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服務機構自查報告2篇

民政服務機構自查報告2篇

  在當下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政服務機構自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政服務機構自查報告 篇1

  根據《省民政廳轉發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民政系統開展20xx年“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月”活動的通知》(浙民電〔20xx〕18號)檔案要求,我局迅速組織開展安全管理月相關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全體幹部職工的安全理念,確保了各類安全事故“零發生”。現將我局開展的有關情況彙總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

  為切實做好安全管理月工作,我局始終將安全生產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同時列入到市局對機關各處室、各直屬單位的年度目標考核,並再次強調消防安全管理各項制度,進一步明確了組織領導及局機關各處室、各直屬單位的工作職責和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全體幹部職工牢固樹立安全主體責任意識,落實好消防安全責任制。此外,於5月30日就召開安全工作會議,傳達省、市有關檔案重要精神,並部署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重點就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整治工作進行了強調,並組織開展養老機構開展安全演練。

  二、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安全理念

  在接到省民政廳通知後,迅速印發了《金華市民政系統20xx年度“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方案》(金市民〔20xx〕38號)的通知,對各直屬單位就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消防)責任制、認真做好消防安全大檢查工作以及紮實開展安全管理月活動進行了強調部署,統一各直屬單位幹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到局黨組的工作部署上來,切實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各單位的重點工作來抓。各直屬單位積極透過電子顯示屏、懸掛安全生產標語、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等措施,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使全體幹部職工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增強幹部職工的'安全知識。各直屬單位開展的形式呈現多樣化,如市殯儀館聯合市龍山公墓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觀看《生死之間》、《“安全月”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第一生命防線》等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切實增強全體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值班工作人員每日對全院進行不少於兩次的安全巡查,院安全衛生檢查小組每週對全院進行一次巡查,並及時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市救助站專門利用救助開放日開展救助宣傳並專門組織開展消防知識普及專題講座;市福利彩票中心專門召開了安全生產工作推進會,邀請消防支隊領導為全體幹部職工就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授課;市社群服務指導中心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和技能培訓,提升員工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上半年,我局先後開展培訓23次,系統內工作人員均參加了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組織開展演練6次。

  三、加強督促檢查,排除安全隱患

  加強與安監、消防等部門的溝通聯絡,建立完善重大疑難消防問題定期聯席會商和聯合執法機制,協同開展督促檢查,互相通報專項治理工作開展情況。此外,局領導專門對各直屬單位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尤其是火源、電源管理是否規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消防應急器材是否良好等問題,對發現的火災隱患要求及時進行整改,切實做到安全用火、用電、用油、用氣,消除各類火災隱患和火災事故發生的可能。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相關單位,督促其及時完成整改工作。

  民政服務機構自查報告 篇2

  自5月7日敦好鎮召開“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基層”作風年整頓動員會後,鎮民政辦積極動員,迅速行動,以建立“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型民政”為目標,以“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基層”,“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為工作宗旨,大力開展“三服務”活動。現結合活動與民政工作實際進行自查總結:

  一、服務意識需進一步加強

  民政辦作為服務型辦公室服務物件大多是社會最貧困、最需要救助的人群,由於我們工作經常直接與他們接觸,與他們之間的交流較多,看到群眾的疾苦多,聽到群眾的呼聲多,習以為常了,群眾觀念弱化,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弱化。透過這次自查與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我們的不足:公僕意識、服務意識不夠強、群眾觀念不夠強、工作責任心不夠強、不能時刻銘記“情為民所繫”,化“民怨”為“民願”。但是民政辦是“解民困,救民貧”的辦公室,因此必須時刻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進一步轉變觀念,用我們的辛苦指數去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把民政的孺子牛精神帶到廣大群眾中去,保證“來時笑臉相迎,走時移步相送”,不斷增民政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進取心,一切出發點都應著眼於廣大人民群眾,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真正做到情為民系、權為民用、利為民謀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

  二、服務質量需進一步提高

  民政事務繁雜,涉及面廣,鄉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少,部分民政物件扯皮難纏,因此,難免會出現辦事效率低下、服務不夠好的現象,距離“高效型民政”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民政辦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變化的原因,變被動為主動,變壓力為動力,變後進為先進,主動深入基層群眾,瞭解民情、解決民意、問需於民,克服消極思維,破除急躁情緒,迎難而上,積極工作。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只有點滴的積累全心全意為人民辦事,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援。

  三、服務範圍需進一步擴大

  民政物件涉及低保、五保、殘疾、退伍軍人、傷殘軍人等眾多人群,但是每一類人群都有特殊的條件限制、審定程式和評定標準,在此過程中難免會有確實困難的群眾因不符合某一種條件而得不到救助的情況,因此,要真正發揮民政辦必須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工作理念,不斷擴大民政救助範圍,加大對困難群體、弱勢群體等特殊物件的救助力度,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救助體系,健全社會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科學調整社會救助標準、完善分層分類救助辦法。讓更多困難家庭得到保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