標籤上體現產品的原產國(佔87%)或原產州(佔74%)資訊。93%的消費者想在標籤中瞭解動物在哪裡出生和長大,以及在哪裡被宰殺。相當多的消費者(佔33%)希望在食品上看到對此類內容的要求更加嚴格的標籤。如果某種動物在其他國家出生或長大,那消費者可能就會認為源自該動物的食物是該國產品。

  在被問到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是否有權對在美銷售食品的標籤資訊提出異議時,消費者產生了分歧。幾乎一半(佔45%)的消費者不同意最近國會做出的撤銷牛肉和豬肉食品標籤上必須標註動物的出生、成長和宰殺國的決議;四分之一的消費者對該決議表示贊同,29%對此不發表意見。

  希望對動物成長過程中使用藥物的肉類產品設立標準

  很多消費者稱,經常給健康的動物餵食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可能是由於動物身處一種擁擠且衛生堪憂的環境中。68%的消費者對此十分關注,且65%的消費者認為這樣的條件可能滋生出大量抗生素也束手無策的新細菌,認有機食品美國認證標誌為這會導致環境汙染的消費者佔53%,認為這種做法是為促進動物生長的消費者佔51%。

  當消費者看到食品標籤中標有“不使用抗生素”類字眼時,他們中的一半會認為該動物沒有被餵食任何抗生素類藥物,而這也是事實;但四分之一看到類似標籤的消費者則會錯誤地認為該動物既沒有餵食過任何抗生素,也沒有餵食過其他藥物。

  大多數(84%)消費者希望政府對肉類食品標籤出臺規定,如那些來自經常餵食抗生素的健康動物的肉產品標籤中應註明“曾使用抗生素”等字眼。絕大多數(88%) 消費者認為,源自飼養過程中使用過激素或萊克多巴胺的動物的肉食品,同樣應在標籤中予以標註。

  還有87%的消費者稱,動物不應該被餵食激素、萊克多巴胺或其他促進動物生長的藥物。

  希望政府對轉基因食品出臺聯邦安全和與標籤相關的強有力政策

  84%的消費者稱轉基因食品應貼上相應的標籤(86%),或符合政府的安全標準才能在市場銷售(84%)。

  要求政府強制在轉基因三文魚產品標籤中進行標註的消費者佔93%,如果三文魚標籤不標註是否是轉基因食品,過半數的消費者(53%)表示可能不會購買。

  對貼有“純吃草”標籤的肉類產品期望很高

  對於貼有“ 純吃草” 標籤的肉類產品,69%的消費者認為這意味著動物主要是吃草長大,66%的消費者認為動物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只吃草,60%認為動物在牧草生長季以草為生,但其他時候則吃穀物,58%還認為這代表著動物不會被經常餵食抗生素和激素類的藥物。

  六成消費者提出:如果動物的飲食不是百分百由草構成,那麼企業應該對此做出宣告。

  無法理解“無硝酸鹽”標籤

  很多消費者表示無法理解“無硝酸鹽” 標籤,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認為“無硝酸鹽”意味著食品完全不含硝酸鹽,不管是人為新增的還是天然擁有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結論,一些加工過的肉類會增加人類罹患癌症的風險。但只有三分之二的消費者對此有所瞭解,另外三分之一的消費者並不知曉。

  希望果糖標籤標註原產地

  近八成消費者希望果糖標籤上能標註其來源。當被問到果糖的原材料時,選擇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消費者佔76%,選擇甘蔗或甜菜的佔66%,選擇水果的佔53%。

  希望政府為“公平交易”標籤制定更嚴格的標準

  消費者對貼有“公平交易”標籤的食品看法不一。認為該類產品涉及到的農場工人能夠拿到一份可觀的工資收入的消費者佔61%,認為農場工人擁有健康的工作環境的消費者也佔有相同的比例,一般消費者認為這類食品是由小規模獨立農戶生產加工而成,43%的消費者認為此類食品不會使用有毒農藥。

食品調查報告11

  為貫徹縣政協有關精神要求,對食品園區內及鎮轄區內企業進行了一次調研活動,具體企業包括濟寧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等。現報告如下:

  一、企業目前整體狀況

  目前,食品工業開發區內企業有30多家,多數是剛剛建設的新企業,達產的企業很少,有不少還在建設期。我對已投產的幾家企業進行了走訪,做了詳細調研。透過調查發現,現有企業基本上比較有上進心,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想幹一番事業,部分企業有很長遠的發展規劃,有的企業還想掛大連強,走集團發展模式,比如華光集團、齊盛食品等等。而這些企業的想法和作法都是很好的。總體來看企業基本面很好,但是也存在許多不良因素制約企業發展,具體表現為:

  1、思想不夠解放,小農意識制約發展。在全縣上下“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下,特別是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給全縣經濟注入了活力,激發了企業內部潛力。但這部分企業主小農意識任然嚴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心態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有的墨守成規,只在小範圍生產經營,眼界底,亦看不清外部世界,侷限於小圈子,失去開拓外部世界的眼光。

  2、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區內企業多數是粗加工企業,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多數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產基礎產品的產業上,這些產業對企業的規模、技術、資金、勞動力素質的要求都不高,而需要的是技術熟練的年輕工人、高精密加工裝置,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企業利潤。

  3、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有些現在的私營企業的管理的粗放式管理,企業內高素質、經營理念先進的管理人才少,有的基本沒有,加上企業疏於對人才的培訓,導致企業不能形成一支高效的管理人才隊伍,使企業負責人大事小事一肩挑,抽不出較多的時間研究市場、充電學習,管理水平得不到快速提高。另外,即使企業有意願聘請高階管理人員和高階技術人員,也很難從我們當地聘請到。我們當地人才急缺,企業為聘到合適的高階技術人才需到經濟發達地區高薪聘請,而且很難聘到,比如濟寧食品有限公司聘一名負責生產的技術廠長,必須從青島聘請,聘用金很高,企業為此很頭疼,一方面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另一方面限制了企業升級提檔。

  4、資金短缺,籌資成本高。我們區內企業規模不大,流動資金小,處於剛剛起步階段,資金非常緊張。籌資難度大,銀行“嫌貧愛富”,達不到銀行要求的標準貸不到款;民間籌資成本太高,企業利潤率達不到貸款利率,大大限制了企業籌資量,嚴重製約企業發展和規模的擴張。

  二、幾點建議

  1、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發展壯大。用足用好縣委、縣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利用好當地資源優勢,打造特色企業,鼓勵企業走規模化生產的路子,政府應著力培植企業上市,力爭區內企業在三到五年打造出一批上市企業或擬上市企業。

  2、加強銀企對接,保障企業資金運轉。政府鼓勵銀行對有潛力的企業放款,給予相應的利息補貼或政策上的優惠。滿足企業發展所需資金。

  3、加強技術合作,提高產品附加值。開展企業與高校聯誼對接,設立技術攻關專案,研發高科技產品,同時支援企業自身研發能力,使企業自創品牌,開啟市場,力爭走出國門。拉長產業鏈,走高精尖的路子,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4、培養高階人才,充實人才市場。採取引進與培養並舉,實施人才帶動戰略,讓引進的高階人才帶初級和中級人員。學習先進管理和技術,帶動人才素質向高水平發展。

食品調查報告12

  上海商情資訊中心和上海進口商專業委員會聯合釋出《20xx年進口食品行業調研報告》。報告對百餘家食品進口流通企業進行了重點調查,對企業關注的進口食品產地、品類、渠道等作出分析。

  報告顯示,在進口食品在我國的品牌力尚未完全建立之際,產地成為消費者最看重的標籤。對於進口食品產地,進口企業對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關注度分別為58。2%、43。0%,主打有機、健康為特點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產品深受消費者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20xx年6月,中澳兩國簽署了自貿協定,目前超過8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產品享受零關稅。20xx年,零關稅比例將升至93%,協定完全展開後將達到95%;20xx年4月,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第一輪升級談判在北京舉行。中新自貿協定是中國同發達國家達成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的啟動也為中新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另一方面,歐美產品因為執行嚴格的產品標準,其安全性也深受企業信賴,歐美國家的關注度均在35%左右。

  在細分品類中,45。6%的企業認為進口葡萄酒前景明朗,在排名中領先優勢明顯。有資料顯示,從20xx年開始,法國、西班牙、智利等進入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進口量與進口額都在提高。國民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對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長,且在旅遊的帶動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葡萄酒的飲用習慣也開始深入人心,推動了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澳自貿協定明確體現,高達20%的葡萄酒關稅將在4年內削減至零關稅。僅20xx年,進口瓶裝葡萄酒共進口4。8億升,即約6。4億瓶,較20xx年上升22%。總體價值22億美元,上升17%,約合3。42美元/瓶。另外,散裝葡萄酒進口量為1。4億升,起泡酒為0。12億升。

  乳製品及生鮮食品的關注度均超過30%,是企業關注程度最接近葡萄酒的大熱品類。在國內消費升級趨勢中,健康優質的乳製品、進口生鮮在國內擁有眾多粉絲,前景可期。6月,中國和美國FDA達成了諒解備忘錄,這表明在短期內可能有200多家美國奶製品出口商進入中國市場,這也將大大激發國內食品進口流通企業的熱情。另一份調查報告資料顯示,北京、廣東、上海和江蘇是進口生鮮消費者最多的省份,其中最受歡迎的進口海鮮品類,包括阿根廷紅蝦,南美白蝦、巨型淡水蝦、進口三文魚、鮑魚和鱘魚等;熱銷的進口水果包括太平洋東岸的智利車釐子,紐西蘭獼猴桃和美國新奇士橙等。烏拉圭牛腩、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牛肉等也很受歡迎。

  在渠道關注度中,全家從電商的圍攻中脫穎而出,達77。2%,緊隨其後的是京東、天貓、一號店,企業關注度分別為69。6%、67。1%、62。0%;華潤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關注程度也都超過45%。便利渠道大受歡迎並非偶然,一是國內零售渠道競爭已趨於飽和,便利渠道成為行業新通路;二是進口食品已非昔日高階奢侈品,已成為消費者購物籃中日常消費,且向便利包裝發展。

  在上海,便利店密集,諸多社群便利店,滿足了一些居民日常的進口商品的需求。而商務樓便利店,則更多地針對一些商務a的日常需求:中午的白領午餐、平時零食還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因此,這也導致了很多進口商品商,紛紛將目光聚集到了便利渠道。

  從20xx年開始,進口食品市場增長迅速。根據上海海關資料顯示,20xx年,上海關區進口食品累計金額達1626。85億元,同比增長15。6%,而20xx年僅增長0。6%。

  20xx年1—5月,進口食品累計金額為747。51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進一步明顯。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進口食品的最大市場之一,來自世界143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品種在5萬—6萬種左右,品牌超過15000個以上。據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20xx年中國將成為最大進口食品消費國,市場規模將達到4800億元。進口食品消費,已從之前的禮品和炫耀性質消費,發展到到個人的品質性、犒勞性質消費。

  目前,上海已經成立了上海糖菸酒茶商業行業協會進口商專業委員會,專委會將推進國際食品產銷對接平臺建立,推動進口食品追溯體系建設。

食品調查報告13

  先後聽取了市食 藥局、淄川區、高青縣、桓臺縣人民政府關於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 作情況的彙報,實地察看了淄博四中、布萊凱特酒店、桓臺賓館等 1 2 家單位食品安全情況,並與各區縣部分人大代表和餐飲業代表 進行了座談。

  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食品是民之基本,國之大事。

  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是推動 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近年來, 市政府高度重 視食品安全工作, 不斷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

  我市餐飲 服務食品監管職能及人員轉劃工作全面完成後,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 理局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 依法履行職責, 建立 健全機制,使全市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全市執有《餐飲 服務許可證》的單位共 8300 多家。

  嚴格執法,突出重點,積極開展專項檢查 為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市食藥局及相關部門按照市 政府統一部署,圍繞 兩會 、中高考、建立全國衛生城市、文明城 市等重大活動, 旅遊旺季、 夏季易發集體食物中毒季節等重點時期, 食品非法新增和濫用新增劑、 非法使用地溝油、 瘦肉精等重點違法 行為,食堂、小型餐飲單位等重點區域,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

  其中,5 月份集中開展的餐飲服務環節非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添 加劑進行聯合執法檢查, 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制定了完善的工作 方案,統一排程全市監管力量,明確分工,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和 責任追究制,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二是全面推行 五專兩 公開 制度和食品新增劑備案管理。

  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公開承諾落 實餐飲安全主體責任、 公開所使用的食品新增劑名單, 都在醒目位 置張貼,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對提供火鍋、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 等服務的餐飲服務單位實施食品新增劑備案管理, 食品新增劑做到 專店購買、專賬記錄、專區存放、專器計量、專人負責,確保規範 管理到位。

  三是開展 五項 檢查, 加大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新增劑 和食品調味料的品種資訊、進貨渠道、儲存管理、規範使用、制度 落實的檢查力度。

  開展專項行動以來, 全市食藥局監管執法人員實 行錯時工作制,加強八小時之外、公休日、節假日的監管,加強執 法力度,對發現的違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新增劑行為堅決進行了查 處,確保監督檢查到位。

  截止目前,全市共受理舉報投訴 251 件,檢查單位 2 萬餘家, 提出整改意見書 4000 餘份,立案查處餐飲案件 1200 餘起,我市 的專項整治工作受到國家督查組的充分肯定。

  各司其職,強化監管,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示範引導,提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水平 一是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建立工作。

  今年以來, 我市從 建立示範街和示範店入手,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建立工作,

  各區縣各建立 1 條示範街,10 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在 此基礎上, 積極開展全國、 全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區縣建立工 作。

  二是大力推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制度。

  認真抓好餐飲服務 食品安全管理員的管理, 與每個餐飲服務單位分別簽訂責任書, 落 實企業責任,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建立餐飲服務分級管理機制。在 完善全市餐飲服務單位檔案庫基礎上, 按照餐飲服務經營業態和食 品安全風險程度, 對餐飲服務單位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不斷提高監 管效能。

  四是開展信用體系建設。

  結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 管理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建立工作, 對所有餐飲服務單位建立 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做到 一企一檔 一店一檔 ,引導餐飲服務單 位誠信經營、守法自律,增強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自律意識。

  廣泛宣傳,組織培訓,提高認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市食藥局結合《食品安全法》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宣傳活動。

  一方面,透過媒體宣傳、網路宣傳、張貼宣傳畫、電話、網路諮詢 和投訴等形式, 向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 廣大群眾宣傳相關法律 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

  另一方面舉辦由從業人員、 食品生產經營者 等參加的食品安全培訓班 44 期,培訓人員 50000 餘人,把國家關 於食品新增劑的政策、法規要求傳達到每一個餐飲單位和從業人 員, 確保宣傳到位, 切實提高全民餐飲服務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和食 品安全專業知識水平, 進一步增強企業的自律意識, 強化崗位職責, 為《食品安全法》的貫徹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食品調查報告14

  一、案件來源和當事人基本情況:

  20xx年4月9日,我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對江蘇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南京1店、江蘇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南京2店和江蘇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南京3店進行了現場檢查。

  在檢查中發現,上述幾個藥店正在銷售以下幾個品種的商品:1、“KING LIGHT 常潤茶”、“KING LIGHT 腸清茶”、和“喜瑞牌”雪山骨葆、“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喜瑞牌”首烏膠囊。

  從上述幾種產品從包裝上看,“KING LIGHT 常潤茶”和“KING LIGHT 腸清茶”是深圳市東達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其中“KING LIGHT 常潤茶”的主要原料是蘆薈、綠茶、土茯苓、沙參等,“KING LIGHT 腸清茶”的主要原料是蘆薈、桑葉、百合等。“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喜瑞牌雪山骨葆”、 “喜瑞牌首烏膠囊”是上海喜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其中“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分為300mgx120粒和300mgx30粒兩種規格,配料均為美國庫拉索蘆薈、珍珠粉、維生素E等,“喜瑞牌雪山骨葆”的配料是犛牛骨和骨髓、內金、肉桂、冬蟲夏草等,規格為350mgx120粒,喜瑞牌首烏膠囊”的配料是首烏、黃精、黑芝麻等,規格為400mgx90粒。上述幾種產品的包裝上均為沒有標註保健食品編號和標誌。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在報請局長批准後,我局對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

  當事人:江蘇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住所:蘇州市宋仙洲巷17-19號B樓四層;法定代表人:張思明;執照註冊號:320500000044115;經營範圍:銷售中藥飲片、中成藥、保健食品等;案發地:南京市。

  二、違法事實和證據:

  對當事人立案後,我局對當事人南京4店也進行了檢查,發現上述店也銷售有“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喜瑞牌雪山骨葆”、“喜瑞牌首烏膠囊”等食品。當事人銷售的產品的外包裝的標識內容的主要部分如下:

  “KING LIGHT 常潤茶”的外包裝上標註的主要原料(或配料)中使用了蘆薈和土茯苓;執行標準:Q/DD007-20xx;衛生許可證號:粵衛食證字【20xx】第0301B04839號;

  “KING LIGHT 腸清茶”的外包裝上標註的主要原料(或配料)中使用了蘆薈;執行標準:Q/DD007-20xx;衛生許可證號:粵衛食證字【20xx】第0301B04839號;

  “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包括300mgx120粒和300mgx30粒兩種規格)的外包裝上標註的主要原料(或配料)中使用了美國庫拉索蘆薈和珍珠粉;產品標準號:Q/IQXV24;衛生許可證號:滬質監(松)食證字【20xx】第0026號;

  “喜瑞牌雪山骨葆”的外包裝上標註的主要原料(或配料)中使用了冬蟲夏草;產品標準號:Q/IQXV37;衛生許可證號:滬質監(松)食證字【20xx】第0026號;

  “喜瑞牌首烏膠囊”外包裝上標註的主要原料(或配料)中使用了首烏。產品標準號:Q/IQXV24;衛生許可證號:滬質監(松)食證字【20xx】第0030號。

  上述產品的標識中均未標註保健食品批號。截止我局對當事人銷售的上述商品調查結束時止,當事人共計上述四個連鎖藥房供應上述“KING LIGHT 常潤茶”8盒,已銷售2盒,銷售價格32元/盒;“KING LIGHT 腸清茶”5盒,已銷售2盒,銷售價格32元/盒;“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規格300mgx120粒/瓶)28瓶,已銷售21瓶,銷售價格78元/瓶;“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規格300mgx30粒/瓶)4瓶,未銷售,進,銷售價格30元/瓶;“喜瑞牌雪山骨葆”10瓶,未銷售,銷售價格98元/瓶;“喜瑞牌首烏膠囊”3瓶,未銷售,銷售價格59元/瓶。

  在調查過程中,當事人提供了以下材料:

  “KING LIGHT 常潤茶”、“KING LIGHT 腸清茶” 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商品的衛生評價報告單、衛生檢測報告、生產廠家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和商品的衛生許可證;“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喜瑞牌雪山骨葆”、“喜瑞牌首烏膠囊”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產品做出的檢驗報告。在當事人提供的資料當中,並無我局要求當事人提供的關於上述5種商品的安全性評估報告、新資源食品或者保健食品批文,也未能按本局要求提供上述商品的全部進貨票據。由於當事人未能按照本局要求提供上述商品的全部進貨票據,因此無法計算違法所得,經營額按照現場檢查的資料計算(已經提供的部分資料除外)合計3779元。

  以上事實有如下證據證實:

  1、當事人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證明當事人的主體資格;

  2、現場檢查筆錄、現場拍攝的上述5種商品的外包裝照片、部分藥店的門頭相片、櫃檯陳列相片,證明當事人銷售上述5種商品的事實和產品配料的內容;

  3、當事人提供的關於上述5種商品的相關資料、我局給當事人下達的詢問通知書,證明當事人不能提供關於上述5種商品的安全性評估報告、新資源食品或者保健食品批文;

  4、當事人的委託人的談話筆錄、授權委託書,證明當事人銷售上述商品的事實。

  三、定性意見:

  1、20xx年2月28日,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xx】51號)中將蘆薈、土茯苓、玫瑰、珍珠、首烏等114種物品歸類於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

  20xx年10月12日,衛生部《關於“黃芪”等物品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的批覆》(衛監督函【20xx】274號)中規定:“蘆薈、土茯苓、玫瑰、珍珠、首烏等114種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僅限用於保健食品。未經安全性評價證明其食用安全性的,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生產經營。如需開發用於普通食品生產,應按照《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規定程式進行食品安全性評估並申報批准。對不按規定使用《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所列物品的,應按照《食品衛生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20xx年2月6日,衛生部等6部局關於含庫拉索蘆薈凝膠食品標識規定的公告(20xx年第1號公告)中規定:“蘆薈產品中僅有庫拉索蘆薈凝膠可用於食品生產加工。含蘆薈的保健食品應當按照保健食品相關規定進行管理。”

  20xx年7月22日,衛生部《關於普通食品中有關原料問題的批覆》(衛監督函【20xx】326號)規定: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所列物品及冬蟲夏草目前均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

  上述幾個檔案均屬於國家對食品安全控制的規定,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經營者必須遵守上述規定,最大限度的保證其所生產經營的食品的安全性。

  2、《新資源食品安全性評價規程》中規定,安全性評價採用危險性評估和實施等同原則,由衛生部新資源食品專家評估委員會負責新資源食品安全性評價工作。要求被評價食品的食用歷史中沒有人類食用發生重大不良記錄、從動植物中分離出來的食品原料的化學結構不提示有毒性作用、被評價食品在人體可能攝入量下對健康不應產生急性、滿性或其他潛在的危害等。透過安全性評價證明被評價的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而不得存在任何潛在的危害。

  當事人銷售的上述5種食品的原料中含有蘆薈、土茯苓、首烏(包括生首烏和制首烏)、珍珠粉以及冬蟲夏草等物品,根據國家有關食品安全控制的規定,含有蘆薈、土茯苓、首烏(包括生首烏和制首烏)、珍珠粉以及冬蟲夏草等物品的食品,應當由衛生部新資源食品專家評估委員會對這些食品做出安全性評價。當事人僅提供了上述5中產品由地方衛生檢驗中心、疾病預防控中心或地方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按照衛生標準出具的衛生評價報告和質檢報告,而未能提供由衛生部新資源食品專家評估委員會對這些食品做出得安全性評價報告以證明消費者食用上述食品的安全性,排除消費者在食用上述食品的過程中及食用後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可能性。

  因此,上述5種食品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所指的:新增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

  四、處理意見:

  當事人銷售上述5種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根據《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對當事人處罰如下:

  1、沒收庫存商品:

  “KING LIGHT 常潤茶”6盒、“KING LIGHT 腸清茶”3盒、“喜瑞牌”雪山骨葆9瓶、“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300mgX120粒)7瓶、“喜瑞牌”蘆薈維他命膠囊(300mgX30粒)4瓶“喜瑞牌”首烏膠囊3瓶;

  2、罰款4.5萬元。

食品調查報告15

  為推進石家莊超市行業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石家莊市市政府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石家莊市商業聯合會、石家莊市資訊工程職業學院等三家組成調查組於20xx年4月24日至29日對我市有代表性的超市和重點食品經營單位的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較詳細的調查。

  本次調查採用了詢問法、觀察法、問卷調查法對我市的10家超市公司、10家便利店、2家食品商場、3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共計25家公司、5個居民區和街頭千餘名消費者進行了攔截式調查,針對25家公司發放25套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3套共計100份,對消費者發放《消費者食品安全狀況調查表》800份,共收回問卷800份,有效問卷737份。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超市食品安全的現狀

  (一)、大部分超市對食品安全管理均有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超市作為現代流通渠道的代表,從自身的發展角度出發,普遍建立了食品安全控制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

  (二)食品商場和連鎖超市在食品安全經營管理上領先於其他渠道 在所調查的超市企業中大多數公司都建立了較嚴格完整的食品製作、儲藏、銷售、清理標準和流程。

  (三)、消費者對超市食品安全的信心指數明顯領先於其他渠道,關注

  因素多元化

  (四)、消費者十分看好媒體的食品知識傳播及對食品安全的監督

  (五)、在擔負食品安全的責任上,認為生產者、經營者重大

  (六)、對我市食品安全形勢認識及監管力上不容樂觀

  (七)、消費者缺乏有關食品安全和自身權益維護的法律知識.

  二、超市行業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正視和解決的突出問題

  雖然百貨公司和連鎖超市是食品流通兩大安全通道,但目前在食品安全的管理上仍存在以下需加以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全員加強食品安全意識雖有,但普遍存在麻木僥倖的心理,不能切實迴歸消費者安全至上的理念上

  (二)、超市中食品安全職能部門的組織結構的設計不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控制的要求

  (三)、超市配送中心和門店食品安全相關設施投入嚴重不足,難以適應食品安全控制的要求。

  (四)、連鎖超市對代理商的食品安全控制需要加強

  (五)、聯營和招商部分的食品安全管理有待加強

  (六)缺乏對供應商直接送達門店食品的食品質量監控

  (七)食品質量控制中的管理執行力度彈性大,伸縮性強

  (八)大部分超市缺乏基於HACCP(全球食品工業最佳衛生安全質量管理工具)的質量控制,弱化了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保證

  三、改善食品安全狀況的幾點建議

  (一) 對超市公司的建議

  1、切實樹立起“消費者至上”營銷觀念,打造“百年超市”謀“長期利潤”發展之路

  2、進一步健全超市食品安全職能部門的組織結構的設計。

  3、加大食品安全相關設施投入,大力推動零售商的第三方檢測。

  4、加強對超市聯營和招商部分的食品和對供應商向門店直送食品的安全控制並加大管理執行力度。

  5、加強對超市自制的或自採食品的HACCP控制,即注重生產過程的危害分析和關鍵點控制,作到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的食品質量控制,切實提高經營能力,適應國際化競爭。

  6、加強商品資訊電子化管理,建立食品經營各環節的電子資訊檔案管理。

  7、對有能力的超市公司可建立自己農副產品的基地,推出自有品牌,提高自身對農產品食品安全的直接控制能力。

  8、建立一整套食品衛生安全明示制度,主動承擔起引導消費者安全消費、健康消費的社會責任。

  9、核准供應商的准入制度,嚴格供應商的稽核流程,把好索證驗證關,消除對加工食品質量控制存在的隱患

  10、加強員工的經常化、慣例化培訓,提高綜合素質

  (二)對政府行政監管部門的建議

  1、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各食品監管的行政部門在分工明確基礎上,強化協調,成立鬆散型統一的機構消除存在的部門壁壘現象,杜絕食品安全管理存在政出多門的現象。

  2、政府直接投資建設統一規範的食品安全的法定檢測網路體系,提高檢測技術水平,與國際接軌,與異地協調,改變目前檢測機構、水平不到位的尷尬現象 ,切實把好食品安全關。

  3、政府引導、扶持超市公司、大型批發市場進行產銷一條龍經營,建設農產品基地,開發自有品牌農產品形式的零售終端型組織和批發分銷型組織,正本清源。

  4、發展電子政務,落實完善食品資訊公開制度。

  5、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成為真正溝通政府、企業、消費者之間的一座橋樑。

  6、完善食品經營法律法規,加大食品安全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

  7、發揮新聞媒體人民的喉舌的作用,大力普及宣傳食品安全的知識,更要作好食品安全的監督和跟蹤,為規範經營企業樹立好形象,對非法經營者進行懲治的利器

  8、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地方公眾轉變角色,由維護消費者利益單一功能轉變為服務於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雙向功能。

  9、依靠群眾,廣泛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動,齊抓共管,打好一場食品安全的“保胃”戰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