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飽私囊的成語故事及釋義

中飽私囊的成語故事及釋義

  中飽私囊的成語故事講的是趙簡子,即趙鞅。春秋末年,他執掌晉國朝政大權後,勤政愛民,體諒百姓疾苦,希望能把國家治理得更好,但是他卻不善於約束手下官員。稅官便指出了這一點,趙簡子聽了後瞬間明白了過來。

  中飽私囊的成語故事及釋義 篇1

  1、中飽私囊的成語故事

  春秋後期,晉國的執政大臣趙簡子(趙國君王的先人),派稅官去收賦稅。

  臨行前,稅官問趙簡子:這次收稅的稅率是多少?

  趙簡子回答道:不輕不重最好。稅收重了,國家富了,但老百姓窮了;稅收輕了,老百姓富了,但國家窮了。你們如果沒有私心,這件事就可以做得很好。

  這時,有個叫薄疑的人對趙簡子說:依我看,您的`國家實際上是中飽。

  趙簡子還以為簿疑說自已的國家很富呢,十分高興,還故意問簿疑是什麼意思。

  薄疑直截了當地說:您的國家上面國庫是空的,下面百姓是窮的,而中間那些貪官汙吏都富了。

  趙簡子聽了這話十分吃驚。後來,趙簡子大力整頓吏治,禮賢下士,選賢任能,為趙氏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中飽私囊的成語故事材料

  【注音】zhōng bǎo sī náng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薄疑謂趙簡主曰:‘君之國中飽。’簡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對曰:‘府庫空虛於上,百姓貧餓於下,然而奸吏富矣。’”

  【解釋】中飽:從中得利。指侵吞經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

  【近義詞】雁過拔毛

  【例句】他利用貸款之便,收取回扣,中飽私囊。

  3、中飽私囊的成語故事點評

  真正"要求嚴格"的上司總是一開始就能看清某人的長處,瞭解他什麼事情應該做得很好,接著就會嚴格地要求他去把事情做好,讓他充分地展示長處。小朋友們當班幹部也要這樣哦,要有一雙慧眼。

  中飽私囊的成語故事及釋義 篇2

  中飽私囊的故事點評

  藏富於民,一直是儒家理想治國的終極目標,所謂“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政府透過“讓利”行為,一方面能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增強民心凝聚力。趙簡子雖然關心百姓疾苦,但他所言“不輕不重最好”卻不是上上策。究竟何謂輕?何謂重?趙簡子並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量化標準,無形中為收稅官中飽私囊提供了有利條件。這啟示我們,量化與監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