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譯及賞析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譯及賞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譯: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啊。城牆並不是不高,護城河並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援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援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支援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連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會勝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賞析: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論點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較組成。中間兩個“不如”相連,表示了遞進關係,一個比一個重要。這樣提出論點,更顯得觀點鮮明。

  第二段,論證“天時地利人和”。以設定佔天時者不能攻破佔地利者為例,比較“天時”於“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說明城小而難攻;“環而攻之”說明攻城者攻勢強大,佔有戰鬥的主動權;“而不勝”說明攻方失敗。戰鬥會以弱者勝、強者敗告終,作者認為攻防之所以敢大軍壓境,是因為在“天時”上佔了優勢,但守方可憑藉“地利”進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軍心渙散,必然失敗。這樣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第三段,論證“地利不如人和”。以擁有良好的地理條件而終不能守為例,比較“地利”與“人和”的輕重。“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指明瞭守方具有優越的“地利”條件,本可以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但結果卻“委而去之”,原因就在於內部不“和”,有好條件也發揮不了作用,反被雖無“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戰勝,這就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將上文提出的觀點承接下來,展開論說。先用三個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說明“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僅靠“天時”與“地利”的條件,從反面進一步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論斷裡。這裡所說的“道”,就是“仁政”。這個論斷指出了“人和”的實質。接著又進一步推論,指出“寡助之至”會眾叛親離,而“多助之至”則天下歸順。一反一正,對比鮮明。最後以“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作結,將“人和”的重要意義論說得十分透徹,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脈絡清晰,結構嚴謹,氣勢通暢。且運用大量排比,增強語勢,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漢族,東周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市為孔子和孟子的誕生地)人,東周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的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是魯國人。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孟子相傳為魯國姬姓貴族孟孫氏孟共仲(孟恭仲)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較為偏激。加封為“亞聖公”,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追隨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