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亭遊春原文及翻譯

豐樂亭遊春原文及翻譯

  《豐樂亭遊春三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作於宋慶曆七年(1047)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豐樂亭遊春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原文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翻譯

  紅樹青山日欲斜,

  將要落下的太陽,映著紅豔豔的花樹和青翠的山峰,

  長郊草色綠無涯。

  廣闊的郊外上,碧綠的草色一望無際。

  遊人不管春將老,

  遊人們顧不上春天即將結束,

  來往亭前踏落花。

  還在亭前嬉戲玩耍,踏著地上落下的花兒。

  欣賞

  將要偏西的太陽,映著紅豔豔的花樹和青翠的山峰, 廣闊的原野上,碧綠的草色一望無邊無涯, 遊人們顧不得春天即將結束, 還在亭前來來往往,踏著地上的`落花. 詩離不開景物的描寫,詩歌的意境是透過景物來表現的。因此,要體味一首詩的意境,可從詩中描寫的景物著手。 (其三)《豐樂亭遊春》描寫的是暮春時節豐樂亭周圍的景色及遊人盡興遊春的情懷,透過詩中的“紅樹”、“青山”、“綠草”、“落花”等景物來表現這種意境。 此篇寫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將過去,豐樂亭邊落花滿地。到了紅日西斜時,遊人們還依依不捨,在亭前盤桓,欣賞著暮春景色。這兩句看似無情卻有情,同他在《戲答元珍》中所說的“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以及他在《啼鳥》中所說的“身閒酒美惜光景,惟恐鳥散花飄零”,寫的是同樣的感情:這就是對美好春光的留戀與憐惜。

  解釋

  豐樂亭--位於滁州西南,背依豐山,下臨幽谷泉,景色幽雅秀麗。長郊--廣闊的郊野。綠無涯--綠色一望無際。春將老--春天快要過去了。豐樂亭建於琅琊山風景名勝區豐山東北麓的幽谷中,是豐山風景最佳之處。距滁州城約1公里。這裡面對峰巒峽谷,傍倚澗水潺流,古木參天,山花遍地,風景十分佳麗。關於豐樂亭的興建,歐陽修在《與韓忠獻王書》中告訴友人:“偶得一泉於(滁)州城之西南豐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愛其山勢回換,構小亭於泉側。”而民間傳說卻略有不同:據說歐陽修在家中宴客,遣僕去醉翁亭前釀泉取水沏茶。不意僕在歸途中跌倒,水盡流失,遂就近在豐山取來泉水。可是歐陽修一嘗便知不是釀泉之水,僕從只好以實相告。歐陽修當即偕客去豐山,見這裡不但泉好,風景也美,於是在此疏泉築池,闢地建亭。泉名“豐樂泉”,亭名“豐樂亭”,取“歲物豐成”、“與民同樂”之意,歐陽修為此還寫下了《醉翁亭記》的姐妹篇——《豐樂亭記》,還以《豐樂亭遊春》一詩記載與民同樂之盛況:“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知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後來蘇東坡又把《豐樂亭記》全文書刻於亭中石碑上,供人閱讀和欣賞,一樣地留下了“歐文蘇字,珠聯璧合的稀世瑰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