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班的個人研修報告

體育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班的個人研修報告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華南師範大學,參加廣東省2012年中小學骨幹教師省級培訓體育研修班研修。

  透過第一階段的理論研修,聽取專 家教授們的講座,學習了教育教學理論前沿,教育教學研究方法,學科新進展,學科技能訓練,現代教育技術等。使我享受了十天的知識大餐,更新和拓展體育學科的專業知識,瞭解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加深理解體育新課標、新教材,學習體育教育領域新知識,新理論和新的方法,理解和熟悉國內外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的新問題、新觀點和動態。為今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和教學實踐提供理論依據,為學校體育教學指明方向。

  透過學習,聽取專家教授們的講座,瞭解中美兩國基礎教育的兩種不同目標:美國(會學:能力導向);中國(學會:知識導向)和日本中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及教學形式。使我初步認識到,中國為什麼這麼落後,我們日常用的電器、汽車等的核心部件大部分是進口的,他們用技術賺大部分的錢,我們用大量的材料賺小部分的錢。這些,都是我國落後的教育和教育目標造成的。使我認識到現在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在自主、寬鬆、快樂、互動中學習,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透過學習,聽了鄭教授講《啟迪智慧》之後,其中,引起我注意的是:瞭解學生的需求。當鄭教授講到了解學生的需求時,我恍然大悟,接著是茅塞頓開。以前,我備課時疏忽了對學生需求的瞭解,所以,有的課堂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氣氛濃烈,合作精神充分體現,技能技術掌握更快。有的課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開小差,搞小動作。這應該就是是否符合學生需求吧。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喜歡並積極參與。不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是被動地參加練習,積極性不高、精神不集中。今後,我將盡可能地瞭解學生的需求,備好每一節課。

  透過學習,聽了周教授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競技運動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講到學校成立“運動部”的問題。這個觀點我很支援,也有我的看法:自從提出“每天鍛鍊一小時”以來,很多學校都沒有落實,有的是學校領導怕麻煩,有的是領導不願意幹,有的是領導不知道怎麼開展活動。我是教小學的,就那小學來說吧,上午一般是上三至四節課,其中,有個大課間操(大概30分鐘),下午一般上一至二節課,如果當天沒有上體育課的學生,那他一天在學校活動的時間大概是30分鐘,還差半個鐘頭。小學下午放學的時間大概是在16:00點,放學後的.這段時間,是最好的活動時間,如何利用這段時間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那就是成立“運動部”。學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開設田徑、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跳繩等運動部,由高年級有一定運動水平和運動技術的學生負責組織並開展活動,體育老師協助和指導開展活動。學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運動部。如果學校場地不允許的話,也可以這樣,當天有體育課的班級不參加運動部的活動。這樣既解決了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問題又解決了體育教師缺乏的問題。

  透過學習,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從實際出發,學以致用,採他山之石,納百家之長,學大家風範,精心打造體育課堂教學,讓它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舞臺,讓省級骨幹培訓的碩果大放異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