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的翻譯賞析

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的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的翻譯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的翻譯賞析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前言】

  《墨梅》是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瞭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一二兩句構思精巧,將畫中墨梅與池邊梅樹化而為一,彷彿畫中之梅的淡淡墨暈,為池頭梅樹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則宕開一筆,讚賞墨梅雖無耀人眼目的色彩,卻極富清新高雅之氣,以此表達不願媚俗的獨立人格理想。全詩以畫作真,詩情畫意融合無間,意蘊深邃,耐人尋思,洵為題畫詩中的上乘之作。

  《墨梅》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元順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年—1350年)期間。王冕在長途漫遊以後回到了紹興,在會稽九里山有一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此詩就作於此。此時正值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前夕,作者面對現實生活中無法解決的矛盾,借梅自喻,感慨之下作此詩。

  【註釋】

  墨梅:用水墨畫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與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認為王姓自是一家。

  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一說三國時期是鍾瑤年輕的時候練字,經常用家旁邊的池子洗毛筆,以致整個池子最後都是墨色了。 一說東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這裡是化用典故自詡熱愛書畫藝術、熱愛文化。

  頭 :邊上。

  個個: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四種,如,清墨、淡墨、濃墨、焦墨。這裡是說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跡點化成的。

  痕:痕跡,留下的`印記。

  流:有流傳、流佈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氣:所謂的清氣,於梅花來說自然是清香之氣,但此處也暗喻人之清高自愛的精神,所謂清氣就是雅意,就是正見,就是和合之氣。

  滿乾坤:瀰漫在天地間。滿:瀰漫。乾坤:指人間天地間。

  【翻譯】

  這畫彷彿是從我的洗硯池邊生長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後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豔的顏色,因為它並不需要別人去誇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只間。

  【賞析】

  這是一首作者王冕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畫作為《墨梅圖》,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元章為良佐作。”鈐“元章”、“文王子孫”。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題詩及鑑藏印。畫面中一枝梅花橫出,枝幹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點染花瓣,再以濃墨勾點萼蕊,墨色清潤,高情逸趣溢於筆端。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開頭兩句“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

  三、四兩句盛讚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豔,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豔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不求功勳的品格。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讚譽梅花,實際上是讚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彷彿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讚梅花的高風亮節,詩人也借物抒懷,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見認為,該題畫詩,點出創作意圖,強調操守志趣,在藝術史上甚至比《墨梅圖》本身還要出名。

  《墨梅》作者介紹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字元章(一作元肅),號竹齋、煮石山農、放牛翁、梅花屋主等,元諸暨郝山下人。自幼嗜學,白天放牛,竊入學舍聽諸生讀書,暮乃返,忘其牛,間壁秦老怒撻之,已而復然。母願聽其所為,因往依僧寺,每晚坐佛膝上,映長明燈讀書。後從會稽學者韓性學習,終成通儒。但屢應試不第,遂將舉業文章付之一炬。行事異於常人,時戴高帽,身披綠蓑衣,足穿木齒屐,手提木製劍,引吭高歌,往返於市中。或騎黃牛,持《漢書》誦讀,人以狂生視之。著作郎李孝光欲薦作府吏,冕宣稱:“我有田可耕,有書可讀,奈何朝夕抱案立於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東吳,入淮楚,歷覽名山大川。遊大都,老友秘書卿泰不華欲薦以館職,力辭不就,南迴故鄉。隱居會稽九里山,種梅千枝,築茅廬三間,題為“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以賣畫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軒”,放於鑑湖之阿,聽其所止。又廣栽梅竹,彈琴賦詩,飲酒長嘯。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聞其名,物色得之,置幕府,授以諮議參軍,未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以兵請冕為官。冕以出家相拒,並擴室為白雲寺。旋卒於蘭亭天章寺。

  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如《傷亭戶》、《江南婦》、《對景吟》、《吳姬曲》、《墨梅》、《劍歌行次韻》等。有《竹齋詩集》3卷,續集2卷。

  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亦善畫竹。求者踵至。畫梅學楊無咎,花密枝繁,行草健勁,生意盎然,尤善於用胭脂作沒骨體,別具風格。對明代畫梅高手如劉世儒、陳、王牧之、盛行之等影響甚大。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明史》有傳。

  王冕生於元代,是浙江諸暨人。王冕早年出身貧寒,卻難得勤奮好學,即使在生活極盡困苦的條件下,亦千方百計為自己創造學習知識的機會。

  現在流傳下來的王冕的生平事蹟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是“田埂放牧”與“僧寺夜讀”這兩段故事。

  相傳王冕幼年時,聽從父命在田埂上放牛,期間,他偷入學堂旁聽學子唸書。一聽起課來便如痴如醉,把放牛的事都忘到了九霄雲外為此沒有少被父親責打。然而打歸打,過後他依舊是“老方一帖”。

  見這孩子小小年紀就如此痴迷讀書,深明大義的王母毅然表示支援和理解。從此,王冕就離家寄住在寺廟,每到夜間,藉著佛堂微光,坐在佛像膝,手捧書卷讀到天明,全然不顧佛像面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憑著手不釋卷的苦學精神,王冕學有所成,加之遇上名師指點,終於成為元代盛名遠播的詩畫泰斗。

最近訪問