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三)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放言五首(其三)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寫了五首《放言》詩表達自己的心情。後來,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在貶官途中,寫下五首《放言五首》奉和。

  2.君:指元稹。狐疑:狐性多疑,故稱遇事猶豫不定為狐疑。屈原《離騷》:“心猶豫而狐疑。”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擊後,情緒一度動盪,白居易因勸他要經得起考驗,等到時機好轉,是非真偽自會分明。“不用”句謂:吉凶禍福,在所不計;問卜求籤,更無必要。鑽龜、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動,鑽龜殼後,看其裂紋以卜吉兇;或拿蓍草的莖占卜。

  3.“試玉”二句:言堅貞之士必能經受長期磨練;棟樑之材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認出來的,前句下作者自注說:“真玉燒三日不熱。”《淮南子·俶真訓》:“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後句作者亦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後知。”豫章:枕木和樟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楠豫章。”《正義》:“豫:今之枕木也;樟,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別。”

  4.日:一作“後”。見《史記·魯國公世家》。後句言王莽在未篡漢以前曾偽裝謙恭下士。《漢書·王莽傳》:“(莽)爵位蓋尊,節操愈謙。散輿馬衣裘,賑施賓客,家無所餘。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欲令名譽過前人,遂克己不倦。”後竟獨攬朝政,殺平帝,篡位自立。此二句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說明真偽邪正,日久當驗。未篡:一作“下士”。

  5.向使:假如。復:又(有)。

  1.“贈君一法決狐疑”中的“一法”具體是指什麼方法?請說說你的理解。(4分)

  2.結合詩的頸聯,簡析這首詩在表現手法上的特點。(6分)

  參考答案

  1.從詩歌的前兩聯不難看出,這種方法不是“鑽龜”“祝蓍”,而是“三日”“七年”,即時間。

  2.: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在表現手法上,以議論為詩,但寓哲理於形象之中,詩的頸聯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極通俗地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詩歌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味。

  解析:

  1.是指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2.詩歌的頸聯是典型的議論,這與一般詩歌的寫景抒情手法有明顯不同。從整首詩歌來看,這首詩也不是一般的抒情詩,而是融入了議論和說理,表現了詩人對世事的洞悉。

  參考譯文:

  贈給你一種解疑的辦法,不用龜卜和拜蓍,

  試玉真假還得三天,辨別樟木還得七年以後。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賞析:

  《放言五首》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詩作品,是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五首詩中,作者根據自己的閱歷,分別就社會人生的真偽、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已見,以表明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態度並告誡世人。第三首詩流傳最廣,以通俗的語言說明了一個道理:若想對人、事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詩人藉助形象,運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現為具體的藝術形象,因此雖通篇議論說理,但啟人深思,並不乏味。

  第三首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增強了詩歌的吸引力。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不用鑽龜與祝蓍”。先說不是什麼、不是什麼;是什麼,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更曲折、更有波瀾,產生了如設定懸念的效果。詩的第三、四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這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代漢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本傳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一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矇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紆徐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