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獨孤使君東齋作》的原文及作者介紹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的原文及作者介紹

  作品介紹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0卷。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

  作者:唐·孟浩然

  郎官舊華省,天子命分憂。

  襄土歲頻旱,隨車雨再流。

  雲陰自南楚,河潤及東周。

  廨宇宜新霽,田家賀有秋。

  竹間殘照入,池上夕陽浮。

  寄謝東陽守,何如八詠樓。

  註釋

  ①獨孤使君:即獨孤冊。《金石錄》卷七:“《唐襄州刺史獨孤冊遺愛頌》,李邕撰,蕭誠行書。”知獨孤嘗為襄州刺史。按,開元二十四年九月至十一月之間,韓朝宗貶洪州都督,宋鼎代為荊州長史兼山南東道,繼韓為襄州者,疑即獨孤冊。觀詩中“襄土歲頻旱,隨車雨再流”句,則詩當作於《陪盧明府泛舟回崛山作》前後。

  ②郎官:據《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知獨孤冊嘗為戶部郎中。華省:指尚書省。

  ③分憂:此指為一方長官,為天子分憂。

  ④歲頻旱:年來屢旱。

  ⑤南楚:春秋戰國時代,楚在中原之南,故稱“南楚”。按,東漢末,劉表為荊州刺史,徙治襄陽,魏因之,晉初荊州都督亦鎮襄陽,故南楚(或南荊)亦可指襄陽。

  ⑥“河潤”句:《莊子·列禦寇》:“河潤九里,澤及三族。”東周,指東周都城洛邑(令河南洛陽)。《後漢書·郭伋傳》:“(建武)九年,徵拜(郭伋)穎川太守,召見,辭謁,帝勞之曰:‘賢能太守,去帝城不遠,河潤九里,冀京師(即洛陽)並蒙福也。’”此處以獨孤冊比郭伋。

  ⑦廨宇:官舍,此指州衙,即題中所胃“東齋”。

  ⑧有秋:謂豐收在望。《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牆,乃亦有秋。”秋,榖熟。

  ⑨竹間、池上:疑皆指習家池一帶風景。蓋東齋有樓,登臨即目,可見習池。

  ⑩寄謝:致意。東陽守:南朝齊沈約嘗為東陽太守,有善政。

  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遊俠詩,後期主要寫山水詩。其詩今存二百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範圍相當廣大。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