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崗實習總結報告範文

頂崗實習總結報告範文

  如何寫頂崗實習總結報告?不會寫朋友,下面請看CN人才公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頂崗實習總結報告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頂崗實習總結報告範文1

  一、實習單位概述及崗位、任務完成情況:

  本單位系產品代理、系統整合為重點業務發展的IT企業。先後簽訂了華碩網路產品重慶總代理認證、華碩伺服器產品重慶總代理、H3C網路產品銀牌分銷商認證、Maipu(邁普)網路產品分銷銀牌、Hillstone網路防火牆重慶金牌代理、華安防火牆重慶金牌代理、華碩網路產品行業金牌認證、華碩商用筆記本行業金牌認證、華碩商用桌上型電腦金牌認證、昌寶綜合佈線產品重慶總代理、蘭貝(LinkBase)綜合佈線產品重慶總代理。在加強公司產品線的同時加強資訊化建設與實施,相繼為政府、工商、社保、公安、教育、電信、金融證券等行業領域的上千個客戶提供了成功的資訊科技解決方案和高增值服務,是重慶市“政府定點供應商”重要產品提供商和技術依託方。

  先後與眾多IT巨頭進行合作,先後與華碩、邁普、大唐電信、華為、H3C、思科、中興、Hillstone、華安、FortGate、InforGate等網路產品商;與昌寶、蘭貝(LinkBAse)、Vigor、富-士-康、MSN(微星)、ECS(精英)等電子產品提供商;與山特電子、APC、科士達、AMP(安普)、大唐電信、昌寶網路、普天、中鵬防雷等周邊產品提供商展開合作。不斷的為客戶提供最有價值的綜合資訊化建設方案。

  來到實習單位後主要是在門市從事產品的銷售和商家間渠道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瞭解計算機相關行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熟悉計算機硬體組裝、計算機系統及軟體安裝、區域網搭建;掌握典型計算機網路工程的安裝與維護;瞭解網站建設與網站營銷、網站美工設計、基於Java的動態網站建設並且瞭解單位營運方式、專案分工、如何進行管理等。雖然整個實習時間較短,但應該說讓我們每個人都還是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東西,見識到了不少平時課堂中、校園裡無法見識到的方方面面也基本圓滿完成所有的實習任務。

  二、實習總結:

  1、工作流程及作息時間:

  2011年1月伊始,在跨入2011年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裡我們來到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橋鋪的電腦城開始了我們為其一學期的頂崗實習,直至六月。

  報到之後首先簡單的瞭解了一下實習期將的整個作息時間和相關事務,簡單的認識了其他同事後頂杆實習就算是正式開始了,早上九點三十上班到下午六點三十,這就是陪伴我們的實習期的作息時間。

  剛來的時候我們作為新到來的成員,抱著一顆虛心虔誠的態度來學習、實習,看到門市櫃檯上擺放的商品,真的意識到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真的好膚淺,好少好少。

  2、工作任務:

  拿著單位的宣傳手冊,對照著貨架上的種種網路產品,看著一張一張的報價表,感覺一下就在短時間內書籍這麼多東西,不容易啊,呵呵。感覺一時半會還轉變不過來。

  實習的第一個月到算輕鬆,畢竟到了年底也沒多少繁重的任務,而我們領到的任務就是儘快熟悉各類產品的效能、報價,沒事在商家間多跑跑、送送貨,為開年後的工作打下基矗

  任務算是領下來了,但是要想真正做好並不太容易,畢竟東西太多,時間有限,沒辦法,只好在下班後下功夫了唄。背產品報價表,對照宣傳手冊上的介紹一點一點的記憶;

  如果單單是這樣也還好,但是計算機網路這個行業和工作你不能說單單只是渠道、銷售啊,這樣的話和營銷專業又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呢;所以在瞭解熟悉產品效能、報價和如何營銷的同時還要在技術下下功夫;譬如:顧客有產品出現問題要求除錯與維修時怎麼辦,不可避免的外出辦事時萬一需要獨立完成除錯工作的時候怎麼辦。所以形勢又在要求我們還需要熟練的掌握產品的維修、除錯方面的知識……

  在單位裡碰到最多的自然是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產品,家用系列還好,畢竟在以前的應用中知道一些但是都還感覺差距太遠,許多事以前根本沒到到過的……交換機的除錯就更不用說了,三個字‘更不會……’,在校時學的皮毛知識感覺很難搬上工作中這個實際應用的大舞臺,以前的操作幾乎都是在模擬器及虛擬機器上進行的操作,所以根本沒什麼實際的感官印象……

  面對殘酷的且必須接受的現實,唯獨只有一個辦法,學習、學習、還是學習,在平時遇到困惑和不解的地方的時候及時的虛心的向師兄們請教和學習,這樣不僅能讓你能順利的完成眼前的工作,還能讓你又進一步的瞭解了這方面欠缺的知識,是自己的知識得到鞏固、充實和完善……

  3、我的工作任務和狀態:

  報到之後由於我是分佈的從事渠道和銷售這塊,所以在技術工作的任務這塊到不是很重,我的任務自然就是需要在營銷和如何與商家間建立於保持良好的渠道和關係上下功夫;

  除了之前說到的瞭解各類產品的效能、用途及報價意外,學習的更多的是在營銷過程中的方式方法,怎樣是利潤的最大化。

  ⑴ 門市的日常工作:

  平日在門市的日常工作面對的大多是一般是個人客戶居多,但也會碰到商家來尋貨;這其實也就產生了三方面的問題,面對個人客戶時產品怎麼出價,因為個人客戶一般的需求都是家用類的產品;第二類就是商家:與本單位有無渠道關係的商家存在著不同的出價方式,有關係的自然價格是很明朗的,所以就只能按渠道價出貨;而沒有關係的就是第三類,臨時需求來問貨和串貨的商家,面對這類商家該如何保護本方的商品價格和本方利益也就成為了值得學習的地方。

  ⑵ 送貨上門時:

  說到送貨上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把貨送去然後要嘛收錢要嘛那好回執單然後返回;其實不然,送貨上門也有著講究,怎樣有限的時間內給商家留下印象(特別是新開拓的商家)在日後的工作中至關重要,如果商家覺得你誠懇、不錯,那麼這條關係你就算基本建立了,該客戶(商家)日後就會在你手中進出貨,而如果向之前所說的把貨送去然後要嘛收錢要嘛那好回執單然後返回頂多就只能算是在完成任務,根本不可能從中學到什麼……

  ⑶ 溫和的態度、誠懇禮貌的待人:

  說大是在建立渠道關係,進行產品的的銷售,說小一點其實也就是一個人與人之前的溝通與交流,如何進行人與人之前的這種溝通與交流折射到工作過程中相當重要,如果語言及方式方法不當則會影響到你的營銷和推廣,更不用說不善言辭……

  ⑷ 培訓會:

  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中,相關的培訓會和交流會肯定必不可少,在實習期間就參加過華碩重慶公司的培訓,H3C的產品培訓等相關培訓胡,從相關的培訓會中不僅能使我們進一步瞭解產品的效能外,還可以讓我們學到的完善自己的營銷方式和方法;之前提到的面對不同的客戶源和商家如何出價、營銷,又如何保護本方產品和利益;如何使利益的最大化等等。

  三、實習心得體會和其他情況:

  幾個月的實習期很快就結束了,在整個實習期間按時上下班,遵守學校及實習單位相關的規章制度,虛心學習和請教、認真完成各項實習任務和實習單位同事們交付的各項任務,經過幾個月充實、豐富、辛苦的實習後,我經常不斷地總結、思考,也獲得了不少的心得與體會,也算是基本圓滿的完成了各項實習任務:

  1、培養細緻而敏銳的觀察力,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實習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不斷髮問的過程,因為作為短時間實習的人員,師傅不可能有太多時間來手把手的教我們,而且他們自己都有一大堆的工作。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學會自己去看、去揣摩,透過觀察來自己學習、自我完善。

  2、積極主動,不是等工作上門,而是自己找上門。在實習剛開始時,由於他們的工作很忙,因此我們經常也會處於半閒置的狀態,逐漸地感覺到實習的匱乏,但作為實習人員,我們不能光想自己學習東西,也要去想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點,達到相互學習、幫助的雙贏效果。為此,我經常主動、積極地參與到一些自己可以勝任的工作中去,如營銷活動的市場調查、資訊反愧移動農村市場的調查等,起到了一定的預期效果。

  頂崗實習總結報告範文2

  在xxxx年6月8日,我們平安返校之後,終於圓滿的完成了本次支教工作。在這三個月多中,我們緊張過、努力過、開心過、醒悟過、自信過。這些從未有過的經歷讓我們進步了、成長了。學會了一些在學校以前從未學過以後也學不到的東西。教育實習是我們師範大學生即將踏上漫漫人生征途的標誌,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對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著重要的意義,也算是我們走出“象牙塔”,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我們懷著一半欣喜一半忐忑的心情來到支教學校,三個月多的實習生活轉瞬即逝,在這收穫的季節裡,我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當然,由於我們經驗不足,實習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就本次實習總結如下:

  教學篇

  初出茅廬

  我們於xxxx年3月7日揹負著許多人的期望來到了襄汾縣景毛初中頂崗支教了。雖然已做好了心理準備,會到條件比較艱苦的實習學校,但還是怕自己會中途堅持不了而放棄,慶幸還是堅持堅持努力地去完成了這項光榮的工作。剛到學校時,校領導及老師的熱情接待,讓我們感受到了這裡人們的好客和純樸。這時的萬物開始復甦,柳樹的枝條開始泛綠。首先是參觀了校園,這是襄汾縣規模最大的鄉鎮中學。全校在校生就有900多人,全校共十個班,初一年級6個班,初二年級6個班,初三年級5個班,共有教師57人,其中還有四五個是代教。由於是鄉村中學,因此學校的基礎設施應該說基本趕上教學的需要。教師能夠使用的教學用具除了“課本,黑板,粉筆”其他就只有教師們不太經常使用的多媒體了。還有學校最大的亮點是有一個所謂的機房,裡面有36臺計算機,但是可以使用的只有19臺,還有個小圖書室,此外還每個英語老師配有一臺小錄音機和幾盤課文帶讀磁帶。另外就是剛剛集資建起的一幢嶄新的三層教學樓,這是學校的基本情況。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安排我和我同學的教學任務:我被分配代82班的數學和78、80班的地理,我的同學則是83班的數學以及79、81班的地理。相比之下我們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每週有二十一節課。在開始實習時,我擬訂了個計劃,決定不但只教學生數學、地理,還想教他們其他方面,如禮貌、態度、人生哲理等。我也按著我的計劃來完成我的工作。作為一名教師,首先上好課是最基本的要求。從學生轉變為教師,要做好這一角色的變換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所以除了聽其他數學老師的課並且做好聽課記錄。同時,上課時仔細注意學生的表情反應,思考在以後我將以怎樣的形式去上課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就是“備學生”。作為一名實習老師,首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恆心,尤其是對這些貧困地區的孩子要給予他們更多愛心和耐心的教導。

  正式備課上講臺

  在實習前也有過一些試教活動,但真正的中學教學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在實習的階段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自己上的第一堂課。雖然上課前不斷的告訴自己要鎮定,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可是在上課鈴聲敲響的瞬間,望著臺下五十多雙好奇的眼睛,緊張還是不請而來,即使偷偷地深呼吸也無濟於事,只能一個勁地重複著教案裡的內容,眼睛始終只敢盯著教案,生怕漏了一個字,哪怕教學的內容早在上課前已經在腦海裡演練了許久,備課時設想的提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已全然拋到九霄雲外。好不容易下課鈴響了,我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我“竟然”完成了我第一個教學課時。不過第一節課,學生對我也有新鮮感,相互配合的很好,算是“開門紅”。 課後,當地老師正面指出了我的不足,由於自己是第一回上講臺,面對首批學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課堂時間的把握不是很到位,當下課的鐘聲快響起的時候,自己在課下所備的內容還是沒能夠按時完成;二。板書的分配與佈置,自己還沒有完全把握好。一節課下來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一下自己這節課的板書,真的比較亂,層次不是很清晰。三。教學語言與術語需要進一步提高。我知道這是因為我對課堂的靈活性把握還不夠,另外也跟自己課下的準備有關,再者就是聽別的老師的課比較少。不過同時也給予我很大的鼓勵。吸取第一次課的經驗教訓和老師的指導,我的第二次課明顯進步很多,我終於可以自然地面對學生,而不再是一味地盯著教案。但是在後來教學過程中才逐漸感覺自己的經驗不足,真是“書到用時方知少”。我初次體會到當老師的辛苦,上好一節課,要經過備課,寫教案,在準備充分後去教室上課,課後還要進行反思總結。看起來簡單,可其中的每個環節又有許多小細節,但最主要的是“上課”這個環節,也就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課堂教學”。為了更好地講好課我制定了一些方案:

  1、改進教學方法;2、與有經驗的教師取經並多聽他們的課;3、從學生出發想問題;4、及時寫反思總結經驗教訓。

  首先,我請班主任給我一份名單,因為我知道,記不住學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實它在學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記不住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在老師心中沒有地位。覺得老師不關心自己,甚至會產生隔閡。而後我便找了個機會認識了全班同學,下課後同學們都圍著我唧唧喳喳地說:“老師,你怎麼才來就知道我們的名字呀?好多老師教了我們一年都沒記住我們的名字。”這也使我明白了: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下課後,孩子們經過我時,都親切地喊一聲:“武老師好!”,我也帶著按捺不住的羞澀和歡喜應著,同時我也發現了快樂竟如此簡單,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們認可並充滿親切地問候一句。然後把這些學生按照以前的簡單情況分組,並讓他們每天下午活動時間到我的辦公室重新做一些練習題,以彌補他們的基礎薄弱的缺陷;

  其次,在教學中,我努力將老師傳授給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融入,儘量做到內容選材生動,貼近學生興趣,在課堂上做到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一切活動圍繞學生開展,在教學上以引導為主,避免自己一頭熱,並注意對學生的觀察,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耐心指導,但更多的是發現他們的優點,對他們進行表揚,不斷地在他們學習過程中鼓勵他們,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箇中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的體會是必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使他們在快樂中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我都採取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方式,課堂只要是以學生的朗讀和提問為主,然後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講評,我再加以補充、糾正。因為課堂都是以學生講為主,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同時根據初一的學生喜歡炫耀自己,於是我根據他們的個性和年齡特點,非常注重鼓勵他們。只要他們答完問題,我都用鼓勵性的語言對他們說:“真好”、“真響亮”、“還不錯”等等。他們得到老師的讚揚,積極性提高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敢於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了,這樣,充分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情緒飽滿,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正所謂“教學相長”,我在學生身上學到的其實更多。學生的創意有的時候會讓你忍俊不禁,而他們也善於發現問題,有時提出的問題還會難到我呢,不過這也激勵我對教材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而且學生們都很可愛,在路上偶遇時都會很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即便是最靦腆的學生,在課堂上偶爾講錯自己感到窘迫的時候,他們也會輕鬆地化解我的尷尬,課堂上的氣氛非常融洽。就是因為有這麼一群可愛的學生的支援,我更深深感覺到作為一名老師,即使是一名實習老師的責任感,我應該更積極的準備教學內容,認真的備課,以不負他們口中的“老師”二字。

  再次,面對這個難題,一面自己摸索方法,一面向其他老師請教,一沒有自己的課就跑去聽其他老師的課,不管是數學課還是英語課語文課甚至地理生物都聽。為了儘快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一有機會,我就向原班主任請教。並且,利用第一週的時間來聽課。在聽課前,我認真閱讀了教材中的相關章節,把課備好。到了聽課時,我會認真做好聽課筆記,前段時間實習的主要任務就是聽課,看其他老師是怎樣講課的。這種聽課和我們上學時聽課是不一樣的,因為這種聽課的重點是觀察老師怎樣講課,學習如何傳授知識,如何駕馭課堂,如何控制授課時間,是吸收老師的優點,而並不是學習老師所講的知識。同時簡單記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師為什麼會這樣講。雖然,這兒教學落後,但每個老師各有特點,都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例如,他們教學經驗豐富,能很好的把握時間。我這點就做得很差。同時,我注意學生的課堂反應,歸納出學生的真實水平。課下,主動與學生交談,看他們對老師的講課理解了沒有,而思考以後我要以怎樣的形式方法去上課才能避免這位老師犯的錯誤,如何結合學生的實際上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聽完後就向他們請教,為什麼要那樣講,並交流自己的心得。另外,根據學生基礎差,我儘量放慢速度,比如,我曾經設計的一堂課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與底角,本設計為一個課時,在講之前需要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質,但大多數學生連簡單的底角×2+頂角=180度都不懂。我只好花一節課去講。並且趁下課時間補充。

  最後,面對每天的反思日誌剛開始我不知寫什麼。都說旁觀者清,可是我沒有指導老師進行指導,我想該怎麼樣才能發現自己每節課的缺點呢?開始我讓學生自己給我提意見,可學生很多時候是說不出什麼的。我只好自己探索。慢慢的我發現,把每個班學生上課反映情況作為我的反思點,能夠讓我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這兩個月的教學工作使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只有不斷對自己每節課的教學進行反思,總結,我們才可以不斷取得進步。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想,只有我們不斷反思,不斷探索,吸取經驗,找出一條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途徑,我們的教學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每週三都有一次教研會,各科所有教師準時參加。在教研活動上我主動積極發言,並聽取各位老師的意見。另外主動要求上一些公開課,希望廣大老師指出不足,給些意見。我每天都下晚自習,輔導學生,同時也深入瞭解學生。

  4月8-10日進行了月考,這次考試打擊了我的信心,我所教的82班只有十人及格,最高分98分只有一個,其他都是60多分,最低分9分。這時我才意識到幾份耕耘,一份收穫。月考的內容都是我上課強調了N次的知識點。經過反思,我開始調整我的教學策略。這次考試說明他們上課時聽完課,下課未及時鞏固,所以我以後開始讓他們多做練習,監督他們,面對這群自覺性差的學生“逼”他們“學而時習之”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一個月匆匆走過,柳樹的葉子漸漸長全了。春天來了!

  第二個月時,有了近一個月講課的經驗,我認為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授課時間,也能夠適時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後來的課,越講越熟,同學們對我講授的知識都能吸收。對於教學工作,最後要請年級組長聽一節自己的公開課。我的公開課,課堂紀律非常好,同學們也非常配合,並且使用學校學習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三三六”或“10+35”模式):

  ⑴指導思想: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解放學生,發展學生

  ⑵課堂模式:“三三六”或“10+35”

  三個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三個模組:預習、展現、反饋

  六個環節:預習交流;認定目標;交流合作;展現啟示;交叉鞏固;達標測評

  教師講解≤10(分鐘)35:學生自主≥35(分鐘)2、模式的基本解讀

  ⑴課堂解讀①預習(或自學)是最重要的環節。

  學生沒有預習的課不準上,學生預習不好的課不能上。預習就是正課,自學就是正課。

  ②“先學後交,當堂達標”。

  “先學後交”與“先學後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寬泛的“教”,體現了合作學習、交流學習、交叉學習。

  教室都是方陣式排位,四桌8人一組,沒有散兵遊俑,沒有孤兵作戰,沒有“獨立思考”(開小差),且平行分組,均衡搭配。

  ③目標性、目的性強。

  有預設目標,有預習提綱。體現了目標教學的精髓。

  ④課堂評價直接實際,導向明確。

  用學生每節課參與的人次數(參與度)來評價本節課!

  ⑤學生建立“一幫一”學習制度。

  共同捆綁記分!形成“共同體”!從幫與被幫兩學生的成績、品質、行為、習慣等各方面的進步衡量。

  ⑵課堂感悟

  黑板是學生的,甚至地板也是學生的(大片大片地寫出來交流);講臺是學生的,甚至整個講解過程都是學生的;學習知識的初始權是學生的;疑難問題的發現權是學生的。

  營造真正“三動”的課堂:動腦(預習階段)、動手(展示階段)、動口(交流階段)。

  真正落實“三講三不講”。

  教師:“退居二線”——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而我們的課堂是教師表述的課堂,甚至是表演的課堂,學生不痛不癢。雖然講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聽懂(注意力能集中起來且能跟上你的思維)的只有一半,一半中聽了能記住的只有一半,記住的一半中能重述和再現的只有一半。多講的弊端在於:大部分時間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學生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實踐訓練,沒有進行自我加工、重複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話,或沒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