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飲用水的調查報告範文(精選11篇)

關於飲用水的調查報告範文(精選11篇)

  要去了解一件不明白的事情時,我們務必要去調查清楚情況,一般會把調查結果彙集成一份調查報告。但是調查報告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飲用水的調查報告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1

  為全面瞭解居民飲用水使用情況,促進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讓群眾吃上潔淨安全的飲用水,加快美好村鎮建設,近期,xx鎮人大組成調研組,對全鎮飲用水使用情況進行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實地察看了金泰水廠、朱氏水業、汪橋水廠三家供水企業供水情況,並抽樣走訪居民120戶,聽取調查居民在日常使用飲用水的相關資訊。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302個自然村及鎮區兩個社群共計用水戶數23683,日常飲用自來水及井水人員83606人,其中使用自來水15638戶56262人,使用井水1827戶27059人,使用泉水47戶285人。經調查統計,全鎮共有飲用井水6435口,供水企業3家。鎮區居民主要使用金泰水廠供水,鎮區自來水覆蓋率達99.1%,16個行政村除三星村外均使用朱氏水業和汪橋水廠自來水,其中五星、板橋、汪橋三行政村使用汪橋水廠自來水,農村自來水覆蓋率達91.6%。

  二、存在問題

  雖然全鎮居民飲用水覆蓋率較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具體問題和困難。

  (一)運營資金保障難度大。目前全鎮自來水供用能力基本上能保障,但為減輕運營成本,三家水企業供水時間不能24小時全天供水,供水時間大致為早晨5時至晚上10時左右。金泰水廠能按月抄表收取水費,朱氏水業與汪橋水廠按每年120元收取基本水費。因為水費收取上基本與電能費用扯平。所以管網維護與裝置更新資金負擔較重。農村管網在夏季農忙用水高峰時,人為破壞管道偷水灌溉行為時有發生,加重水企業運營資金負擔。

  (二)舊管網改造迫在眉睫。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舊有管網布局不合理,舊管材質量低劣老化現象嚴重,特別是新開發小區多層建築增多,加壓供水直接導致舊管材爆裂;同時市政建設施工方與水企業溝通不及時,挖破管網時有發生,部分割槽域停水現象間斷髮生。因此,全鎮水管網要按發展的需要依據集城發展十二五規劃重新佈置供水管網系統,超前滿足城鎮膨脹人口集聚的需求。

  (三)水源條件較差。三家企業中汪橋水廠直接在小雙河口水庫取水,水源汙染較小;金泰水廠取水口在柘皋河緊臨鎮區,水源汙染嚴重,抽樣化驗大腸桿菌超標;朱氏水業取水口在柘皋河唐馬渡口附近,水源汙染同樣嚴重。三家水企業雖然對蓄水加工生產中進行沉澱、過濾和消毒處理,但由於企業規模小,淨水流程短,供水入戶管道二次汙染,居民普遍反映飲用水有顆粒物存在、水體顏色輕度渾濁,夏季時、水有異味。

  (四)供水量不能滿足城鎮化發展需求。汪橋水廠建在小雙河口水庫,該水庫容量35萬方。有效容量僅20萬方左右,該企業因山勢而建,保障汪橋及五星、大塘部分村民組居民用水尚可,但遇到乾旱年份,周邊村民農業生產用水與飲用水使用者爭水矛盾猶如利劍懸在空中。金泰水廠現有規模只能保障老城區居民用水,隨著新開發小區的增多和工業集中區工業用水擴張,城鎮居民與工業企業爭水矛盾日益突出。朱氏水業雖然新上二期專案,日供水能力達到6000噸,但企業利益趨動,廟崗鄉部分村居飲用朱氏水業尾水與本鎮居民用水矛盾不可避免。

  三、對策建議

  讓全鎮居民喝上安全、衛生的水,是擺在地方黨委政府面前的任務,也是事關民生的要事,根據全鎮居民飲用水使用中面臨額困難和問題,調查組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深化認識、加強領導。鎮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居民飲用水使用工作領導,要將城市規劃中的水企業建設與水源保護統籌兼管,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與涵養水源地保護雙管齊下,不能重建設輕環保。

  (二)完善政策、多元投入。一是向上積極爭取政策、利用專案資金,對現有水企業進行升級改造。二是整合鎮村管網、合併企業、鼓勵企業聯合辦水務,鼓動民間資本入股興水務。

  (三)納入大合肥水業體系。柘皋鎮未來發展是以合肥大規劃發展為中心,柘皋水業體系升級達標應以巢湖市乃至合肥市水業行業標準為標尺,但現有的地方財政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建議爭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援,將柘皋鎮水業與巢湖市水業公司聯盟,利用大型國有企業的優勢來發展小城鎮水業。

  (四)加強保護確保安全。一是要加強飲用水源及水池的保護、管理,進一步提高水源地的生態涵養功能;二是建立健全農村飲用水安全監測體系。要定期對供水點進行水質檢測,建立豐水期、枯水期水質變化監測制度,加大飲用水源的檢測密度;三是要進一步強化村莊整治和環境衛生管理,防止生活汙染,確保飲用水安全。

  (五)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各部門通力合作,開展供水、環境衛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體宣傳,使群眾樹立自覺保護水源的觀念,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透過多種形式,進一步宣傳農村安全飲水、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喚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提高全社會的認知度,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飲用水專案的建設和發展。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2

  水是生命之源,而飲用水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飲用水安全問題,直接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近期,我們根據縣疾控中心近三年來對全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水質監測結果,分析了我縣農村生活飲用水的水質安全現狀和引起水質變化的成因,提出了相應的防控對策與建議,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一、全縣飲用水水質現狀

  我縣地處秦巴山區,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達798毫米。境內有大小河流溝溪760餘條,漢江在境流程47公里,水資源十分豐富。自20xx年以來,全縣累計投資8000餘萬元先後建成單項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80多處,規模較大的集鎮供水工程14處。目前,城區供水日常監測由縣自來水公司實驗室自行監測,並定期取樣送市疾控中心檢測。縣疾控中心承擔著國家“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水質衛生監測專案”,監測資料透過專用網路直接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近三年來,縣疾控中心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對全縣12個鎮20處省定的農村集中式安全飲水工程點,每年分別在枯水期(3-4月)和豐水期(7-8月)進行調查和取樣監測,共監測微生物、毒理、感官性狀和一般性化學、消毒劑4個大類33個指標。連續三年的監測結果顯示,全縣有70%-75%的飲用水工程被檢測出總大腸菌群和耐熱大腸菌群超出限值,而遊離氯基本為0。除此以外,其它監測指標均未超標,表明飲用水源本身水質良好。其中,PH值隨不同季節有所變化,枯水期PH值多在7.2-7.5之間偏酸性,豐水期PH值多在7.8-8.2之間偏鹼性。水質總硬度在70-280mg/L之間,且80%監測點小於200mg/L,沒有季節變化,總硬度遠低於國家生活飲用水指標及限值。毒理指標、一般化學性指標等其它監測指標均穩定在國家生活飲用水指標及限值以內,沒有自然有毒有害物質及工業汙染。

  二、導致水質超標的主要因素

  從上述檢測結果來看,全縣農村飲用水水質超標專案是微生物類,導致這種現狀的因素有:

  1.受到微生物汙染源的汙染。主要汙染來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活汙染。全縣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均是地表溝溪河流,從廣大集雨區彙集,而當前我縣農村基礎設施還相對滯後,很多鎮村存在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汙水隨意排放的現象,廚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滌用水、沖洗廁所用水等汙水,隨地表雨水的沖刷流入小溪、河流,特別是一些農戶住宅的排水管道直接通往溝河排汙。二是畜禽養殖汙染。我縣現有的農村飼養方式包括圈養、籠養和放牧,其中圈養和籠養設施大多是因陋就簡,缺乏統一規劃,沒有建設必要的汙染處理設施,導致畜禽養殖廢物廢水直接外排。而牛羊以放牧為主,糞便多數散落在山坡草地上,這些糞便隨雨水進入地表水,對飲用水源造成汙染。

  2.農村飲用水處理專業化水平低。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普遍規模小,管理和技術基礎薄弱。各集鎮供水雖然建有較大水廠,有管理生產用房和淨化處理裝置,但現有水廠管理人員均是臨時抽調人員或農村承包戶,沒有經過專門的上崗培訓,對水廠的工藝流程瞭解不多,專業水平低,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其他的分散式供水、小規模集中式供水普遍缺乏水處理設施、消毒設施和水質檢查裝置,均未經過人為加工處理,直接取用水源水。

  3.農村飲用水工程執行管理機制不健全。一是管理機構未建立。全縣僅冷水鎮成立了農村供水工程管理協會,出臺有鎮村供水工程管理辦法,將村級供水納入集鎮供水站統一管理。其他各鎮均未成立專門的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機構,未將村級供水納入統一管理。二是管理執行經費不足。農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費徵收標準較低,徵收難度大,影響了供水工程的長期穩定執行。三是管理人員匱乏。按照農村安全飲水管理規範要求,水廠管理需要淨化裝置操作員、管網維修養護員和抄表收費員等。但目前我縣農村飲水工程僅靠臨聘人員管理,無專職管理人員。

  4.農村飲用水監測體系不完善。由於我縣農村集中式供水的水源相對分散,缺乏統一的保護規劃,水源保護區管理職責不明確,沒有在水源地周邊設常規監測點,水源保護區內汙染現狀底子不清,特別是農村集雨區的汙染缺少準確科學的資料。

  三、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農村飲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問題。解決好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對保障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大飲用水的監測和保護力度,狠抓水源地汙染防治,切實改善農村飲用水的水質衛生狀況,確保讓群眾喝上安全水、衛生水、放心水。

  1、建立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成立縣農村飲用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發改、財政、水利、衛生、環保、國土、住建、林業、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具體負責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組織實施和日常管理,及時研究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各鎮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建立全覆蓋式的農村飲用水安全監控網路,制定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的應急預案,形成科學

  有效的農村飲用水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

  2、完善農村飲用水安全監測體系。縣衛生、水利、環保等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建立水質監測中心,完善飲用水安全監測體系。要以規模較大的集中供水站為依託,分割槽域設立監測點。對於集中供水工程,加強水源、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水質檢驗和監測。對於分散供水工程,分割槽域定期進行水質監測。要落實水質監測機構、人員、任務、責任、儀器裝置和經費,並實現資訊暢通、資料資料準確及時。每次常規監測結果發現明顯差異資料時應及時分析原因。發現有超標資料,應及時向水利部門和當地鎮政府通報,由水利部門合同鎮政府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應急方案。

  3、突出抓好水源地調查、監測和保護工作。組織相關部門對農村飲用水源地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水資源量,水質情況、可供水人口、周圍農村人口總量等。對重要的水源地要有統一的規劃,切實加強管理和保護,特別是要在每個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範圍內設立保護區標誌,嚴格控制生活汙染源、工業汙染源和農業汙染源的排放。對於較大的水源地,由衛生、水利和環保部門聯合組成水源地水質監測站,在水源地周邊設常規監測點,切實加強日常監測,確保水源地的水質安全。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並落實飲用水水源地汙染防治技術方案。水利部門在飲水工程建設時應首先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設定保護區的界碑、界樁、宣傳警示牌和隔離帶,降低人員、牲畜隨意進出水源保護區內而造成水質汙染風險;農業部門要在農村居民集中居住點積極推廣建設氧化塘、沼氣池、溼地汙水處理系統等汙水處理設施,突出抓好以農戶為基本單元的“一池三改”(建設沼氣池和改廚、改廁、改圈)建設工作;住建部門和各鎮政府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衛生設施建設和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汙水的集中處理,各垃圾處置場必須建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外;農業、環保等部門要加強對畜禽養殖業尤其是規模養殖戶的管理和指導,引導畜禽養殖專業戶建設廢水處理回用設施、畜禽糞便處理和利用系統,嚴格控制農村點面源汙染源,嚴格禁止在水源地規劃建設養殖場。

  4、強化集中式飲用水工程的管理與監督。管理是農村飲用水水質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水利部門是飲水工程的建設和主管部門,要堅持做到建管並重,強化飲用水衛生管理,落實好集中式飲水的生產加工,對供水水質不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及時落實整改措施,保障群眾飲水安全;鎮政府要成立供水工程管理機構,將村級供水納入統一管理,制定管理執行辦法和技術規範、操作規程等,落實專職管理人員,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切實加強對供水工程的管理;環保部門要加強對環境水體的監測,努力營造優質良好的水環境;疾控中心要加大對飲用水水質的監測,及時掌握和分析水質變化;衛生監督機構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定期對各種集中式供水單位進行衛生監督,督促供水單位做好飲用的加工生產,尤其是消毒管理,提高飲用水水質合格率。

  5、加大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大力宣傳《水法》、《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和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增強全民的法制觀念和環保意識,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認識到保護水源地也就是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使其自覺地參與、支援水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同時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制訂適合我縣農村飲用水源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明確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的內容與範圍,建立飲用水源保護管理制度和獎罰制度,加強執法監督,依法打擊破壞水源地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使水環境保護和建設走上法制化軌道。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3

  飲用水安全關係到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是學校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之一。學校領導歷來重視衛生、安全工作,一直將飲用水安全當做學校的頭等大事來抓,建立了常設的執行機制。本著對廣大學生和教職工的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也是為學生營造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切實保障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對學校食堂及食品衛生、學生飲用水衛生、學校環境衛生以及相關的管理及制度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一、學校飲用水衛生及管理方面

  1、我校飲用水為桶裝飲用水,彌勒市跳月泉水廠提供,送水上門。學校向廠家索取相關的證明:如食品衛生許可證、桶裝水水質檢測結果報告、定期上門對飲水機消毒證明等等。

  2、學校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專人進行管理、並制定了學校飲用水汙染事故和傳染病應急處理預案,加強對學生用水的管理。

  3、廠家送水到校後,桶裝水存放在清潔、乾燥、通風的場所,存水場所平時上鎖,閒人無法進入。一般情況下,廠家送來的水,夏季2—;3天內用完,冬季3—;4天內用完,確保飲用水不過期變質。

  二、學校食堂與食品安全管理方面

  1、學校總務處在接到通知後,立即對食堂工作人員召開會議,傳達上級精神,落實具體工作,要求食堂工作人員都瞭解這件事。

  2、再次對食堂的使用水源、食品及原料進行清理,對食堂餐具用具及加工場所進行消毒處理,對食堂環境進行衛生打掃。

  求。

  5、食堂衛生許可證、每日晨檢、食品留樣、食品原料檢疫檢測報告、食3、檢查食堂設施裝置執行狀況,裝置執行狀況正常。

  4、重新檢查食堂工作人員的健康證,食堂人員都具備食堂工作的衛生要堂衛生管理臺帳等管理臺帳一應俱全。

  三、學校衛生環境保潔

  透過學校宣傳廣播等方式,進行衛生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做好學校衛生保潔工作和衛生預防工作,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4

  學區本著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按照天水市衛生局衛生監管所的檔案要求,要求各學校對飲用水安全進行了一次詳細的檢查,現將飲用水安全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1、各學校建立和落實了飲水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學校飲水安全工作始終堅持一把手總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將各項工作責任分解落實到個人,實行定時、定點、定人負責,定期檢查。

  2、各學校嚴格外來人員登記制度,對來訪者嚴格登記,不明身份人員、無正當理由要求進校人員嚴禁入內。

  3、各學校加強了學生飲水安全的管理。專人負責對飲水源定期檢視有無汙染現象,並及時消毒(食鹽)和清洗(一學期一次)。

  4、為防止飲水安全事故的發生,各學校要求全體師生嚴把“飲水關”。

  5、對水窖進行加蓋,並檢查了周圍環境,水窖周圍沒有垃圾等汙染源,廁所離水窖在100米以外。

  6、加強學生良好飲水習慣的培養。不直接飲用自來水,不購買無證、變質、過期的飲用水。

  7、各學校要定期對飲水設施如水池、水缸、水管、水龍頭等進行檢查,檢視有無細菌衍生現象。

  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源衛生防護不到位,雖加蓋但不密封。

  2、由於我學區各學校所處偏遠農村地區,所用水為河水或地表水,水質不達標。

  3、水質消毒不過關。

  4、對個別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教育不到位。

  整改措施

  1、加強學生的飲水安全教育。

  2、水窖加鎖密封。

  3、加強水質淨化消毒處理。

  4、消除飲水衛生隱患,對飲水源、飲水設施附近的汙染源進行清理消毒。

  5、加強對學生良好飲水習慣的養成教育。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5

  根據遵化市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對學校食品、飲用水安全衛生工作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1.開有關人員會議:分管校長、總務主任、食堂管理員、衛生老師。隨後落實專人負責,校長統一安排、指揮調控;總務主任管理好生活用水方面的衛生;衛生老師監督、檢查學生飲水衛生。

  2.學校制定了《學校飲水突發汙染應急預案》、冰箱的清洗消毒制度、桶裝水清洗消毒的制度。

  3.學校有水井1眼,壓力罐1個,設施完好。

  (1)學校總務處對飲水設施都建立檔案;

  (2)學校總務處有專人定期對飲水設施進行檢查;

  (3)學校總務處已與衛生監督所聯絡好由他們派人對我校的飲水設施定期檢查。

  4.學校飲水工作

  我校學生飲用水為自帶瓶裝純淨水;

  教育學生講究飲水衛生,不喝生水;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6

  制定飲水突發汙染事件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機制,對於提高學校預防和處置飲水突發汙染事件的能力,全面明確、履行各級職能,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構建穩定、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具體工作:

  1、學校發生飲水突發汙染事件時應做好登記,上報學校領導,並同時向上級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和教育局報告,電話報告內容為事件發生的時間、涉及班級、發病人數、主要症狀。

  2、學校發生飲水突發汙染事件時,應啟動應急機制,落實專人負責,及時調動人員共同處置:

  (1)校長統一安排、指揮調控;

  (2)總務處負責立即保護好現場,儲存造成汙染或疑似的飲水。

  (3)食堂管理員負責儲存飲水的樣品。

  (4)衛生老師、班主任以及老師們一起保護好患者的嘔吐物、排洩物,並及時送患者去醫院治療。

  3、供水員等有關人員調查後方可離開工作崗位。

  4、學校派人做好家長與學生、教工與家屬的安撫工作。

  5、學校應配合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做好調查,提供患者的資訊(學生包括年級、班級、發病時間、症狀以及恢復情況等),協助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做好必要的取樣工作。

  6、嚴格按照專業人員的`建議和要求做好預防飲水汙染的措施具體包括:

  (1)嚴格執行檢查制度。

  (2)加強日常衛生工作。

  (3)加強消毒工作。

  (4)加強健康宣教。

  (5)暫停集體性活動等。

  7、每日向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報告老病例的恢復情況,以及新發病例情況,並做好記錄。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7

  水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飲用水安全、合格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和社會穩定。見此,新巴爾虎左旗水務局於20xx年05月13日委託呼倫貝爾市疾控中心對白音查干地區居民生活飲用水進行了檢測。根據飲用水水質檢測結果現對送檢水樣做如下分析:

  1、檢測物件:此次水質檢測取樣地點為白音查干,取樣數量為2份,分別為20米深機井和80米深機井。

  2、取樣方法:每份送檢水質以高壓滅菌玻璃瓶取樣500mL,供水質微生物指標檢測使用;以聚乙烯塑膠壺取樣2.5Kg,供一般感官性狀、理化指標檢測使用。

  3、檢測方法:檢驗依據為GB/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和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微生物檢測指標4項,包括: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一般感官性狀、理化檢測指標共29項,包括: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耗氧量、氨氮、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氟化物、氯化物、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硫酸鹽、磷酸鹽、六價鉻、揮發酚類、碘化物、汞、硒、砷、銅、鐵、錳、鋅、鉛、鎘、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4、檢測結果:根據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20米深水樣,微生物4項檢測指標均合格。一般感官性狀、理化29項檢測指標中有5項超標,分別為:色度、渾濁度、氟化物、鐵、錳,不合格專案率為15.2%;80米深水樣,微生物4項檢測指標中有2項不合格,分別為: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一般感官性狀、理化29項檢測

  指標中有12項超標,分別為: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耗氧量、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氟化物、氯化物、硝酸鹽氮、硫酸鹽、鐵、錳,不合格專案率為:42.4%。其中,2份送檢水樣的不合格專案集中在色度、渾濁度、氟化物、鐵、錳5個專案上。

  5、結果分析:呼倫貝爾市疾控中心水質檢測結果顯示,白音查

  乾地區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多數檢測專案均符合GB/5749-20xx《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且20米深生活飲用水的專案合格率高於80米深生活飲用水的專案合格率。牧區居民飲水水源多以地面水為主,此次水質檢測結果顯示80米深地下水的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超標,表明此深度的水源可能已經受到人蓄糞便的汙染,極易引起腸道傳染病的爆發流行。應儘快完善水處理設施,加強消毒處理。

  6、積極建議::①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重視居民生活飲用水安全問題,加強保護水資源,減少汙染;②加強居民生活飲用水水源管理,進一步做好改水、改廁、垃圾、糞便的管理工作,改善水源周圍環境衛生,嚴防人、畜糞便汙染;③加強水質淨化及消毒,改善居民現有飲水環境,最好以小型集中式供水為主,;④加強消毒工作的管理,提高消毒質量;⑤加強健康衛生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衛生意識;⑥加大對居民生活飲用水的監測力度,確保居民飲水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8

  我校認真落實開展了本校飲用水自查自糾工作,現將自查結果歸納如下:

  一、基本情況

  1、供水情況

  我校目前由保安每天燒煮好開水,適溫後灌裝到保溫桶內,供我校的學生飲用,保溫桶都加蓋帶鎖。

  2、管理制度情況

  透過召開相關會議,討論透過隨後落實專人負責,指揮調控並統一安排,食堂管理員管理好生活用水方面的衛生,保安監督、檢查學生飲水衛生。

  制定了《龍潭小學飲用水衛生責任制度》、《龍潭小學發生飲用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等制度。有專人定期對飲水設施進行檢查;

  二、宣傳教育工作

  1、透過校園廣播,宣傳板報、生活活動等形式加強對學生飲用水安全的教育工作,教育學生講究飲水衛生,不喝生水。

  2、提供學生飲水空間,保證學生自由飲水。

  3、指導學生科學的飲水方法,養成學生良好的飲水習慣。

  三、規範報告

  我校已將飲水衛生安全工作納入了本單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收集、彙總與報告管理工作制度,接受對本校飲水安全的監督、檢查工作。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9

  水是生命之源,獲得安全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改善飲用水質量,強化飲用水安全是一項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事關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大局的重要工作。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的工作部署,人大副主任xx帶領農資環工委,分別到縣水利局、環保局、供排水公司、xx鄉等地對我縣飲用水安全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城鄉居民飲用水現狀

  (一)城市供水現狀

  我縣城市居民的飲用水採用集中式供水方式,由縣第二水廠負責供水。該水廠位於xx水庫大壩下游,設計規模為4萬噸/日,於20xx年7月建成一期2萬噸/日的規模,取水源為xx水庫中層。供水方式為重力供水,採用七十年代的常規式處理工藝,流程為xx水庫原水經管道輸送至澄清池,澄清後送至四閥濾池過濾,最後到清水池,成為成品水。目前擁有供水使用者20742戶,最高時供水量為2.6萬噸。匯源果汁雲和公司建成投產後還需增加0.5萬噸/日的規模,現有的城市供水設施已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供水需求增長和居民對飲用水安全的需求。

  (二)農村供水現狀

  我縣自20xx年開展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累計投入6759萬元,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3處(崇頭水廠、石塘水廠、緊水灘水廠),農村分散式供水工程132處,農村飲用水保證率已達95%以上。目前由縣水利局委託縣疾控中心對水質進行檢測,基本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三)xx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現狀

  xx水庫始建於1959年,庫容1170萬立方米,是我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縣政府於20xx年制定了《雲和縣xx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併成立了雲和縣xx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水利局。近年來,縣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水庫周邊的村莊進行整治,實行了垃圾集中清運、生活汙水集中處理,開展農業統防統治,切實減少了面源汙染。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面源汙染影響水源質量

  縣政府積極開展xx水源地環境整治,改善水源生態環境,提高水源質量,但仍難以有效杜絕面源汙染。xx水庫流域涉及xx鄉6個行政村,23個自然村,2086人,耕地面積1000餘畝,筍竹林1.4萬畝。農業生產使用的化肥、農藥及除草劑等殘留物和農村生活汙水、廢棄物等隨地表徑流進入水體,成為主要汙染源。

  (二)潛在工業汙染危險

  雖然我縣xx水源地內沒有工業企業,仍存在一定的工業汙染危險。在縣第二水廠對面的金旺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產生的粉塵和煙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飲用水的質量。同時,隨著工業園區南區塊的擴充套件,工業園區離xx水庫水源地保護區的距離越來越近,工業生產活動對飲用水源水質存在一定的影響。

  (三)飲用水源地保護機制不完善

  縣政府高度重視飲用水源保護工作,仍存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長效管理機制不完善、責任不夠明確、資金不足等問題。水源保護限制了xx當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生態補償機制的缺失,使當地群眾對水源保護工作產生了一些牴觸情緒。水源地水質監測監管體系不完善,現有水源地監測站網的監測點位、監測能力有限,無法滿足對水源地系統、客觀的評價要求和有效監管要求。水源保護工作涉及鄉鎮、環保、農、林、水、教育、衛生等多個部門,由水利局進行協調各部門存在一定難度。

  (四)城市供水設施技術落後

  水廠水質淨化處理技術是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的核心。我縣第二水廠採用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處理工藝,透過新增絮凝劑和液氯進行淨水消毒。主要去除濁度、細菌類微生物等汙染物,難以有效去除氨氮、微量有機物等汙染物,難以有效解決水源汙染與水質標準提高之間的矛盾,更難以有效應對突發性汙染事件。同時,早期的供水管網大多使用鑄鐵管、鍍鋅管,由於使用年限長,管道鏽蝕、老化現象嚴重,造成水質在管網中受二次汙染。

  (五)農村飲用水存在建後管理問題

  我縣農村飲水工程自20xx年開始實施,已經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基本保障農村飲用水供水,但存在建後長效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一是建後執行管理主體未明確,管理資金不足,農村自身所徵收的水費不足以維持飲用水工程的執行費、維護費。二是分散式農村供水水源地分佈分散,規模小,未規劃為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保護,開展例行常規水質監測工作難度大。同時,現有的法律大多數是針對集中式供水,農村分散式供水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健全,難以適應農村環境管理的需要。三是部分早期建設的工程受當時的政策、資金和技術等影響,工程建設標準不高、蓄水池安全防範和消毒設施不完善,到現在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和衛生安全標準,急需進行改造。

  三、關於保障飲用水安全的建議

  (一)加強領導,著力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安全飲水工作是一個動態管理過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飲用水的安全和健康問題日益關注。一要科學編制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進一步完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為今後一個時期我縣飲用水安全管理提供依據。二要積極探索保障飲用水安全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增強責任意識、落實責任追究,為飲用水安全工作提供組織保障。三要將保障飲用水安全問題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設立專項資金,研究建立xx水源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啟動xx水源地保護生態移民工程;加快建立水源、水廠和管網的水質預警系統;要加大xx水源涵養林保護與建設,不斷提高水源涵養能力。

  (二)廣泛宣傳,提高全民飲用水源保護意識飲用水源保護涉及千家萬戶,需要全民形成共識,增強保護意識。要透過電視、報刊和網際網路等宣傳媒體,利用各種輿論宣傳手段,在全社會廣泛深入持久地宣傳,營造保護飲用水源的輿論氛圍和良好環境。要加強水源地保護的輿論引導及警示教育,不斷增強飲用水源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增強人民群眾的守法自覺性和監督意識。要把保護飲用水源的認識提高到關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使全社會充分認識到保護飲用水源不僅是政府部門的工作,而且是全民的義務,並積極參與飲用水源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共同愛護我們的生命之源。

  (三)控制源頭,加大水源保護工作力度

  飲用水安全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命線”,必須加大飲用水安全保護工作力度,確保飲用水安全。一要加強工業汙染防治。提高工業企業准入門檻,防止新汙染源產生;對現有的汙染源要採取紮實有效措施,嚴格監管、達標排放,避免工業粉塵和煙塵汙染飲用水源。二要加強農業農村面源汙染治理。結合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完善xx水源地環保基礎設施,加大農村畜禽糞便和生產生活汙水的處理力度,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推廣先進技術應用,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減少面源汙染。三要加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集中處理。大力推進雲和縣城市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和配套管網建設,提高工業園區廢水和縣城生活汙水的集中處理水平,減少對水體的影響,改善我縣水環境質量狀況。四要加強水源地保護執法檢查。提高日常監察、巡查頻次,準確掌握水質變化情況,及時排除汙染隱患,有效杜絕水源保護區內的建設專案和破壞生態環境與水資源環境的各類活動,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四)擴容提質,保障城市飲用水安全

  要認真做好城市飲用水安全的調查評價和未來城市飲用水安全需求分析,編制和完善城市供水管網改造規劃。積極引進處理效果穩定的先進淨水技術和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加大供水管網更新改造力度,消除管網水二次汙染隱患,提高供水水質。要加大資金投入,科學安排、精心施工,加快推進xx水廠擴容和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專案建設進度,提高供水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城市居民飲用水安全。

  (五)多措並舉,紮實推進農村飲用水工程建後管理

  實現農村飲用水工程的長期效益,保證群眾的飲用水安全,是我縣農村飲用水工程建後管理的重要內容。一要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管理主體、明確管理責任、健全管理措施,確保農村飲用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網路,加強對農村飲用水工程供水水質的檢測、監測,最佳化檢測指標和監測頻率。三要在鞏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礎上,加快技術改造,提高飲用水質量;同時要做好水源地的保護工作,設立水源保護地公示,並設專人巡查制度,確保飲用水安全。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10

  (一)生活飲用水汙染事故的報告範圍:

  1、因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使飲用水水源遭受汙染;

  2、飲用水水質出現異常,影響飲用者正常生活;

  3、輸配水管網破損或二次供水設施防護不嚴,使飲用水水質惡化;

  4、飲用水水質汙染,造成介水傳播疾病流行或中毒;

  5、存在明顯的汙染源,並懷疑飲用水源或飲用水水質有可能受到汙染。

  (二)後勤部門應針對取水、輸水、淨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發生汙染的環節,制訂和落實防範措施,加強檢查,嚴防汙染事件發生。

  (三)當發生生活飲用水汙染事故時,供管水員須立即採取應急措施,並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單位生活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小組領導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四)在水汙染事故發生期間,應密切注意事態發展,及時進行水質檢測,並在第一時間向衛生行政部門報送檢測和處理報告。

  (五)任何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水汙染事故。

  (六)報告方式及電話:在當面向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小組負責人報告的同時應向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1)生活飲用水汙染事故發生後,單位生活飲用水汙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詢汙染原因及汙染物,瞭解汙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汙染程度,掌握供水範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汙染的擴散趨勢,並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汙染措施。

  (2)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採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汙染物,並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汙染程度、汙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汙染物、汙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3)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汙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飲用者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汙染對飲用者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發生生活飲用水汙染事故後,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汙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汙染環節和汙染原因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汙染事故再次發生。

  (5)當生活飲用水汙染事故得以控制,汙染原因消除後,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後方可供水,及時解除控制。

  (6)生活飲用水汙染事故發生後,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並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按時逐級上報。同時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行政處罰。

  飲用水的調查報告 篇11

  水是生命之源,是民生之本。據統計,發展中國家8%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飲用水引起的,全球每年有800多萬人死於不安全的飲用水。可見飲用水安全對於保障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重要性。為了全面掌握全縣農村群眾飲水現狀,促進全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順利進行,我們深入鄉鎮,實地考察了我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情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縣水利局和鄉鎮關於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的說明。總結了我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全縣農村安全飲用水現狀

  我縣有22.4萬農村居民,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關係到農村居民的健康。我縣農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是地下水,地下水豐富。在我縣農村飲用水源中,水質不容樂觀,部分村莊水質受到鐵錳競價和水汙染的影響。

  二、全縣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的總體情況

  從20xx到20xx,飲用水安全專案5個,分別為20xx、20xx、31、49、35個。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均從地下水源井取水,取第四、第四水源,水量充足,但部分村莊鐵錳水質超標。截至20日末,我縣已解決高氟水、汙染水、錳鐵超標等農村飲水不安全村325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25個,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7。51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78%,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良好成效。到目前為止,由於村莊小、分佈分散、地方配套資金多,縣內部分農村尚未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

  三、縣城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執行維護

  由於自然災害、建設資金和維護資金不足、建設後管理不善等原因,一些飲用水安全專案被停止。現有xx0飲水安全工程已停產,其中:20xx凍結層深度達2。6米,造成46個管網凍結;動力裝置配套資金不足;鐵和錳的水質超過45;管理工作不到位,運營資金不足,農民有小深井等等。只有2個xx專案處於正常使用狀態,全縣農村安全飲水人數不足x x萬人,佔農村實施安全飲水工程總人數的80%,佔全縣農村常住人口總數的62。5%。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利用率逐年下降。

  四、縣在工程建設和執行維護中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建設責任。加強領導是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保證。該縣專門成立了農村飲水安全領導小組,將農村飲水安全納入政府任期目標責任制,建立了縣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副縣長為專案負責人的責任制。發展改革局、財政局、水利局、扶貧辦、衛生局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密切配合。專案區內各鄉(鎮)農場是專案實施的主體,鄉(鎮)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副鄉(鎮)主任為專案負責人。根據縣的統一規劃和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保障措施,落實責任,確保農村飲水安全的順利實施。

  (二)努力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涉及面廣、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長期社會系統工程。縣政府和水利部門透過制定規劃、加強管理、搞好服務、發動群眾,多年來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為工作重點,先後解決了全縣285個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

  (三)嚴格專案管理,確保施工順利進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民心工程,其實施直接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多年來,縣政府和水利部門千方百計積極包專案,積極爭取上級支援,力爭使各項配套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同時,利用好國家和省級專項補助資金,按要求落實地方配套資金,積極探索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資金投入體系,動員受益者積極自籌資金,有效保證專案順利實施。在實施安全飲用水工程的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對規劃設計審查、施工隊伍選擇、建築材料裝置採購、工程質量監督、工程竣工驗收等進行全方位監督,確保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質量和工期。

  五、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1)新專案自籌資金難度更大。20xx年以來,中央、省市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加大工程建設力度,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農村飲水工程是根據村莊人口分配資金的。我縣農村人口少,村落相隔較遠,增加了自籌資金的數額。我縣鄉(鎮)村財力不足,使得在建專案難度加大。

  (二)農民有誤區。

  第一,大部分人把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看成是政府的一種福利,認為是政府的事。勞動力投入、勞動力投入、投資等建設管理問題與自身關係不大,單純依靠政府而存在“等等,靠,想要”思想。有些人也認為自來水是“福利水”,不願意儘自己的職責;

  第二,有人認為農村的安全飲用水只能滿足農民的日常生活用水,畜禽和部分生產用水要靠農民挖深井解決,不實用;

  第三,有一些人不知道安全飲用水的重要性,不關心農村飲用水的問題和危害。農民的這些誤區和觀念滯後,制約了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建設、管理和發展。

  (三)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重視不夠。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主要由鄉(鎮)田間協調申報和水利部門組織實施。專案建成後,鄉(鎮)農場和職能部門普遍認為專案已經完成,對後期管理執行沒有過多的指導和干預,缺乏有效執行的長效機制,導致農村安全飲用水專案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大部分簡單交給村集體管理,管理多元化,沒有統一良好的運輸和管理機制。在村級財力不足、精力有限、鄉(鎮)農場和職能部門支援不足的情況下,已建成的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正逐年走向半癱瘓或癱瘓。

  除上述因素外,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由於設計、施工等問題,部分供水管道埋深不夠,不能完全抵禦嚴寒,導致冬季出現冰凍現象,無法供水;有些村莊無法實現全天候供水,只能定時供水。農民經常錯過供水時間或需要在家裡留專人儲水,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有的村小,分散,缺乏自主經營的資金。

  六、安全飲用水工程執行維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專案利用率低,部分專案停建。20xx—20xx,我縣建成飲用水工程285個,其中正常執行202個,不執行或無法執行83個。

  首先,農民缺乏節水意識。因為家裡有民用井,即使專案條件好,他們也不願意交供水費。村委會不具備免費供水條件,工程暫停;

  二是工程執行一段時間後,由於提水裝置或管網損壞,無人管理,無人組織維護;

  三是,20xx年冬天,我們縣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凍傷。在20xx—20xx,本工程安裝upvc管的給水管網因凍結管膨脹開裂無法執行,只能更新改造管網。

  四是20xx年前建成的專案老化嚴重,年久失修,缺乏自籌重建資金;

  五是部分專案水質超標,除鐵除錳裝置資金不足。有些專案即使有水處理裝置,群眾也不需要,這樣水質還是超標;

  六是,由於缺乏自籌資金,一些專案沒有完成。

  (二)資金短缺,經營管理機制不健全。一是專案建成後,移交鄉(鎮)村管理。由於村裡財政困難,無法籌集啟動資金,工作無法開展。二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有一定比例的國家投入、省級配套資金和縣級以下配套資金。由於地方財政困難,專案建設任務的完成主要依靠國家投資。對於這種帶有公益性質的專案,沒有一定的管理費作為保障。第三,管理人員的薪酬難以維持。目前,我縣管理人員的薪酬主要來自供水的差價。在目前用水量低、水價低的情況下,專案難以維持運營。

  七、關於工程建設和安全飲用水工程執行維護的幾點建議

  (1)對工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第一,加大宣傳力度。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安全飲用水、節約用水和健康用水意識,增強全民節水意識,教育農民牢固樹立水是商品的意識,不斷提高專案效益,從點及面廣泛宣傳,加大安全飲用水工作的宣傳力度,促進專案執行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

  第二,加大專案資金力度。利用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投資逐年增加的有利時機,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建立財政投入與社會融資相結合的投融資體系,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加大專案和資金力度。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由政府支援,社會吸引,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多種方式擴大資金來源。

  第三,做好工程建設規劃。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前,應充分考慮施工現場的環境、氣候和土壤條件,既要滿足當地農民用水需求,又要保證飲水安全工程的長期安全執行,提高利用率。

  四是保證工程建設質量。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是民生工程,工程質量關係到農民健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方案的規劃設計要與社會發展相協調,水源和供水形式的選擇要因地制宜,保證工程的工期和質量,後期管理要保證良性迴圈。在施工中,要不斷完善監理制度,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二)對專案執行維護的一些建議。

  首先,建立水質監測系統。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質監測,安排必要的資金,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裝置,確保水質監測資料的準確性。

  二是完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和管理機制。進一步探索和總結已建安全飲用水工程的有效管理模式,克服過去“重建光管”根據修復專案,明確產權,核實合理水價,為一方服務。目標,根據專案管理執行情況,建立統一管理機制,理順產權關係,確定供水工程所有權、管理站、技術檔案、水源保護設施和工程保護措施,建立日常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主體和管理責任。成立專門機構,投入一定的維修資金。加強對已建專案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其知識水平和管理技能,以適應管理工作不斷髮展的需要,不斷轉變管理理念,提高服務水平,確保農民飲用水安全,真正達到專案良性執行的目的。在管理上,可以參考有線電視或者電力的管理模式。管理責任主體是鄉鎮水管站,管理維護費一站式。這樣既方便管理,又能彌補小村莊、人口少、運營費用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減少人員費用,增加水管站的工作費用。同時,水管站依託上級職能部門,便於協調。此外,還可以吸收社會資金參與管理。採取個體承包或租賃等經營方式。同時,考慮到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具有公益性的特點,不能完全市場化,也不能以盈利為導向,因此,在規範水價的前提下,政府只保留一部分收費作為飲用水安全執行維護專項資金。大型維護和改善專案應在城鎮和村莊的協助下進行。個體承包或租賃經營的好處是從管理到經營都很容易被群眾接受,便於群眾監督,提高服務質量,方便群眾生產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