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聽途說的寓言故事

關於道聽途說的寓言故事

  道聽途說的寓言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有個叫毛空的人特別喜歡聽一些亂七八糟的傳說,有一天他聽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便講給艾子聽,艾子懷疑故事的真實性,於是不停的追問,最後毛空不得不說出自己是道聽途說的。

  1、道聽途說的寓言故事

  春秋時代,齊國有個人叫毛空,他愛聽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說,然後再把自己聽到的津津有味地講給別人。有一次,毛空聽到一隻鴨和一塊肉的事,他覺得非常稀奇,便告訴給艾子。他說:“有一個人,養了一隻非凡能生蛋的鴨,那鴨一天能生一百多個蛋。”他見艾子笑了,又說:“那天,從天上掉下一塊肉,那塊肉長有三十丈,寬有十丈。”艾子笑著問道:“真的嗎?有那樣長的肉嗎?”毛空急忙說:“噢,那就是長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長了。”艾子說:“你說的那隻鴨是誰家養的?你說的那塊肉掉在了什麼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最後只好說:“我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

  2、道聽途說的寓言故事延伸

  【注音】dào tīng tú shuō

  【出處】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選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

  【解釋】道:道路;途:路途。路上聽來的又在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近義詞】捕風捉影、無稽之談、空穴來風

  【反義詞】言之有據、有根有據、言之鑿鑿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年代】古代

  【例句】我們說話必須言必有據,千萬別道聽途說。

  3、道聽途說的寓言故事寓意

  道聽途說是一種背離道德準則的行為,而這種行為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不僅是道聽途說,而且四處打聽別人的隱私,然後到處傳說,以此作為生活的樂趣,實乃卑鄙之小人。我們能做的首先是不要傳播沒有根據的事情,不要對別人的隱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每個人都有不想被打擾的一面,拒絕道聽途說從自身做起。

  道聽途說的成語典故

  路上聽來又在路上傳播出去。謂無根據的傳聞。源自《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通“途”。“道聽途說”最早見於唐·柳宗元《與劉禹錫論〈周易〉書》:“是見道聽途說,又何能知所謂《易》者也!”

  《呂氏春秋·察傳》載有一則故事: 宋國有一個姓丁的人,家裡沒有井,用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經常忙不過來。後來,他下決心自己打了一眼井,用水就省時省力多了。他高興地對別人說:“我家打了一眼井,好比多了一個人力。”這句話一傳十,十傳百,但在傳的過程中逐漸變了樣子,最後竟被說成是:“丁某打了一眼井,挖出一個人來。”宋國國君聞訊,便派人到丁某家裡問個究竟,才知道原來是打井以後,丁家相當於節省了一個挑水的人力,而不是打井挖出一個人。

  明代屠本畯《艾子外語》中也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齊國一個叫毛空的人,一天,他對艾子說:“天上掉下一塊肉,有30丈長,10丈寬。”艾子笑著說:“哪有這個道理。”毛空立刻改口說:“那就是20丈長。”艾子仍然不相信。毛空又改口說:“那就是10丈長。”艾子氣極了,就問毛空:“那塊肉掉在什麼地方,你見過嗎?”毛空搖搖頭,無言以對,只好承認說:“我是聽別人說的。”艾子對他的學生說:“你們千萬不要像他這樣,‘道聽途說’呀!”

  後來,人們引用“道聽途說”這個成語,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典故出處

  《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近義詞

  小道訊息、捕風捉影、海外奇談、齊東野語

  反義詞

  言之有據、有根有據、言之鑿鑿

  英文翻譯

  hearsay; rumour; gossip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道、途:路。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成語舉例:妹子道聽途說,不知是否?尚求指示。(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辨形:道,不能寫作“到”;途,不能寫作“塗”。

  成語謎面:馬路訊息;車上放廣播

  成語故事

  一天,毛空告訴艾子:“一隻鴨子一次生了一百個蛋。”艾子不相信。毛空又說:“是兩隻鴨子生的。”艾子還是不相信。毛空又說是三隻鴨子生的,艾子也不相信……這樣,最後一直增加到十隻鴨子,艾子就是不信。過了一會兒,毛空又告訴艾子:“上個月天上掉下一塊三十丈長、二十丈寬的肉。”艾子也不信,毛空又縮短到二十丈長、十丈寬,艾子依然不信。艾子問毛空:“你剛才說的鴨子是誰家的?肉掉到什麼地方?”毛空說:“我說的話都是在路上聽別人講的。”於是,艾子對他的學生們講道:“你們可不要像毛空那樣道聽途說!”。

  【漢字書寫】:道聽途說

  【漢語注音】:dào tīng tú shuō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陽貨》:“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多指聽到沒有根據的傳聞。

  【道聽途說的意思】:道、途:指路上。剛剛從馬路上聽來的小道訊息,馬上就在路上傳給其他的人聽。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道聽途說的近義詞】:小道訊息、耳食之談、捕風捉影、海外奇談、齊東野語;

  【道聽途說的反義詞】:確信無疑、言之有據、耳聞目睹、有根有據、言之鑿鑿;

  【道聽途說的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對好朋友,一個是著名的學者,名叫艾子。另一個叫毛空,一次艾子從楚國歸來,正巧讓毛空碰見了,毛空對他說:“我聽說有戶人家養了只鴨子,這隻鴨子特別會生蛋,一次能生一百個蛋。”艾子不信他,說:“哪有這種可能啊?”毛空急忙又說:“好象不是一隻,是兩隻鴨子生的。”“那也不可能啊。”艾子還是不相信。毛空又改口說:“那肯定就是三隻鴨子生的。”艾子更不信了。毛空看他不信就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鴨子的數目,直到增加到十幾只,如此這樣艾子更不相信他了。可是,接下來毛空又說:“我還聽說上個月天上掉下一塊三十丈長,十丈寬的肉。”艾子笑著說:“有這麼大的肉啊,那是什麼肉呢?”毛空一看艾子又不信,忙改口說:“那可能是我聽錯了,應該是十丈長的吧。艾子見毛空越說越不著邊際,就忍不住問道:“你說的那麼會下蛋的鴨子,是哪戶人家的?天上掉下的大塊肉,掉在哪裡?”毛空支支悟悟地說:“我也沒看到都是聽別人說的。”艾子聽了,對他說:“對道途中聽到的事情,你不能不經判斷就毫無依據地隨口亂說,那樣的話,以後誰都不會相信你的話了!

  【道聽途說例句】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小說家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三回:“妹子道聽途說,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馬南邨《燕山夜話.替(寶島遊記)更正》:“今後凡是遇到這樣的事情,務必要把具體情節反覆查考得清清楚楚,千萬不要道聽途說,就信以為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