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黃羊》的原文

《祁黃羊》的原文

  祁奚是春秋時晉國人,在朝廷中也是擔任官職的。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祁黃羊》的原文吧!

  原文

  春秋時代,幾個大國為了爭奪霸主的地位,經常出兵征伐別的國家。當時,晉國的軍事力量比較強大,由祁黃羊擔任中軍尉,負責訓練軍隊。

  在多年的征戰中,祁黃羊的腿腳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請求晉悼公准許他辭職。

  悼公說:“中軍尉職責重大,決定人選的事關係著國家的興亡。你在軍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適的人選。你覺得誰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

  悼公深感意外,說:“解狐不是殺你父親的仇人嗎?你怎麼會舉薦他呢?”

  “主公問我誰可以擔此重任,並沒有問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見辦!”

  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沒想到解狐大病在身,臥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來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任了。”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說。

  悼公十分驚訝:“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舉薦他,難道不怕人家說你偏心眼兒?”

  “主公讓我推薦能替代我的人,事關國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人物介紹

  祁奚(前620--前545),本姓姬,字黃羊,春秋時晉國人。因食邑於祁(今祁縣),遂為祁姓。周簡王十四年(前572),晉悼公即位,祁奚被任為中軍尉。

  周靈王二年(前570年),祁奚因年老告退。悼公問:“誰可以接替中軍尉一職?”於是,他便舉薦了與自已有仇的解狐.但解狐未及上任就死了.悼公再次問他:“誰還可以接替中軍尉一職呢?”他回答說:“我的兒子祁午可以。”不久,中軍佐羊舌職也死了,當悼公再次徵求他的意見時,遂又向悼公推薦羊舌職的兒子。悼公問:“你為何既舉薦你的仇人,又推薦與你關係密切的人呢?”祁奚答道:“主公問的.是何人能勝任,並非問及與我的關係呀!”悼公認為有理,便任命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職的兒子羊舌赤為中軍尉輔佐人。

  周靈王十六年(前556),晉平公重封祁奚為公族大夫。周靈王二十一年(前551),執掌晉國朝政的大臣範宣子殺死大夫羊舌虎,又株連其兄叔向入獄。有人勸叔向求寵臣大夫樂王鮒為之說情,叔向直言:“惟祁大夫能救我。”祁奚聽說後,不顧年老路遙,驅車面見範宣子,義正辭嚴地說:“《尚書》講對一位有智慧、有謀略訓誨的人應當相信、保護及安慰。叔向是參與謀劃國家大事而很少有過錯,教誨別人又從不知疲倦的人呀。對這樣的人不給以安慰重用,卻反而被株連,這是國之大失啊!過去,鯀被處死,其子禹卻得到重用,管叔、蔡叔被殺逐,其兄周公卻仍在輔佐成王。我們怎麼能因為一個羊舌虎,就置整個國家利益於不顧呢?”範宣子聽了很受感動,兩人一起面見平公,說服平公赦免了叔向。事後祁奚悄然而歸,叔向也未登門拜謝。

  祁奚這種以國家社稷為重、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舉賢不為諂、救人不圖報的“尚公”精神,受到世人的稱道。孔子讚美 :“祁奚舉薦仇人,不為巴結;舉薦兒子,不為偏愛;舉薦輔佐,不為結夥....惟有賢能才可以舉薦賢能啊!”司馬遷在《史記》中也稱讚道:“祁奚可謂不黨矣!外舉不隱仇,內舉不隱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