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原文及翻譯

雜說原文及翻譯

  所謂雜說,是一種文藝性較強的議論文,近似於現代的雜感、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雜說原文及翻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雜說原文及翻譯

  【作品介紹】

  《雜說一(龍說)》表面上是論述龍與雲的關係,其實是在暗喻君與臣的關係。妙在雖然反覆強調雲由龍而生,雲從龍而靈,卻更讓讀者感到龍不可無雲。尤其妙在雖然在提醒君主要依靠賢臣,卻在文中始終不予明確點出。文章僅百餘字,但波瀾起伏,富於變化。

  【原文】

  雜說一(龍說)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②。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汨陵谷,雲亦靈怪矣哉③!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④。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⑤。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⑥?異哉⑦!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⑧。《易》曰:“雲從龍⑨。”既曰龍,雲從之矣。

  【註釋】

  ①雜說:論說文的一種。這是韓愈寫的一組託物寓意的.短雜文的第一篇。

  ②噓氣:呼氣,吐氣。固:原來,本來。於:比。

  ③茫然:遼闊無邊際貌。窮:極,盡。這裡有周遊的意思。乎:同“於”,在。玄間:猶太空。薄:逼迫。伏:遮蓋,掩蔽。光景:日月的輝。感(hàn):通“撼”,搖動,震動。震電:雷電。《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燁燁震電。”神:作動詞用,使神奇。水:作動詞用。用水浸潤。下土:地。《詩經。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汨(gǔ):淹沒。矣哉:“矣”和“哉”連用,表示終了和感嘆的語氣。

  ④使為靈:即“使之為靈”,中間省去指代雲的“之”。

  ⑤神:作動詞用。這裡是顯示的意思。矣:用在句末,表示終結的語氣。

  ⑥憑依:憑藉,依託。信:實在,真的。

  ⑦哉:用在句末,表示感嘆語氣。

  ⑧乃:竟,居然。

  ⑨《易》,即《易經》。它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卜筮用的書。雲從龍:語出《易經。乾》卦。

  【譯文】

  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著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云,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多麼奇怪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周易》說:“雲跟隨著龍。”那麼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云跟隨著它啊!

  【解析】

  “雜說”是一種隨感性的議論文,內容、形式都比較自由。《韓昌黎集》中有雜說四篇,本篇是第一篇,又稱《龍說》。

  全篇以雲龍作比喻,有五層意義:龍噓氣生雲;龍得雲則變化無窮;龍失雲則毫無神異;雲的有無全靠龍自己創造;真正的龍一定人有云跟從。全文主旨大概是鼓勵有志之士要自己創造出可以施展抱負的有利條件。

  在《昌黎集》卷十一《雜著》中收有《雜說》四篇,這是一組隨筆性的短論,本文是其中的第一篇,下文為第四篇。更多文言文學習文章敬請關注“詩詞網文言文閱讀”的古文觀止欄目。

  本文表面上是論述龍與雲的關係,其實是在暗喻君與臣的關係。妙在雖然反覆強調雲由龍而生,雲從龍而靈,卻更讓讀者感到龍不可無雲。尤其妙在雖然在提醒君主要依靠賢臣,卻在文中始終不予明確點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