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元行衝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舊唐書·元行衝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元行衝,河南人。博學多通,尤善音律及詁訓之書。舉進士,累轉通事舍人,狄仁傑甚重之。行衝性不阿順,多進規誡,嘗謂仁杰日:“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膜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仁杰笑而謂人日:“此吾藥籠中物,何可一日無也!”行衝以本族出於後魏,而未有編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詳文簡,為學者所稱。初魏明帝時,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繼馬後之象,魏收舊史以為晉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馬,以應石文。行衝推尋事蹟,以後魏昭成帝名犍,繼晉受命,考校謠讖,特著論以明之。開元初,自太子詹事出為岐州刺史,又充關內道按察使。行衝自以書生不堪搏擊[注]之任,固辭按察,乃以寧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復入為右散騎常侍、東都副留守。時嗣彭王志昧庶兄志謙被人誣告謀反,考訊自誣,繫獄待報,連坐十數人,行衝察其冤濫,並奏原之。四遷大理卿。時揚州長史李傑為侍御史王旭所陷,詔下大理結罪。行衝以傑歷政清貞,不宜枉為讒邪所構,又奏請從輕出之,當時雖不見從,深為時論所美。先是,秘書監馬懷素集學者續王儉《今書七志》,左散騎常侍褚無量於麗正殿校寫四部書,事未就而懷素、無量卒,詔行衝總代其職。於是行衝表請通撰古今書目,名為《群書四錄》,命學士毋煲等分部修檢,歲餘書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衝撰御注《孝經》疏義,列於學官。行衝俄又累表請致仕,制許之。十七年卒,贈禮部尚書,諡曰獻。

  (節選自《舊唐書·元行衝傳》,有刪改)

  [注]搏擊:督察舉發。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腰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B.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朕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C.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朕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D.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朕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出”和“人”都是我國古代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出”一般指官員調離任職之地。

  B.“庶”舊指宗族中嫡親以外的支屬,與“嫡”相對,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兒子。

  C.“大理寺”是我國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獄案件審理,長官名為大理寺卿。

  D.“致仕”指交還官職、退休,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表示官員退休。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行衝博學多識,性格耿直。他知識廣博,尤其通曉音律和詁訓之學;他做人從不阿諛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對狄仁傑迸言勸誡,很受器重。

  B.元行衝不從舊說,另立新論。魏收認為“牛繼馬後”指的是晉元帝改姓司馬以應合瑞石上的圖文;而元行衝透過考證推究,給出了對“牛繼馬後”的新解。

  C.元行衝秉持正義,斷案公正。當時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誣告謀反,在審訊中被逼迫認罪,元行衝查出斷案冤枉失實,一併上奏寬免了這些人。

  D.元行衝著述豐富,成就顯著。他所著《魏典》事詳文簡,受到學者稱讚;通撰的《群書四錄》經學士毋燹等稽核後,受到皇上讚賞;為御注《孝經》撰寫的疏義被列入學校課程。

  7.把原文匭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行衝自以書生不堪搏擊之任,固辭按察,乃以寧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為讒邪所構,又奏請從輕出之,當時雖不見從,深為時論所美。

  參考答案

  4. C(“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膎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5. A(“出”一般是指官員離開京城外調。)

  6. D(曲解文意。“通撰的……稽核後”錯,原文意思是元行衝上奏請求通撰古今書目,名叫《群書四錄》,命學士毋煚等分部編撰考訂,歷經一年多才修成。並不是元行衝自己通撰了此書,然後由毋煚等加以稽核。)

  7.(1)元行衝自認為書生不能擔負督察舉發的重任,堅決辭去按察使(的職務),(皇上)便讓寧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

  [5分;譯出大意給2分;“以(認為)”“固(堅決、堅定)”“乃(便、於是、就)”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不應無辜被讒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請求從輕發落,當時雖然沒有被皇上聽從,卻深為當時的輿論所讚美。

  [5分;譯出大意給2分;“構(陷害、構陷、誣陷)”“見(表被動)”“美(名詞作動詞,讚美)”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注意:①“關鍵詞”與“大意”不重複扣分;②“關鍵詞”譯成近義詞也可;③“關鍵詞”翻譯從嚴,“大意”翻譯從寬。

  參考譯文

  元行衝,河南人。元行衝博學多識,尤其擅長音律及詁訓之學。考中進士,幾次改任後做了通事舍人,狄仁傑很器重他。元行衝品性不阿諛奉承,多次進言勸誡,他曾經對狄仁傑說:“下人侍奉上人,(對上人來說)也就像積蓄物資以備自己使用。好比富貴人家儲備積蓄,用各種肉類以供佳餚,用各種藥物來防疾病。我私下想您的門下賓客,可以充當美味的已經很多了,希望您能把我備作一劑藥物。”狄仁傑笑著對人說:“他就是我藥籠中的藥物,怎可一日沒有呢!”元行衝因本族出於後魏,而後魏沒有編年史,便撰寫《魏典》三十卷,記事詳細文筆簡練,為學者稱道。當初在魏明帝時,河西柳谷的瑞石上有牛跟在馬後面的圖象,魏收的舊史認為晉元帝本是牛氏之子,後改姓司馬,來應合瑞石上的圖文。元行衝推究探尋晉魏更替的來龍去脈,認為後魏昭成帝名犍,繼晉朝而受命,考察校驗歌謠讖語,特意著述來說明這點。開元初年,元行衝由太子詹事出任歧州刺史,又充任關內道按察使。元行衝自認為書生不能勝任督察舉發的重任,堅決辭去按察使,(皇上)便讓寧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

  不久又被召入任右散騎常侍、東都副留守。當時嗣彭王李志暕的庶兄李志謙被人誣告謀反,在審訊中被逼迫認罪,關在獄中等待判決,受牽連獲罪的有十多人,元行衝查出斷案冤枉失實,一併上奏寬免了這些人。元行衝四次升遷後任大理寺卿。當時揚州長史李傑被侍御史王旭誣陷,皇上下詔將此案交付大理寺定罪。元行衝認為李傑治理政務廉潔正直,不應無辜被讒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請求從輕發落,當時雖然沒有被皇上聽從,卻深為當時的輿論所讚美。這之前,秘書監馬懷素召集學者續修王儉的《今書七志》,左散騎常侍褚無量在麗正殿校寫四部書籍,事情沒有完成而馬懷素、褚無量去世,(皇上)下詔元行衝總代他們的職務。於是元行衝上表請求通撰古今書目,名叫《群書四錄》,命學士毋煚等分部編撰考訂,一年多完成,獻上此書,皇上很讚賞。皇上又特令元行衝為御注《孝經》撰寫疏義,列入學校課程。行衝不久又幾次上表請求退休,(皇上)下詔同意了他的請求。開元十七年去世,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叫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