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少年遊》的全詞翻譯賞析

周邦彥《少年遊》的全詞翻譯賞析

  不似當時,小樓衝雨,幽恨兩人知。

  [譯文] 不像昔日那樣,小樓旁衝著風雨不歡而散,誰知兩人心中那無窮的幽恨?

  [出自] 北宋 周邦彥 《少年遊·朝雲漠漠散輕絲》

  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當時,小樓衝雨,幽恨兩人知。

  註釋:

  漠漠:迷濛廣遠貌。

  輕絲:細雨。

  九街:也稱九陌,四通八達的道路,指京師街巷。

  金屋:華麗的房屋。漢武帝曾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以金屋貯之。”見《漢武故事》。

  衝雨:冒雨,淋雨。

  譯文1:

  清早沉沉陰雲下飄灑著如絲的細雨,樓閣佇立在淡淡的春色之中。柳絲花朵上濃重的雨珠好像是哭泣的淚水,街道上到處是泥濘不堪,門外被雨水打溼羽毛的燕子也難飛行。

  如今晴麗明朗的太陽把房屋照得一片明亮,濃重的春色彷彿凝聚在鳥啼蝶舞的`桃樹中。不像昔日那樣,小樓旁衝著風雨不歡而散,誰知兩人心中那無窮的幽恨?

  譯文2:

  當初離別之時:清早沉沉陰雲下飄灑著如絲的細雨;樓閣佇立在淡淡的春色之中;柳絲上、花朵間,濃重的雨珠好像哭泣的淚水;街道上到處泥濘不堪;門外被雨水打溼羽毛的燕子也難振翅飛翔。

  而今重逢之日:晴麗明朗的太陽把房屋照得一片明亮,濃濃的春色彷彿凝聚在鳥啼蝶舞的桃樹中。不像昔日那樣:我們在小橋上淋著雨依依惜別,離別之恨銘刻在你我心中。

  賞析:

  此詞作於元祐八年以前作者流寓荊州時。詞中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物我交融,上片情春怨別,情牽舊事,下片歌唱明媚的春光,抒發重聚的歡娛。全詞於豔情中寄身世遭遇之慨,感情極為濃烈深摯。

  這首令詞寫兩個故事,中間只用“而今麗日明金屋”一句話中“而今”二字聯絡起來,使前後兩個故事—亦即兩種境界形成鮮明對照,進而重溫第一個故事,產生無窮韻味。

  上片所寫乍看好像是記眼前之事,實則完全是追憶過去,追憶以前的戀愛故事。“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這是當時的活動環境:在一個逼仄的小樓上,漠漠朝雲,輕輕細雨,雖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並不濃豔,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相會。“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三句說雲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連燕子都因為拖著一身溼毛,飛得十分吃力。這是門外所見景色。“泣”與“啼”,使客觀物景染上主觀情感色彩,“遲”,也是一種主觀設想。門外所見這般景色,對門內主人公之會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此時,故事尚未說完。故事的要點還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說出來,那就是:兩人在如此難堪的情況下會晤,又因為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小樓衝雨,幽恨兩人知。”“小樓”應接“樓閣”,那是兩人會晤的處所,“雨”照應上片的“泣”、“啼”、“重”、“遲”,點明當時,兩人就是衝著春雨,踏著滿街泥濘相別離的,而且點明,因為懷恨而別,在他們眼中,門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雙飛的燕子也才那麼艱難地飛行。這是第一個故事。

  下片由“而今”二字轉說當前,這是第二個故事,說他們現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嬌。但這個故事只用十個字來記述:“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這十個字,既正面說現在的故事,謂風和日麗,桃花明豔,他們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時,這十個字,又兼作比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聯想以前,並進行一番比較。“不似當時”,這是比較的結果,指出眼前無憂無慮在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悽苦、懷恨而別、彼此相思的情景來得意味深長。

  弄清楚前後兩個故事的關係,瞭解其曲折的過程,對於詞作所創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體感受。這首詞用筆很經濟,但所造景象卻耐人深思。彷彿山水畫中的人物:一頂箬笠底下兩撇鬍子,就算一個漁翁;在藝術的想象力上未受訓練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這是周邦彥藝術創造的成功之處。(吳世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