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首其一翻譯賞析

偶成二首其一翻譯賞析

  《竹枝詞二首其二》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其古詩全文如下: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前言】

  《竹枝詞二首其一》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劉禹錫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複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第二是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全詩風格明快活潑,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

  【註釋】

  ①楚水巴山:楚水:①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陝西省商縣西乳河。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縣西南楚山。昔四皓隱於楚山,即此山也。其水兩源合舍於四皓廟東,又東逕高車嶺南,翼帶眾流,北轉入丹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丹水》)。②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澤。巴山:①大巴山。巴山夜雨漲秋池。②泛指巴蜀一帶。

  ②巴人:①古巴州人。②古曲名。“《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晉張協《雜詩》之五試為《巴人》唱,和者乃數千。此詩中指古巴州人。

  ③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鄉情也。

  ④紇(hé)那:踏曲的和聲。劉禹錫另有《紇那曲》:"楊柳鬱青青,竹枝無限情。周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踏曲興無窮,調同詞不同。願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綠羅:①綠色的綺羅。②比喻綠水微波。③荔枝名。川人有稱荔枝為綠羅者。詩中所指解釋歷未能統一。三種解釋者皆有,也都講得通。

  【翻譯】

  正是一場太陽雨後,兩岸楊柳搖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漲,平靜如鏡.少女心情抑鬱地漫步在岸邊,忽然,一陣悠揚的歌聲從江上隨風飄來,仔細一聽,原來是久無音訊的情郎思戀自己的情歌.東邊陽光燦爛西邊雨綿綿,原以為是無情實則還有情。

  【賞析】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寫卻流露出詩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貶謫遠任的愁苦。楚地巴山遠離長安,雖然暫時避開政治漩渦,但對於心懷遠大抱負的詩人來說卻是心仍有不甘的。“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這也許正是詩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這不能不使人愁苦,傷心失意下也屬正常。壓在心頭的大石無法移開,難以消除的寂寞和煩悶更無法排遣。江雨又來,淅瀝不歇,更添傷情。

  “巴人能唱本鄉歌。”於此傷情懷思之下巴人鄉歌又傳入耳。“歌者那知聽者愁,一聲一嘆總牽情。”巴人歌唱本屬常有之事,詩人卻將其平常事入詩中,可見詩人自己心緒卻是常常不平靜的。自然不是隻因耳聽巴人歌聲才起的不平靜,人總是會因某事而及他情。這是再自然正常不過的了。本來由江雨多引起的傷情再又由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聞歌思歸,自然引出下兩句:“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歸去。長安,不算是自己的歸處,多次的貶謫打擊,他怕是早已對政治不懷希望了,長安那裡只是自己的傷心地而已。至於詩人想歸何處,可以從詩句中推測。《紇那》當是詩人家鄉的鄉歌。身披綠色綺羅踏著《紇那》曲的和聲邊舞邊歌的鄉人想必是歡迎自己歸來的一朝離鄉,飄零天涯。也只有那裡才不排拒自己。因有這樣的想法,窗外的綠水微波漸漸幻成故鄉人身上迎風而舞迎己歸來的綠色綺羅,耳邊聽聞的《紇那》節拍又顯得那樣的清晰明瞭。

  組詩歌詞的風格明快活潑,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樣,劉禹錫從當地民歌中汲取素材,變民俗風情為文人風雅,創作出有別於文人文學的民歌體詩歌,顯示了文學創作中雅俗互補的重要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