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跳水》原文

列夫托爾斯泰《跳水》原文

  《跳水》是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部傑出作品。它的主要內容是:在一艘輪船上,發生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一隻頑皮的猴子在船上蹦來蹦去,成為了水手們的笑料。下面小編整理的列夫托爾斯泰《跳水》原文相關內容。

  列夫托爾斯泰《跳水》原文

  有一艘輪船,環遊了世界,正往回航行。這一天風平浪靜,船上的人都站在甲板上。有一隻大猴子在人群裡鑽來鑽去,做出可笑的鬼臉,模仿人的樣子。它顯然知道大家拿著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猴子跳到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他是船長的兒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來,戴在自己的頭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們都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光著頭站在那裡。猴子坐到桅杆的第一根橫木上,把帽子摘下來,用牙齒和爪子撕。它好像故意讓這孩子生氣,指著孩子,衝著他做種種鬼臉。孩子嚇唬它,朝著它大聲叫喊,但是它撕得更兇了。

  水手們笑得聲音更大了,孩子的臉紅了。他脫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不一會兒,他已經順著繩子爬到第一根橫木上了。就在孩子想去抓住帽子的時候,猴子又往上爬了,爬得比孩子更靈巧、更快。“你逃不了!”孩子一邊喊一邊往上爬。猴子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孩子氣急了,不停地往上追。眼看就要爬到桅杆的頂端了,這時憑藉子把身子儘量伸直,用後腳鉤住繩子,把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然後爬到桅杆的頂端,亂扭著身子,齜著牙做著怪樣。從桅杆到掛帽子的橫木的一頭有一米多。要拿著帽子,手必須放開繩子和桅杆,此外沒有別的辦法。

  孩子氣極了。他丟開桅杆,走上橫木。甲板上的人都在望著,都在笑猴子戲弄船長的兒子。但是他們看到孩子放開了繩子,兩隻手搖搖擺擺地走上那最高的橫木,全都驚呆了。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所有的人都不知所措。

  忽然,人群裡有個人嚇得大叫一聲。孩子聽見下邊的聲音才醒悟過來。他往下一望,腳底下就搖晃起來。

  正在這時候,孩子的父親——船長從船艙裡走了出來,手裡拿著一支槍,本來是要打海鷗的。他看見兒子在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向他瞄準,同時喊:“躒到水裡,趕快跳到水裡,不跳我就開槍了!”小孩在上面搖晃著,沒有聽明白爸爸的話。“跳到水裡,不然我就開槍了!一!二!”在父親剛喊出“三”的時候,小孩把頭往下一低就跳了下來。

  “撲通”一聲,孩子像一顆炮彈落到大海里。二十個勇敢的水手已經由船上跳到海里。四十秒鐘以後——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孩子的身體浮上來了。水手們把他抓住,拉到甲板上。過了幾分鐘,孩子的鼻子裡、嘴裡控出許多水。他又開始呼吸了。

  擴充套件: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鉅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採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