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輔字原魯孔子四十五代孫也原文及譯文

孔道輔字原魯孔子四十五代孫也原文及譯文

  孔道輔,字原魯,孔子四十五代孫也。道輔幼端重,舉進士第,為寧州軍事推官,數與州將爭事。有蛇出真武殿中,一郡以為神,州將帥官屬往奠拜之。道輔徑前以笏擊蛇,碎其首,觀者初驚,後莫不歎服。遷大理寺丞,主孔子祠事。孔氏故多放縱者,道輔一繩以法。章獻太后臨朝,召為左正言。受命日,論奏樞密使曹利用竊弄威柄,宜早斥去,以清朝廷。太后可其言,乃退。奉使契丹,道除龍圖閣待制。契丹晏使者,優人以文宣王為戲,道輔艴然①徑出。契丹使主客者邀道輔還坐,且令謝之。道輔正色曰:“中國與北朝通好,以禮文相接。今俳優之徒,慢侮先聖而不之禁,北朝之過也。道輔何謝!”既還,言者以為生事,且開爭端。仁宗問其故,對曰:“契丹比為黑水所破,勢甚蹙。平時漢使至契丹,輒為所侮,若不較,恐益慢中國。”

  帝然之。明道二年,召為右諫議大夫。會郭皇后廢,道輔詣垂拱殿伏奏:“皇后天下之母,不當輕議絀廢。”帝使內侍諭道輔至中書,令宰相呂夷簡以皇后當廢狀告之。道輔語夷簡曰:“大臣之於帝后,猶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可以諫止,奈何順父出母乎?”夷簡曰:“廢后有漢、唐故事。”道輔復曰:“人臣當道君以堯、舜,豈得引漢、唐失德為法邪?”道輔性鯁挺,遇事彈劾無所避,出入風采肅然,及再執憲,權貴益忌之。初,道輔僦②郭贄舊宅居之,有言於帝者曰:“道輔家近太廟,出入傳呼,非所以尊神明。”即詔道輔他徙。集賢校理張宗古上言:“國朝以來,廟垣下皆有官私第舍,謂不須避。”帝出宗古通判萊州。會受詔鞠馮士元獄,事連參知政事程琳。宰相張士遜雅惡琳,而疾道輔不附己,將逐之。察帝有不悅琳意,即謂道輔:“上顧程公厚,今為小人所誣,見上,為辨之。”道輔入對,言琳罪薄不足深治。帝果怒,以道輔朋黨大臣,出知鄆州。時大寒上道,行至韋城,發病卒。

  (節選自《宋史·孔道輔》)

  【注】①艴然:生氣的樣子。②僦:租賃。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契丹晏使者晏:宴請。

  B. 契丹比為黑水所破,勢甚蹙 蹙:緊迫。

  C. 帝然之 然:答應。

  D. 會受詔鞠馮士元獄鞠:審訊。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孔道輔性格耿直的一組是

  ①道輔徑前以笏擊蛇,碎其首②論奏樞密使曹利用竊弄威柄,宜早斥去③皇后天下之母,不當輕議絀廢④父母不和,可以諫止,奈何順父出母乎⑤出入風采肅然,及再執憲,權貴益忌之⑥國朝以來,廟垣下皆有官私第舍,謂不須避

  A. ②③④ B.①④⑥ C. 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道輔不畏神靈,執法不徇私舞弊。當蛇出現在真武殿的時候,全郡的人都認為是神靈,唯獨他毫不畏懼,將其打死;孔家後代不守禮法,他嚴格執法,不留情面。

  B.孔道輔堅持國家立場,毫不動搖。契丹在接待孔道輔的時候,侮辱先王,孔道輔憤而離開,直到契丹主持招待的人道歉後才肯罷休,回國後向皇上解釋,得到皇上的認可。

  C.孔道輔性格耿直,遭權貴忌恨。他遇到看不慣的事情就要彈劾,權貴因此很是忌恨他,借他居住的地方大做文章;張宗古極力為其辯護,也遭到了朝廷的貶謫。

  D.孔道輔受人誤導,遭到朝廷處罰。張士遜明知皇帝要治罪於程琳,卻又假惺惺地讓孔道輔為其求情;皇帝認為孔道輔是朋黨大臣,將其貶出京城,最終他病發而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大臣之於帝后,猶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可以諫止,奈何順父出母乎?(5分)

  (2)宰相張士遜雅惡琳,而疾道輔不附己,將逐之。(5分)

  【參考答案】

  1.C 2.A 3.B

  4(1)大臣對於皇帝和皇后,就如同子女侍奉父母一樣;父母關係不和,可以勸告使其和解,怎麼能夠順著父親讓母親離開家呢?

  (2)宰相張士遜素來就討厭程琳,也憎惡孔道輔不依附自己,想要把孔道輔驅逐出去。

  【參考譯文】

  孔道輔字叫原魯,是孔子四十五代孫子。孔道輔自幼端莊大方,考中了進士,做了寧州軍事推官,多次和寧州的將軍爭議事情。有一條蛇從真武殿出來,全郡的人都認為是神靈,寧州將軍率領屬官前往祭拜。孔道輔直接上前,用笏板擊蛇,打碎了蛇的腦袋,觀看的人起初驚訝,後來沒有誰不感嘆佩服。調任大理寺丞,主持孔子祠的事情。孔家人以前大多不守禮法,孔道輔全都把他們繩之以法。章獻太后執政,召孔道輔做了左正言。他接受命令的那一天,上奏樞密使曹利用私下玩弄權術,應該儘早罷免,以使朝廷清明。太后答應了他的上奏,就罷免了曹利用。奉命出使契丹,上任途中授予龍圖閣待制。契丹宴請使者,戲子拿文宣王的事情演戲,孔道輔憤然退出。契丹讓主持歡迎的人邀請孔道輔回到座位上,但要孔道輔道歉。孔道輔嚴肅地說:“中原和契丹友好,用禮節相待。現在用這些戲子,怠慢侮辱先聖卻不加禁止,你們的過錯呀。我道什麼歉呢!”回朝以後,有人說孔道輔無事生非,並且使兩國產生爭端。宋仁宗詢問這件事的原因,孔道輔回答說:“契丹即將被黑水國攻破,形勢非常緊張。平時我們的使臣到了契丹,總是被他們欺侮,如果不計較,恐怕越發怠慢我朝。”皇帝認為是這樣。明道二年,徵召為右諫議大夫。恰逢要廢除郭皇后,孔道輔到垂拱殿稟奏:“皇后是天下人的母親,不應當輕言廢除。”

  皇帝讓內侍告訴孔道輔,讓他到中書省,讓宰相呂夷簡把皇后應當廢除的情況告訴孔道輔。孔道輔對呂夷簡說:“大臣對於皇帝和皇后,就如同子女侍奉父母一樣;父母關係不和,可以勸告使其和解,怎麼能夠順著父親讓母親離開家呢?”呂夷簡說:“廢除皇后有漢、唐的先例。”孔道輔又說:“人臣應當把君王比作堯、舜,怎麼能夠引用漢、唐失去德行作為準則呢?”孔道輔性格鯁直,遇到事情總是彈劾無所迴避,出入朝廷表情嚴肅,等到他再次執行法令,權貴越發忌恨他。當初,孔道輔租賃郭贄的舊宅子居住,有人對皇帝說:“孔道輔的家離太廟太近,進出傳喚,不是尊敬神明的辦法。”立即下詔讓孔道輔搬到其他地方。集賢校理張宗古上書說:“本朝以來,太廟的牆下都有官方和私人的屋舍,我認為不一定搬離。”皇帝將張宗古調離京城,做了萊州的通判。恰逢孔道輔接受命令審訊馮士元的案件,事情牽扯到參知政事程琳。宰相張士遜素來就討厭程琳,也憎惡孔道輔不依附自己,想要把孔道輔驅逐出去。他覺察到皇帝對程琳不滿意,就對孔道輔說:“皇上眷顧程公忠厚,今天被小人誣告,你如果見到皇上,就為他辯解。”孔道輔入朝對答,說程琳罪不重,不足嚴懲。皇帝果然大怒,認為孔道輔是朋黨大臣,調出京城,做了鄆州的知府。在赴鄆州時,正處天氣嚴寒,走到韋城,病發而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