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字正則,汴州尉氏人的原文及譯文解析

劉仁軌,字正則,汴州尉氏人的原文及譯文解析

  劉仁軌,字正則,汴州尉氏人。少貧賤,好學。值亂,不能安業,每動止,畫地書空,寓所習,卒以通博聞。武德初,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論奏,仁軌見其稿,為竄定數言。瑰驚異,赤牒補息州參軍。轉陳倉尉,部人折衝都尉魯寧者,豪縱犯法,縣莫敢屈。仁軌約不再犯,而寧暴橫自如,仁軌榜殺之。州以聞,太宗日:“尉而殺吾折衝,可乎?”召詰讓。仁軌對日:“寧辱臣,臣故殺之。”帝以為剛正,更擢成陽丞。

  貞觀十四年,校獵同州。時秋斂未訖,仁軌諫日:“今茲澍澤沾足,百穀熾茂,收才十二。常日贅調,已有所妨。又供獵事,繕橋治道,役雖簡省,猶不損數萬一少延一旬,使場圃畢勞,陛下六飛徐驅,公私交泰。”璽書褒納。拜新安令。累遷給事中,為李義府所惡,出為青州刺史。

  成亨五年,為雞林道大總管,東伐新羅。仁軌 率 兵 絕 瓠 蘆 河 攻 大 鎮 七重城 破之 進 爵 為 子 及 兄子授 上 柱 國 者 三 人州 黨 榮 之 號 所 居 為 樂 城 鄉 三 柱裡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數乞骸骨,聽解左僕射。武后臨朝,復拜左僕射。上疏辭疾,因陳呂后、祿、產禍敗事以規後,後遣武承嗣齎璽書慰勉。改丈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卒年八十五。詔百官赴哭,冊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仁軌雖貴顯,不自矜踞,接舊故如布衣時。嘗為御史袁異式所劾,慢辱之,脅使引決。及拜大司憲,異式尚在臺,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軌持觴日:“所不與公者,有如此觴。”後既執政,薦為司元大夫。然宦由州縣至宰輔,善致聲譽,得吏下歡心。

  (節選自《新唐書·劉仁軌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仁軌率兵絕瓠蘆河/攻大鎮七重/城破之/進爵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國者/三人州黨榮之號/所居為樂城鄉三柱裡/

  B.仁軌率兵絕瓠蘆河/攻大鎮七重城/破之/進爵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國者三人/州黨榮之/號所居為樂城鄉三柱裡/

  C.仁軌率兵絕瓠蘆河/攻大鎮七重/城破之/進爵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國者三人/州黨榮之號/所居為樂城鄉三柱裡/

  D.仁軌率兵絕瓠蘆河/攻大鎮七重城/破之/進爵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國者/三人州黨榮之/號所居為樂城鄉三柱裡/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貞觀”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帝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稱。

  B.“陛下”原來指站在宮廷臺階下的侍者,後來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的敬稱。

  C.“遷”是表示中國古代官吏調動、升貶的常用詞語。一般情況下,用“左遷”來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員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類似的詞語還有“致仕”。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仁軌自幼好學,才華出眾。每當空閒之時,他用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寫寫畫畫,終成飽學之士。後來以其才華受到任瑰的青睞,被任命為息州參軍。

  B.劉仁軌不畏強暴,剛毅正直。在任陳倉縣尉時,警告兇暴蠻橫的折衝都尉魯寧,魯寧沒收斂,就用刑杖將其打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後當即表示認可。

  C.劉仁軌體恤百姓,直言勸諫。秋收還沒結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獵,劉仁軌認為這時即使節省徵用勞役,也會對秋收造成妨害,建議秋收後再出行。

  D.劉仁軌謙恭待人,不計前嫌。他雖位極人臣,但接待親朋故舊仍如從前。對於曾經得罪自己的下級袁異式表示不計私仇,後來還推薦他任司元大夫。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上疏辭疾,因陳呂后、祿、產禍敗事以規後,後遣武承嗣齎璽書慰勉。

  (2)嘗為御史袁異式所劾,慢辱之,脅使引決。

  參考答案

  4.B(可根據主語、地名、句意等來斷句。)

  5.C(左遷是貶官。)

  6.B(唐太宗剛開始並不理解劉仁軌以下犯上,下詔詰問後才理解。)

  7.(1)譯:劉仁軌上奏疏稱病辭職,乘機陳述呂后、呂祿、呂產禍亂敗亡的事來規勸武后,武則天派遣武承嗣帶上詔書慰問勉勵他。

  (“因”“規”“齎”各1分,句意2分。)

  (2)譯:(劉仁軌)曾經被御史袁異式彈劾,袁異式輕慢他侮辱他,脅迫他自殺。

  (“為……所”“慢”“引決”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劉仁軌,字正則,汴州尉氏縣人。少年時代家境貧困,愛好學習。遇上社會動亂,他不能安心學業,每當空閒之時,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地上寫寫劃劃,來鞏固學得的知識,終於以學識淵博而聞名。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議論國事,劉仁軌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幾句話。任瑰對他的才學感到驚異,下文書補任他為息州參軍。後來改任陳倉縣尉。官署裡有個名叫魯寧的折衝都尉,驕狂放縱違反法紀,縣署裡沒有誰能制服他。劉仁軌警告他不得重犯,但魯寧兇暴蠻橫依然如故,劉仁軌用刑杖將他打死。州里的官員把這事報告了朝廷,太宗李世民說:“一個縣尉竟打死了我的`折衝都尉,這能行嗎?”把他召進朝廷責問。劉仁軌回答說:“魯寧侮辱我,我因此殺了他。”太宗認為劉仁軌剛毅正直,提升他任咸陽縣丞。

  貞觀十四年,太宗準備到同州打獵。當時秋收還沒有結束,劉仁軌勸諫說:“今年雨水豐沛,各種莊稼都長得茂盛,現在僅僅收割了十分之二。只按平常情況徵用勞役,就已對秋收造成妨害。還要為打獵做準備工作,維修橋樑平整道路,勞力即使盡量節省,還是不能少於幾萬人。稍微推遲十來天,讓農民收割完畢,陛下的車駕從容出動,於公於私都得到安寧。”太宗發下詔書對他的勸諫表示贊同採納。後來任命他為新安縣令。多次升遷到給事中。他遭到李義府的憎恨,離京任青州刺史。

  咸亨五年,任雞林道大總管,東征新羅國。劉仁軌率領軍隊橫渡瓠蘆河,進攻重鎮七重城,攻克了這座城鎮。進封爵號為樂城縣公,他的兒子以及哥哥的兒子中有三個人被授予上柱國頭銜,鄉親們為此感到光榮,把他住的地方稱為“樂城鄉三柱裡”。永隆二年,任太子少傅。多次請求退休,朝廷同意他免去尚書左僕射職務。wuzt後主持朝政,又任命他為尚書左僕射。劉仁軌上奏疏稱病辭職,乘機陳述呂后、呂祿、呂產禍亂敗亡的事來規勸武后,wuzt後派遣武承嗣帶上詔書慰問勉勵他。改任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終年八十五歲。wuzt後詔令全體官員登門哀悼,頒發詔書追認他為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陪葬在乾陵墓地。

  劉仁軌雖然官高位顯,但是從不自高自大,接待親朋故舊跟當平民時一樣謙虛恭敬。(劉仁軌)曾經被御史袁異式彈劾,袁異式輕慢他侮辱他,脅迫他自殺。等到他任大司憲時,袁異式還是憲臺御史,心裡惶惶不安,乘著酒性向他求情解釋。劉仁軌手端酒杯說:“如果不和您友好共事,就讓我跟這酒杯一樣。”後來主管政務,推薦袁異式任司元大夫。他就是這樣從小小縣尉做到輔國大臣,善於博取聲譽,得到屬吏部下的歡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