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漢書》原文註釋及作者介紹

《讀漢書》原文註釋及作者介紹

  古籍,是指未採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漢書》原文註釋及作者介紹,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漢書》作品介紹

  《讀漢書》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選入《全唐詩》的第424卷第20首。

  《讀漢書》原文

  讀漢書

  作者:唐·白居易

  禾黍與稂莠,雨來同日滋。

  桃李與荊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區別,榮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無乃太無私。

  小人與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漢末,忠邪並信之。

  不然盡信忠,早絕邪臣窺。

  不然盡信邪,早使忠臣知。

  優遊兩不斷,盛業日已衰。

  痛矣蕭京輩,終令陷禍機。

  每讀元成紀,憤憤令人悲。

  寄言為國者,不得學天時。

  寄言為臣者,可以鑑於斯。

  《讀漢書》註釋

  ①作於元和初。漢書:東漢班固撰。記載西漢一朝二百三十年曆史。

  ②稂莠:兩種妨礙禾苗生長的雜草。

  ③等夷:等同。

  ④蕭望之(前106一前41):字長倩。漢宣帝時,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宣帝寢疾,引為前將軍光祿勳,受遺詔輔政,領尚書事。元帝即位,以師傅見尊重。為宦官弘恭、石顯所陷,自殺。事見《漢書》卷七八本傳。京房(前77一前37):字君明。治《易》,元帝時,立為博士。時宦官石顯專權,數諫之。為顯所疾,出為魏郡太守,又為顯所陷,棄市。事見《漢書》卷七五本傳。

  ⑤元成紀:指《漢書·元帝紀》、《成帝紀》。

  《讀漢書》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後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是唐代的傑出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並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後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時就流佈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讀漢書》繁體對照

  卷424_20讀漢書白居易

  禾黍與稂秀,雨來同日滋。

  桃李與荊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區別,榮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無乃太無私。

  小人與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漢末,忠邪並信之。

  不然盡信忠,早絕邪臣窺。

  不然盡信邪,早使忠臣知。

  優遊兩不斷,盛業日已衰。

  痛矣蕭京輩,終令陷禍機。

  每讀元成紀,憤憤令人悲。

  寄言為國者,不得學天時。

  寄言為臣者,可以鑒於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