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唐詩翻譯賞析

戎昱《移家別湖上亭》唐詩翻譯賞析

  賞析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透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為大家帶來了戎昱《移家別湖上亭》唐詩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參考!

  原文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前言】

  《移家別湖上亭》,唐代詩人戎昱於搬家時所作。詩人採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創造全詩如童話般的意境。首句先寫湖上舊居的春日風光好,後三句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這首詩的用字,非常講究情味。所用的擬人化寫法也被後人廣泛採用。

  【註釋】

  ①移家:搬家

  ②渾:全

  ③頻啼:連續鳴叫

  【翻譯】

  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藤蔓輕盈招展,彷彿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牽扯我的衣襟,不讓我離去。這情景真叫人愁牽恨惹,不勝留戀;住了這麼久了,亭邊柳樹枝頭的黃鶯,也跟我是老相識了。在這即將分離的時刻,別情依依,鳴聲悠悠,動人心絃,使人久久難於平靜。

  【鑑賞】

  全詩是說,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藤蔓輕盈招展,彷彿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牽扯我的衣襟,不讓我離去。這情景真叫人愁牽恨惹,不勝留戀;住了這麼久了,亭邊柳樹枝頭的黃鶯,也跟我是老相識了。在這即將分離的時刻,別情依依,鳴聲悠悠,動人心絃,使人久久難於平靜。

  詩中的一切,無不具有生命,帶有情感。這是因為戎昱對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裡不只是自己不忍與柳條、藤蔓、黃鶯作別,柳條、藤蔓、黃鶯也象他一樣無限痴情,難捨難分。他視花鳥為摯友,達到了物我交融、彼此兩忘的地步,故能憂樂與共,靈犀相通,發而為詩,才能出語如此天真,詩趣這般盎然。

  作者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

  擴充套件: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陝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戎昱的詩

  題招提寺 - 唐代·戎昱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開。 山影水中盡,鳥聲天上來。 一燈傳歲月,深院長莓苔。 日暮雙林磬,泠泠送客回。

  塞上曲 - 唐代·戎昱

  胡風略地燒連山, 碎葉孤城未下關。 山頭烽子聲聲叫, 知是將軍夜獵還。

  移家別湖上亭 - 唐代·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 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 欲別頻啼四五聲。

  桂州臘夜 - 唐代·戎昱

  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 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 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 二年隨驃騎,辛苦向天涯。

  詠史 / 和蕃 - 唐代·戎昱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塞下曲 - 唐代·戎昱

  漢將歸來虜塞空, 旌旗初下玉關東。 高蹄戰馬三千匹, 落日平原秋草中。

  霽雪 / 韓舍人書窗殘雪 - 唐代·戎昱

  風捲寒雲暮雪晴, 江煙洗盡柳條輕。 簷前數片無人掃, 又得書窗一夜明。

  塞下曲·其六 - 唐代·戎昱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駸駸。 夜後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

  入劍門 - 唐代·戎昱

  劍門兵革後, 萬事盡堪悲。 鳥鼠無巢穴, 兒童話別離。 山川同昔日, 荊棘是今時。 征戰何年定, 家家有畫旗。

  秋夜梁十三廳事 - 唐代·戎昱

  今來秋已暮, 還恐未成歸。 夢裡家仍遠, 愁中葉又飛。 竹聲風度急, 燈影月來微。 得見梁夫子, 心源有所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