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調查報告

社會經濟調查報告

  在發生了一個事件或情況之後,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入調查,我們在調查結束後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調查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社會經濟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結合的實際,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為什麼召不來大客商丶大企業?我市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人才,為什麼培育不全省乃至全囯知名的大企業家?”這是市委譚書記在市委六屆七次全會講話中提出的問題。這“三個為什麼”引人深思、發人深省,明確指出了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瓶頸”所在,同時也為我市今後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結合的實際,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

  一、“市區社情以及自然資源,結合的實際,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一問調研。

  市位於省最西部,南鄰瀟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峽。清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市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優越的'區域優勢、良好的基礎優勢、特殊的人文優勢,能源礦產資源開發潛力大、旅遊產業開發後勁大、特色生態農業開發空間大。同時,有著特殊的氣候資源,平均海拔1100米,氣候獨特,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還有豐富的菸葉、草場、水能、風能、天然氣等天然資源,素有“壩漆之鄉”、“黃連之鄉”、“水杉之鄉”、“純菜之鄉”、“藥之鄉”、“歌舞之鄉”的美譽。

  我市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原因在於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沒有很好的配合。政府部門不夠重視,企業缺少大型的投資扶植等原因。就拿本市畜牧產業來說,畜牧產業已經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但生產總量仍然相對較低。牛羊的發展與豐富的草地資源相比很不相稱。草食牲畜的發展步伐仍嫌太慢,與我州豐富的草山草坡資源很不相稱。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畜禽產品開發兼顧不夠。由於對地方良種的保護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畜禽產品的開發兼顧不夠,造成部分優良地方畜禽品種存欄數量日漸減少。特別是由於恩施黑豬數量的減少,對以恩施黑豬胴體作原料,製作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乳豬、火腿、香腸、土臘肉等肉食品受到了原料不足的限制,只能用雜交豬胴體作替代品,使得這些久負盛名的生鮮產品、醃臘製品失去了原有的風味和特色。

  二、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為什麼召不來大客商丶大企業?二問調研。

  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但是招商引資方面確沒有辦法吸引到大企業大客商投資,原因在於我市產業存在問題:一是農業基礎薄弱;二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二、三產業發展滯後;三是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具體如下:

  (一)工業塊頭小,企業經營壓力大。

  一是工業經濟總量小,工業興市任重道遠。二是企業融資困難。三是企業缺乏競爭力。多數企業裝備水平落後,技改投入少,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較差。四是企業人才匱乏。我市經濟尚不發達,人均工資水平低,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選擇在經濟更為發達的地區就業,本地企業無法聘請到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人才匱乏導致企業的管理和技術都處於較低水平,企業無法發展壯大。

  (二)農民收入結構單一,增速放慢。農民收入結構單一,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佔95%以上,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所佔比重較低。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受諸多因素影響,增長速度放慢。

  (三)缺乏大專案,投資後勁乏力。投資目前還沒有大專案支撐,後勁乏力,難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四)受多方影響,財政收支困難。財政資金緊張,資金排程艱難,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

  三、我市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人才,為什麼培育不全省乃至全囯知名的大企業家?三問調研。

  企業家階層的興起,或者說企業家權利的增強,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國家的開放,企業家階層的成長以及他們的發展和生存環境,都與對外開放所需要的規則體系關係非常密切,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企業家階層崛起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而我市對於優秀大企業家人才的培養在政策上說明還不夠。

  四、幾點建議

  (一)抓好工業經濟,促進全市發展。工業是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抓好工業經濟,將有力地推動全市經濟發展。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工業生產執行的管理,做好工業經濟執行監控、預警分析,建立重點企業聯絡制度,及時解決工業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是要制定政策扶持優勢企業,培育新的經濟支柱。對於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增加政策的傾斜度,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擴大企業規模。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要充分發揮本地的資源優勢,突破性發展特色工業,盯準能源開發、礦產建設、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化工四大產業,強力推進工業興市程序。四是要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把引進外資和企業整改、結構調整、產品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工業經濟的發展步伐。

  (二)發展特色農業,確保農民增收。是一個農業大市,自然資源豐富,要切實做好“三農”工作,確保農民增收,發展特色農業是一個有效途徑。一是要抓好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品種、質量,使農產品生產形成產業化、規模化。二是要積極開展技術服務。要充分發揮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把農業實用科技及時傳播到農戶及田間地頭,要開展各種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讓更多農民戶用學習到新的栽培技術。三是要積極開拓市場。加強資訊收集,進行資源整合,及時將資訊傳達給農民,確保農民生產出的東西能夠以合理的價格銷售出去。

  (三)加快旅遊發展,培育經濟支撐。加快旅遊業的突破性發展,把旅遊業培育成的支柱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要進一步鞏固旅遊業取得的成果,積極發展旅遊產業鏈。要努力配置好旅遊要素,引導景區因地制宜,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產品,促進旅遊要素產業全面發展。二是要強化宣傳,拓展客源市場。要高起點、大手筆做好旅遊整體形象宣傳營銷策劃,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宣傳。搶抓兩路開通機遇,開展豐富多彩,有影響力的旅遊推介活動,進一步提升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