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列傳二十九》原文及譯文解析

《隋書列傳二十九》原文及譯文解析

  崔仲方,字不齊,博陵安平人也。仲方少好讀書,有文武才幹。年十五,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同就學。時高祖亦在其中,由是與高祖少相款密。後以明經為晉公宇文護參軍事,遷司玉大夫,與斛斯徵等同修禮律。後以軍功,授平東將軍,賜爵石城縣男,邑三百戶。時武帝陰有滅齊之志,仲方獻二十策,帝大奇之。後與少內史趙芬刪定格式。尋從帝攻晉州,又令仲方說翼城等四城,下之。授儀同,進爵范陽縣侯。後以行軍長史從郯公王軌擒陳將吳明徹於呂梁,仲方計策居多。宣帝嗣位,為少內史,奉使淮南而還。

  會帝崩,高祖為丞相,與仲方相見,握手極歡,仲方亦歸心焉。其夜上便宜十八事,高祖並嘉納之。又見眾望有歸,陰勸高祖應天受命,高祖從之。及受禪,上召仲方與高熲議正朔服色事。仲方曰:"晉為金行後魏為水周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統又聖躬載誕之初有赤光之瑞車服旗牲並宜用赤"。又勸上除六官,請依漢、魏之舊。上皆從之。令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至黃河,西拒綏州,南至勃出嶺,綿亙七百里。明年,上覆令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已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以遏胡寇。

  丁父艱去職。未期,起為虢州刺史。上書論取陳之策。上覽而大悅,轉基州刺史,徵入朝。仲方因面陳經略,上善之,賜以御袍袴,並雜彩五百段,進位開府而遣之。及大舉伐陳,以仲方為行軍總管,率兵與秦王會。及陳平,坐事免。未幾,復位。後數載,轉會州總管。時諸羌猶未賓附,詔令仲方擊之,與賊三十餘戰,諸部悉平。

  仁壽初,授代州總管,在職數年,被徵入朝。會上崩,漢王諒餘黨據呂州不下,煬帝令周羅睺攻之,中流矢卒,乃令仲方代總其眾,月餘拔之。進位大將軍,拜民部尚書,尋轉禮部尚書。後三載,坐事免。尋為國子祭酒,轉太常卿。朝廷以其衰老,出拜上郡太守。未幾,以母憂去職。歲餘,起為信都太守,上表乞骸骨,優詔許之。尋卒於家,年七十六。

  (節選自《隋書·列傳二十九》,有刪減)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晉為金/行後魏為水/周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統/又聖躬載誕之初/有赤光之瑞車/服旗牲/並宜用赤

  B.晉為金行/後魏為水/周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統/又聖躬載誕之/初有赤光之瑞車/服旗牲/並宜用赤

  C.晉為金/行後魏為水/周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統/又聖躬載誕之/初有赤光之瑞/車服旗牲/並宜用赤

  D.晉為金行/後魏為水/周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統/又聖躬載誕之初/有赤光之瑞/車服旗牲/並宜用赤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明經,中國古代察舉制中的一個科目,後成為科舉考試中進士科的考試內容。

  B.崩,避諱說法之一,本義是山倒塌,原專用於帝王之死,後亦可用於太后等。

  C.拜,按一定的禮節授予官職,一般用於升任高官。如“拜為上卿”中的“拜”。

  D.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請求退職。告老、乞身、致仕、乞歸、致政等與之同義。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崔仲方少時就有文才武略,周太祖對此很驚訝,讓他和皇子們一起學習,當時隋高祖也在,因此仲方和隋高祖從小就有交情。

  B.崔仲方善於言談,長於謀略,雖然以文入仕,卻因軍功多次升職,先後被授予司玉大夫、石城縣男、范陽縣侯等職位爵位。

  C.崔仲方有政治遠見,對時為丞相的.隋高祖衷心相隨,連夜給他進獻適宜的計策,又勸他代周自立,高祖聽從了他的建議。

  D.崔仲方雖然歷經四朝,頗受重用,但仕途依然不順,一生多次起落,擔任文官武職,輾轉於朝廷地方,時有去職免官之事。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明年,上覆令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已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以遏胡寇。

  (2)煬帝令周羅睺攻之,中流矢卒,乃令仲方代總其眾,月餘拔之。

  參考答案

  10、D(晉是五行中的金,後魏為水,周為木,皇帝應以火來繼承木德,得上天大統,況且聖上誕生時,有紅光的吉兆。因此所用的車輛、馬匹、旗幟,祭祀用的牲畜,都應採用紅色)

  11、A(“科舉考試中進士科的考試內容”錯,明經與進士二科同為科舉考試的科目)

  12、B(司玉大夫一職“因軍功所得”原文無據)

  13、(1)第二年,皇帝又命令崔仲方徵發(徵調)十五萬丁壯,在朔方郡以東,沿著邊境一帶的險要地方修築幾十座城來阻止胡人入侵。(發,定語後置,緣各1分,大意2分)

  (2)隋煬帝派周羅睺去攻打呂州,他(周羅睺)卻被流箭射中身亡。於是皇帝派崔仲方替代統領(總領)這支軍隊,一個多月後攻下了呂州。(補出第二句主語1分,總、拔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崔仲方,字不齊,博陵安平人。崔仲方小時喜歡讀書,有文武才幹。十五歲時,周太祖見到他認為不同一般,讓他與皇子們一同學習。當時高祖也在其中,漸漸地彼此之間關係密切起來。後來以明經做了晉公宇文護的參軍,升遷為司玉大夫,與斛斯徵等人一同修撰禮律。後來因為建立軍功,被授予平東將軍,賞賜石城縣男爵位,世祿封地三百戶。當時周武帝暗地裡有滅齊的志向,崔仲方獻上二十條計策,周武帝大為驚奇。後來與少內史趙芬修改確定規章法度。不久,跟隨周武帝攻打晉州。周武帝又令崔仲方勸降翼城等四城,都如願攻下。被授予儀同,進升爵位范陽縣侯。後來擔任行軍長史,跟隨郯公王軌在呂梁活捉陳將吳明徹,崔仲方計策很多。宣帝繼位後,他被任命為少內史,奉命出使淮南後回來。

  適逢宣帝去世,高祖做丞相,與崔仲方相見,握手言歡,十分高興,崔仲方也誠心歸順。他連夜呈上治理國家的十八條方針,高祖都讚許接納了。崔仲方又見高祖眾望所歸,私下勸高祖應天受命,高祖聽從了他的建議。等到高祖接受周武帝禪讓後,召崔仲方和高熲一起商議改朝時間及所用的車馬祭牲的顏色。崔仲方說:“晉是五行中的金,後魏是水,周是木。皇家用火承託木,能天下一統。且聖上誕生之初,有紅光瑞氣,所以車馬衣服旗幟,都應該用紅色。”又勸說皇上依照漢、魏的舊制任命六官。皇上都聽從了他的建議。進升職位上開府,不久轉任司農少卿,進爵位安固縣公。皇上下令他徵發三萬勞力,在朔方、靈武修築長城,東至黃河,西到綏州,南到勃出嶺,綿延七百里。第二年,皇帝又令仲方徵發十五萬勞力,在朔方以東沿著邊境險要的地方,修築了幾十座城,來阻止胡人入侵。

  不久,遭父喪而離職守喪。守喪期未滿,起用為虢州刺史。他上書論述攻取陳國的策略,皇上看後非常高興。他改任崔仲方為基州刺史,徵召入朝。崔仲方於是發當面陳述策略,皇上認為很好,賜給他御袍袴和各色彩綢五百緞,進爵位開府並派遣他去伐陳。等到大舉出兵攻陳時,崔仲方被任命為行軍總管,率兵和秦王匯合。平陳後,他因犯事被免直。不久,又恢復職位。幾年以後,被任命為會州總管。當時,各部羌人還沒有歸順朝廷,皇帝傳旨命令崔仲方出征,他和敵人打了三十多仗,各個部落都被平定。皇帝賞賜給他一百三十個奴婢,三十斤黃金,各種各種什物用品也一應俱全。

  仁壽初年,崔仲方被任命為代州總管,在職幾年後,被徵召入朝。正值皇上去世,漢王楊諒的餘黨佔據呂州,朝廷屢攻不下。隋煬帝派周羅目侯去攻打呂州,他卻被流箭射中身亡。皇帝於是下令讓崔仲方代替統領這支軍隊,一個多月就攻克了呂州。被晉升為大將軍,被任命為民部尚書,不就轉任禮部尚書。三年後因犯事獲罪免職。不久又被任命為國子祭酒,轉任太常卿。朝廷因他已年老力衰,讓他出任上郡太守。沒多久,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服喪。一年多後又起用為信都太守,但他上表請退休,朝廷予以優待,准許他的請求,不久在家中去世,時年七十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