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瓘書議原文及翻譯

張懷瓘書議原文及翻譯

  張懷瓘,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唐代書法家、書學理論家。活動於開元(713-741)間,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參軍。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分享他的代表作之一書議原文及翻譯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昔仲尼修書,始自堯舜。堯舜王天下,煥乎有文章。文章發揮,書道尚矣。夏殷之世,能者挺生。秦漢之間,諸體間出。玄猷冥運,妙用天資;追虛捕微,鬼神不容其潛匿。而通微應變,言象不測其存亡。奇寶盈乎東山,明珠溢乎南海,其道有貴而稱聖,其跡有秘而莫傳。理不可盡之於詞,妙不可窮之於筆,非夫通玄達微,何可至於此乎?乃不朽之盛事,故敘而論之。夫草木各務生氣,不自埋沒,況禽獸乎?況人倫乎?猛獸鷙鳥神彩各異,書道法此。其古文、篆籀,時罕行用者,皆闕而不議。議者真正、藁草之間,或麟鳳一毛,龜龍片甲,亦無所不録。其有名跡俱顯者一十九人,列之於後:

  崔瑗、張芝、張昶、鍾繇、鍾會、韋誕、皇象、嵇康、衛瓘、衛夫人、索靖、謝安、王導、王敦、王廙、王洽、王羲之、王獻之。

  然則千百年間得其妙者,不越此數十人。各能聲飛萬里,榮擢百代。惟逸少筆跡遒潤,獨擅一家之美,天質自然,風神蓋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莫之能學;其理隠而意深,固天下寡於知音。昔為評者數家,既無文詞,則何以立說?何為取象其勢,彷佛其形?似知其門,而未知其奧,是以言論不能辨明。夫於其道不通,出其言不斷,加之詞寡典要,理乏研精,不述賢哲之殊能,況有邱明之新意悠悠之說,不足動人。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覽之即瞭然,若與言面目,則有智昏菽麥,混白黑與胸襟;若心悟精微,圖古今於掌握,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非有獨聞之聽,獨見之明,不可議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夫誦聖人之語,不如親聞其言;評先賢之書,必不能盡其深意。有千年明鏡,可以照之不疲;琉璃屏風,可以洞徹無礙。今雖録其品格,豈獨稱其材能。皆先其天性,後其習學。縱異形奇體,輒以情理一貫,終不出於洪荒之外,必不離於工拙之間。然智則無涯,法固不定,且以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真書

  逸少第一,元常第二,世將第三,子敬第四,士季第五,文靜第六,茂宏第七。

  行書

  逸少第一,子敬第二,元常第三,伯英第四,伯玉第五,季琰第六,敬和第七,茂宏第八,安石第九。

  章草

  子玉第一,伯英第二,幼安第三,伯玉第四,逸少第五,士季第六,子敬第七,休明第八。

  草書伯英創立規範,得物象之形,均造化之理。然其法太古質,不剖斷,以此為少也。有椎輪草意之妙,後學得漁獵其中,宜為第一。

  草書

  伯英第一,叔夜第二,子敬第三,處仲第四,世將第五,仲將第六,士季第七,逸少第八。

  或問曰:此品之中,諸子豈能悉過於逸少?答曰:人之材能,各有長短。諸子於草,各有性識,精魄超然,神彩射人。逸少則格律非髙,功夫又少,雖圓豐妍美,乃乏神氣,無戈戟銛鋭可畏,無物象生動可奇,是以劣於諸子。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舉世莫之能曉,悉以為真草一概。若所見與諸子雷同,則何煩有論。今製品格以代權衡,於物無情,不饒不損,惟以理伏,頗能面質。冀合規於玄匠,殊不顧於聾俗。夫聾俗無眼有耳,但聞是逸少,必闇然懸伏,何必須見,見與不見,一也。雖自謂髙鑑,旁觀如三載嬰兒,豈敢斟量鼎之輕重哉!伯牙、子期不易相遇,造章甫者,當售衣冠之士,本不為于越人也。

  然草與真有異,真則字終意亦終,草則行盡勢未盡。或煙收霧合,或電激星流,以風骨為體,以變化為用。有類雲霞聚散,觸遇成形;龍虎威神,飛動增勢。巖谷相傾於峻險,山水各務於髙深,囊括萬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託以散鬱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髙,雖妙筭不能量其力。是以無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類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觀之者,似入廟見神,如窺谷無底。俯猛獸之牙爪,逼利劍之鋒芒。肅然危然,方知草之微妙也。

  子敬年十五六時嘗白其父雲: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且法既不定,事貴變通,然古法亦局而執。子敬才髙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夫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無藉因循,寧拘制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制宜,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執行草之權。父之靈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獨絶也。……逸少草有女郎材,無丈夫氣,不足貴也。賢人君子,非愚於此而智於彼,知與不知,用與不用也。書道亦爾,雖賤於此,或貴於彼,鑑與不鑑也。智慧雖定,賞遇在時也。嵇叔夜身長七尺六寸,美音聲,偉容色,雖土木形體,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加以孝友溫恭,吾慕其為人,嘗有其草寫絶交書一紙,非常寶惜。有人與吾兩紙王右軍書,不易。近於李造處見全書,瞭然知公平生志氣,若與面焉。後有達識者覽此論,當亦悉心矣。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論人才能,先文而後墨。羲獻等十九人,皆兼文墨。

  註釋翻譯

  1、崔瑗(78-143),字子玉,涿郡安平人。曾經因為替兄長報仇殺人而亡命天涯。遇赦後入仕,做過濟北相。他的父親是與班固、傅毅齊名的崔駰,所以崔瑗不僅是以為書法家,還是一名深通天文曆法和《易》學的學者。他的草書,也是被張懷瓘推為神品的。而且他還善篆書,被張懷瓘列在妙品。三國時魏韋誕說他的書法“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張懷瓘《書斷》引)。今《淳化閣帖》中崔瑗草書一副,從書跡看,已經很類今草。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字伯英。漢族,敦煌酒泉(今甘肅酒泉)人。東漢書法家。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張奐曾任太常卿。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張芝與鍾繇、王羲之和王獻之並稱書中四賢。

  張昶:字文舒,敦煌淵泉人(今甘肅安西縣東)人。東漢末年大將張奐之子、書法家張芝季弟。為黃門侍郎。尤善章草,書類伯英,時人謂之亞聖。極工八分,又善隸。華岳廟兩堂碑文昶造自書之,元帝又刊其二十餘字。二書有重名,傳於海內。《後漢書·張奐傳、水經注、書斷》。

  鍾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早年相貌不凡,聰慧過人。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助漢獻帝東歸有功,封東武亭侯。後被曹操委以重任,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勳卓著。以功遷前軍師。魏國建立,任大理,又升為相國。曹丕稱帝,為廷尉,進封崇高鄉侯。後遷太尉,轉封平陽鄉侯。與華歆、王朗併為三公。明帝繼位,遷太傅,進封定陵侯。太和四年(230年)卒,諡曰成。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鍾繇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鍾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書法家。太傅鍾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在征討毌丘儉、諸葛誕期間,鍾會屢出奇謀。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又曾為司馬昭獻策阻止了曹髦的奪權企圖,鍾會得以成為司馬氏的親信。名士嵇康被殺,便是他的主意。景元年間,鍾會獨力支援司馬昭的'伐蜀計劃,從而發動伐蜀之戰。公元263年,他與鄧艾分兵攻打蜀漢,導致蜀漢滅亡。此後鍾會欲據蜀自立,與蜀漢降將姜維共謀其事,卻因部下的反叛而失敗,自己也死於部將兵變。

  韋誕(179—253),字仲將,魏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擅長各種書體,三國魏書法家、制墨家,太僕端之子,官至侍中。伏膺於張伯英,兼邯鄲淳之法。諸書並善,題署尤精。韋誕師張芝,兼學邯鄲淳的書法。他能書各種書法,尤其精通題署匾額。韋誕的書法欣賞特點是如龍盤虎據、劍拔弩張。

  皇象,字休明,三國時期吳國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時有書聖之稱。他的草書與曹不興的繪畫,嚴武的圍棋,菰城鄭嫗的算相,吳範的善候風氣,趙達的算術,宋壽的解夢,劉敦的天文並稱“八絕”(亦稱“吳之八絕”),“似龍蠖螫啟,伸盤復行”(唐竇臮《述書賦》),“如歌聲繞梁,琴人舍徽”(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樸質古情,沉著痛快,文而不華,質而不野。前人對皇象書法評價甚高。唐張懷瓘曰:“右軍隸書,以一形而眾相,萬字皆別;休明章草,相眾而形一,萬字皆同,各造其極。”可見他創造了“相眾而形一”的書風,在書法史上有重要意義。

  嵇康(224年-263年,一說223年-262年),字叔夜,漢族,三國時期魏國譙郡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鎮)人,其先姓奚,會稽上虞人。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曾娶曹操曾孫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鍾會,為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年僅39歲。嵇康身後留下了許多文學作品,不僅反映出時代思想並且給後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其次,及其人格魅力令他在當時亦屬名士,他的事蹟與遭遇對於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宗教人物等多重屬性,後世學者對他的解讀也趨於多元化。

  衛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東安邑人(今山西夏縣北)。三國時期曹魏將領,西晉時重臣、書法家。曹魏尚書衛覬之子。衛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輕時於魏國仕官,歷尚書郎、散騎常侍、侍中、廷尉等職。後以鎮西軍司、監軍身份參與伐蜀戰爭。蜀漢亡後,與鍾會一道逮捕鄧艾,鍾會謀反時,又成功平息叛亂,命田續殺鄧艾父子。回師後轉任督徐州諸軍事、鎮東將軍,封菑陽侯。西晉建立後,歷任青州、幽州刺史、徵東大將軍等職,成功化解北方邊境威脅,因功進爵菑陽公。後入朝為尚書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領太子少傅。後遜位,拜太保。晉惠帝即位後,與賈后對立。不久,賈后唆使楚王司馬瑋矯詔誅殺衛瓘一門,享年七十二歲。衛瓘善隸書及章草。不僅兼工各體,還能學古人之長,是頗有創意的書法家。唐朝張懷瓘《書斷》中評其章草為“神品”。

  衛鑠,別稱衛夫人,名鑠,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是晉代著名書法家。衛鑠為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鑠夫李矩亦善隸書。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書,衛夫人是“書聖”的啟蒙老師。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龍勒(今甘肅敦煌)人。西晉將領、著名書法家,敦煌五龍之一。為世宦家族,歷任州別駕、駙馬都尉、尚書郎、雁門太守等職。晉惠帝即位後,賜封關內侯。又任徵西大將軍左司馬、蕩寇將軍,擊敗反叛的西羌,遷任始平內史。趙王司馬倫篡位時,索靖響應三王舉義,以左衛將軍身份參與討伐孫秀有功,擔任散騎常侍,又遷任後將軍。河間王司馬顒派兵攻洛陽時,索靖被拜為使持節、監洛城諸軍事、遊擊將軍,率雍、秦、涼義兵大破司馬顒軍,但索靖在戰鬥中受傷而卒,享年六十五歲,追贈太常。後改贈司空、安樂亭侯,諡號莊。索靖善章草,傳張芝之法,其書險峻堅勁。其章草書,自名“銀鉤蠆尾”。時稱“衛瓘得伯英之筋,索靖得伯英之骨。”索靖章草自成一家,唐張懷瓘評道“幼安善章草,書出於韋誕,峻險過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勢懸流,雲嶺孤松,冰河危石,其堅勁則古今不逮。”著有《草書狀》等。

  謝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著名政治家、宰相,名士謝尚的從弟。少以清談知名,最初被司徒徵辟,除任佐著作郎,都以病辭去,隱居於會稽郡山陰縣之東山,與王羲之、孫綽等遊山玩水,並教育謝家子弟。此後多次拒絕朝廷辟命。後謝氏家族於朝中之人盡數逝去,才東山再起,任桓溫徵西司馬,簡文帝崩後,與王坦之挫敗桓溫篡位意圖。在淝水之戰中作為東晉一方的總指揮,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為東晉贏得幾十年的安靜和平,戰後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往廣陵避禍。太元十年(385年),因病重返回建康。同年八月二十二日(10月12日),謝安逝世,享年六十六歲,贈太傅、廬陵郡公,諡號文靖。謝安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性情閒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氣度。他治國以儒、道互補;作為高門士族,能顧全大局,以謝氏家族利益服從於晉室利益。

  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王匯出身於魏晉名門琅玡王氏,早年便與晉元帝司馬睿友善,後建議其移鎮建鄴,又為他聯絡南方士族,安撫南渡北方士族。東晉建立後,先拜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武岡侯,又進位侍中、司空、假節、錄尚書事,領中書監。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謀反攻入建康,欲廢元帝而立幼主,因王導不贊同,只得退回武昌。不久,元帝因憂懼而崩,王導受遺詔輔立明帝,遷任司徒。后王敦病重,王導詐稱其已死,又派軍擊敗王含,最終平定了王敦之亂。事後,進位太保。太寧三年(325年),明帝崩,王導與外戚庾亮共同輔政。庾亮不聽王導勸諫,執意徵蘇峻入京。不久即發生蘇峻之亂,後叛亂為陶侃、溫嶠所平定,王導又駁斥了眾人慾遷都的念頭,穩定了局面。鹹康五年(339年)卒,時年六十四。成帝舉哀於朝堂,遣使追諡文獻。葬禮規格同霍光,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王導善書法,以行草最佳。他學習鍾繇、衛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當時有很高的聲望。有草書《省示帖》、《改朔帖》傳世。

  王敦(266年-324年),字處仲,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為東晉丞相王導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與王導一同協助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成為當時權臣,但一直有奪權之心,最後亦因而發動政變,史稱王敦之亂。後來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王廙(yì)(276年—322年11月4日),字世將。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著名書法家、畫家、文學家、音樂家,是王導、王敦的從弟、晉元帝司馬睿的姨弟、“書聖”王羲之的叔父。初仕晉惠帝為太傅掾,又轉任參軍。其書畫為江左第一,教授晉明帝圖畫。建武初年,擢升為輔國將軍,封武陵縣侯,歷任尚書郎、散騎常侍、左衛將軍等職。永昌元年(322年),被叛亂的王敦任命為王廙平南將軍、荊州刺史,世有“王平南”之稱。同年十月卒,享年四十七歲,諡號康。

  王洽(323-358年),字敬和。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導第三子,東晉著名書法家。王洽在王導的諸子中聲名最大,深為時人所讚許。當時,王洽與荀羨“俱有美稱”(《晉書》王導傳所附載),併為穆帝所重。歷官散騎中書郎、司徒左長史、建武將軍、吳郡內史。徵拜領軍,尋加中書令,固辭不受,並10次向晉穆帝上書,陳述理由,表達苦衷,詞意十分懇切。穆帝稱譽他“清裁貴令”。晉穆帝昇平二年(358年)卒,享年36歲。王洽自幼聰慧好學,不捨晝夜。他多才多藝,學識淵博。尤在書學方面,他能夠不苟成見,不囿成法,博採眾長,廣學博納,熟悉各種書體,尤善隸、行。他的從兄王羲之說:“弟書遂不減吾。”(張懷瓘《書斷》)雖為溢美,但也說明了王洽在書法藝術方面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他曾與王羲之一起研究書體,變章草為今草,韻媚婉轉,大行於世,為時人所仿效、讚賞。這是他在書法藝術革新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巨大貢獻。與他的從兄王羲之一起,開創了中國書法史上的新紀元。

  王珉(351年-388年),字季琰,小字僧彌,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官員、書法家。東晉丞相王導孫。王珉官至中書令,時人稱之為小令、王小令。王珉年輕時就已展現出其才華,名望更比其兄王珣更高,並與堂兄王獻之齊名。王珉初任著作郎,後歷任散騎郎、國子博士、黃門侍郎和侍中。太元十一年(386年),時任中書令的王獻之去世,王珉接任中書令,當時人就稱王獻之為“大令”,王珉為“小令”。太元十三年(388年),王珉去世,享年三十八歲。朝廷追贈太常。王珉擅長行書及隸書,《書斷》稱其:“金劍霜斷,崎嶔歷落,時謂小王(王獻之)之亞也。”又“嘗書四疋素,自朝操筆,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無誤字。”王僧虔《論書》又稱王珉“筆力過於子敬”。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祖籍琅琊(今屬山東臨沂),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詩人、大臣,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官至中書令,為與族弟王珉區分,人稱王大令,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王獻之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擅長繪畫。他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

  作者簡介

  張懷瓘(生卒年不詳),揚州海陵(今江蘇泰州市)人,唐代書法家、書學理論家。李志敏評價:“張懷瓘以道家思想為主旨,張懷瓘談玄說微之精要處,孫過庭未能到”。

  開元年間,拜翰林院供奉,遷右率府兵曹參軍。對自己書法十分自負,自稱“正楷、行書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書欲獨步於數百年間”。南宋學者陳思所著《書小史》稱其“善正、行、草書”。沒有手跡存世。

  著有《書議》《書斷》《書估》《畫斷》《評書藥石論》《六體書論》《論用筆十法》《玉堂禁經》《文字論》等,為書學理論重要著作。

  個人著作

  張懷瓘的書法評論著作,有《書斷》《證書藥石論》《書估》《書議》《玉堂禁經》《用筆十法》《書訣》《六體論》《文字論》等行於世。又著《畫斷》,可惜久已亡佚,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引有部分逸文。

  《書斷》述十體書源流,評書家三品等第。《書估》評書之價值貴賤,《書議》評議19位名書家,《文字論》系與友論書,《玉堂禁經》《用筆十法》《書訣》《評書藥石論》等皆敘書藝技巧,《畫斷》評畫家三品等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