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調查報告

漢字調查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漢字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漢字調查報告1

  時間:20xx年11月21日至22日。
  地點:溫州市橋兒頭附近的各個街頭。
  目的:調查社會上亂用漢字的事例。
  調查過程
  錯字分為兩類,其中一類是無意中寫錯的。星期六晚上,我路過一家飯店,“抄飯”映入我的眼簾。我大吃一驚,如何“抄”飯?“抄”出來的飯能吃嗎?是炒飯吧。傢俱店的門口寫著“傢俱”,“裝璜”出現在裝潢店的廣告上,我不禁愕然,寫錯這些字的人情何以堪!寫錯字的原因不是粗心,也不是大意,而是人們還在使用迄今廢止的繁體字。這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還有一類錯別字是人們刻意寫錯的。“衣衣不捨”就成了許多服裝店的招牌廣告。但是,原名應是依依不捨。還有許多這樣的廣告,如“默默無蚊”、“咳不容緩”、“好色之塗”等。雖然新奇的招牌能吸引來許多好奇的顧客,但是,我們也不能濫用漢字。況且,產品質量不好的話,也是會“露餡”的。奉勸廣大商人們引以為戒。
  街頭錯別字還會誤導小學生。當某小學老師指出學生把籃球寫成“蘭球”時,該學生卻不以為然地說道:“錯不了,店裡都是這麼寫的。”
  總結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大家要保護我們中國的文化,不讓它流失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民族文化的承載體。我決定,以後努力做到不寫錯別字,為我們的漢字出一份力。
  

漢字調查報告2

  一、調查內容:

  社會不規範用字情況調查報告

  二、摘要:

  很多人都是為了一時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簡化;或是受文化素質和習慣的影響,對文字的使用不求甚解,不規範用字,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三、調查目的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正確使用漢字是每個人的素質和社會文明的表現。在現實生活中,街頭資訊牌、廣告標語上卻有不少不規範字和錯別字,這些明顯的錯字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所以我想針對現實生活中的錯別字展開調查,瞭解社會用字狀況,正確引導並建議他們改正,加強規範用字的思想意識,使我們正確使用規範字,認識規範用字在文字使用中體現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性。

  四、調查時間

  20xx年7月12日至20xx年7月13日

  五、調查結果

  這是網上的一組資料:

  (1)社會各類不規範用字比率不規範漢字型別:

  機關企事業用字戶、媒體用字、商品用字、公共場所用字。合計:

  錯字比率0.5% 、1.1%、 1.2% 、2.3% 、5.1%

  簡化字比率0.2% 、0.3% 、0.4%、 4.2% 、5.1%

  繁體字比率1.3%、 2.1%、 3.6% 、1.5%、 8.5%

  合計2.7%、 5.8% 、6.7%、 11.3%、 26.5%

  (2)在走訪中我們的發現:

  1、在一些商店的櫥窗上,有的人為了美化,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簡體字寫成繁體字。如:把“石頭記”寫成“石頭記”;把“代客泊車”寫成“代客泊車”等。

  2、有一些人寫字為了簡便,寫成了錯別字。如:把“桂圓”寫成了“桂元”,把“豆腐”寫成“豆付”,把“雞蛋”寫成“雞旦”等。

  3、錯別字的高頻出現。理髮店廣告牌上“招收徒工”的“徒”寫寫成了“徙”、“菸酒批發”寫成了“煙灑批發”;高樓大廈”寫成“高樓大夏”等。

  六、幾點建議

  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國家法律的明確規定,是維護國家主權、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建立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為規範社會用字,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用字環境,積極推進我國語言文字工作,特建議:

  1、進一步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力度,使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政策深入人心。

  2、制定並印發《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社會用字管理的通告》,以行政手段推進城區社會用字規範化。

  3、加大城區社會用字管理力度。由行政執法部門依照有關法律及規定對不規範用字單位下發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七、調查感悟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字有著不同的含義,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方便,或無心之失而寫錯別字。這樣會帶來很多的麻煩。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寫錯別字的危害和影響。透過調查我們深刻認識了漢字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還存在著許多不規範甚至錯誤使用的地方。對正確使用中國文字,我們感到責任重大。漢字規範化的道路還很長,規範社會用字作為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全社會成員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有這種意識,並切實付諸行動,就能逐步在全社會範圍內實現漢字的規範化。

漢字調查報告3

  一、調查目的。

  漢字,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還告訴我了我們漫長的歷史中的許多故事,是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可是我們對漢字瞭解到底有多少?就讓我去調查一番吧。

  二、調查方法

  1、查閱讀有關的書籍和報刊。

  2、上網預覽瞭解漢字有哪些分類,各有什麼特點。

  3、參加漢字展覽,現場感受漢字的魅力。

  三、資料整理。

  調查資料顯示:能寫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六種造字法的學生只有12人,佔被調查總數的12%;能寫出象形,指事,形氣,四種造字方法的學生有60人,被佔調查總數的60%;能寫出兩種造字法的學生有28人,佔被調查總數的28%。

  此項調查表明,多數學生對造字的瞭解不全面。

  四、調查結論。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這豐富的文化。可是,我們對它的認識還是太少了,僅僅只瞭解了冰山一角。希望大家能對其進行更廣泛,深入的學習,從而更全面的去感受漢字的趣味。

漢字調查報告4

  一、 調查的原因及發現: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提出,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但由於應試教育的強大勢力及一些地方和學校在寫字教學上重視的程度不夠,寫字教學的狀況和效果有些不盡如人意,走進寫字課堂,不難發現有許多學生腦袋歪著、本子斜著、手捏著筆尖、眼貼著桌面,姿勢極不正確;翻開學生作業本,有的筆走龍蛇、龍飛鳳舞;有的或大或小、參差不齊;有的胡塗亂抹、錯字連篇,書寫極不規範。而且,一直以來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對寫字教學重視也不夠,沒有擺正寫字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應試教育現象的存在,使得寫字教學被忽視,資訊化社會的來臨又使現在的小學生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少紙、無紙時代,加之電腦、智慧手機等的衝擊,種種原因,使小學生在漢字書寫方面存在很多問題,諸如:執筆方法不科學,坐姿不正確,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等等,大大制約了中學生漢字書寫水平的提高。

  二、調查過程及分析

  報告一、對初中學生的調查及分析

  班級:初三四班

  人數:48

  調查專案:

  調查結果:

  1.動手情況 經常主動動手 偶爾主動動手 被動動手(老師檢查才寫) 其他 28 8 10 2

  2 書寫中是否有錯別字. 從不出現 偶爾出現 經常出現 其他3 19 24

  3.書寫工整或是潦草 很工整 整體工整 比較潦草 其他 16 21 11

  4.書寫潦草出現的原因 態度馬虎 平時動手能力差 漢字規範化不受重視 其他 13 15 16 4

  5.當遇到不會寫的字,你會藉助什麼工具 字典 電腦或手機 請教別人 其他 10 24 9 1

  6.你對漢字書寫規範化的建議 開設書法課 舉辦書寫比賽 自我提升 其他 19 16 8 5

  本次問卷調查針對 48 名同學進行,情況如下:在校期間經常動手寫字的佔 58% ,偶爾動手的佔 16.7% ,老師佈置作業才寫的佔 20.8%;認為整體上寫字工整的佔 43.8%,很公正的佔 33.3%。學生認為導致寫漢字字跡潦草的原因是寫字態度馬虎的佔 27%,漢字難寫書寫效率低的佔 31%,漢字書寫能力規範化不受重視的佔 33。當寫字遇到不會寫或有疑問的字時,查字典後再寫的佔 20.8%,用電腦或手機查的佔 50%,問身邊的人後再寫的佔18.8%。如果學校採取措施對中學生寫字進行規範化要求,學生認為經常舉辦書寫比賽的佔 33.3%,開設書法課的佔 39.6 百分之。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經常動手寫字,反對錯別字,但由於諸多原因,書寫的工整程度不夠,作業中也經常可見錯別字,這與《中學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提出的要求還不相符合,建議開設書法課來提高。

  報告二、對初中學生家長的調查報告及分析

  班級:初二二班

  人數:50

  調查事項

  1 (請劃勾) 寫好字的必要性 必要 一般 不必要 46 4 0

  2 你的孩子書寫是否規範 是 一般 否 32 11 7

  3 你是否對孩子書寫姿勢及方法進行指導 經常 有時 從不 12 26 12

  4 你認為怎樣才是有效提高孩子書寫水平的好方法 學校教師的指導 培訓機構 自己指導 27 19

  5 調查結果與分析

  問卷調查顯示

  92%的家長認為在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寫一手好字還是十分必要的,64 %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書寫水平還不好,只有 24%的家長多次對孩子的寫字姿勢、方法進行指導。為什麼意識到寫字問題卻缺少指導呢?因為只有 8%的家長認為自己有能力指導好自己的孩子寫好字。54%的家長認為學生寫好字主要取決於學校老師的指導。

  報告三、對初中教師的調查報告

  結果及分析

  1、電子計算機、智慧手機等對手寫方式的衝擊,使用電腦、智慧手機幾乎成了人們工作學習和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甚至在課堂上,老師也以多媒體教學為陣地,漢字書寫和手寫能力被大大弱化。

  2、漢字書寫技巧和書寫能力欠缺,學生普遍缺乏對漢子整體佈局、筆畫和結構方面技巧的掌握、對常用漢字的掌握量和認識不足等大大制約了漢字書寫能力的提高。

  3、老師沒有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當前教師隊伍的不斷年輕化,使教師同樣缺乏漢字書寫的規範化訓練,教師的板書也不夠規範,從而影響到學生。

  4、漢字書寫工具不夠理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在已少有學生使用鋼筆了,而圓珠筆、簽字筆等練字的效果比較差,大大制約了中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的提高。

  三、 針對以上調查提出的提高中學生書寫的建議

  漢字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是每個人在社會中運用較多的一項基本技能,能寫一手準確、工整、美觀的漢字是每個中國人語文素養有機結構的一項基本要求,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然而目前多數學生的寫字水平越來越差,漢字書寫不規範、寫字潦草、卷面髒亂等問題十分普遍,提高中小學漢字書寫能力刻不容緩。

  本課題研究在遵循新課標中提出的“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基礎上,從滲透寫字方法、培養寫字興趣和習慣入手,達到提高初中生的漢字書寫水平,進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磨練學生意志、培養堅強品格的目的。基於此目的,我們打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學生寫字的正確姿勢的糾正與培養。常言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書寫訓練須應有嚴格的要求。日常訓練中,老師要及時糾正學生不規範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真正做到橫平豎直,為寫好字打好基礎。

  2、學生規範書寫漢字的糾正與培養:對中學生來說應以硬筆、楷書、規範的字為主進行訓練,寫字課最好選一些書法較好的老師或聘請一些擅長書法的人加以指導。切不可不提要求,一本字帖,聽憑學生自己練字,或只提要求不加指導,否則,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使學生誤入歧途。

  3、提高學生鋼筆字毛筆字書寫水平的研究。鋼筆字教學、書法課應該走進課堂,至少每週一節,培養學生對於中國書法的興趣,提高學生鑑賞美的能力和水平。另外使用合適的書寫工具也對於提高練字有較為重要的作用。

  4、對學生寫字過程中毅力的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長期堅持。剛開始,學生不易堅持,適當需要一些強制措施,等到練習一個階段以後,學生便會自己主動去練。適當時給學生一些展示的機會,也會提高學生的興趣。

  5、對學生規範書寫習慣的養成。要採用多種方法使學生對書寫產生興趣,養成習慣,主動地堅持下去。平時的作業、作文、測試等都要將書寫納人評分專案,適當增其所佔的比分。教師要定期評講,對書寫較好的作業、作文、試卷等以“小展覽”等方式,公諸於眾,以提高學生注重書寫的意識,增強書寫的信心,形成良好的習慣。

  6、家長也應明確在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寫一手好字還是十分必要的,執筆姿勢和寫好字有直接的關係,平時家長應多留心孩子的執筆姿勢,家長還應明白家庭教育一對一的優勢,學生在家中要寫作業時,家長儘量要密切配合,時常提醒子女注意執筆姿勢的正確性,手把手糾正其錯誤姿勢。

漢字調查報告5

  調查原因:

  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接觸到漢字,可是,許多人都會不注意、不在乎漢字的一些運用,導致了寫錯別字的後果。

  調查目的:

  為了防止漢字被其他的人亂用,使其他人知道寫錯別字的危害,對漢字造成了一些什麼樣的不良影響,讓小學生不要在日記本上寫錯別字。

  調查人員:

  十全十美小組。

  調查方法:

  去大街小巷各個街口,尋找一些錯別字,在自己的日記本中、寫的文章中找一些容易寫錯的錯字,發現之後立刻改正。

  調查結果:

  1、現在有許多廠家為了賺更多的錢,便亂改成語。如:衣服店廣告:“衣衣不捨”、“衣”見鍾情;摩托車廣告:“騎”樂無窮等。

  2、還有的人為了寫字方便,不費時間,便把“雪糕”寫成“雪羔”;把“豆腐”寫成“豆付”;

  3、有的課外書中可以稱得上是錯字連篇,錯字一個又一個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使我們讀的時候也很費勁;

  4、在我們的日記本中也找到了錯字,把“阻”寫成“擔”、“寶”字下面寫成“王”字底;“太”字寫成“大”或“頭”等。這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可以破壞我們的好文章。

  透過這次調查,我想說:“漢字是自己的祖國創造的,我們應該好好讀寫和記憶,如果我們不注意和認真,等將來會出現許多笑話的。假如我們連字都能寫錯,那我們將來還能幹什麼呢?”所以,我呼籲大家一定要用好漢字!

漢字調查報告6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但是,當我們走上街頭,總能發現一些常用文字被誤用、濫用、錯用。每次看到,我都感覺很不舒服。今天,我去市場進行了一次漢字使用情況調查。

  時間:20xx年11月18日

  一調查來到市場,我和媽媽看到了一個小攤,在這個小攤前立了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體閒襪、運動襪;我和媽媽又來到一家賣衣服的店門口,抬頭一看,我立馬發現這家商店的店名寫錯了,只見兩個醒目的“依櫃”高高地掛在店門口;還有一家賣新疆大棗的,店主為了招攬生意,就在棗旁邊寫了“新疆大棗”四個字,我咋看這個“疆”字就不順眼,最後我發現這個疆字少寫了一個“土”。

  二分析1.“休”和“體”兩個字只有一筆之差,所以很容易被弄混;2.“依”和“衣”是同音字,所以在寫的時候容易被誤用;3.“疆”字的筆畫很多,在寫的時候,容易把那個“土”字漏掉;4.這些錯字常常出現在一些小攤上,人們在寫的時候一慌張,常常會把這些字寫錯。

  三總結1.這些人在寫牌子的時候不注意,寫得過快,對這些字的細微之處沒有注意到;2.這些錯字給我們買東西帶來了很多不便,當我們看到這些錯字時,會讓人產生誤解。四。建議1.漢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大家應該積極學習漢字,正確使用漢字。2.政府也應該經常給生活在農村的中老年人補習漢語3.在校的中小學生應該對這些同音字、易錯字加強學習,把這些字清晰地印在腦海中。4.人們在寫牌子的時候要多想一想,看看自己有沒有把字寫錯。這樣,我們就不會把意思理解錯了。

  調查人:殷鵬飛

  20xx年11月18日

漢字調查報告7

  一、調查背景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也提出,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但由於應試教育的強大勢力及一些地方和學校在寫字教學上重視的程度不夠,寫字教學的狀況和效果有些不盡如人意,走進寫字課堂,不難發現有許多學生腦袋歪著、本子斜著、手捏著筆尖、眼貼著桌面,姿勢極不正確;翻開學生作業本,有的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似秋風乍起,吹亂一地稻草;有的或大或小、參差不齊,如丘陵起伏、重山疊嶂;有的胡塗亂抹、錯字連篇,像黑雲翻墨,書寫極不規範。而且,一直以來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對寫字教學重視不夠,沒有擺正寫字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應試教育現象的存在,使得寫字教學被忽視,資訊化社會的來臨又使現在的小學生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少紙、無紙時代。種種原因,使小學生在漢字書寫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諸如:執筆方法不科學,坐姿不正確,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等等。

  二、調查內容:

  1、調查我校八年級學生寫字執筆姿勢的現狀。

  2、家長對寫字教育的認識。

  3、教師對執筆方法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三、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1)設計《藥惠中學八年級學生寫字教育》問卷調查表,對我校八年級32名家長進行調查

  (2)設計《教師寫字教學情況》問卷調查表,對我校54名教師展開調查

  2、現場調查法

  在我校7~9年級中,每年級隨機抽取2個班進行調查:在學生寫字的自然狀態下,經過仔細觀察,對學生各種錯誤的執筆姿勢加以歸納分類,制定標準化的觀察記錄卡片,多次觀察後加以記錄,收集學生執筆姿勢狀況的第一手資料。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家長重視孩子的`寫字教育

  問卷調查顯示95.6%的家長認為在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寫一手好字還是十分必要的,64.7%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執筆姿勢不好,只有24.9%的家長多次對孩子的寫字姿勢、方法進行指導。為什麼意識到寫字問題卻缺少指導呢?因為只有11.3%的家長認為自己有能力指導好自己的孩子寫好字。其他一些調查資訊顯示大部分家長自身對寫字的一般常識瞭解不夠,對正確的執筆姿勢沒有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的書寫水平不滿意,導致他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指導自己的孩子寫好字。64.9%的家長認為學生寫好字主要取決於學校老師的指導。

  2、學生執筆姿勢錯誤率很高

  表2學生錯誤執筆姿勢調查統計表

  指標

  人次

  比例

  手腕扭曲

  49

  7.69

  手指抓抱筆桿

  66

  10.37

  手指屈卷掌心

  381

  59.70

  執筆太豎

  36

  5.69

  執筆太低

  262

  40.96

  抽查結果顯年級學生執筆姿勢錯誤率高打77.3%,學生錯誤執筆姿勢的主要表現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執筆太低、手指抓抱筆桿、手腕扭曲、執筆太豎。學生執筆的錯誤姿勢表現形式往往不是單一出現的,而是幾種一起出現的。

  調查中還發現學生執筆的正確率並未隨著年級的增高而提高。這說明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沒有注重寫字姿勢的教育,沒有一貫的要求去指導學生的執筆姿勢。而學生由於要寫大量的作業,為了追求速度,無暇顧及執筆姿勢正確與否,以致有些正確的姿勢也開始慢慢變型。據筆者的跟蹤調查,小學生要養成正確的執筆姿勢至少要兩年以上的時間,且需老師、家長、學生共同的努力。

  3、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方法和持之以恆的決心

  對我校45位教師的問卷調查,以下是幾個調查問題的比例:

  對學生明確寫好字重要性的83.6%,自己執筆姿勢好的35.7%,寫字好的佔14.8%,有能力指導學生寫好的67.9%。

  經常指導寫字姿勢的28.4%,學生寫字不好主要是缺乏指導造成的32.8%,太早學習造成的58.1%。

  以上資訊顯示我校教師在觀念上是重視寫字教學的,但由於日常教育教學任務繁忙,大部分教師指導能力的不夠,導致在日常教學中不會經常關注和糾正學生的執筆姿勢。有的教師平時提醒學生的書寫姿勢只停留在:“三個一”上,即眼睛離紙面一尺,胸口離桌沿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對執筆的手型不做指導。學生的錯誤姿勢很難糾正,且極易反覆,教師缺乏持之以恆的決心。

  五、應對策略:

  1、重視正確執筆姿勢的養成

  在八年級的學生中,有一大部分已經形成了錯誤的執筆姿勢和書寫姿勢,要糾正這一錯誤是很困難的。這時教師應強化這方面的訓練,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寫字的姿勢,讓學生記住順口溜,頭正,肩平,臂張,腳分開,“三個一”要求記心上。這裡的“三個一”是指筆尖離手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子離桌一拳。利用教學掛圖讓學生對照檢查自己的姿勢,逐漸形成習慣。正確的姿勢一旦形成,會使學生受益一生。我們還讓學生牢記“執筆歌”,利用指託規範學生的執筆姿勢。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正確的執筆與書寫姿勢。同時,學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用認真的態度去練字,使學生能樹立“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

  2、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和教學能力

  俗話說“字如其師”,勿庸質疑,教師的寫字水平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寫字好的老師也往往會更加註意學生正確寫字姿勢的培養。學校要請書法老師對其他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語文教研組可將正確的執筆姿勢的養成作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提高教師重要性的認識,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3、提高家長的重視程度,督促子女養成正確的執筆姿勢

  教師要利用家長會向家長講明執筆姿勢和寫好字的關係,提高家長的重視程度。要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一對一的優勢,學生在家中要寫作業時,家長要密切配合,時常提醒子女注意執筆姿勢的正確性,手把手糾正其錯誤姿勢。

  4、營造良好的班級寫字氛圍,引導學生互幫互學

  國外有研究表明,對兒童影響最大的人依次是父母、同伴、老師。教師可把班裡寫字好姿勢又規範的學生作為榜樣,讓他們去當小老師,動員全班的力量對同學的執筆姿勢進行監督。教師要經常進行“看誰寫的好,看誰姿勢正確,看誰進步快”的寫字比賽,使學生人人爭當上遊。

漢字調查報告8

  調查時間:

  XX年11月22日

  調查地點:

  xx市步行街

  調查目的:

  蒐集街上的錯別字,交流感受,向有關部門提出改正建議。

  調查材料分析:

  透過一天的調查,看來街頭錯別字還真不少。

  我們一共調查了50家大小不同的商店,有6家出現了錯別字如:一家飯店門口招牌上寫著“抄”飯;一個傢俱店把傢俱的“具”字錯寫成“懼”字,還有一家水果店門口寫著“波”蘿。

  在調查的300張街頭小廣告中我們發現有50張,錯誤出現率達28、8%,錯別字的樣式也是五花八門。如:將“籃球”的“藍”字寫成了“藍”字;煮兩頓飯寫成了煮兩“噸”飯。看後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透過討論,我們整理出幾點錯別字的成因:

  1、同音字產生混淆。

  2、形近字搞混。

  3、字義分析錯誤。

  針對以上現象,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倡議商家制作標準的廣告牌。

  2、宣傳錯別字的危害。

漢字調查報告9

  調查時間:XX年**月**日

  調查地點:網路

  調查目的:減少社會錯誤用,提高人們的不寫錯能力。

  調查資料分析:我在網路上,大街上發現有許多錯別,有的是無意寫錯,有的是為了更有吸引力的吸引顧客。我認為產生錯別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同音混淆:在---再;

  2、形近混淆有:既---即;

  3、多筆少筆:胸---胸。

  為了吸引顧客的廣告詞也很多,大多有以下幾點:

  1、某電腦廣告詞:碼(馬)到成功

  2、某網咖廣告詞:一鍵(見)鍾情

  3、某蚊香廣告詞:默默無蚊(聞)

  4、某壓力鍋廣告詞:得力煮(主)將。

  這些錯別在我們生活中多得是,希望廣大市民能少寫錯別。有許多外國人正在學習漢,不要讓他們誤解,以免更多人寫錯別。

漢字調查報告10

  一、研究性學習開展的背景

  背景說明:漢字的產生及發展時間非常長,因此有很多演變以及不解之謎。我們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五年的語文知識了,認識了多少的漢字,但是有很多漢字中蘊藏的內涵我們還是不很清楚。因此我們需要進行多方面的瞭解。

  課題的意義與價值:漢字歷史悠久,因此不僅在我們的國家文字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的不解之謎,並且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文字產生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在我國的文字發展過程中,也有很多變遷產生了很多有意思的變化。因此,對我們的祖國文字進行更多地瞭解調查,能夠有更為深入的瞭解會更有興趣。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

  (一) 知識與技能:透過對文字的起源、發展和變化的瞭解,更深入地對文字的內涵有所瞭解,能夠更好地認識到文字的作用,掌握文字的一些擴充套件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經歷研究的過程。

  (2)學生透過研究活動培養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資訊的能力。 (3)學生透過和小組同伴的協作互助經歷合作學習過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身邊的文字,培養對漢字的學習興趣。 (2)指導學生科學認識生活中的各種文字。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專題學習面向的物件為五年級的學生,學生有了初步的上網蒐集資訊進行學習的能力,具有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對新事物和新知識有著較強烈的求知慾望,特別是對生活中的漢字有著濃厚的興趣。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本專題學習的主要主要透過學生透過網路查詢漢字的起源、發展、演變過程,而且還能透過學生對於收集的資訊進行篩選、小組內互相溝通討論,理解這些領域中漢字都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1.推薦研究方法

  文獻調研法:透過搜尋網路和圖書報刊、雜誌等資源,進行文獻學習。2.推薦研究步驟

  (1)第1~2周,資訊收集階段,透過各種新渠道瞭解有關生活中漢字起源和演變的情況。

  (2)第3~7周,小組組織一個有關文字知識的專題講座,由小組中推舉同學主講。

  3.學習進度安排

  (1)第1周,組成小組,提交活動設計方案。

  (2)第2周,開始自主活動。

  (3)第3~4周,綜合實踐研究實施階段。

  (4)第5周,綜合實踐總結階段,撰寫漢字起源、漢字發展、諧音趣聞等專題報告。

  (5)第6周,綜合實踐彙報階段。

  (6)第7周,評價和反思階段。

  4.成果要求

  在本學期的綜合實踐學習中,每個小組都要提交下面的作品:

  (1)實施計劃:以Word文件形式提交。

  (2)開題報告:簡報。

  (3)活動計劃和活動報告:以Word文件形式提交。

  (4)結題報告:簡報、小報。

  (5)知識講座:“有趣漢字”的主題講座。

  5.評價方法

  以過程性評價和定性評價為主。

  五、資源設計

  1.根據主題教師提供的資源:

  (1)文字領域的老師及相關人員。

  (2)電腦、網路等技術支援。

  2.學生自行準備的資源:

  (1)照相機、攝像機、電腦等記錄裝置。 (2)文獻性雜誌、生活雜誌等資料。 (3)必要的基礎知識學習。

  六、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七、總結提高

  在專題學習結束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評價分為教師評價、小組長評價、小組組員互評、個人自評等方面。教師要對本專題學習內容和各專案標完成情況加以總結。

  具體評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專題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性;

  (2)專題知識的掌握程度;

  (3)研究方法和策略是否得當;

  (4)各項成果是否如期保質完成;

  (5)創造性見解的提出。

漢字調查報告11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的數量很多,總數約6萬個,常用字約6000個。漢字有悠久的歷史。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漢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們已是很成熟、很發達的文字。據科學家推算,漢字的歷史有5000年左右。

  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它是我國各民族團結的紐帶,是國家統一的象徵,中華文化的瑰寶。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各地方言複雜,分歧很大,而漢字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侷限,為不同地域間的交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漢字適應漢語的特點,記錄和傳播了漢民族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儲存了大量的文化遺產。今天,漢字在資訊處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們可以在電腦、網路上直接使用漢字處理和傳輸各種資訊,從而顯示出它的強大的生命力。

  漢字不同於英語、俄語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種形、音、義相結合的獨特的文字體系。也就是說,一個漢字不僅有一定的形體,有一定的讀音,還往往能直接體現一定的意義。因此,我們說漢字是一種意表文字(也有人稱意音文字)。

  從字形上說,漢字是一種方塊文字,是透過橫、豎、撇、點、折等各種不同的筆畫構成的。從形體看,漢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型,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

  文字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而且本身就是一種燦爛的文化。但在歷史發展的潮流中,人們對中國文字傳統的寫法有所改造,產生了所謂的“現代字”,也就是錯別字,這種輕易的“改寫”,使得中國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韻味。平時,有很多人為了一時的方便,而把很多字簡寫;或是不會寫的,就用另一個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這樣就可能使原來的句意改變了。

漢字調查報告12

  調查原因: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接觸到漢,可是,許多人都會不注意、不在乎漢的一些運用,導致了寫錯別的後果。

  調查目的:為了防止漢被其他的人亂用,使其他人知道寫錯別的危害,對漢造成了一些什麼樣的不良影響,讓小學生不要在日記本上寫錯別。

  調查人員:某某小組

  調查方法:去大街小巷各個街口,尋找一些錯別,在自己的日記本中、寫的文章中找一些容易寫錯的錯,發現之後立刻改正。

  調查結果:1、現在有許多廠家為了賺更多的錢,便亂改成語。如:衣服店廣告:“衣衣不捨”、“衣”見鍾情;摩托車廣告:“騎”樂無窮等。2、還有的人為了寫方便,不費時間,便把“雪糕”寫成“雪羔”;把“豆腐”寫成“豆付”;3、有的課外書中可以稱得上是錯連篇,錯一個又一個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使我們讀的時候也很費勁;4、在我們的日記本中也找到了錯,把“阻”寫成“擔”、“寶”下面寫成“王”底;“太”寫成“大”或“頭”等。這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可以破壞我們的好文章。

  透過這次調查,我想說:“漢是自己的祖國創造的,我們應該好好讀寫和記憶,如果我們不注意和認真,等將來會出現許多笑話的。假如我們連都能寫錯,那我們將來還能幹什麼呢?”所以,我呼籲大家正確使用漢。

漢字調查報告13

  調查時間:20xx年 11月18日 星期日

  調查目的:調查瞭解現在街頭漢字使用規範情況

  調查人:萬若瀾

  一、調查原因: 中華漢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而且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同音字,形近字混用、寫錯別字、寫字潦草不規範以及濫改成語等情況屢見不鮮。所以我介於社會用字情況,展開實地調查。

  二、調查內容

  1、 錯別字

  這幅圖是我在實地調查中,在電腦城一個比較大的電腦店裡拍到的,

  “張揚個性”的“揚”寫成了木字旁的楊樹的“楊”

  另外,我還在CBD中央大街與CBD商業城分別發現了這幾個個錯別字:一個包子攤的價格表上“燒麥”印成了“燒賣”,這是不規範的用法,並且稀飯的“稀”印成了“希望”的希,同一個價格表上竟出現兩個錯誤,只能說這太不應該。

  而我在商業城中發現的錯誤就更讓人啼笑皆非了:一個賣十字繡的店鋪中,招牌邊閃爍的Led屏上有這樣幾個大字“十字繡專賣”, 可繡字卻打成了鐵鏽的鏽,這樣的十字繡,估計沒人敢買。

  2、 因寫字不規範而造成的錯誤

  這個錯誤是我在氣象臺小區發現的因為是手寫字,所以有很多地方不規範:“畫 ”字中間的“田”一豎出頭了、“美化”一詞中,“美”少了一橫,“化”的一撇沒有出頭。還有一個缺胳膊少腿的錯字:“精神風貌”的貌少了一撇。這些雖然都是小錯,但是這個佈告欄是社群的視窗,我們可以從這裡看出一個社群的好壞,出現錯字只能說明寫這個佈告欄的人本身文化水平不算高。

  三、結論

  透過實地觀察、走訪,我認為,用字不規範的情況已經得到了改善,因為那些比較新的店鋪基本上沒有錯別字,這說明人們的文化水平以及對用規範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過那些老一些、小一些的店鋪中仍存在著用錯漢字的現象。

  四、呼籲

  我希望我們在生活中杜絕錯別字,從我做起,從每一個漢字寫起,使用正確、規範文字。

漢字調查報告14

  一、調查背景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也提出,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但由於應試教育的強大勢力及一些地方和學校在寫字教學上重視的程度不夠,寫字教學的狀況和效果有些不盡如人意,走進寫字課堂,不難發現有許多學生腦袋歪著、本子斜著、手捏著筆尖、眼貼著桌面,姿勢極不正確;翻開學生作業本,有的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似秋風乍起,吹亂一地稻草;有的或大或小、參差不齊,如丘陵起伏、重山疊嶂;有的胡塗亂抹、錯字連篇,像黑雲翻墨,書寫極不規範。而且,一直以來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對寫字教學重視不夠,沒有擺正寫字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應試教育現象的存在,使得寫字教學被忽視,資訊化社會的來臨又使現在的小學生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少紙、無紙時代。種種原因,使小學生在漢字書寫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諸如:執筆方法不科學,坐姿不正確,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等等。

  二、調查內容:

  1、調查我校二年級學生寫字執筆姿勢的現狀。

  2、家長對寫字教育的認識。

  3、教師對執筆方法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三、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1)設計《小學二年級學生寫字教育》問卷調查表,對我校二年級40名家長進行調查。

  (2)設計《教師寫字教學情況》問卷調查表,對我校10名教師展開調查。

  2、現場調查法

  在我校低年級中,每年級隨機抽取2個班進行調查:在學生寫字的自然狀態下,經過仔細觀察,對學生各種錯誤的執筆姿勢加以歸納分類,制定標準化的觀察記錄卡片,多次觀察後加以記錄,收集學生執筆姿勢狀況的第一手資料。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家長重視孩子的寫字教育

  問卷調查顯示95.6%的家長認為在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寫一手好字還是十分必要的,98.3%的家長認為小學是學生習字最重要的階段。64.7%的家長認為自己小孩的執筆姿勢不好,只有24.9%的家長多次對孩子的寫字姿勢、方法進行指導。為什麼意識到寫字問題卻缺少指導呢?因為只有11.3%的家長認為自己有能力指導好自己的孩子寫好字。其他一些調查資訊顯示大部分家長自身對寫字的一般常識瞭解不夠,對正確的執筆姿勢沒有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的書寫水平不滿意,導致他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指導自己的孩子寫好字。64.9%的家長認為學生寫好字主要取決於學校老師的指導。

  2、學生執筆姿勢錯誤率很高

  抽查結果顯示二年級學生執筆姿勢錯誤率高打77.3%,學生錯誤執筆姿勢的主要表現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執筆太低、手指抓抱筆桿、手腕扭曲、執筆太豎。學生執筆的錯誤姿勢表現形式往往不是單一出現的,而是幾種一起出現的。調查中還發現學生執筆的正確率並未隨著年級的增高而提高。這說明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沒有注重寫字姿勢的教育,沒有一貫的要求去指導學生的執筆姿勢。而學生由於要寫大量的作業,為了追求速度,無暇顧及執筆姿勢正確與否,以致有些正確的姿勢也開始慢慢變型。據筆者的跟蹤調查,小學生要養成正確的執筆姿勢至少要兩年以上的時間,且需老師、家長、學生共同的努力。

  3、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方法和持之以恆的決心對我校20位教師的問卷調查,以下是幾個調查問題的比例:對學生明確寫好字重要的83.6%,自己執筆姿勢好的35.7%,寫字好的佔14.8%,有能力指導學生寫好的67.9%。

漢字調查報告15

  一、問題的提出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的創造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國的文化發展,還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研究一下漢字的來龍去脈。

  二、主要研究的問題

  1.漢字的來源

  2.漢字的發展

  三、研究方式

  網路搜尋

  四、研究結果

  上古時期,黃帝部落沒有文字,只能依靠結繩記事。有位大臣名叫倉頡,雖然他很能幹,也因為這個事情感到苦惱。無法解決結繩記事不能記錄的事情,只能在門外飲酒解悶。他看見天上飛的鳥和水裡遊的魚,頓時有了靈感,於是創造出了一種和動物相似的文字。這便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甲骨文了。

  經過這一次研究,讓我又增加了新知識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