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江寧兩校官傳》原文閱讀及翻譯

袁枚《江寧兩校官傳》原文閱讀及翻譯

  原文

  我國家百有三十餘載,而江寧以校官祠於學者,只二人焉。

  其一曰教諭湯先生,諱偉,字鵬乎,宣城人。康熙庚午舉人,居官時年已七旬。天倪甚和,碌碌然不可見涯涘。夏月短葛衣搖扇,與群兒嬉。或上樹撲棗,童子環啖之,先生俯而笑曰:“盍留苦敗者償老子勞耶?”其風趣如此。

  兵部左侍郎法海督學江南,威稜言言,所至不敢仰視。初按江寧,命報程生某劣。先生搖首,意若有所疑。法呵之。先生正色曰:“程生不特不劣,且賢。公命取優耶,今晚牒且上矣。若以為劣,則公知之,偉不知也。”法大怒,叱先生出,將劾先生。江寧先輩蔡鉉升者,與法有舊,往見法,爭曰:“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惡嚴。過上新庵,見僧奉富商木主與天子龍牌峙,生詆其妄,捽而投之,以故僧與商造蜚語陷生。公得毋為若輩所眩乎?湯先生正人,九學所推,公不知敬,何也?”法大慚愧,三肅先生而謝。

  時學舍穿漏,每大雨,湯輒持傘坐承溜下,白髮淋漓。客駭問之,則顰蹙然曰:“大成殿未修,先聖露居,某敢即安乎?”上官及諸紳士聞之肅然,未幾,爭相營構,終先生之世,宮牆煥然。俸滿,遷國子監典籍,以篤老辭。卒年九十餘。

  其一曰訓導唐先生,諱時琳,字宸枚,上海人。康熙甲午貢生。飭躬訓士,一衷於禮。在官捐俸修前明周貞毅公祠。去後,諸生即以先生與湯先生附焉。

  乾隆三十九年,邑有修學之舉,將遷祠周公,並遷兩先生。訓導曹君懼兩先生之澤將湮也,屬予作傳以永之。予覽所持來湯狀甚具,而唐事寂然無可記述,以故筆澀不下者屢矣。然竊以為,官不在大小,惟其人;人不在顯晦,在其真。《中庸》曰:“誠之不可掩,如此夫!”後之人聞兩先生之風,可以觀,可以興矣。

  選自《袁枚散文選》

  譯文

  我朝一百三十多年來,江寧地區憑藉校官身份被求學的人祭祀的,只有兩個人而已。

  其中的一個是教諭湯先生,名叫偉,字鵬乎,是安徽宣城人。康熙庚午年的舉人,做官時已經七十多歲了。天賦非常一般,平常普通的樣子,和常人沒有什麼區別。夏天的時候,他穿著粗布短衣,搖著蒲扇,和一群孩子嬉戲。有時爬上棗樹摘棗子,孩子們圍在他身邊吃棗子,先生俯下身子笑著說:為什麼只留下一些苦的,壞的棗子,來報答我這老頭的辛勞啊?他風趣幽默就像這樣子。

  兵部左侍郎法海到江南做督學,聲威高大威嚴,所到的地方,人都不敢看他一眼。當初巡查江寧時,命令上報程某考核為劣等。先生搖頭,心中好像有所疑慮。法海呵斥先生。先生嚴肅地說:“程生不僅不是劣等,而且是賢者。你如果要求選取優等的話,那麼今晚我就可以寫好文書並且上報。如果你把他評為劣等的`話,那你是瞭解的,我不知道。”法海非常生氣,大聲呵斥先生出去,打算彈劾先生。江寧的一個前輩蔡鉉升,和法海有交情,前去拜見法海,爭辯說:“你知道程生劣等的原因嗎?程生是一個性格耿直的人,非常憎恨邪惡的人。經過上新庵的時候,看到庵中僧人供奉富商的靈位和天子的龍牌相對而立,程生大罵僧人胡作非為,抓起靈位就摔了,因此僧人和富商製造流言陷害他。你不要被他們的話所迷惑啊!湯先生是正人君子,是九學所推舉的人,你不知道尊敬他,這是為什麼啊?”法海非常慚愧,三次躬身作揖向湯先生道歉。

  當時學校校舍破敗有漏孔,每逢下大雨,湯先生就打著傘坐在屋簷下,白頭髮都溼了。來人驚訝地問他,他就皺著眉頭說:“大成殿還沒有修好,先賢們都居住在不能蔽風雨的房子裡,我怎麼敢安心呢?”上官和一些紳士聽了之後十分恭敬,沒過多久,爭著來建造校舍,在先生有生之年,學校房子煥然一新,。任期滿了之後,升任國子監下屬九品官,因為非常衰老而辭職。死的時候九十多歲。

  另一位是訓導唐先生,他名叫時琳,字宸枚,上海人。康熙甲午年間的貢生。他一生修身正已,訓教生員、士子,全都適合禮儀。做官的時候,捐獻俸祿修繕前明周貞毅的祠堂。死了之後,儒生就把他葬在湯先生旁邊。

  乾隆三十九年,鄉里要修建學堂,將要搬遷周公的祠堂,一起遷走兩位先生的墳墓。訓導先生曹君擔心兩位先生的恩澤將會磨滅,囑咐我寫一篇傳記來使他們永垂不朽。我看拿來湯先生的事狀還是非常詳細的,但唐先生的事蹟很少,沒有什麼可以記敘的,所以好多次寫不下去。但我想官不在於大小,只在於他的人品,人不在於顯貴或隱沒,只在於他的純真。《中庸》中說:“真誠是不可以掩蓋的,就像這樣。”後來的人聽說這兩位先生的遺風,也可以用來觀察世事,也可以用來抒發情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