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全詩原文、註釋、翻譯和賞析

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全詩原文、註釋、翻譯和賞析

  《羌村三首》其一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牆頭,感嘆亦噓欷。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至德二載(757年)五月,房琯罷相,杜甫因上書援救,觸怒肅宗,詔三司推問,幸宰相張鎬緩頰,始得免。閏八月離開鳳翔,被放還鄜州羌村省家。這三首詩和《北征》都是這時作的。首寫時、地。“赤雲”,云為落日映紅,俗稱火燒雲。“日腳”,太陽穿過雲隙射下來的光線。首二句寫傍晚時景象,從廣闊的空間落筆。接由遠而近,由靜而動。“柴門”,用柴做的木門。言其簡陋。“鳥雀噪”,“雀”,應作“鵲”,即喜鵲。其性好晴,其聲清亮。這裡說鳥為人所驚,故鳴聲嘈雜。“歸客”,杜甫自謂。“千里”,從鳳翔到鄜州不及千里。一說杜甫借李嗣業的馬回來,杜甫則曰“白頭拾遺徒步歸”。“千里至”三字辛酸中含有喜悅。

  接四句寫家人。“妻孥”,本指妻子和女兒,這裡或單指妻子。“在”,生存;存在。這是乍見時狀況。《增訂唐詩摘鈔》雲: “不曰喜,而曰‘怪’,情事又深一層。只作驚怪,疑惑之想,情景如畫。”接句仍寫“妻孥”,由驚而定而拭淚,意有三層,表示出乎意料的極度歡喜。這兩句形象、生動、深刻地表現出人的感情變化。詩人見此狀而生感慨: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這裡說遭逢世亂,顛沛流離,能夠生還,出之偶然。這兩句含有世事動亂,陷賊數月;援手房琯,險遭不測;由鳳翔到鄜州的路上,“猛虎立於前”,“夜深經戰場”,更是備歷艱險。這無限的感慨無限的'辛酸凝聚成兩句十字,震盪著詩人的心胸,那麼又何怪妻子“怪我在”呢!接寫鄰居的關切,並見淳樸的鄉情。這裡並說他們由“感嘆”而“歔欷”,似是聽過詩人一番得以“生還”的敘述,也被深深地感c動了。“歔欷”,抽泣聲。最後直至夜闌,仍欲信還疑,恍若夢寐,見其悲喜交集之情。

  詩寫由“日腳下平地”到“夜闌更秉燭”這一段時間裡與家人鄰居的相聚,景象如繪,情事如見,句句出自肺腑,不雕琢,不修飾,溫厚沉摯,最是本色。吳瞻泰曰: “此是還鄜州初歸之詞,通首以‘驚’字為線,始而鳥雀驚,繼而鄰人驚,最後並自己亦驚。總是亂後生還,真如夢寐。妙在以傍見側出取之”。(《杜詩提要》卷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