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巧諫的原文翻譯

老父巧諫的原文翻譯

  《老父巧諫》講述的是孫叔敖擔任令尹的第一天一位老夫前來勸誡孫叔敖的事,也表現了孫叔敖的賢德。下面小編為你分享一下老父巧諫的原文翻譯吧!

  原文

  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後來吊。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盡來賀,子獨後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願聞餘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孫叔敖對曰:“甚善,謹記之。”

  譯文

  孫叔敖擔任楚國的宰相,全國的官吏百姓都來祝賀。有一個老人,穿著麻布制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最後來慰問。孫叔敖整理好衣帽出來接見了他,對老人說:“楚王不知道我沒有賢德,讓我當了宰相,人們都來祝賀,只有您獨自來弔唁,莫非有什麼見教的嗎?”老人說:“是有話說。身份已經很高貴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人民會離開他;地位已經很高但是擅弄職權的人,君主會厭惡他;俸祿已經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禍患就會和他共處。”孫叔敖向老人拜了兩拜,說:“(我)聆聽並接受您的教導,願意聽您的.教誨。”老人說:“地位已經高,要越是為人謙恭;官職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謹慎;俸祿已很豐厚,就不應索取分外財物。您嚴格地遵守這三條,足夠把楚國治理好了!”孫叔敖回答說:“您說得十分對,(我)會牢記的。”

  【相關閱讀】

  送你最簡單實用的文言文翻譯方法

  一、留保留原文中的詞語。

  凡有古今意義相同的字、詞及人名、地名、物名、書名、國名、官職、年號、諡號、度量衡單位等古代專用名詞,翻譯時不宜改動,都要保留原詞。

  例如: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一~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慶曆”是年號,“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譯時把它們保留下來,照搬到譯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裡有不少成語在現代漢語中經常使用,如“披荊斬棘”“氣象萬千”“千鈞一髮”等,一般都能理解,不需再譯,否則反而顯得不通順。

  二、換替換詞語。

  文言文裡的不少詞語所表示的意思現在仍在用,但現代漢語不再用原文的詞表示,麗是用了另外的詞。翻譯時就要用現代漢語中意思與之相當的詞進行替換。例如:

  十年春,齊師伐我。(《曹列論戰》)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我們魯國。

  此句中的“師”“伐”要用“軍隊…‘攻打”來替換。

  另外,有的詞在文言文和現代漢語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內容有區別,翻譯時不能用今義去推敲古義,而要用現代漢語中與文言文詞語的意思相當的詞去替換,以免造成誤解。

  例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的人來到這與世膈絕的地方。

  “妻子”和“絕境”的古今意義差別很大,不能套用今義去理解。

  三、調調整語序。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等,在翻譯時要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來調整語序。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謂倒裝)

  ——你太不聰明瞭!

  何以戰?(《曹劌論戰》)(賓語前置)

  ~您憑藉什麼應戰呢7

  還自揚州。(《傷仲永》)(狀語後置)

  ——從揚州回家。

  四、引引申詞義。

  文言文裡一詞多義的現象比較普遍,往往一個詞可以有兩三個或更多的意思,這些意思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而是由一個本義派生、擴充套件、引申出來的,奇蹟用切合原文語境的表示引申義的詞來翻譯。例如: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岳陽樓記》)

  ——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了它原來的規模。

  “增”本義是增加,引申為擴大;“制”本義是製作、製造,引申為規章、制度,再引申為規模。翻譯時選取它們的引審義。

  五、增增補詞語或句子成分。

  翻譯文言文時,下列幾種情形需要增補詞語或句子成分。

  1.文言詞語單音節詞居多,翻譯時應將文言單音節詞補充為現代漢語中相應的雙音節訶。例如: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

  ~一大國的虛實是難以推測的,我懼怕他們有埋伏。

  “測”“懼”“伏”都是單音節詞,應譯為雙音節詞“推測”

  (或“猜測”r懼怕”“埋伏”。

  2.文言文裡將數詞直接放在名詞或動詞的前面,而不用量詞,翻譯成現代漢語時應把量詞增補上。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那個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裡,帷幕中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一把紙扇、一塊醒木罷了。

  3.省略是文言文裡常見的現象,翻譯時應忠實於原文,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要求和表達需要,作必要的補充,力求明白確切地表達原意。例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桃花源記》)

  ~—村裡的人看見漁人,很是驚奇,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

  原文中省略了兩處主語、~處賓語,翻譯時將其補充出來,意思才明白。

  4.有些句子,不好確定它省略了什麼詞語或甸子成分,只是為了上下文連貫。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要增補一些詞語,讀起來才覺得順口,表意也.通順明白。例如: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

  ——晉朝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把捕魚當做職業。(一天),他沿著小河(划船)行進,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六、刪刪去不譯。

  文言文裡的一些虛詞,只在句中起某種語法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在現代漢語裡也沒有相應的詞語對應,就可以刪去不譯。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陳勝是陽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見的判斷句式的標誌。“者”起停頓作用,“也”表示判斷語氣。翻譯時,“者”“也”都可刪去不譯。

  有時為了使譯文簡潔通暢,對句中重複多次的詞語也可刪去不譯。例如: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核舟記》)

  ——總計一條船上,刻有五個人;(刻有)窗戶八扇;著竹葉做的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書畫橫幅,念珠各一件。

  此外,有些表敬稱和謙稱的詞語,也可刪去不譯。

  “留、換、調、引、增、刪”是中考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在具體運用時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幾種方法結合在一起,我們要根據表達需要靈活運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