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起》翻譯賞析

《舟中夜起》翻譯賞析

  《舟中夜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蘇軾。其古詩全文如下:

  微風蕭蕭吹菰蒲,開門看雨月滿湖。

  舟人水鳥兩同夢,大魚驚竄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獨形影相嬉娛。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掛柳看懸蛛。

  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雞鳴鐘動百鳥散,船頭擊鼓還相呼。

  【前言】

  《舟中夜起》是北宋詩人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詩描繪了舟中夜起後所觀賞到的美麗畫圖, 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懷。全詩寫得空曠奇逸,不染一點世俗煙火氣,細微地寫了夜宿湖中的景況。在描寫中,尤其突出了一個“靜”字,無論是有聲還是無聲,動態還是靜態,大景還是區域性,都緊緊為寫靜夜服務。

  【註釋】

  ①菰(gu)蒲:茭白和菖蒲,均為淺水植物。

  ②“開門”句:詩人初聽到風吹菰蒲之聲,誤以為是雨,誰知開門視之,竟是月光灑滿了湖面的景象。

  ③“舟人”句:意謂夜已很深,船工和水鳥均已進入了夢鄉。

  ④渚,水邊。吊,憐憫。寒蚓,即蚯蚓。 ”。來自洲渚邊的潮水在暗漲,其聲幽幽咽咽,有如寒蚓蠕動的聲音;

  ⑤“落月”句:意謂柳樹如蛛網,落月如蜘蛛。

  ⑥能須臾:如此之快。能,如此。

  ⑦雞鳴鐘動:指天已拂曉。

  【翻譯】

  微風吹拂著湖中的菰蒲,沙沙作響;我還以為是下雨呢,開啟艙門一望,卻見到湖中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水鳥都棲息了,舟子也進入了夢鄉,忽然聽到潑剌水響,原來是一尾大魚在水裡遊竄,彷彿是野狐奔走在叢莽。夜深了,人與物都靜悄悄地,只剩下我,站在船頭,欣賞著這夜景,與身影相伴。潮水悄悄地上漲,那低咽的聲息,恍如蚯蚓蠕動;一輪明月西墜,懸掛在岸邊的柳條上,猶如蜘蛛懸掛在交織的蛛網。哎,我的一生老是憂愁不安,這清麗的境界,也只能是轉眼過去,留作他年回想。你看,一會兒,雞叫了,寺廟的鐘聲在湖面迴盪,鳥兒驚起,散向四方。我的船,也在鼓聲中,呼叫聲中,解纜起航。

  【鑑賞】

  這是一個極美的夜境。

  “微風蕭蕭吹菰蒲,開門看雨月滿湖”。詩人在舟中聽到外面微風吹拂水草的聲響,以為湖面上下起了濛濛細雨,於是,推開船門,去欣賞雨景,然而,看到的卻是滿湖月色,波光粼粼。這是詩人起首二句為我們描繪的境界。它不但巧妙地點出了 “舟中夜起”之題,而且,寫出了詩人的幻覺。清人紀曉嵐評此二句之境: “初聽風聲,疑其是雨;開門視之,月乃滿湖”,可說是深有體會的。這種手法,前人也曾使用過,如唐人釋無可 《秋寄從兄島》雲: “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深”,但蘇軾此二句,似比唐人之句更為成功。

  自“舟人水鳥”至“落月掛柳”六句,詩人描繪了舟中夜起後所觀賞到的美麗畫圖, 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懷。此六句可分三層,兩句一折, 寫出了 “靜”、“獨”、“冷”三種心境。

  “舟人水鳥”兩句,詩人以動靜相襯的手法,著重描繪夜境之靜:此時,舟人、水鳥都已進入了夢境, 只有大魚驚竄激起的水波聲。這魚聲在靜夜裡格外響亮, 以致使詩人誤以為是一隻狐狸在草叢中驚竄而去。將 “大魚”誤作為“奔狐”,其中暗伏著將滿是月華的湖面誤作月光照耀下的草地,這是自“開門看雨月滿湖”之後的又一次幻覺, 它是暗伏著的, 不易為人查覺。這境界,如夢如幻、極遠極近、極奇極美, “靜”字為其魂魄,如查慎行所評:“極奇極幻極遠極近境界,俱從靜中寫出”(《初白庵詩評》)。詩人為什麼如此喜愛這萬籟俱寂的夜境呢?這需要多少了解一點兒蘇軾當時的心情。蘇軾早年曾“奮厲有當世志”,但二十餘年仕宦生涯的體驗,使他對之產生了厭惡情緒,官場上的爾虞我詐與詩人“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的天性格格不入,積極入世的進取精神與詩人自身的“野性”始終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詩人曾說自己是: “塵容已似服轅駒, 野性猶同縱壑魚”( 《遊廬山次韻章傳道》), 就正是這一矛盾的.形象寫照。

  蘇東坡既不能真正歸隱,丟棄自己 “致君堯舜”的本來志向, 又難以忍受汙濁的官場生活,這就使他常常要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得到慰籍。“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獨形影相嬉娛”的深層蘊涵也正在於此。白天,“舉手搖足,輒有法禁”,那是 “野性”的囚牢,人性的桎梏,而現在,在這個靜靜的夜色裡, 只有自己面對滿湖的月光、驚竄的大魚, 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形影互相嬉娛, 這是 “野性”的解脫,是駿馬的脫羈,詩人手舞足蹈, 陶然醉之了。此二句“獨”字為眼,不僅寫出此時此際之獨,而且從潛意識上講,蘇軾一生獨立危行, “一肚皮不合時宜”,也正是一種人生的孤獨,是一種時代先覺者的孤獨。“獨”字承上, 深化了 “靜”界。

  詩人由 “靜”至 “獨”,總體來說,是陶醉自然,物我同一的境界,是一種愉悅的審美境界。然而,詩人是不能完全忘卻塵世的,對人生、社會問題的深深思索, 會突然閃過心頭。於是, 詩人的心境轉至 “冷”字, 詩人面前的絕妙夜景也變得冷氣襲人了: “暗潮生渚吊寒蚓, 落月掛柳看懸蛛”。來自洲渚邊的潮水在暗漲,其聲幽幽咽咽,有如寒蚓蠕動的聲音;掛在柳條之下的落月, 猶如懸在絲端的蜘蛛。詩人使用 “暗潮”、“寒蚓”、“落月”、“懸蛛”這些充滿暗色寒覺的意象,既進一步為這幅舟湖夜色圖添畫數筆, 又象徵和暗示了詩人內心的苦悶, 為下一段的議論作了渲染鋪墊。

  最後一部分,詩人以議論抒情作結。詩人想到,良辰美景,轉瞬即逝,天明之後,又要開始那令人痛苦的仕宦生活。你聽: 在雞鳴聲和晨鐘聲的合奏裡,夜裡伴我度過了一個美好夜晚的百鳥都散去了,只有船頭的鼓音與之呼應。蘇軾此處用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中的 “猿鳴鐘動不知曙”句, 反其意, 寫自己對夜色清境的留戀, 暗示對白日 “忽忽憂患”生活的厭惡。紀曉嵐評結二句說: “有日出事生之感,正反託一夜之清吟”, 正是此意。

  方東樹在《昭味詹言》中曾評此詩道: “空曠奇逸,仙品也”。其實,這只是蘇軾這首詩的一個方面,如果看不到蘇東坡當時深刻的危機感,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此詩。事實上,就在詩人寫完此詩不久(同年七月),險些使蘇軾喪生的 “烏臺詩案”就發生了, 詩人的預感當不是沒有原因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