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算機組裝實訓報告

關於計算機組裝實訓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計算機組裝實訓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計算機組裝實訓報告1

  課程名稱:

  指導教師:

  班級:

  姓名:

  實訓成績:

  XX

  序號:

  實訓日期:

  實訓名稱:

  市場調研及硬體拆、裝,軟體安裝與維護

  學號:

  一、實訓的目的與要求

  1.初步瞭解計算機硬體各組成部件。

  2.熟悉計算機各個部件的選購方法,能根據需求制定經濟、實用的購機方案。

  3.瞭解計算機拆裝的注意事項。

  4.進一步熟悉計算機各部件。

  5.認識各部件的外部特徵,尤其是安裝標記的識別。

  6.掌握規範的計算機硬體組裝方法。

  7.為計算機硬體維護奠定基礎。

  8.掌握啟動隨身碟的製作方法。

  9.掌握計算機CMOS設定,硬碟分割槽、格式化,作業系統、驅動程式的安裝、應用軟體的安裝方法。

  10.掌握防毒軟體、系統維護軟體的安裝及使用。

  11.掌握用GHOST工具軟體進行系統分割槽的備份和恢復方法。

  12.會計算機的日常維護,解決常見的電腦故障。

  二、實訓軟、硬體要求

  1.所需工具:一把帶磁性的“十字”螺絲刀、鑷子、尖嘴鉗。

  2.足夠大的操作檯。

  3.計算機整機(全套配件的聯想計算機)一臺

  4.WindowsXP安裝及常用工具軟體光碟一張。

  三、購機方案及實訓操作步驟

  1.購機方案(硬體配置表)

  2.拆、裝計算機

  (1).檢查電源是否關閉,確保在無電下操作。

  (2).拔掉外部連線,並開啟機箱外殼,認真觀察各部件的位置以及線的插法。

  (3).拆掉顯示卡,插槽處需辦開。

  (4).取下CPU風扇電源線,拆掉CPU風扇,開啟CPU卡槽並取下CPU。

  (5).開啟記憶體卡槽,取下記憶體條。

  (6).拔掉機箱內部接線,並取下硬碟、光碟機等部件

  (7).取下固定螺絲,拿下主機板。

  二.電腦安裝

  1.安裝底板和擋板。

  2.安裝電源:將電源放在機箱上,電源的風扇朝機箱後部並對準風扇孔。用螺栓將電源固定。

  3.安裝CPU:

  1)檢查CPU的針腳是否有彎曲現象,如有彎曲應先用鑷子小心的撥正。

  2)插入CPU。

  3)將風扇安裝到CPU上,將其固定並把風扇的三孔插頭插在主機板的風扇電源插座上。

  4.安裝主機板,並把CPU、記憶體條、風扇等裝入。

  5.把光碟機、軟碟機、硬碟和主機板裝入機箱並加以固定。

  6.再將硬碟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等插入主機板。

  7.連線電源線和資料線。

  8.封閉機箱並加以固定。

  9.把顯示器、滑鼠、鍵盤等的線連線好。

  3.啟動隨身碟的製作

  1.找到一張可用,容量正確的隨身碟。

  2.將隨身碟格式化。

  3.然後使用Winpe製作工具將Winpe系統寫入隨身碟,根據引導依次設定,完成後將隨身碟彈出。

  4.重啟電腦,將BIOS設定為隨身碟啟動。

  5.進入Winpe系統。

  4. CMOS設定

  1.開機時按住Delete鍵。不同的電腦有不同的操作,但大部分是F2、F10、F12等。

  2.進入BIOS後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設定資訊。

  5.硬碟分割槽、格式化

  1.在Winpe系統下,使用硬碟格式工具,選擇自己需要格式的硬碟,點選右鍵使其格式化。

  2.在將其格式化後,再右側預覽條上點選右鍵,在這裡可以選擇分割槽型別:主分割槽和邏輯分割槽,系統需要安裝在主分割槽上,第二系統可以不使用。

  3.根據需要自己調整分割槽大小和數量。

  4.點選執行,等待執行完畢後,再更新Mbr及硬碟分割槽表。

  5.重啟電腦之後即可完成硬碟分割槽和格式化操作。

  6.安裝作業系統、驅動程式

  1.在光碟機中放入系統安裝盤,或者是啟動烤入過程式的隨身碟。

  2.然後開機,修改BIOS系統中系統啟動選項,以便光碟或U盤裡的程式啟動。

  3.進入光碟安裝,調整安裝磁碟機代號以其他資訊,隨身碟則可以執行安裝程式,方法一樣。

  4.等待進度條完成,完成引導設定之後即可進入系統。

  5.在系統中使用主機板、顯示卡、網絡卡自帶的驅動光碟可完成驅動安裝,假如沒有光碟機,則可以驅動工具,將自動安裝網絡卡驅動,之後聯網下載電腦所需驅動

  7.應用軟體的安裝方法

  1.下載好所需使用的檔案安裝程式。

  2.執行安裝程式,根據提示選擇安裝磁碟機代號及其他的重要資訊,下一步。3.完成安裝程式。4.雙擊安裝好的程式進入程式。

  8.防毒軟體、系統維護軟體的安裝及使用

  1.安裝防毒軟體,安裝的方法跟其他其他的程式安裝一樣,安裝時最好選擇國內中比較好的防毒軟體。

  2.開啟防毒軟體的實時防護系統。

  3.定期全盤掃描病毒。

  4.系統維護軟體大體相同,定期使用軟體中的各種清理軟體清理電腦垃圾,提高電腦速度。

  9.系統分割槽的備份和恢復

  1.透過啟動隨身碟進入Winpe系統。

  2.使用Ghost軟體備份系統分分割槽。

  3.方法:進入Ghost,選擇Local-Disk-To Image,在選擇系統所在的分割槽,選擇需要儲存備份系統的地方分割槽,不能為系統分割槽,選擇快速備份,一般備份或高壓備份。

  4.選擇完畢後開始備份,等待完畢後即可完成備份。

  5.需要恢復系統時,透過啟動隨身碟進入Winpe系統。

  6.執行Ghost軟體。

  7.選擇Local-Disk-To Partition,選擇備份好的檔案,以及需要恢復到的分割槽。

  8.點選確定後開始恢復。

  9.完成後拔掉隨身碟重啟電腦即可。

  10.解決常見電腦故障

  1、使用者錯誤

  任何工具,只要誰使用它的工人和計算機沒有什麼不同。如不正常供電下,跳過掃描磁碟或持續按鈕推動,而一臺計算機正在處理的行動可以破壞計算機的硬體,特別是驅動器和處理器。始終遵循在使用電腦機器的正確指導。

  2、製造故障

  似乎有讓電腦製造商和裝配的數量幾乎是無限的,而一些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其他都是不超過兩個傢伙在車庫裡,所以這並不奇怪,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系統故障當購買。

  3、壞升級

  這是不只是電腦本身是壞做工的受害者,由經驗不足的計算機鉗工的升級可能會導致可怕的問題。如RAM的故障附加元件可以立即殺死處理器,還企圖以“超頻”或干擾的處理器常常會導致致命的熔化。

  4、USB裝置的“硬傷”

  似乎一切都可以插入到USB這些天。然而,或許你的USB裝置不適合您使用的作業系統或可能導致致命的短路故障。

  5、電源問題

  電源浪湧或意外停電,不僅可以造成即時的資料損失,但可以炒處理器。它不僅是導致問題從電網電源-雷電可以透過的電纜frazzling系統(甚至電話線)激增,這樣可以靜態。

  6、汙物/灰塵

  一個塵土飛揚的環境中會阻塞一臺電腦,並阻止導致計算機過熱的冷卻通風口。灰塵也可以包含導電材料和顆粒會附著在電路板,造成短路。如果它接觸到火源(如計算機),也可以爆炸的塵埃雲。即使是家用電腦,如果不妥善清潔屈服於灰塵太多造成的問題。

  7、水/液體

  當然,電腦電器及所有電氣裝置,計算機及水不要混用,只是一個咖啡濺出杯可以看到您的PC。

  8、過熱

  處理器可以執行異常炎熱,如果電腦的冷卻系統是不夠的(因為機器已經升級,超頻或只是灰塵和汙垢堵塞),它只會是一個時間問題之前,它包好了。

  9、溫度過低

  正如熱,電腦不享受太多或者冷。處理器將無法執行在所有的工作溫度是如果裡面凝結冷機可以凍結,並擴大損壞處理器和電子。

  10、損壞的電路

  電腦是敏感的機器,只需一臺PC移動到另一個房間,可能會導致混亂,擾亂了微妙的電路和硬碟驅動器。刪除計算機或嚴重撞擊和損壞的電路和處理器或驅逐佈線。

  四、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計算機已經廣泛應用於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因此懂得計算機的組裝、軟硬體的安裝、計算機問題的檢測方法以及日常的維護和保養是必須的,這門課程已經成為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程之一。我們透過計算機的拆裝實驗,基本對計算機結構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並掌握了拆裝的方法。在對計算機進行拆裝與組裝時,我們應該小心操作,不能用力過猛,並正確連線各種線路。在裝一些部件時要注意避免插頭彎曲,因為彎曲後不能夠將部件正確的插入,從而導致計算機無法開啟。總之,在計算機組裝時要小心細緻,不能馬虎大意。

關於計算機組裝實訓報告2

  計算機硬體實習報告

  姓名:通用 學號:通用 班級:通用

  實習內容: 機組裝

  實習地點: 實驗樓四樓機房

  實習目的:

  透過計算機的組裝,認識計算機的硬體和結構,瞭解計算機的整個組裝過程和注意事項。能夠根據安裝要求和安裝標誌正確安裝CPU和記憶體條;能夠將安裝好CPU和記憶體條的主機板正確、牢固的安裝到機箱中;能夠正確安裝電源盒並能區分各組電源;能正確連線主機板電源;能在機箱中固定好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能正確連線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的資料線和電源線;能在對應的擴充套件槽中正確牢固的安裝顯示卡、音效卡和網絡卡;能將機箱面板上的指示燈、開關、前置USB接 口等連線正確的連線到主機板上;能將顯示器、鍵盤和滑鼠正確的連線到主機箱上;能順利、熟練地從主機箱中拆卸計算機的各個配件。

  實習要求:

  識別計算機的各個部件,能自己動手組裝一臺計算機。掌握CPU的介面型別和安裝方法及記憶體插槽的型別和記憶體條的安裝方法;掌握主機板的安裝方法和安裝注意事項;瞭解電源的分類和ATX電源的特點;掌握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的安裝方法、資料線連線方向的辨別、電源線的安裝標記的辨認等;瞭解擴充套件槽的種類,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的介面種類。理解各連線線接頭上英文標籤的含義。瞭解拆卸微機的注意事項。

  實驗步驟:

  一、認識部件

  1.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運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透過這些引腳和計算機其他部件進行通訊,傳遞資料,指令。

  我們要先了解兩個基本的概念,主機板頻率和倍頻係數;通常我們常說的Pentium II 300,AMD K6-2 300這些CPU的型號,其中最後一個數字"300"就是指CPU內部的工作頻率是300MHz,而主機板上的記憶體、控制晶片的工作頻率是沒有這麼高的,所以就會出現主機板頻率和倍頻係數,主機板頻率是指記憶體、控制晶片和CPU之間的匯流排的工作頻率,倍頻係數就是CPU的內部工作頻率和主機板頻率的比值。CPU的實際工作頻率就決定於這兩個引數。有這樣的公式: CPU的實際工作頻率 = 主機板頻率×倍頻係數通常主機板頻率都是一些固定的值,比如:60MHz、66MHz、75MHz、100MHz、133MHz等;倍頻係數有1.5、2.0、2.5和3.0、4.0、4.5、5.0等,透過設定主機板上的跳線就可以改變CPU的工作頻率,人們常說的超頻就是指改變這兩個引數來使CPU在較高的工作頻率下執行,超頻往往是以改變外頻為主

  2.CPU風扇:CPU工作的時候要散發出大量的熱量,如不及時散熱,可能將CPU燒壞。所以加上了風扇達到散熱目的。

  3.主機板: 是計算機主頂內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其它裝置都是透過它來聯結工作的.

  4.記憶體條:是臨時儲存器,掉電後資料會消失。

  5.硬碟: 透過讀寫記錄各種資訊,儲存各類軟體.程式和資料.既是輸入裝置,也是輸出裝置,但只能和計算機記憶體交換資訊.包括儲存碟片及驅動器。特點儲存量大。

  6.軟碟機:平時可以插入軟盤,用以存放資料。

  7.光碟機: 平時可以插入光碟,用以讀資料.

  有耳機插孔:連線耳機或音箱,可輸出AUDIO CD音樂.

  音量控制:調整輸出的CD音樂量大小.

  指示燈:顯示光碟機的執行狀態.

  緊急出盒孔:用於斷電或其他非正常狀態下開啟光碟托架.

  開啟/關閉/停止健:控制光碟進出盒和停止AUDIO CD播放.

  播放/跳道鍵:用於直接使用面板控制播放AUDIO CD.

  8.電源:將AC交流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壓。

  9.顯示卡:由0和1組成的枯燥數字資訊被轉換成了豐富多彩的影象現在螢幕上,這都是顯示卡的功勞.顯示卡透過系統匯流排連線CPU和顯示器,是CPU和顯示器之間的控制裝置。

  10.網絡卡:是將計算機與網路連線在一起的輸入輸出裝置.具有向網路傳送資料.控制資料.接受並轉換資料的功能.

  11.音效卡: 是將計算機多媒體裝置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處理聲音訊號並把訊號傳輸給音箱或耳機,使後者發出聲音來.

  12.滑鼠: 由滾球的移動帶動X軸及Y軸光圈轉動,產生0與1的資料,再將相對座標值傳回計算機並反映在螢幕上.(現在大多也基本上採用光電鼠了,原理和滾球鼠,基本一致)

  13.鍵盤: 電腦的最重要輸入裝置之一,也是PC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標準配件之一.

  14.顯示器:主要有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和液晶顯示器(LCD),還有新出現在等離子體(PDP)顯示器等.現在大多數用的CRT,但以後不久LCD將佔據市場.

  15.機箱:是電腦的外衣.

  二、拆卸:

  步驟1 首先拔下機箱後側的所有外設連線,用螺絲刀擰下機箱後側的幾顆螺絲,取下機箱蓋。

  步驟2 然後將主機臥放,使主機板向下,用螺絲刀擰下條形視窗上沿固定插卡的螺絲,然後用雙手捏緊介面卡的上邊緣,豎直向上拔下介面卡。

  步驟3 接著將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的電源插頭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資料線的拔出方式與拔電源線相同,然後用十字螺絲刀擰下驅動器支架兩側固定驅動器的螺絲,取下驅動器。

  步驟4 擰下機箱後與電源的四個螺絲,取下電源。

  步驟5 拔下插在主機板上的各種接線插頭。在拆卸電源的雙排20針插頭時,要注意插頭上有一個小塑膠卡,捏住它然後向上直拉即可拔下電源插頭。

  步驟6 稍微用點力,將記憶體插槽兩頭的塑膠夾腳向外扳動,使記憶體條能夠

  跳出,取下記憶體條。

  步驟7 在拆卸CPU散熱器時,需先按下遠端的彈片,並讓彈片脫離CPU插座的卡槽取出CPU散熱器。

  步驟8 擰下主機板與機箱固定的螺絲,將主機板從機箱中取出。

  頭上有一個小塑膠卡,捏住它然後向上直拉即可拔下電源插頭。

  步驟9 稍微用點力,將插槽兩頭的塑膠夾腳向外扳動,使記憶體條能夠跳出,取下記憶體條。

  步驟10 在拆卸CPU散熱器時,需先按下遠端的彈片,並讓彈片脫離CPU插座的卡槽取出CPU散熱器。

  步驟11 擰下主機板與機箱固定的螺絲,將主機板從機箱中取出

  三.安裝:

  1.安裝主機板:首先開啟機箱,去掉側蓋。將主機板的I/O埠朝機箱後部,主機板的定位孔對準機箱上的主機板之撐,用螺栓固定主機板。

  2.安裝CPU:首先將主機板Socket插座旁的把手輕輕向外撥一點,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將CPU的第一腳(缺孔引腳),插入CPU。應注意圓角對準後插入,以防損壞,並壓回把守,卡入把手定位卡固定。

  3.安裝風扇:將風扇安裝到CPU上,把風扇低彈性掛鉤掛在Socket插座兩端的掛鉤上,將風扇的三孔電源插頭插在主機板的風扇電源插座上(一般在CPU附近)。

  4.安裝記憶體條:記憶體條上的缺口對齊主機板記憶體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壓入插槽中,插槽兩側的白色固定夾“咔”的一聲向上自動卡在記憶體條兩側的缺口上鎖牢記憶體條。

  5. 安裝電源:將電源放在機箱上,電源的風扇朝機箱後步並對準風扇孔。用螺栓將電源固定。連線點源於主機板(主機板電源介面一般在CPU附近)

  6. 安裝硬碟:首先把硬碟固定在主機支架內(標籤面向上,接線部分朝機箱內部),用螺栓固定。然後,將電源D型大四孔插頭和硬碟的電源插座連線。用IDE資料線的一端接在硬碟上,(注意設定好光碟機、硬碟的主從盤,並弄清它們的關係。如何設定主、從盤,可參照IDE裝置上的引數表。)

  7. 安裝軟碟機:安裝方法同硬碟。資料線的尾部埠和主機板的軟碟機介面連線,資料線的1線對準介面的第一腳。將電源的小四孔插頭插入軟碟機的電源插頭。

  8. 安裝光碟機:安裝方法同硬碟。資料線的尾部埠和主機板的光碟機介面連線,資料線的1線對準介面的第一腳。將電源的小四孔插頭插入光碟機的電源插頭。

  9. 連線AT主機板串並口線

  普通的AT主機板還要把串列埠線和並口線也接到主機板上,ATX結構的主機板把它們直接做在主機板上了,可以省去這一步。

  10. 安裝顯示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顯示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顯示卡固定在機箱上。

  11. 安裝音效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音效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音效卡固定在機箱上。

  12. 安裝網絡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網絡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網絡卡固定在機箱上。

  15. 插好滑鼠鍵盤

  三.實驗心得:

  透過這個實習,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機的基本組成以及各個元件的結構和功能。並且,自己能夠組裝一臺PC機,而且還了解了安裝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對於一些簡單的故障,能夠自己動手排除,例如:

  1.記憶體條未能裝好,會發出嘟的警報聲。顯示卡未能裝好會發出嘟嘟的警報聲。

  2.在建立分割槽時,值得注意:主分割槽和邏輯分割槽:

  主分割槽的特性是在任何時刻只能有一個是活動的,當一個主分割槽被啟用以後,同一硬碟上的其他主分割槽就不能再被訪問。所以一個主分割槽中的作業系統不能再訪問同一物理硬碟上其他主分割槽上的檔案。而邏輯分割槽並不屬於某個作業系統,只要它的檔案系統與啟動的作業系統相容,則該作業系統就能訪問它。 實習總結:透過這次實習,我對計算機有了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